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病句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小学病句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修改病句是小学生的一大考点之一,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大知识点!为此我为大家讲解一下病句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
四、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九、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修改病句的符号及作用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修改病句的方法: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大家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小学生修改病句课件
一、病句的几种类型:
1、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的。若句子中缺少了“枝”或“叶”,就是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教室里声音嘈杂,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词序颠倒: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4、意思重复(重复罗嗦):重复罗嗦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想法。
5、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6、前后矛盾: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意不清晰和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我肯定李琳是生病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西红柿等蔬菜。
8、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这次期末考试,全班同学都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这次期末考试,全班同学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9、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
例: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钢笔是小明的,尺子是小花的。
10、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例:春天,梅花盛开,美丽极了。
改:春天,桃花盛开,美丽极了。
二、改病句的三个步骤:
①读句子,理句意。
②查排审,找病因。
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
1、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2、修改方法指导: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
画:用铅笔在病句上画出需要修改的部分,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
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三、修改病句练习题:
1、放学回家,小丽立刻马上把作业写完了。(重复啰嗦)
2、他经常帮助姐姐扫地、擦桌子、洗碗和做家务活。(重复啰嗦)
3、大家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门。(搭配不当)
4、我多么愿望饲养自己心爱的小动物呀!(用词不当)
5、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改进错误,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用词不当)
6、经过老师的教育,小明明确了学习态度。(用词不当)
7、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词序颠倒)
8、考古工作者发现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词序颠倒)
9、虽然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关联词不当)
10、石油地质局最近在塔里木盆地发明了大型储油构造。(用词不当)
12、今年,我国的粮食和小麦都获得了大丰收。(重复啰嗦)
13、《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写的。(不合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