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里的常识性错误

 我来答
曦莲滩8177
2022-11-22 · TA获得超过695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26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15万
展开全部
1. 课本中常识性错误

2. 申论常识性错误
课本中常识性错误 1.四大名著中有哪些常识性错误
![][1] 作为明清小说代表作的四大名著,是“中国小说史的顶峰。

四大名著的缔将多为饱学强记的博闻宿儒,于经、史、子、集,触目成诵。无论讲史证道,还是劝世言情,自然笔 下生花,展促裕如。

可是,检阅章回,细审文字,四大名著的行行珠玑之间,往往也迸出几个所谓“常识性的错误”。 **刘禅有两个生母?**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史特征尤其鲜明的小说,在沿革建置甚至皇室世系的大要上,居然也不很在意。

比如,在研究《三国演义》的主演刘备的家世时,再睿智的考据家也无 法就刘皇叔的后妃、太子在正史著述中比勘明白。 首先,与史德有声的陈寿《三国志》就有明显的抵牾。

关于刘备的皇子,《三国志》的《蜀书·先主刘备传》里明确地交代:“章武元年(221年)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 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而《三国演义》在第三十四回《刘皇叔跃马过檀溪》中却说:“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刘禅。”“甩龙”刘禅能有两个生母? 《三国志》的《蜀书》在记载蜀国的后妃时,没有相关糜夫人的记录,但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里,糜夫人居然有了一个明确的皇后的名分:“尊 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

**关圣人能预知300年后的地名?** “海州”,始现于东魏武定七年(549年),三国时代(220年- 265年)绝无海州这个地名,“与世寡合”的才子罗贯中硬是要从那位义胆千秋的大刀关云长的嘴里吐出“海州”这两个字来-- 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里,关云长对张飞说:“我在海州路上驻扎,探得消息,故来至此。”关圣人能预知300年后的地名? 侯宝林说相声,为了调侃,硬要“关公战秦琼”,这不,早在明初面世的《三国演义》的白纸黑字里,大刀关公自己就想着“战秦琼”。

20世纪的故事里,不过是关云长的 故伎重演而已。 《宋史》记录张叔夜在海州知州的任上指挥水战,招安宋江。

施耐庵却一定要把战场搬到山东,将一顶与张叔夜毫不相干的“济州太守”的乌纱硬套在张叔夜的头上。 **唐僧“数典忘祖”?** 《西游记》是一部以唐代开国时“贞观之治”为历史背景的小说,作者却常常提到明代的职官和机构设置--兵马司、锦衣卫、司礼监……在交代男1号唐僧的家世时,甚至 指鹿为马,张冠李戴。

《西游记》说,唐僧父亲陈光蕊是“贞观己巳”年的状元,可是,贞观纪年中根本就没有“己巳”这一年。 殷开山,实有其人,正史有传。

“新、旧唐书”、《通鉴》、《通典》,皆有详略不同的记载,他从未做过丞相。可是,在被视为名著的通行本《西游记》之祖本里,唐僧 的外公殷开山在长安城中居然建有一栋豪奢的丞相府。

众所周知,唐僧的故里在今河南偃师的陈留,我曾专程造访过唐僧的故宅遗址,然而《西游记》里的唐僧在自报家门时,居然处处数典忘祖:“父是海州陈状元。” **颜真卿也“穿越”?** 被誉为“中国古典现实主义之终结”的《红楼梦》,在结束语里慷慨陈词:“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将历史和小说的边缘剥离得尤为直白:“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 阅历来的古史……笑道:‘果然是贾雨村言了……既是假语村言……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以你这样寻根究底,便 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被列作十大名著之一的《镜花缘》,作者是个善于“繁征博引、包括靡遗”,“于学无所不窥”的学者,备受乾嘉学风的熏沐。小说史家王韬甚至指说李汝珍的《镜花缘》是 “兼才人、学人之能事”,就学术功底而言,堪称稗坛上的绝无仅有。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被鲁迅誉为“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力作,也会有关公战秦琼之嫌。例如,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抚瑶琴白术亭八女写春扇》中,作者借彩云之口,夸耀“紫绡姐姐府上的多宝塔”碑版。

颜真卿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进士,武则天时代哪来的颜体代表作《多宝塔》 碑帖? 难怪,李汝珍在《镜花缘》的终卷大发叹喟:“嗟乎!小说家言,何关轻重!” 难怪,小说批评家叶昼说,《西游记》可以有举不胜举的“扯淡”和“说家荒唐”。 难怪,小说家最杰出的代表、稗圣曹雪芹会在开篇卷首就宣告看客: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1]: /p/20100917/20100917112312-1514563962.。
2.怎样定义文章、报告中的“常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
常识性错误:错误的主体为违返“常识”,表现为一些公认、已有明确定义的并为世人所熟知的公理、定律或认识的违反。

逻辑性错误:错误的主体是“逻辑”,表现文章中存在的推理或论证、论述过程有误,因果关系倒置,缺少充要条件等 。

某些时候常识性错误与逻辑性错误有重叠,因为某些“简单逻辑”也是“常识”

比如:因为某人偶尔犯了一个小错误,所以这个人平时表现很差。

不能“以一概全”可以认为是一个“常识”,但这句子本身就是一个推论,所以二者就兼有了。
3.课本错误怎么看
在教科书的插图中,屈原、祖冲之的衣襟被穿反了;荀子坐在凳子上读那个时代不可能有的纸质书……近年来,课本里的一些常识性错误,不断被专家、读者们发现。

开学没几天,又有家长在网上指出,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下册中,《燕子专列》和《月球之谜》两篇课文存在常识性问题。一时间,网上争论火热。

课本出错了吗? 《燕子专列》讲的是,在一年的春天里,瑞士有着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向北方迁徙,遇到风雪,气温骤降,燕子濒临死亡。为此, *** 呼吁人们救助燕子,并用火车把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

《月球之谜》则指出,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人们将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

在课文中写 道:“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此外,课文中还提到,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里,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其年龄已有46亿 岁,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对此,有专家和家长提出不同的看法,“火车运送候鸟”违背鸟类自然生存习惯,容易导致其死亡;“月球尘土杀菌”的说法则缺乏有效论证,所以有违常识。

人教社:目前没有问题 针对家长的异议,人教社公共宣传办主任吴海涛作出回应,这两篇课文目前看来没有问题,网上的解读有断章取义之嫌。 “去年有媒体报道,一位大连的家长对《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的真实性存疑,于是向瑞士鸟类研究机构核实求证,得到的答复是,该国确曾发生过用火车救助燕子的事情。”

关于这个行为违反常识的说法,吴海涛表示,课文第一段已经用设问句提出:“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在课文中也有相应的解 释,人们寻找的是在突发天气情况下,将要被冻僵的燕子。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要用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

“《月球之谜》的课文,从内容和表达方式来看,应该不存在网友所说的误导性。课文中的表述是,‘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 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以及‘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

难道月球比 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课文通篇采用疑问句式,并非定论。”吴海涛说,“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这些‘月球之 谜’进行探索。”

应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 对两篇课文的问题,老师们则提出了与网友截然相反的看法。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语文教师万平认为:“这些问题目前不能定论就是错的。

《燕子专列》主要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爱。而《月球之谜》的教学重点是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并提出疑问。”

“如果学生提出了问题,我们会鼓励他们去思考,做调查,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一个对或错的结论。”万平说,现在的孩子思考能力都很强,知识面也很丰富。

学生针对课本提出质疑,再通过主动学习得出结论,这样的方式很合理也有意义。 “语文课本中不应该出现字词、语法等错误。

如果这两篇课文出现了所谓的常识错误的话,我倒觉得应该鼓励孩子去思考,然后再下结论。”家长吴女士认为,让孩子学会质疑所学知识,再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从事多年科学编辑工作的何铭则提出:“对于常识性错误,应当有所区分。”一类是已经被确实证明的错误。

如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出现了“浓浓的一氧化 碳的味道”这类完全违背科学常识的表述。也有一类是随着知识发展,由正确变为不正确的知识。

如国内大量《昆虫记》译本中,选了不属于昆虫的“蜘蛛”和“蝎 子”。在法布尔时代或许“蜘蛛”和“蝎子”属于“昆虫”。

但根据现在“昆虫纲”的定义——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蜘蛛”和“蝎子”均为四对步 足,应属于“蛛形纲”。 第三类则依然存在争议。

如一位研究员提出,《时间简史》的英文书名为《A Brief History of Time》。此书名的正确翻译应 该为“时间简述”或者“简述时间的来历”,并非时间的“历史”。

翻译错误源于“history”在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历史”,二是“过去事件的记 载,沿革,来历”。该研究员认为,根据书中内容,这里应选择第二个义项。

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 “特别是面对第三类情况,应该鼓励孩子们进行论证和探究,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而不是轻易下结论。”

何铭说。
4.都有哪些常识性的错误
1喝酒的时候我们经常说脸红正喝得,意思就是你一喝酒就脸红代表你很能喝,但其实喝酒就脸红的人并不能喝酒,并且他们喝酒更容易伤肝。

2.七月流火 常误用为形容天气热。容易望文生义。实际上是指天气转凉

3.我们经常说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其实爱迪生的原话后面还多了一句:但1%的灵感往往更重要。

4.“存在即合理”我们经常理解为:存在就是合理的。但其实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5.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 过分梳头会 *** 头皮上的皮脂腺,并且伤头皮

6.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蚊子根本闻不到血的味道。

7.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而且脏血也会流不出来。

8吃菠菜可以变成大力水手。我们普遍认为菠菜的铁含量高——但是关于菠菜的含铁量是由于1870年的一个抄写错误,一个叫伍尔夫的医生不小心把小数点放错了位置,让菠菜的铁含量是实际的10倍了。(为此我从小被强迫吃了多少的菠菜啊!!)

9.牛顿从来没有被苹果砸中过!

10.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但其实瓦特从来没有没有发明蒸汽机,他只是改良了它们。

11.月球上是看不见万里长城的。

12.兔子喜欢吃胡萝卜,好吧其实兔子还真的是不怎么喜欢吃胡萝卜,人家更喜欢的是绿色蔬菜。

13.燕窝鱼翅非常营养。但其实燕窝就是鸟口水,而鱼翅甚至有毒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14.看电影的时候经常看到那些黑帮老大或者JC,卧底尝一尝就知道毒品的真假。真的说来他们完全是在找死,越纯的毒品死得越快!
申论常识性错误 1.行测常识部分太渣了,怎么办
常识这个模块题量一般20道,占整套试卷的17%左右。行测的常识题目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大体上有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人文、地理和科技等。比较杂,可以说行测的常识题目是最难复习的一部分。

没有太大规律,如果错的多,也是失不少分的。主要是平时的积累。平时多看看半月谈的每日一练,会对你有帮助的。我的朋友、同学也有很多是公考一族,以我的经验来看,只要不是你基础特别差,行测拉分不大,主要是申论,申论一定不能大意,行测考七八十分,申论二三十分的,大有人在。

如果你申论没有问题,那行测如果能100分就更好了,这是来自华.政.我的友情提示,加油!
2.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对策题书写会出现哪些常见错误
笔航公考教研组为您解答:对策题书写中会出现的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一是没有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对策不具有针对性。

申论中的对策是针对问题来回答的,问题决定对策。在写对策题时,需要准确审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对策空洞,不具备具体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虽然明确了问题,但是对策机械套用模版,不够具体,是无法拿到高分的。

三是对策不符合身份感。正所谓“身份决定职能”,如果忽视了对策的实施主体,就算再有针对性,再有可操作性,也无法实施,因为没有那个权限。

例如,让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进行立法工作,就行不通,因为不符合身份感。笔航公考祝您考试成功,上岸吃面。
3.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审读材料时易犯的几个错
审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步要是错了,偏离了要求和方向,就无可救药了。

在通常情况下,“审读材料”方面,最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错误一:保持卷面的整洁申论的卷面整洁度是影响阅卷老师给分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卷面整洁度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较好的第一印象,无形中就等于赢在了起跑线上。因此,很多考生把卷面整洁理解成只要是所发的试卷都要保持整洁。

有许多培训老师告诉学生说:“可以在试题上划线、标注,最好用铅笔,作完题后再把它擦掉!”其实,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考生拿到的申论试卷共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材料和试题部分,一部分是答题纸部分,最终这两部分都是要交给监考老师的。

答题纸部分确实是不能乱涂乱划,不能有任何标记性的东西,这样可能影响到阅卷老师对你的试卷的评分,甚至可能会认为你是在有意做标记,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但是,给定材料和试题的那一部分的试卷,虽然最终也是要上交,但是上交之后就会集中封存,不会被阅卷老师看到,也没有人会对此进行审查。

因此,在给定材料和试题部分上进行涂划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因为你不在上面涂划的话,很多得分点仅凭借记忆是无法保证记全的,极有可能会漏掉得分点。所以,保持卷面整洁指的是答题纸的整洁,对于给定材料和试题部分的试卷是不需要保持整洁的,也是不能保持整洁的!错误二:一般情况下,首尾句即是材料的关键句很多人认为,申论考试中给定的资料虽然比较繁杂,但是不管材料多么冗繁,总有一些标志性的关键句在引导考生,这些关键句在揭示材料主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申论考试的材料虽然看似毫无头绪,但是文章结构还是有章可循的。只要把握住关键句,就掌握了申论材料的中心。

所谓关键句,主要有三种:(1)概括段意的句子:这种句子一般会出现在段首和段尾,对本段内容起一个提纲挈领或者总结概括的作用;(2)概括材料主旨和主要内容的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出现在材料结尾,起到总括作用;(3)还有一些起转承作用的句子,一般在段落衔接处。这种句子一般都有比较鲜明的标志词,比如“而且”、“然而”等,平时练习时要注意识别。

从常理来讲,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一味僵化照办常常会导致很严重的错误,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材料:例1:【2005年国考材料第6段】6、要集中力量继续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项目。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准产品和项目,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销售服务。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和要求,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进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

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贫困农户提 *** 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

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乡、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到2010年,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区域内,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做到绝大多数行政村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做到大多数贫困乡有卫生院、贫困村有卫生室,基本控制影响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的主要地方病。[分析] 如果我们只是凭借经验找关键句,很明显,这一段材料的关键句即是材料的首句,“要集中力量继续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项目”。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给定材料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确实职能代表该段材料中的部分内容的意思。这一段材料的后半部分的内容其实是在表达另一层意思,比如“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乡、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等,这些材料的内容并非“要集中力量继续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项目”这句话所能概括的。

因此,只有在略读时关键句才有用。真正到精读和作答时,要摆脱“关键句”的观念,就不再存在关键句的说法,只存在“得分点”,因为题目不是为材料服务的,是材料为题目服务,所以我们是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的“得分点”,而不是找到“关键句”。

错误三:怕漏掉得分点,阅读过细过慢有不少考生很心细,采取的是“宁可句句细读、不可一语错过”的阅读策略,结果速度慢、效果差,读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读得很辛苦,却收获很微薄。这是不能在总体上把握阅读材料的表现。

因此,要针对申论考试阅读时间有限而阅读量很大、内容繁杂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快速阅读训练,可以选择大量类似读物、主要是大篇幅的报刊文章来进行有意识的快速阅读。在这样的阅读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时时提醒和强迫自己,彻底改变逐字逐句、悄然念读的阅读习惯,而用跳跃式、抓重点的方式来迅速推进和完成阅读,由此逐渐养成阅读理解某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