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东汉两汉时期出现两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是谁

 我来答
琳琳大小姐174
2022-06-25 · TA获得超过40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5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43.7万
展开全部
  中国历史上最奇妙的人物,我以为应当是刘邦。“奇妙”这2个字背后是太多的悖论和奇迹。
  一个市井人物,居然缔造了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汉”(直到今天“汉人”都是中国人的同义词)

  他身边有那么多贫贱时相交的铁哥们,而就是这一帮沉沦于社会地层的小人物在刘邦的周围却焕发出惊人的能量,攻城略地无所不能。

  从古至今项羽大都被被人肯定,刘邦反之。

  然而恰恰是这个“市井之徒”刘邦却开创了了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长寿的朝代(西汉共传十四帝,前后经历210年。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东汉(25~220年)共195年 ,那么这样计算下来“西汉”和“东汉”加在一起竟然有足足405年)。历史学家也称刘邦“开创两汉400年的基业”。

  这是因为有这样漫长的生命史,中国人才被称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在这一时期出现。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崇尚武力,强行统一的朝代,几乎都是短命的。

  正所谓:“攻城池易,得人心难.”

  下面,我们就要打破两千多年对“项羽”“刘邦”的价值评判。

  项羽,常常被认为是破釜沉舟的勇者,宁死不退、

  其实,在绝望面前,项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者、懦夫,他的勇敢也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

  面对绝望,刘邦的选择是雪藏自己,积蓄力量。

  项羽战败,有人劝他回江东召集力量再战,他却自觉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说白了就是死要面子。

  孰不知,他选择死亡很简单,但是跟随他战死杀场的兄弟的仇谁来报?虞姬为不拖累他而死,这血海深仇又谁来报?

  虞姬用一个弱女子的生命来换得他的突围、脱逃,他却选择了自刎,不是辜负了虞姬的一片苦心吗?!

  我们再读“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垓下歌》,发现它就是一篇完完全全的弱者的呻吟,埋怨社会、埋怨自己没有机会、连战马都不听话,——这种口吻,如同丧家之犬。

  所以有后人调侃,翻译道:

  力大志大没人比
  运气不好马不跑
  马不跑呀没办法
  老婆老婆你咋办

  《垓下歌》最有意思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和中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骓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

  正是项羽的孤傲,让身边的能人志士一个一个离开了他,特别是项羽最后垓下决战决定性人物——韩信,也原本是他的手下。

  同样是陷入了失败的绝境,项羽表现出的是颓丧且无法自拔,而刘邦一次又一次的被项羽击败,却每每都能涅盘重生、卷土重来。

  最终投奔刘邦的韩信,更是如此,面对垮下之辱,选择生,而不是选择死。(To be or not to be)

  表面上看,项羽的选择很英雄;
  表面上看,韩信、刘邦的选择很懦弱。

  然而,谁是真正的强者,谁是最后的成功者,不言而喻。

  老婆死了、兄弟死了,项羽威风扫地,他自出道以来,一生百战“未尝一败”,突然之间面对如此绝境,他崩溃了,他彻底的绝望,所以他选择了死亡。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这些东西,都是项羽最最无法割舍的,他无法承受这种失去的痛苦。

  假设是刘邦呢?假设面对这种绝境的人是刘邦,他会怎么做?

  其实刘邦早就不只一次的面对这种绝境了——

  攻入咸阳,无数美女财富,都要封存,献与项羽;

  汉卒十余万人,被项羽杀的仅余数十骑逃跑;

  妻女、老父亲被抓,刘邦却调侃项羽“分我一杯羹”。后人往往认为这是一种“我是流氓我怕谁”,对老父亲都如此无情无谊的毫无人性可言的废物点心才说的出口的话。

  其实面对如此绝境,不如幽他一默,项羽自当汗颜,又如何真下的去杀手?这便是急中生智,这便是刘邦的生存智慧。

  “绝境”是对勇者最终极的考验,真英雄还是假英雄,如试金之火,一探便知。

  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诸位,这种观念是否被颠覆了?

  连自己的老婆都保护不了,是真正的英雄吗?

  我们再来看看客观事实:

  当时,项羽身边尚有八百余骑,俱是精兵良将,无不以一当十,即使打不过刘邦,起码可以保护项羽全身而退,以图东山再起。事态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项羽突围而出,到了乌江边,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可见项羽不是没有渡江生息的机会,只是项羽固执地认为“天之亡我”,不愿渡河,“乃自刎而死”。

  相比之下,刘邦面临的绝境,要比项羽彻底得多,更加绝望,但他顶受住、承受住了这考验,最伟大的考验。

  最伟大的失败孕育最伟大的成功!——杨伟宁。

  亦或者,只有最伟大的失败才能孕育最伟大的成功!

  我们再读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比起项羽的《垓下歌》,真是天壤之别。

  “重刘邦而轻项羽”这种反潮流的观点,其实毛泽东在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表达过,他说“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笑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longyiwx
文化旅行者

2022-10-10 · 历史文化相关的都是些小爱好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22万
展开全部
西汉·司马迁和东汉·班固,一著《史记》,一著《汉书》,故并称之马班。
司马迁,字子长,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四史”之首,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生于公元32年,自幼聪颖,据史料记载班固在9岁的时候便能够属文,诵诗赋,从小博览群书,对于历史和儒家经典无不精通,在班固16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太学。班固作为史学家,撰写了著名的史学书籍《汉书》。
此外,班固还是汉朝著名的辞赋家,他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同时班固还是著名的经学理论家,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汉书》最为著名,也是三班里面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位。
班固的妹妹班昭,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女史学家。班昭的《女诫》《东征赋》对后世影响颇大。此外班昭还帮哥哥班固续写了未完的《汉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羊扬帆起航

2022-08-18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小羊扬帆起航
采纳数:39 获赞数:119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司马迁和班固。
前者撰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后者写汉书(前四史之一);两都赋。
在史学届班固和司马迁并称为“班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金蟾居士
文化旅行者

2022-10-10 · 爱收集历史素材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090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338万
展开全部
西汉的司马迁——《史记》
东汉的班固——《汉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