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和议和宋夏和议的历史作用
展开全部
宋辽和议史称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最后依靠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贡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万万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宋夏和议 发生时间:1047年
宋夏交兵,宋败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役,希望与夏议和.西夏虽获胜,但战争损耗及宋夏间榷场贸易停止,经济受损,民怨四起.夏景宗遂寻求与宋议和.北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宋夏双方达成和议.西夏向宋称臣,宋册封李元昊为夏国主,宋岁赐绢十三万疋、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两国重开沿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因和议发生在宋庆历年间,亦称庆历和议.宋夏和议后,双方维持有二十余年的和平相处.以后双方曾有过几次战争与和议,但和平时期超过对抗时期.和议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往和发展.
2次和议除了给3国人民带来几十年的和平,就是促进我国民族文化血统的融合.
宋夏和议 发生时间:1047年
宋夏交兵,宋败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役,希望与夏议和.西夏虽获胜,但战争损耗及宋夏间榷场贸易停止,经济受损,民怨四起.夏景宗遂寻求与宋议和.北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宋夏双方达成和议.西夏向宋称臣,宋册封李元昊为夏国主,宋岁赐绢十三万疋、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两国重开沿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因和议发生在宋庆历年间,亦称庆历和议.宋夏和议后,双方维持有二十余年的和平相处.以后双方曾有过几次战争与和议,但和平时期超过对抗时期.和议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往和发展.
2次和议除了给3国人民带来几十年的和平,就是促进我国民族文化血统的融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