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技巧
展开全部
很多时候家长不知道怎么跟班主任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关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人,让你跟老师能够更好的对话交流。
一、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技巧1.不要瞒着孩子偷偷向老师打听孩子情况
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但还是有很多的家长瞒着孩子偷偷找老师,问东问西。如果孩子犯了错,回到家还会批评孩子。孩子肯定会认为家长找老师了,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2.不要只知道问孩子的学习成绩,生活上的事情却不关心
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家长找老师不要只记得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在班里排到第几名,这次考试是不是又落后了等。
3.不要贬低孩子
有的家长见到老师后,尤其是孩子也在当场,总要对老师说孩子不懂事给您添麻烦了,学习成绩不好您要多费心了之类的话。其实不知,旁边的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影响。最好的办法还是实事求是一点。
4.保持平等尊重友好的态度
在学校里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家长碰到老师后就说,孩子留在学校就是老师们的责任了,当孩子们一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会指责老师教导不严,说老师的不是等。其实孩子犯错家长的责任也是很大的,家长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对老师尊重,毕竟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要不讲理的批评指责他人。
5.多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
和第2点有些相似,家长和老师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尽可能多向老师打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比如在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等方面也要多加了解,这样了解的孩子才是全面的。
6.挑选好时间和地点
家长也有工作在外,老师在学校也有很多的教学工作要完成。家长找来时谈话沟通的时候可以提前打个电话,约好时间和地点,最好是双方都有空闲的时候。
7.家长要表现出自己的诚意
爱护孩子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老师也会从谈话中看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有多大,因此在沟通中家长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要草草了事和老师沟通的机会。这样对孩子的理解会大大增强的。
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沟通的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他来讲十分重要,我在做班主任后深有体会。因此,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于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教师是我们的职业角色,生活中我们也是孩子的家长,或未来是孩子的家长,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许多教师是爱学生的,“恨铁不成钢”,说话的时候不选择用词,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很伤害家长的自尊心。“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认同和好感,就夸他的孩子吧;如果你想最大可能地伤害一个人,使你们的关系中止就责骂他的孩子吧。”一句直白的话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原则。
3.以诚相待架起沟通的桥梁
对学生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对待家长的冒失和错误。
三、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1.科学民主型家长
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学校,在你的班上总能找出几位这样的家长:父母二人文化素养较高,但从来不以家教专家自居,每次和老师见面时总是非常虚心地询问孩子最近有哪些不足,聆听老师给他们的建议。学校对家长提出的任务,家长总能高品质地完成。
和这类家长沟通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你大可提出心中真实的想法,说出孩子的不足之处,你甚至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对家庭教育的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帮助此类家长发现学生新的发展空间,并提供有效建议。同时,聊天时也要多听听他们的家教方式,将其中有特色的内容拿到家长会上推广,树立典型,可以在班上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家庭。这些家长应该成为班级里的正能量。
2.溺爱放纵型家长
周五下午,又到了家长接学生回家的时间,老师正忙着和几个平时表现不算理想的学生对话。家长刚刚听完老师的一席话,试图当着老师的面教育孩子几句。谁知孩子突然放声大哭,冲着家长乱吼乱叫,甚至摔门而出。家长一脸无奈,似乎已经习惯了孩子的这种表现。孩子有这种表现并不是偶然的,家长一贯的溺爱放纵,是造成孩子有此种表现的根本原因。
这类家长容易偏听偏信孩子一方的言论。如果遇到必须要家庭协助的事情时,你需要褒奖和指导并行。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在充分列举事实的前提下,指出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耐心、热情地说服家长,告诉家长怎样做才是更科学的教育方式。直接指责是很难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摆事实讲道理是更稳妥的方法。
3.放任自流型家长
放任自流型的家长一般对孩子的学业满意度比较高。他们常以“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忙”等为由,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不管不问。如果你试图带动他们开展家庭教育,他们张嘴就是“老师,我只是小学毕业……”。
这类家长最突出的弱点,就是他们从来没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班主任要通过在学生身上寻找亮点,让家长充分感受到惊喜,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后才能产生憧憬,配合学校,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如果你直接提出孩子的缺点,不停地冲着他们唠叨,且没有提供非常具体的建议,那么说多少次都是白说。
4.期望过高型家长
入学时,曾有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立志要到中科院当院士。过了几天,她又发现孩子在书法方面非常有天赋,语言表达能力也非常强,又希望孩子学习书法、表演。总之,家长觉得孩子未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但遗憾的是,孩子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20以内的加减法做起来慢极了,妈妈要求练习的钢琴曲目总是弹不熟练,主持也不能够潇洒流畅。这一切似乎和妈妈的期望相差很远。
这类家长总是对孩子充满期待,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杰出人才。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脚踏实地,做法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自身特点脱节,只顾盲目地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要求孩子,就是错位的家庭教育。班主任与这样的家长交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老师觉得家长不切实际,家长觉得老师误人子弟,然后互相批评和指责。面对这样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在家长会上旁敲侧击,在面谈时曲径通幽,慢慢地引导他们朝着理想目标务实地走好每一步。
5.经济杠杆型家长
“写完作业,奖五十”,“考完有进步,奖一百”,“周五得到老师一个表扬,周末奖励去游乐场玩一整天”……有的家长不停地向孩子发布各类金钱奖励政策,期待靠钱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却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家长长期以金钱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会导致孩子离了钱就不动了。这时,孩子会觉得学校里的学业生活是一种负累。班主任不要急于让家长一下子彻底改变奖励方式。家校交流的时候,要慢慢帮助家长放弃金钱奖励,让他们认识到真正的动力应该来自学生的内心,来自对学业的爱和兴趣。同时,班主任还要向家长传授方法,让其了解还有哪些方式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6.全面移交型家长
“老师,我的孩子就全交给您了。”开学见面时,这类家长常非常热情地和你交流,让人觉得他十分真诚,但一个学期下来你根本见不到他们的踪影。他们或长期在外地工作,或是单亲父母,或是生意缠身,无暇照顾孩子。
和这类家长交流的时候,班主任要多布置具体的任务,通过不同的形式把他们带回到孩子的身边。例如,学生背诵时签字、参加家长开放日等,为他们教育孩子提出具体的、切合实际的要求。家长用心不用心,全看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交流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