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主要特点

 我来答
军吧俱乐部
2022-08-30 · TA获得超过48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03
采纳率:82%
帮助的人:124万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如下: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古老,节日的日期一旦固定下来,千古不变,尽管伴随着王朝的更迭、时代的转换,但是节日的时间始终不变。由于起源久远,很多节日起源的具体时间和原因都很难说清楚,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特点。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传统岁时节日在民众的时间分类中,被区分为人、鬼、神三类。人节有春节、端午、中秋,重在人伦活动。鬼节有清明节、中元节、十月一,为追怀亡灵。神节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重在祭祀天神。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据节日的类型又可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庆贺节日、娱乐节日等。

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体现在节日的时间上,每月的朔望日多为节日,像正月初一为春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等。月日数字重复的日子常被确定为节日,如正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姑姑节,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等。

传统节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体体现在: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端午节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以赏月吃月饼的形式,把中华传统民族的真善美发挥到了极致;元宵节和重阳节则充分体现了保持家庭和睦、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3、重伦理观念礼节仪式

我国是一个重人伦、贵亲情的国度。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春节祭祖是一年里规模最大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等。

4、讲究节日饮食

春节吃年糕饺子。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在南方比较兴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其他的节令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冬至的饺子,腊八的粥,元宵节的元宵,都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互依存的。节日饮食是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特点。

5、传承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传播和时间上的传承。任何一项民俗活动一经产生,必然要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扩散,并在一定的时间阶段中反复再现,不断复制,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制约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人们,使他们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由此形成了节日的传承性。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民俗传承性的主要表现。

扩展资料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等。

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你大爷ObTm
2018-05-30 · TA获得超过6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5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46.7万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特点有: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重伦理观念礼节仪式;
4、尚鬼神迷信;
5、讲究节日饮食;
6、传承性;
7、变异性。
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自2008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春节:一起吃年夜饭,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
二月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
清明节: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七夕节: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
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重阳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冬至节: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腊八节:吃腊八粥。
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清晨在云端
2022-09-02 · TA获得超过2.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2292万
展开全部
中华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

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2、元宵节,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3、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4、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5、中秋节,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