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事业单位工资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竞争?
经常能看到有人吐槽事业单位的工资低,各种古板,各种不好。这种说法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如果事业单位真的那么没有吸引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争报考,大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知,是因为产生了误区。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工资都低,而且稳定的工资才是生活的保障。
稳定的工资才是未来的保障
由于地域和单位的差异,实际情况会有差入,在机关事业单位拿两三千工资的大有人在,一个人生活勉强够用,但养家糊口、买房买车就比较困难了。机关事业单位收入稳定,不会受市场波动、经济危机等因素影响,且不犯大的错误可以干一辈子,无需担心失业,非常安逸;但在私企工作你随时会被人取代,没有安全感,工作压力大,还要经常加班。很多人比较工资的时候只看短期不看长期,表面上看私企的工资好像更高,但从长远来看,事业单位的工资显然更香,原因很简单,工资的稳定才是未来保障的前提。
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工资都低
事业单位的工资,如果是在编人员,工资普遍还过得去,有的效益好的还很不错,所以准确的形容,只能说比不不足,比下有余。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五险一金、补贴等,另外,像产假、婚假、春节等这样的假期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绝不会存在因正常假期时间过长而被辞退的情况发生。还有就是面子问题,一说你是在事业单位工作,无论亲戚朋友,还是街坊邻居,都会很羡慕,甚至去你家里说亲的也会多起来。而且在事业单位的压力也是很小的,每天准时下班,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工作压力不大,不用担心被辞退的危险。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事业单位都太香了,事考不易,早做准备。“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拼尽全力去努力,一定会有上岸的那一天的。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毕业之后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已经成为就业的必要选项,而且报考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从网络上的信息来看,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工资收入并不步步高,大部分收入维持在每月3500元左右,同时,事业单位的发展潜力也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于基层事业编制更是如此,甚至也有因为收入、发展潜力等原因而选择辞职的,即使是这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员竞争呢?
从现在求职的大环境来看,虽然事业单位这份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足,但是与企业相比较仍然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这也是诸多人员报考事业单位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
事业单位的收入虽然只有3500元,但是这收入属于纯收入,而且并不是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全部收入,因为事业单位的“五险二金”都是按照最高比例缴纳的,这部分支出也可以算在个人的收入之内,每月有1500元左右,另外事业单位的个人绩效,奖金都不少,即使是比较贫困的地区,这部分收入也有1500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之下,事业单位职工的个人收入名义工资在6500元,这样的收入在西部城市已经属于中高收入人群,即使是较为发达的城市,这样的收入也不算低,更何况在发大城市,事业单位的奖金会更高。
对于事业单位职工的发展潜力有限,这个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非盈利性组织,职工的发展都是比较有限的,能够走到领导岗位的永远是小部分人群,这个是由职场的“倒金字塔”结构所决定的,而事业单位虽然发展有限,但是在程序上还是比较客观的,让每一个人都有提拔的机会,然而在企业当中,如果不是能力十分突出,基本上很难有出头之日,不要觉得企业是“能力决定一切”,这个只能是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
而且事业单位没有职业年龄危机,也就是常说的“35”岁危机。在职场无论你承不承认,都存在着这样的潜规则,如果在企业中工作,35岁仍然没有很大的建树,这个时候个人的竞争力就会极速下降,被公司辞退很有可能就是“永久失业”,但是在事业单位当中却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只要职工不触犯法律法规和相关纪律,那么就不会存在失业的可能,这个对于中年人来说,体会才是最为深刻的。
当然,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辞职也时有发生,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否定事业单位工作优越性。无论是任何行业,都会出现辞职的情况,事业单位辞职之所以在网络上比较引人关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难考,同时选择辞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从而无形放大了“辞职”这种现象,与每年招录的人员相比较,事业单位辞职人员也只能算是“零头”。总之,许多人选择事业单位在于这份工作的综合优点较为明显,而工资收入只是其考虑的一个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