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介绍150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150字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150字 1. 写一篇有关于中秋节的诗句15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李白(唐代)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商隐(唐代)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张九龄(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李白(唐代)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刘方平(唐代)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月
杜甫(唐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李白(唐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李白(唐代)
2. 赞美中秋节的诗歌100字
中秋月 夜沉天星稀, 明月垂碧帘。
仰头久思量, 合家聚首难。 月圆 中秋皎月似玉盘, 高耸夜空星稀返。
佳节共赏闲游乐, 千家万户俱团圆。 中秋 一轮明月挂空中, 四周烟花气势宏。
中秋佳节共赏景, 欢热场面令人崇。 中秋十五月儿明 月似圆盘明又亮, 空中仙娥把酒酿。
佳节如风随拂去, 闪星绕月无心赏。 中秋赏月 天高云淡月明朗, 万家坐饮将月赏。
天上人间共歌舞, 但原幸福万年长。 中秋夜 秋月天气暖, 银辉斗蝉娟。
灭烛月光溢, 望月几回圆。 中秋 八月十五月儿明, 赏花赏月赏秋景。
家家户户嬉戏乐, 家人尽还喜不禁。 中秋赏月 一轮明月上寒空, 欲知千里不有风。
人间万家皆欢聚, 唯独嫦娥凄守宫。 中秋月儿明 望月思宫娥, 口含遥佳品。
玉兔奔皓月, 合家喜笑音。 中秋月儿明 十五佳节赛除夕, 月明星稀满天奇。
自传寒宫出仙子, 原是后羿之贤妻。 秋月 中秋月圆树影翩, 赏景品饼人尽欢。
仰首望夜难相聚,心绪辗转不入眠。 中秋诗词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彩云追月/中秋》 (当代) 刘周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 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 凤鸟还巢,更无狼烟 寂寞了美婵娟。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 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 云藏潜龙,月隐寒宫 云须染彩,月洒光晕 彩云追月,云掩秋空 月沾凉意,云载清风 才现欢欣,又惹愁生 此忧谁解?谁是知音? 且饮此杯,共语升平 良辰易逝何如梦 。
--根据《彩云追月》乐曲填词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全唐诗》)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中秋民谣 拜月娘 拜月娘 拜月 好头毛 好嘴齿 大是兄 细是地 月娘仔 你不可给阮割耳 童谣 月亮光光 骑马燃香 东也拜 西也拜 月婆婆 月奶奶 保佑我爹做买卖 不赚多 不赚少 一天赚三大元宝 椅仔姑 请你八月十五来坐土 土脚起 铰莲花 绣莲子 莲子烩 姑仔今年你几岁 三岁三 穿白衫 滚乌边 穿绣裙 绣荷包 荷包腰肚围 穿色裤滚青边 也有花 也有粉 也有胭脂给你姑仔点口唇 也有铰刀尺 也有花粉镜 姑仔神那到 梏三下水桶来显圣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饼/大饼勿吃吃小饼 小饼勿吃吃香稃/吃了饼/风调雨顺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拜月娥 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树 婆娑树上挂紫微/紫微星出保子星保夫星 保男保女接宗支/枝枝叶叶兴旺生好子 月娥出来免灾星/家中添财又添丁 全家拜。
3. 有关于中秋的资料150字左右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4. 中秋节150字的作文(前几句是诗)
中秋赏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5. 关于中秋节的现代诗100字
《人间天上》
秋风送爽,夜儿微凉
运河桥上,淡看长风逐浪
秀水倾天,一袭明月轻摇晃
江南夜光,玉宇琼楼尽辉煌
两岸固立,火树银花两相望
咫尺近在,各担风雨各逢霜
秋有几何,一壮杨柳绿又黄
流水何方,经年来去落又涨
浪敲岩石,借问岁月多沧桑
孤箫悠扬,盖过喧嚣传四方
旧景独好,鲜见游人驻足赏
箫声独唱,哀乐双生皆难忘
秋夕佳节,美景当年画里赏
今宵良辰,旧时人别来无恙
你若离去,后会无期愁断肠
拾阶轻上,斑驳亭台青瓦凉
不问夜长,闲数游船频过往
爱上风光,逗留人间胜天上
6. 简单介绍中秋节(150字左右)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起源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7. 中秋节的由来;描写月圆中秋夜的诗句(3首以上)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150字 1. 写一篇有关于中秋节的诗句15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李白(唐代)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商隐(唐代)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张九龄(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李白(唐代)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刘方平(唐代)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月
杜甫(唐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李白(唐代)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李白(唐代)
2. 赞美中秋节的诗歌100字
中秋月 夜沉天星稀, 明月垂碧帘。
仰头久思量, 合家聚首难。 月圆 中秋皎月似玉盘, 高耸夜空星稀返。
佳节共赏闲游乐, 千家万户俱团圆。 中秋 一轮明月挂空中, 四周烟花气势宏。
中秋佳节共赏景, 欢热场面令人崇。 中秋十五月儿明 月似圆盘明又亮, 空中仙娥把酒酿。
佳节如风随拂去, 闪星绕月无心赏。 中秋赏月 天高云淡月明朗, 万家坐饮将月赏。
天上人间共歌舞, 但原幸福万年长。 中秋夜 秋月天气暖, 银辉斗蝉娟。
灭烛月光溢, 望月几回圆。 中秋 八月十五月儿明, 赏花赏月赏秋景。
家家户户嬉戏乐, 家人尽还喜不禁。 中秋赏月 一轮明月上寒空, 欲知千里不有风。
人间万家皆欢聚, 唯独嫦娥凄守宫。 中秋月儿明 望月思宫娥, 口含遥佳品。
玉兔奔皓月, 合家喜笑音。 中秋月儿明 十五佳节赛除夕, 月明星稀满天奇。
自传寒宫出仙子, 原是后羿之贤妻。 秋月 中秋月圆树影翩, 赏景品饼人尽欢。
仰首望夜难相聚,心绪辗转不入眠。 中秋诗词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彩云追月/中秋》 (当代) 刘周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 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 凤鸟还巢,更无狼烟 寂寞了美婵娟。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 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 云藏潜龙,月隐寒宫 云须染彩,月洒光晕 彩云追月,云掩秋空 月沾凉意,云载清风 才现欢欣,又惹愁生 此忧谁解?谁是知音? 且饮此杯,共语升平 良辰易逝何如梦 。
--根据《彩云追月》乐曲填词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全唐诗》)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中秋民谣 拜月娘 拜月娘 拜月 好头毛 好嘴齿 大是兄 细是地 月娘仔 你不可给阮割耳 童谣 月亮光光 骑马燃香 东也拜 西也拜 月婆婆 月奶奶 保佑我爹做买卖 不赚多 不赚少 一天赚三大元宝 椅仔姑 请你八月十五来坐土 土脚起 铰莲花 绣莲子 莲子烩 姑仔今年你几岁 三岁三 穿白衫 滚乌边 穿绣裙 绣荷包 荷包腰肚围 穿色裤滚青边 也有花 也有粉 也有胭脂给你姑仔点口唇 也有铰刀尺 也有花粉镜 姑仔神那到 梏三下水桶来显圣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饼/大饼勿吃吃小饼 小饼勿吃吃香稃/吃了饼/风调雨顺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拜月娥 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树 婆娑树上挂紫微/紫微星出保子星保夫星 保男保女接宗支/枝枝叶叶兴旺生好子 月娥出来免灾星/家中添财又添丁 全家拜。
3. 有关于中秋的资料150字左右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4. 中秋节150字的作文(前几句是诗)
中秋赏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5. 关于中秋节的现代诗100字
《人间天上》
秋风送爽,夜儿微凉
运河桥上,淡看长风逐浪
秀水倾天,一袭明月轻摇晃
江南夜光,玉宇琼楼尽辉煌
两岸固立,火树银花两相望
咫尺近在,各担风雨各逢霜
秋有几何,一壮杨柳绿又黄
流水何方,经年来去落又涨
浪敲岩石,借问岁月多沧桑
孤箫悠扬,盖过喧嚣传四方
旧景独好,鲜见游人驻足赏
箫声独唱,哀乐双生皆难忘
秋夕佳节,美景当年画里赏
今宵良辰,旧时人别来无恙
你若离去,后会无期愁断肠
拾阶轻上,斑驳亭台青瓦凉
不问夜长,闲数游船频过往
爱上风光,逗留人间胜天上
6. 简单介绍中秋节(150字左右)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起源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7. 中秋节的由来;描写月圆中秋夜的诗句(3首以上)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