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为啥深入人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文| 苇筱荟
说到祥林嫂,脑海里必然出现一个形象。代表着极悲苦极凄惨的女人的形象,让人伤到骨子里的寒冷,简直不能再深刻了。
如此这般的苦命女人,其实在小说里也有过几天好日子的。改嫁到山里,生了儿子阿毛。房子是自己的,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又有力气。可惜好景不长,男人风寒致死,儿子阿毛被狼叼走,房子被大伯收走……她转眼就又成了无家可归的寡妇了。相比第一次成为寡妇,这第二回可就背上了“克夫”的罪名了。这相当于是让一个女人担着莫须有的罪名苟活下去了。
小说一开头,作者与祥林嫂最后一次见面。她那时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就是我们脑海中那个经典的苦命形象,脸色蜡黄,花白头发胡乱盘在脑后,拄着棍儿,手里端着一个破碗……她只想知道人死了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一家人能不能再见面……这是她迫切需要知道答案的问题,显然她已经预计到了死之将至了,也可能是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决心支撑着她。然而作者也无法给予她准确的回答,其实谁也给不了她答案。
她寻求答案的原因是她的惧怕,惧怕死后被阎王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男人。她也惧怕别人给她安在头上的罪名,会不会死了也要被惩罚,什么地狱多希望没有。然而她又有什么罪呢?若有罪也是社会的罪,死了男人还要被婆婆改嫁到山里给小叔子换彩礼,还因为是改嫁给深山里的光棍,婆婆获的彩礼多,给小叔子娶媳妇后竟然还有剩余,分明就是赚了。
她希望有灵魂的存在,可以见到自己的儿子阿毛。那是她后半生精神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阿毛不死,她也不会成为反复讲述儿子被狼叼走的故事复读机,那其实是自责和悼念儿子的一种方式。当然由于刺激太大,她的精神状况其实已经不太好了。周围人对她的态度也间接刺激和加速了她默默崩溃的过程。
与作者见面后第二天,她就死了,与其说是穷死的,倒不如说是被人吃人的社会逼死的。她有什么错?犯了什么罪?什么也没有。当初第一次到鲁镇做工的时候,年轻有力气,勤快能干,一个人顶几个壮劳力,还不是人人夸赞?可突然间婆婆派人来抓她回去改嫁了,原来是偷跑出来的。这处细节值得推敲,为什么是偷跑出来的,显然是预感到了自己即将会有的命运,而那是自己想要逃离的命运,因而跑了来反抗那命运。只是难逃,那个时代的农村妇女,逃来逃去也逃不过自己的命运。
小说里的卫老婆子作为职业介绍人,穿插其中成为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提供者,情节推进的有力配角。卫老婆子两回把祥林嫂领到鲁镇的四叔家里来做工,第一回是逃避改嫁偷跑出来,第二回是改嫁后夫死儿亡走投无路要活下去。中间关于祥林嫂改嫁的细节几乎都来自卫老婆子的叙述,没有这个叙述,祥林嫂的故事也就不完整了。
新年祭祀时来帮短工的柳妈也是情节推进和故事深化的重要配角之一,她代表着农村妇女的普世价值观。作者通过她与祥林嫂的对话来体现这一深刻思想,她不仅加剧了祥林嫂的恐惧,还给她指出了明确的补救方法。说祥林嫂死后会被锯两半的就是她,让祥林嫂去庙里捐门槛来赎罪的也是她。
这里也有两个细节值得研究,一是柳妈话里话外的细节。她认为祥林嫂改嫁与其从了,倒不如当时就把自己了结了,好过背上这么大的罪名。这明显是个伪命题,祥林嫂逃了被抓回去捆了改嫁的,柳妈却认为是她自己愿意的。女人看女人尚且如此,那么男人看女人就可以想象了。因而人们对于祥林嫂的好奇心又改了主题,就是反复刺探改嫁的细节,而且把祥林嫂额头上的疤痕看作改嫁的耻辱,其实那是祥林嫂反抗改嫁的决心,这倒成了笑话她的标志了。二是捐门槛的细节,庙里不同意,好说歹说才同意捐,是祥林嫂将近一年的工钱。这从侧面也应证了柳妈所说的正是当时的普世价值观。人们对于祥林嫂这样遭遇的女人,不同情而且还认为其不祥。愚昧是愚昧者的坟墓,祥林嫂就这样一步一步在走向死亡之路。
作者的四叔四婶代表着中产阶层,他们对于祥林嫂的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是冷漠,有用的时候用之,无用的时候弃之。在祥林嫂悲剧命运中,他们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捐完门槛就以为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的祥林嫂太天真了,如果柳妈所代表的那个阶层可以通过“向庙里捐门槛这件事”来宽容祥林嫂的话,那么四叔四婶那个阶层可就冷酷无情多了,认定祥林嫂不祥就是不能改变的宣判了她的“死罪”,无论如何都不会像从前那样对待她了。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祭祀时不允许祥林嫂参与。这无异于在严告她,她就是罪人。她终于在最后一刻彻底崩溃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彻底沦落为一个废人了。
作者所代表的阶层从根本上也不能接纳祥林嫂这样的人,具体的表现就是明知道她要的答案是什么,却也不肯哄一哄她。只是为了不使自己担什么责任,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知识分子们虽然看透了世事,但却从不认为自己有改变的能力,也不肯担一点点的责任。
作者和四叔各自代表不同的阶层,一个是新派思想的受益者,一个是传统思想的受益者,对于祥林嫂这样的人,他们各自有心里的评判。
站在作者的角度来说,他是同情祥林嫂的,也看透了她命运的波澜,但是却无能为力,甚至连要不要编个瞎话出来哄她都有些忐忑,自诩为是个胆怯的愚人,但我认为他同时又是个敏感的预言家。他预计到了祥林嫂的命运,也预计到了她的死亡。
四叔认为祥林嫂就是一个“谬种”,本身背负着很大的罪名,连死也要在一个祭祀祈福的日子里,可见她本身就是一个不祥之人。这是多么冷酷无情的态度,赶出去的人连死都有错,都要受到指摘。
祥林嫂深入人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代表性极强,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就是她那样的,愚昧无知,被传统牢牢束缚,活得艰难,有心把握命运却无力改变时代的车轮碾压的方向,无论如何挣扎都注定了悲惨的命运。
鲁迅先生用一个短篇,就刻画出了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女性形象。祥林嫂自诞生起就始终牢牢占据着历史的舞台,我相信无论多久,这个形象都是屹立不倒的。因为实在太经典太有代表性,且过于深入人心了。
说到祥林嫂,脑海里必然出现一个形象。代表着极悲苦极凄惨的女人的形象,让人伤到骨子里的寒冷,简直不能再深刻了。
如此这般的苦命女人,其实在小说里也有过几天好日子的。改嫁到山里,生了儿子阿毛。房子是自己的,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又有力气。可惜好景不长,男人风寒致死,儿子阿毛被狼叼走,房子被大伯收走……她转眼就又成了无家可归的寡妇了。相比第一次成为寡妇,这第二回可就背上了“克夫”的罪名了。这相当于是让一个女人担着莫须有的罪名苟活下去了。
小说一开头,作者与祥林嫂最后一次见面。她那时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就是我们脑海中那个经典的苦命形象,脸色蜡黄,花白头发胡乱盘在脑后,拄着棍儿,手里端着一个破碗……她只想知道人死了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一家人能不能再见面……这是她迫切需要知道答案的问题,显然她已经预计到了死之将至了,也可能是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决心支撑着她。然而作者也无法给予她准确的回答,其实谁也给不了她答案。
她寻求答案的原因是她的惧怕,惧怕死后被阎王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男人。她也惧怕别人给她安在头上的罪名,会不会死了也要被惩罚,什么地狱多希望没有。然而她又有什么罪呢?若有罪也是社会的罪,死了男人还要被婆婆改嫁到山里给小叔子换彩礼,还因为是改嫁给深山里的光棍,婆婆获的彩礼多,给小叔子娶媳妇后竟然还有剩余,分明就是赚了。
她希望有灵魂的存在,可以见到自己的儿子阿毛。那是她后半生精神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阿毛不死,她也不会成为反复讲述儿子被狼叼走的故事复读机,那其实是自责和悼念儿子的一种方式。当然由于刺激太大,她的精神状况其实已经不太好了。周围人对她的态度也间接刺激和加速了她默默崩溃的过程。
与作者见面后第二天,她就死了,与其说是穷死的,倒不如说是被人吃人的社会逼死的。她有什么错?犯了什么罪?什么也没有。当初第一次到鲁镇做工的时候,年轻有力气,勤快能干,一个人顶几个壮劳力,还不是人人夸赞?可突然间婆婆派人来抓她回去改嫁了,原来是偷跑出来的。这处细节值得推敲,为什么是偷跑出来的,显然是预感到了自己即将会有的命运,而那是自己想要逃离的命运,因而跑了来反抗那命运。只是难逃,那个时代的农村妇女,逃来逃去也逃不过自己的命运。
小说里的卫老婆子作为职业介绍人,穿插其中成为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提供者,情节推进的有力配角。卫老婆子两回把祥林嫂领到鲁镇的四叔家里来做工,第一回是逃避改嫁偷跑出来,第二回是改嫁后夫死儿亡走投无路要活下去。中间关于祥林嫂改嫁的细节几乎都来自卫老婆子的叙述,没有这个叙述,祥林嫂的故事也就不完整了。
新年祭祀时来帮短工的柳妈也是情节推进和故事深化的重要配角之一,她代表着农村妇女的普世价值观。作者通过她与祥林嫂的对话来体现这一深刻思想,她不仅加剧了祥林嫂的恐惧,还给她指出了明确的补救方法。说祥林嫂死后会被锯两半的就是她,让祥林嫂去庙里捐门槛来赎罪的也是她。
这里也有两个细节值得研究,一是柳妈话里话外的细节。她认为祥林嫂改嫁与其从了,倒不如当时就把自己了结了,好过背上这么大的罪名。这明显是个伪命题,祥林嫂逃了被抓回去捆了改嫁的,柳妈却认为是她自己愿意的。女人看女人尚且如此,那么男人看女人就可以想象了。因而人们对于祥林嫂的好奇心又改了主题,就是反复刺探改嫁的细节,而且把祥林嫂额头上的疤痕看作改嫁的耻辱,其实那是祥林嫂反抗改嫁的决心,这倒成了笑话她的标志了。二是捐门槛的细节,庙里不同意,好说歹说才同意捐,是祥林嫂将近一年的工钱。这从侧面也应证了柳妈所说的正是当时的普世价值观。人们对于祥林嫂这样遭遇的女人,不同情而且还认为其不祥。愚昧是愚昧者的坟墓,祥林嫂就这样一步一步在走向死亡之路。
作者的四叔四婶代表着中产阶层,他们对于祥林嫂的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是冷漠,有用的时候用之,无用的时候弃之。在祥林嫂悲剧命运中,他们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捐完门槛就以为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的祥林嫂太天真了,如果柳妈所代表的那个阶层可以通过“向庙里捐门槛这件事”来宽容祥林嫂的话,那么四叔四婶那个阶层可就冷酷无情多了,认定祥林嫂不祥就是不能改变的宣判了她的“死罪”,无论如何都不会像从前那样对待她了。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祭祀时不允许祥林嫂参与。这无异于在严告她,她就是罪人。她终于在最后一刻彻底崩溃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彻底沦落为一个废人了。
作者所代表的阶层从根本上也不能接纳祥林嫂这样的人,具体的表现就是明知道她要的答案是什么,却也不肯哄一哄她。只是为了不使自己担什么责任,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知识分子们虽然看透了世事,但却从不认为自己有改变的能力,也不肯担一点点的责任。
作者和四叔各自代表不同的阶层,一个是新派思想的受益者,一个是传统思想的受益者,对于祥林嫂这样的人,他们各自有心里的评判。
站在作者的角度来说,他是同情祥林嫂的,也看透了她命运的波澜,但是却无能为力,甚至连要不要编个瞎话出来哄她都有些忐忑,自诩为是个胆怯的愚人,但我认为他同时又是个敏感的预言家。他预计到了祥林嫂的命运,也预计到了她的死亡。
四叔认为祥林嫂就是一个“谬种”,本身背负着很大的罪名,连死也要在一个祭祀祈福的日子里,可见她本身就是一个不祥之人。这是多么冷酷无情的态度,赶出去的人连死都有错,都要受到指摘。
祥林嫂深入人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代表性极强,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就是她那样的,愚昧无知,被传统牢牢束缚,活得艰难,有心把握命运却无力改变时代的车轮碾压的方向,无论如何挣扎都注定了悲惨的命运。
鲁迅先生用一个短篇,就刻画出了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女性形象。祥林嫂自诞生起就始终牢牢占据着历史的舞台,我相信无论多久,这个形象都是屹立不倒的。因为实在太经典太有代表性,且过于深入人心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