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怎么看待儿童教育的?

 我来答
米祖E2
高能答主

2022-09-29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23%
帮助的人:341万
展开全部
《朝花夕拾》中的鲁迅的教育观念:《朝花夕拾》中以儿童视角写就的较为典型的篇目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阿长与山海经》四篇,儿童视角的运用使叙述更富于童真、童趣,展示了他们的行为和情态,表现了有独立个性、与成年人两样的儿童,从而体现了“幼者本位”的思想。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开篇对百草园的描写,写的生趣盎然,后面对捕鸟过程的叙述,也体现着儿童的天真与天性中的活泼。
鲁迅对传统儿童教育方式的批判主要有两点:一是封建礼教对儿童的荼毒,一是旧的教育方法、书籍的使用对儿童天性的破坏。在《朝花夕拾》中,表现这类内容的典型篇章主要有《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对读书非常关注,他主张“用自己的眼镜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必须与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因此,他绝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提倡者,而是强调“乐学”的读书态度,即全出于自愿、不勉强的读书,一方面是提出了读书的兴趣爱好问题,一方面也是对“率性而为”的读书方式的提倡。《朝花夕拾》中,能够体现这一方面儿童教育观的,主要有《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这一类描写私塾学习、家庭教育的散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