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宗教史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英国本来也是天主教国家,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后不久,路德的教义就渗透到英国。
1521年,剑桥大学成立一个秘密团体,专门研究路德的改革主张。
参加者有丁达尔和巴恩斯等人。
丁达尔不久流亡国外,把《圣经》译成英文,并且在英文注释中攻击罗马天主教会制度。
英文《圣经》运回英国后,路德教在低级教士及城市商人中流传起来。
6O8'T`F[
9{_D"h}}
与此同时,在英国天主教会内部也出现了改革的要求。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高级神职人员科雷特就是一个改革派,他反对信徒向牧师作秘密忏悔的做法,也反对教士独身的制度。
《乌托邦》的作者莫尔也攻击修道院的腐败,认为修道士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成为社会上的寄生虫。
他要求提高教士的知识水平。
`G> 6
/Ps}IW
但是,在英国对天主教会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王权。
英国王权在15世纪开始增长,特别是在1485年都铎王朝开始统治英国之后。
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在中等阶级的支持下,制服了贵族势力和议会,大大加强了君主的地位,这意味着专制主义在英国取得初步的胜利。
当他的儿子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即位时,专制主义遇到的惟一障碍便是天主教会。
但是,亨利八世在位初期对罗马教是奉命唯谨,竭力表现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的姿态。
他毫不留情地镇压了路德派,并且亲自写书批判新教教义。
因此,人们很难设想他会起来反抗罗马教廷并且使英国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一刀两断。
VXlTA>a }
?XO$ 9J
然而,一个偶然的因素成了导致英国君主与罗马教皇决裂的重要契机。
亨利八世结婚后只生下一个公主,没有子嗣。
16世纪20年代后期,王后凯瑟琳已无生育的希望,将来继承王位的,非那位公主莫属了。
但是在英国历史上女主执政尚无先例。
于是离婚再娶以求子嗣成为亨利八世心目中的一件大事。
他责成大臣沃尔西将离婚案上诉罗马教皇,希望被批准离婚。
当时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本想左袒英王,但是他摄于凯瑟琳的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威势,不敢贸然从事,只好拖延不办。
当时英国新兴市民阶级和贵族都希望英国实行宗教改革,因为他们都垂涎教会的财产,而且市民阶级也迫切要求推翻天主教的统治以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亨利八世在市民和贵族的支持下,决定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
他于1529年召集议会,讨论宗教改革问题。
1530年下半年在枢密会议内形成了以托马斯·克伦威尔为首的改革集团。
}8J77[>/
'eg?W_zu
1531年亨利八世向罗马天主教会开火:强迫英国教士支付巨额罚金,理由是他们违反了一项关于未得国王批准不许接待教皇使节的古老的法规。
1532-1534年间,议会通过了“教士首年薪俸法”和“禁止税收上缴教廷法”,要求英国主教的第一年薪俸、教区征收的什一税以及教会以各种名义征收的税,一律停止上缴罗马教廷,改为上缴英国国王。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王室的财政收入。
议会还同意英王有权任命英国主教而无需向教皇请示。
不久,亨利八世就授意坎特伯雷天主教克兰默宣布解除国王与王后凯瑟琳的婚姻,并且认可国王与安娜·波琳结婚。
此时,克莱门特七世正式否决了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离婚的要求,并以通奸罪开除了亨利八世的天主教教籍。
;hU56lfZ)X
$$`E@\5P
英国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发生在1534年。
这一年议会通过“至尊法”,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
另一项法律宣布切断与教室的一切来往,凡否认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者,均处以叛国罪。
《乌托邦》的作者莫尔和罗切斯特主教约翰·费希尔由于继续坚信教皇权力至上而被处死。
i3g;B?54
os*QWSs
1536年在克伦威尔的支持下,制定了“十条法规”。
它只肯定了天主教的洗礼、忏悔和圣餐,否认了礼敬偶像、弥撒等天主教仪式,从而使英国教会接近路德教。
1538年克伦威尔又发布“十七条指令”,使英国教会国教化和国家机构化。
1537年亨利八世还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国发行。
这在英国影响极大,因为英国人比此可以自由阅读《圣经》了。
fXCx!3m
d51l7't
在英国断绝与罗马教廷的联系之后,英国路德教派及其他教派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天真地相信英国已真的成为新教国家了。
面对群众运动的复活,1539年年初,亨利八世的宗教思想又回潮了。
他又回到天主教的立场上来,声称天主教的任何信条都是金科玉律,不能变更。
他怂恿议会通过“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款”,肯定了天主教教义及实践中的主要部分,并且宣布以恐怖手段惩罚宗教不同意见者。
结果,伦敦有500名市民因倾向改革而被捕。
托马斯·克伦威尔由于推行宗教改革政策,与亨利八世意见相左,在1540年6月以叛国罪被处死刑。
据估计,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因宗教问题而被处以极刑者达数千人之多。
d4<Ic#
Qag@#!&n
然而,在英国宗教改革期间,亨利八世所实行的措施中,有一项措施对后世的影响甚大,那就是废除修道院制度。
修道院中丑闻与弊端层出不穷,久已为人们所诟病。
而且,僧侣、修道士们对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一事一般都抱反对态度,他们继续效忠于教皇。
但是,亨利八世决定向修道院开火,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
由于过惯了挥霍浪费的生活,亨利八世经常处于财政拮据状态,他发现解散修道院及没收修道院的地产,可以解决财政困难。
1536年他终于开始行动,下令解散376所修道院。
到1539年他又下令封闭大修道院200所,勒令修道士还俗,发给生活津贴,并且没收修道院的全部土地。
对于没收来的土地,亨利八世将一部分归王家所有,一部分赏赐给自己的亲信及大贵族,一部分在市场上抛售。
被抛售的土地都落到大资产阶级手中。
呢绒商人理查德·格拉善一次用1173镑购得约克郡三座修道院的土地。
获得修道院土地的人们形成了一个反对恢复天主教的既得利益集团。
+o})Cs`|=A
ml e"!*
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在位期间(1547—1553),ZF为英国教会制定的教义条文带有明显的新教性质。
拉丁文的《祈祷书》都译成英文。
被当作是赎罪的仪式的圣餐取消了。
NidG|Yg~Z
;(M`Wy]2
但是,爱德华六世短命而且无后,死后由亨利八世的公主玛丽·都锋嗣位(1553-1558)。
玛丽本人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废除父亲及异母弟在位时期的宗教立法,恢复了英国教会对罗马教廷的隶属关系。
为了表明在英国恢复天主教的决心,她又与天主教顽固派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结婚。
玛丽女王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惩罚新教徒,在她在位期间,有300名新教教徒被处死,大主教克兰默竟被处以火刑。
她因此而有“血腥的玛丽”之称。
3l"7$B
sxcpWSGA^
玛丽与菲利普二世无后,在女王死后,王位传给她的异母妹妹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在位(1558—1603)期间,英国教会在教义及实践方面最后固定下来。
根据议会的一项法案,又断绝了英国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并且再一次把英国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
1563年议会制定的《三十九项信条》规定了英国教会的教义,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坚持“信仰耶稣即可免罪”的原则。
玛丽在位时任职的主教们几乎都拒绝承认这个变革,因而或被下狱,或被流放。
但是伊丽莎白女王并没有取消主教制,她又任命了一批新主教。
1!<k-vt
7KU/ 1l9$9
伊丽莎白女王采取严酷的措施去强迫所有的英国人都遵从她在宗教上的这些决定。
信奉天主教者,处以死刑。
成立宗教法庭,专门审判异教徒。
X?5M)MP+I
A`2l;MW
外国人若欲对英国人的特性有一个正确认识,切不可将视野局限于都市。
他须深入乡间,逗留于大小村庄;游览城堡。
别墅、农房、村舍;漫步园林;沿树篱和青葱小道缓缓而行;流连于乡村教堂,参加教区节庆、定期集市等乡村节日,并与身份、习惯和性格各异者交往。
aLapb5VV
在一些国家,都市吸引着本国的富翁名流,为优雅贤明的上流人士惟一固定居地,而在乡村居住的几乎为粗俗农民。
相反,在英国都市仅为一个聚会的场所,或曰上流人士集中的总部。
一年中,他们只在城里度过短暂时光,寻求一时消遣,并在匆匆纵情狂欢之后,又一如既往地返归乡村生活,此处显然更为惬意。
因此,各阶层的人遍及全国,即便在最偏僻幽深的地点,你亦时有所见。
D/C,Q|Ya6
事实上,英国人对于乡村天生情深意浓。
他们对自然之美颇能感悟,对乡村的乐趣与劳作喜爱非凡。
此种 *** 仿佛与生俱来。
即便市民,生活于熙来攘往的闹市,亦能很快熟悉习俗,对乡下的活儿显得颇为老练。
商人在都市附近有其舒适的休养场地,常在此种植花园,培育果树,其自豪热情,与经商习俗,对乡下的活儿显得颇为老练。
商人在都市附近有其舒适的休养场地,常在此种植花园,培育果树,其自豪热情,与经商买卖、获取成功时的相比并不逊色。
即使不幸的人——他们注定要在拥挤的闹市中度过一生——也极力装点什么,以便时时看见自然的鲜绿色彩。
在城市最昏暗阴沉的角落,客厅窗户常装饰着一排鲜花;凡能种植的空地,均有草坪与花床;每一四面临街的房区,均有仿造园林,造型别致,翠绿清新,熠熠生辉。
}ybveZxv5A
外国人,若仅见到都市的英国人,则易对其社交特性不存好感。
在大都市,他要么一心忙生意,要么赶赴无尽的约会,其时间、思想和感情即由此耗费。
所以他总好像急急匆匆,心不在焉。
他无论身在何处,马上又欲去其他地方;谈着某个问题,又恍您想到另一件事情;一面探亲访友,一面又考虑节约时间,另作他访——因这一拜访已于早晨安排。
人们认为,都市如伦敦,会使人自私无聊。
熟人朋友相见,极其偶然短暂,只能简单寒暄客套。
你目中所见,只为其冷漠的外表——而可贵友好的品质根本无暇活跃,奔涌而出。
T1yJp$yD"
但在乡下,英国人便将真情实意充分流露。
他挣脱都市冷漠拘泥的形式和消极不良的礼仪,抛弃畏缩冷淡的习惯,变得快乐开心。
高雅社会一切美好的东西,他极力获取,却将其约束尽皆摈弃。
他或隐居一处,勤奋用功,或寻求雅趣,或从事乡间劳作,所需物资在乡邻应有尽有。
各种书籍、绘画、乐曲、马狗及体育用品随手可获。
无论对人对己,他均不强制,真诚待之,热情好客,一心带去欢喜,人人均凭爱好各有所得。
z;`o>Ja2
在耕作土地和所谓园林术上的情趣,英国人无与伦比。
他们潜心研究自然,发现她千姿百态,优美可爱,和谐相融。
在其他国家,迷人景色遍布野外;而在英国,居家附近随处可见。
他们似乎抓住她腼腆隐秘的魁力,犹如玩耍魔法,将其呈现于乡宅四周。
((L=1]w
英国的园林景色宏伟壮丽,感人至深。
草坪宽阔,如一张价涨鲜绿的地毯,不时可见参天大树,枝茂叶盛。
树丛和林地庄庄严壮观,鹿群结队悄然而过,野兔跳向隐蔽之处,或野鸡忽然振翅高飞。
小溪婉蜒曲折,自然优美,或扩展成一片明净的湖水——这一潭与世隔绝的小湖,将颤动的树影映照其间,黄叶安然躺于其中,鲑鱼漫游于清澈的水里,丝毫无惧。
某乡村庙宇或林神塑像,因天长日久发绿受潮——这一切,使幽僻的地方呈现出古雅神圣气派。
VE{[52
而这些,仅为英国园林景观的几许特征而已;尤其令我欣喜的,倒是英国人装点中等生活朴素的房屋时,所具有的创造旧才。
即便最拙劣的住处,最贫瘠的不毛之地,一经英国人之手,即变成小小乐园。
他们独具慧眼,立即看出其潜力所在,心中构想出未来美景。
一块草木不生的地方,经他们一运作,即可爱迷人,此为艺术之功,极尽微妙。
他们将树木精心栽培,细加修剪;鲜花植物布局美观,叶片鲜嫩雅致;山坡上新生出天鹅绒般的绿草;透过空隙处,可见远方蓝蓝天空,或水面银波闪闪——这些,均配置得灵巧嫡熟,一丝不苟,素雅温和,宛如画家作完备受喜爱的画,再富有魔力地着上几笔。
)+T\LU
英国富人雅士的宅第,颇富意趣,优美雅观,其特征多少为乡村汲取,直至最低阶层。
连普通农夫,亦对茅屋和狭小土地作精心修饰。
树篱匀称堪称可人,门前有一草地,只见花坛小巧,四周黄杨整洁悦目;忍冬爬至墙上,花悬于格构窗周围;窗内有花盆数个;冬青植于住屋近处,别具一格,冬天因此不再沉闷,仿佛满目绿色的夏日,天伦之乐由此而生——这,无不显示高雅情趣的影响,此情趣源于上流社会,渗入公众最低一层。
正如诗人所颂,若爱神乐意一睹茅屋,定非英国农夫之村舍莫属。
j]i:~9xKW
英国上层,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其民族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以为,世上最优秀的人莫过于英国绅士。
许多国家有身份的人,显得柔弱娇气,而他们则既雅致漂亮,又强壮有力,气色颇佳。
我想,此为长处户外,兴味盎然于乡村鼓舞人心的娱乐所致。
他们吃苦耐劳,身体得以锻炼;精神为之健康活泼,举止果敢坦率,即使都市愚蠢放荡之事,亦难腐蚀其品性,而绝不会令其消亡。
此外,在乡下,不同社会阶层似乎更自由地被此接近,更易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其间差别,不如都市明显无情。
财富分布至小庄园小农场,如此,从贵族到中上层人士,到小土地拥有者,到大量农场劳工,直至个体农民,彼此环环相依,秩序井然,贫富两极互相连结,而每个中等阶层者倒具有一种独立精神。
但必须承认,总体而言英国已不同过去;近几年生活艰辛,大庄园将小庄园吞并;有些地方,刚毅不屈的小农消失殆尽。
然而我以为,在上述整个体系中,这些仅为偶然的变化而已。
h;105$E1
乡村劳作,绝无卑劣低贱可言。
大自然一派宏伟壮丽景象,置身其中,令人奋发向上。
自然最为纯洁,使人欢欣鼓舞,在其影响下人即可自由退思。
此人也许简单粗陋,却不庸俗。
ZnDI J&S
因此,雅士在乡村与下层人交往,绝不像偶然与都市下层人为伍时产生厌恶。
他不再疏远冷淡,而乐于将等级差别抛弃,真心诚意享受普通生活。
的确,乡村乐趣使人们更紧密相连;猎狗和号角声,使一切情感和谐相融。
英国贵族和中上阶级,与任何国家的相比,在下层人中更受欢迎;尽管下层人忍受诸多艰苦,但对财富特权分配的差别几无怨言,我想此为一个重要原因。
lN"%~n?
高低社会阶层之所以能彼此融洽,或许亦归功于贯穿英国文学的乡村情感:作品常以乡村生活为题,英国诗人对自然的描写丰富多彩,无可比拟。
此种情况,始于乔叟的《花与叶》,延续至今,自然风景的清新芳香无不飘入室中。
外国的田园诗人,仿佛仅对自然偶然一顾,因此只知其一般可爱之处;而英国诗人却与之同生共乐,寻她至最幽深隐蔽的地方,观察其细致入微的变化。
微风中水花震颤,树叶沙沙落地,溪里传来钻石般的滴水声,朴实的紫罗兰散发出芳香,雏菊清晨焕发出绯红的色彩——这一切,均逃不过热情灵敏的观察者的双眼,并在其笔下幻化着美丽寓言。
3>%oGbo
雅士投身乡村事务,使其大为改观,堪称奇迹。
英国岛多则极为平坦,但一经精心培育即妩媚动人,否则便单调乏味;仿佛它被装饰上城堡宫殿,绣以各种公园和花园。
它所富有的,并非雄伟壮丽的景观,而是小巧精美的田园风光,颇具乡村的幽静与安宁。
每一古老农舍和生着苔藓的茅屋,即是一幅风景画。
道路蜿蜒曲折,美景深藏于簇簇树林和围篱中,使玲珑可爱的风光接连不断,赏心悦目。
U6V+jD}L]
然而,英国景色最妩媚之处,尚在于似乎贯穿其中的精神情感。
它使人想到井然的秩序,宁静的环境,公认的简朴准则,古老可敬的风俗习惯。
万物好像无不生于长年累月井然安宁的生活方式。
古老教堂有着悠久的建筑风格;其门低矮厚实;哥特式尖塔高耸其上;窗多为窗花格和彩色玻璃,受到精心维护:昔日的勇士伟人以及当今君主祖先的墓碑,庄严堂皇;墓碑上,记载着一代代坚强不屈的自耕农的历史,其子孙后代,今天仍在同一土地上耕种,在同一圣坛祈祷。
牧师宅第古雅离奇,有助陈旧老化,但不同时代住户仍依照各自情趣,加以维修改造。
小路按传统通行权利,从教堂墓地延伸出来,穿过令人惬意的田野,沿一排排阴凉的树篱伸去。
附近村舍历史悠久,公共草坪掩蔽于树阴之下,而今人的祖先即曾在此游戏玩耍。
古代宅第独处一旁,俯瞰周围美景,俨然一派保护神气。
这些特征,多为英国风景所具备,显示出一种宁静安然的情调,世袭的朴素美德和对乡土的依恋之情;这亦深切动人表明了英国民族的精神风貌。
'B&gr}@4O=
礼拜日早晨,田野一片静谧,教堂响起庄严的钟声。
农夫们装扮一新,面容红润,心怀喜悦,平静地穿过青葱小路拥向教堂,目睹此景总令人高兴。
但更让人高兴的是,傍晚见他们聚集在小屋门口,愉快有加,虽然亲手装点的舒适环境极尽简朴。
1521年,剑桥大学成立一个秘密团体,专门研究路德的改革主张。
参加者有丁达尔和巴恩斯等人。
丁达尔不久流亡国外,把《圣经》译成英文,并且在英文注释中攻击罗马天主教会制度。
英文《圣经》运回英国后,路德教在低级教士及城市商人中流传起来。
6O8'T`F[
9{_D"h}}
与此同时,在英国天主教会内部也出现了改革的要求。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高级神职人员科雷特就是一个改革派,他反对信徒向牧师作秘密忏悔的做法,也反对教士独身的制度。
《乌托邦》的作者莫尔也攻击修道院的腐败,认为修道士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成为社会上的寄生虫。
他要求提高教士的知识水平。
`G> 6
/Ps}IW
但是,在英国对天主教会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王权。
英国王权在15世纪开始增长,特别是在1485年都铎王朝开始统治英国之后。
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在中等阶级的支持下,制服了贵族势力和议会,大大加强了君主的地位,这意味着专制主义在英国取得初步的胜利。
当他的儿子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即位时,专制主义遇到的惟一障碍便是天主教会。
但是,亨利八世在位初期对罗马教是奉命唯谨,竭力表现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的姿态。
他毫不留情地镇压了路德派,并且亲自写书批判新教教义。
因此,人们很难设想他会起来反抗罗马教廷并且使英国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一刀两断。
VXlTA>a }
?XO$ 9J
然而,一个偶然的因素成了导致英国君主与罗马教皇决裂的重要契机。
亨利八世结婚后只生下一个公主,没有子嗣。
16世纪20年代后期,王后凯瑟琳已无生育的希望,将来继承王位的,非那位公主莫属了。
但是在英国历史上女主执政尚无先例。
于是离婚再娶以求子嗣成为亨利八世心目中的一件大事。
他责成大臣沃尔西将离婚案上诉罗马教皇,希望被批准离婚。
当时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本想左袒英王,但是他摄于凯瑟琳的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威势,不敢贸然从事,只好拖延不办。
当时英国新兴市民阶级和贵族都希望英国实行宗教改革,因为他们都垂涎教会的财产,而且市民阶级也迫切要求推翻天主教的统治以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亨利八世在市民和贵族的支持下,决定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
他于1529年召集议会,讨论宗教改革问题。
1530年下半年在枢密会议内形成了以托马斯·克伦威尔为首的改革集团。
}8J77[>/
'eg?W_zu
1531年亨利八世向罗马天主教会开火:强迫英国教士支付巨额罚金,理由是他们违反了一项关于未得国王批准不许接待教皇使节的古老的法规。
1532-1534年间,议会通过了“教士首年薪俸法”和“禁止税收上缴教廷法”,要求英国主教的第一年薪俸、教区征收的什一税以及教会以各种名义征收的税,一律停止上缴罗马教廷,改为上缴英国国王。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王室的财政收入。
议会还同意英王有权任命英国主教而无需向教皇请示。
不久,亨利八世就授意坎特伯雷天主教克兰默宣布解除国王与王后凯瑟琳的婚姻,并且认可国王与安娜·波琳结婚。
此时,克莱门特七世正式否决了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离婚的要求,并以通奸罪开除了亨利八世的天主教教籍。
;hU56lfZ)X
$$`E@\5P
英国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发生在1534年。
这一年议会通过“至尊法”,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
另一项法律宣布切断与教室的一切来往,凡否认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者,均处以叛国罪。
《乌托邦》的作者莫尔和罗切斯特主教约翰·费希尔由于继续坚信教皇权力至上而被处死。
i3g;B?54
os*QWSs
1536年在克伦威尔的支持下,制定了“十条法规”。
它只肯定了天主教的洗礼、忏悔和圣餐,否认了礼敬偶像、弥撒等天主教仪式,从而使英国教会接近路德教。
1538年克伦威尔又发布“十七条指令”,使英国教会国教化和国家机构化。
1537年亨利八世还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国发行。
这在英国影响极大,因为英国人比此可以自由阅读《圣经》了。
fXCx!3m
d51l7't
在英国断绝与罗马教廷的联系之后,英国路德教派及其他教派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天真地相信英国已真的成为新教国家了。
面对群众运动的复活,1539年年初,亨利八世的宗教思想又回潮了。
他又回到天主教的立场上来,声称天主教的任何信条都是金科玉律,不能变更。
他怂恿议会通过“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款”,肯定了天主教教义及实践中的主要部分,并且宣布以恐怖手段惩罚宗教不同意见者。
结果,伦敦有500名市民因倾向改革而被捕。
托马斯·克伦威尔由于推行宗教改革政策,与亨利八世意见相左,在1540年6月以叛国罪被处死刑。
据估计,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因宗教问题而被处以极刑者达数千人之多。
d4<Ic#
Qag@#!&n
然而,在英国宗教改革期间,亨利八世所实行的措施中,有一项措施对后世的影响甚大,那就是废除修道院制度。
修道院中丑闻与弊端层出不穷,久已为人们所诟病。
而且,僧侣、修道士们对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一事一般都抱反对态度,他们继续效忠于教皇。
但是,亨利八世决定向修道院开火,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
由于过惯了挥霍浪费的生活,亨利八世经常处于财政拮据状态,他发现解散修道院及没收修道院的地产,可以解决财政困难。
1536年他终于开始行动,下令解散376所修道院。
到1539年他又下令封闭大修道院200所,勒令修道士还俗,发给生活津贴,并且没收修道院的全部土地。
对于没收来的土地,亨利八世将一部分归王家所有,一部分赏赐给自己的亲信及大贵族,一部分在市场上抛售。
被抛售的土地都落到大资产阶级手中。
呢绒商人理查德·格拉善一次用1173镑购得约克郡三座修道院的土地。
获得修道院土地的人们形成了一个反对恢复天主教的既得利益集团。
+o})Cs`|=A
ml e"!*
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在位期间(1547—1553),ZF为英国教会制定的教义条文带有明显的新教性质。
拉丁文的《祈祷书》都译成英文。
被当作是赎罪的仪式的圣餐取消了。
NidG|Yg~Z
;(M`Wy]2
但是,爱德华六世短命而且无后,死后由亨利八世的公主玛丽·都锋嗣位(1553-1558)。
玛丽本人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废除父亲及异母弟在位时期的宗教立法,恢复了英国教会对罗马教廷的隶属关系。
为了表明在英国恢复天主教的决心,她又与天主教顽固派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结婚。
玛丽女王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惩罚新教徒,在她在位期间,有300名新教教徒被处死,大主教克兰默竟被处以火刑。
她因此而有“血腥的玛丽”之称。
3l"7$B
sxcpWSGA^
玛丽与菲利普二世无后,在女王死后,王位传给她的异母妹妹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在位(1558—1603)期间,英国教会在教义及实践方面最后固定下来。
根据议会的一项法案,又断绝了英国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并且再一次把英国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
1563年议会制定的《三十九项信条》规定了英国教会的教义,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坚持“信仰耶稣即可免罪”的原则。
玛丽在位时任职的主教们几乎都拒绝承认这个变革,因而或被下狱,或被流放。
但是伊丽莎白女王并没有取消主教制,她又任命了一批新主教。
1!<k-vt
7KU/ 1l9$9
伊丽莎白女王采取严酷的措施去强迫所有的英国人都遵从她在宗教上的这些决定。
信奉天主教者,处以死刑。
成立宗教法庭,专门审判异教徒。
X?5M)MP+I
A`2l;MW
外国人若欲对英国人的特性有一个正确认识,切不可将视野局限于都市。
他须深入乡间,逗留于大小村庄;游览城堡。
别墅、农房、村舍;漫步园林;沿树篱和青葱小道缓缓而行;流连于乡村教堂,参加教区节庆、定期集市等乡村节日,并与身份、习惯和性格各异者交往。
aLapb5VV
在一些国家,都市吸引着本国的富翁名流,为优雅贤明的上流人士惟一固定居地,而在乡村居住的几乎为粗俗农民。
相反,在英国都市仅为一个聚会的场所,或曰上流人士集中的总部。
一年中,他们只在城里度过短暂时光,寻求一时消遣,并在匆匆纵情狂欢之后,又一如既往地返归乡村生活,此处显然更为惬意。
因此,各阶层的人遍及全国,即便在最偏僻幽深的地点,你亦时有所见。
D/C,Q|Ya6
事实上,英国人对于乡村天生情深意浓。
他们对自然之美颇能感悟,对乡村的乐趣与劳作喜爱非凡。
此种 *** 仿佛与生俱来。
即便市民,生活于熙来攘往的闹市,亦能很快熟悉习俗,对乡下的活儿显得颇为老练。
商人在都市附近有其舒适的休养场地,常在此种植花园,培育果树,其自豪热情,与经商习俗,对乡下的活儿显得颇为老练。
商人在都市附近有其舒适的休养场地,常在此种植花园,培育果树,其自豪热情,与经商买卖、获取成功时的相比并不逊色。
即使不幸的人——他们注定要在拥挤的闹市中度过一生——也极力装点什么,以便时时看见自然的鲜绿色彩。
在城市最昏暗阴沉的角落,客厅窗户常装饰着一排鲜花;凡能种植的空地,均有草坪与花床;每一四面临街的房区,均有仿造园林,造型别致,翠绿清新,熠熠生辉。
}ybveZxv5A
外国人,若仅见到都市的英国人,则易对其社交特性不存好感。
在大都市,他要么一心忙生意,要么赶赴无尽的约会,其时间、思想和感情即由此耗费。
所以他总好像急急匆匆,心不在焉。
他无论身在何处,马上又欲去其他地方;谈着某个问题,又恍您想到另一件事情;一面探亲访友,一面又考虑节约时间,另作他访——因这一拜访已于早晨安排。
人们认为,都市如伦敦,会使人自私无聊。
熟人朋友相见,极其偶然短暂,只能简单寒暄客套。
你目中所见,只为其冷漠的外表——而可贵友好的品质根本无暇活跃,奔涌而出。
T1yJp$yD"
但在乡下,英国人便将真情实意充分流露。
他挣脱都市冷漠拘泥的形式和消极不良的礼仪,抛弃畏缩冷淡的习惯,变得快乐开心。
高雅社会一切美好的东西,他极力获取,却将其约束尽皆摈弃。
他或隐居一处,勤奋用功,或寻求雅趣,或从事乡间劳作,所需物资在乡邻应有尽有。
各种书籍、绘画、乐曲、马狗及体育用品随手可获。
无论对人对己,他均不强制,真诚待之,热情好客,一心带去欢喜,人人均凭爱好各有所得。
z;`o>Ja2
在耕作土地和所谓园林术上的情趣,英国人无与伦比。
他们潜心研究自然,发现她千姿百态,优美可爱,和谐相融。
在其他国家,迷人景色遍布野外;而在英国,居家附近随处可见。
他们似乎抓住她腼腆隐秘的魁力,犹如玩耍魔法,将其呈现于乡宅四周。
((L=1]w
英国的园林景色宏伟壮丽,感人至深。
草坪宽阔,如一张价涨鲜绿的地毯,不时可见参天大树,枝茂叶盛。
树丛和林地庄庄严壮观,鹿群结队悄然而过,野兔跳向隐蔽之处,或野鸡忽然振翅高飞。
小溪婉蜒曲折,自然优美,或扩展成一片明净的湖水——这一潭与世隔绝的小湖,将颤动的树影映照其间,黄叶安然躺于其中,鲑鱼漫游于清澈的水里,丝毫无惧。
某乡村庙宇或林神塑像,因天长日久发绿受潮——这一切,使幽僻的地方呈现出古雅神圣气派。
VE{[52
而这些,仅为英国园林景观的几许特征而已;尤其令我欣喜的,倒是英国人装点中等生活朴素的房屋时,所具有的创造旧才。
即便最拙劣的住处,最贫瘠的不毛之地,一经英国人之手,即变成小小乐园。
他们独具慧眼,立即看出其潜力所在,心中构想出未来美景。
一块草木不生的地方,经他们一运作,即可爱迷人,此为艺术之功,极尽微妙。
他们将树木精心栽培,细加修剪;鲜花植物布局美观,叶片鲜嫩雅致;山坡上新生出天鹅绒般的绿草;透过空隙处,可见远方蓝蓝天空,或水面银波闪闪——这些,均配置得灵巧嫡熟,一丝不苟,素雅温和,宛如画家作完备受喜爱的画,再富有魔力地着上几笔。
)+T\LU
英国富人雅士的宅第,颇富意趣,优美雅观,其特征多少为乡村汲取,直至最低阶层。
连普通农夫,亦对茅屋和狭小土地作精心修饰。
树篱匀称堪称可人,门前有一草地,只见花坛小巧,四周黄杨整洁悦目;忍冬爬至墙上,花悬于格构窗周围;窗内有花盆数个;冬青植于住屋近处,别具一格,冬天因此不再沉闷,仿佛满目绿色的夏日,天伦之乐由此而生——这,无不显示高雅情趣的影响,此情趣源于上流社会,渗入公众最低一层。
正如诗人所颂,若爱神乐意一睹茅屋,定非英国农夫之村舍莫属。
j]i:~9xKW
英国上层,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其民族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以为,世上最优秀的人莫过于英国绅士。
许多国家有身份的人,显得柔弱娇气,而他们则既雅致漂亮,又强壮有力,气色颇佳。
我想,此为长处户外,兴味盎然于乡村鼓舞人心的娱乐所致。
他们吃苦耐劳,身体得以锻炼;精神为之健康活泼,举止果敢坦率,即使都市愚蠢放荡之事,亦难腐蚀其品性,而绝不会令其消亡。
此外,在乡下,不同社会阶层似乎更自由地被此接近,更易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其间差别,不如都市明显无情。
财富分布至小庄园小农场,如此,从贵族到中上层人士,到小土地拥有者,到大量农场劳工,直至个体农民,彼此环环相依,秩序井然,贫富两极互相连结,而每个中等阶层者倒具有一种独立精神。
但必须承认,总体而言英国已不同过去;近几年生活艰辛,大庄园将小庄园吞并;有些地方,刚毅不屈的小农消失殆尽。
然而我以为,在上述整个体系中,这些仅为偶然的变化而已。
h;105$E1
乡村劳作,绝无卑劣低贱可言。
大自然一派宏伟壮丽景象,置身其中,令人奋发向上。
自然最为纯洁,使人欢欣鼓舞,在其影响下人即可自由退思。
此人也许简单粗陋,却不庸俗。
ZnDI J&S
因此,雅士在乡村与下层人交往,绝不像偶然与都市下层人为伍时产生厌恶。
他不再疏远冷淡,而乐于将等级差别抛弃,真心诚意享受普通生活。
的确,乡村乐趣使人们更紧密相连;猎狗和号角声,使一切情感和谐相融。
英国贵族和中上阶级,与任何国家的相比,在下层人中更受欢迎;尽管下层人忍受诸多艰苦,但对财富特权分配的差别几无怨言,我想此为一个重要原因。
lN"%~n?
高低社会阶层之所以能彼此融洽,或许亦归功于贯穿英国文学的乡村情感:作品常以乡村生活为题,英国诗人对自然的描写丰富多彩,无可比拟。
此种情况,始于乔叟的《花与叶》,延续至今,自然风景的清新芳香无不飘入室中。
外国的田园诗人,仿佛仅对自然偶然一顾,因此只知其一般可爱之处;而英国诗人却与之同生共乐,寻她至最幽深隐蔽的地方,观察其细致入微的变化。
微风中水花震颤,树叶沙沙落地,溪里传来钻石般的滴水声,朴实的紫罗兰散发出芳香,雏菊清晨焕发出绯红的色彩——这一切,均逃不过热情灵敏的观察者的双眼,并在其笔下幻化着美丽寓言。
3>%oGbo
雅士投身乡村事务,使其大为改观,堪称奇迹。
英国岛多则极为平坦,但一经精心培育即妩媚动人,否则便单调乏味;仿佛它被装饰上城堡宫殿,绣以各种公园和花园。
它所富有的,并非雄伟壮丽的景观,而是小巧精美的田园风光,颇具乡村的幽静与安宁。
每一古老农舍和生着苔藓的茅屋,即是一幅风景画。
道路蜿蜒曲折,美景深藏于簇簇树林和围篱中,使玲珑可爱的风光接连不断,赏心悦目。
U6V+jD}L]
然而,英国景色最妩媚之处,尚在于似乎贯穿其中的精神情感。
它使人想到井然的秩序,宁静的环境,公认的简朴准则,古老可敬的风俗习惯。
万物好像无不生于长年累月井然安宁的生活方式。
古老教堂有着悠久的建筑风格;其门低矮厚实;哥特式尖塔高耸其上;窗多为窗花格和彩色玻璃,受到精心维护:昔日的勇士伟人以及当今君主祖先的墓碑,庄严堂皇;墓碑上,记载着一代代坚强不屈的自耕农的历史,其子孙后代,今天仍在同一土地上耕种,在同一圣坛祈祷。
牧师宅第古雅离奇,有助陈旧老化,但不同时代住户仍依照各自情趣,加以维修改造。
小路按传统通行权利,从教堂墓地延伸出来,穿过令人惬意的田野,沿一排排阴凉的树篱伸去。
附近村舍历史悠久,公共草坪掩蔽于树阴之下,而今人的祖先即曾在此游戏玩耍。
古代宅第独处一旁,俯瞰周围美景,俨然一派保护神气。
这些特征,多为英国风景所具备,显示出一种宁静安然的情调,世袭的朴素美德和对乡土的依恋之情;这亦深切动人表明了英国民族的精神风貌。
'B&gr}@4O=
礼拜日早晨,田野一片静谧,教堂响起庄严的钟声。
农夫们装扮一新,面容红润,心怀喜悦,平静地穿过青葱小路拥向教堂,目睹此景总令人高兴。
但更让人高兴的是,傍晚见他们聚集在小屋门口,愉快有加,虽然亲手装点的舒适环境极尽简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