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精美散文
秋天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下面是我整理的描写秋天的精美散文,欢迎阅读参考!
描写秋天的精美散文一:冷雨清秋
秋日将尽,冷雨微寒,窗外是潺潺的雨声,萧萧的雨幕,象落叶飘飞,似静夜飞花;灯下是清清的茶水,淡淡的书香,令诗情浓郁,让心绪飞扬,那就让我且随先人诗词的牵引,拨云穿雾,去感受雨为何物,竟能使昼短,能让夜长,能被人千古吟唱。
对于雨的描写,自古以来,佳句甚多。苏东坡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且无”都描绘出了潮潮润润的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只要雨不直落,风不斜吹,撑伞走在雨中,任雨点敲在伞面,再将伞柄轻旋,雨珠向四方喷洒,既而旋成了一圈飞檐。亦或是将伞抛到一边,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湿意,这样的雨中即景我们一生又能赶上几回?!
骤雨初歇,景色清冽,诗人们难免会感慨万千,王维有《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仿佛将我们带到了世外桃源,这里不见喧嚣的车流,混沌的天空,只有风爽月明松清,让心情得到片刻的沉淀,也是不错。苏轼有《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是一种雨后扬鞭的快意,软草,轻沙,让诗人策马赶路心自闲,挥洒文字云雨间。
雨,很奇妙,当你高兴的时候,它象一首欢快的歌,隔了窗子听去,欢快悦耳,清韵悠扬;当你落寞的时候,它又变成一首忧伤的诗,雨打窗棂,凭填感伤。诗人们也常常借雨抒情,移情于境,将爱,雨,情,愁,织就成一张细细的网,网住了一颗颗孤独驿动的心。陈与义的《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看似赞花,意在赞人,落笔生花,意味深长。晏几道的雨中落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都将这挥之不去的刻骨铭心托入了雨中,仿佛把独立的人、双飞的燕、飘洒的雨、凋零的花都融入了时空,化作了永恒。唐后主李煜的“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含思凄婉,未几下世。诗人身陷北国,中宵罗衾似铁,细雨潺潺盈耳,心绪无比哀伤,种种愁情,岂是一声对雨长叹所能承载!
雨不但可观,更可以听。听听冷雨。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听上去是那么凄凉,凄清,凄楚。还有她的《添字采桑子·芭蕉》描绘到坐听雨打芭蕉声的情景:“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凄楚之外,更添凄迷。聂胜琼的“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鹧鸪天》),可谓寄雨托思极品,恍惚中似见雨点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滴滴点点滴滴,细细琐琐屑屑,间间密密歇歇,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芭蕉,雨,都象是一颗湿漉漉的灵魂,在屋前窗外,呼唤呢喃。
窗外,秋雨还在飘飘洒洒,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冥冥众生,想着重聚遥遥无期,往事过眼云烟,掩书长叹“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当雨声响起时,兀然独坐,静听天籁,只有听凭“古往今来多少事、都随风雨到心头”了。
描写秋天的精美散文二:秋日感怀
已经十二月了,树上的叶子早已枯黄,但竟还有大半都挂在枝头。
夜幕下,昏昏的街灯中,看到的竟是一树金黄的灿烂,那一瞬间,我呆住了。
看着那童话一样的金树,哗哗的拍动着他的枝叶,我竟有了一种要落泪的感动。
我一向以为秋天,枯叶,只是代表着萧索与孤寂。秋风秋雨愁杀人,古人对于秋天的描写也大都如此:
概夫秋之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顾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听着秋声,看着叶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场场的别离,也是生命的枯竭与消逝。凄凉,不舍与无奈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欣赏秋天的风高云淡。我沉醉于她的清雅脱俗,但同时也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凄然的情绪中去。
而今天,这种灿烂,忽然给了我一种坚强的感觉。
那棵树,一个人,执着的近乎固执的站在那里,带着满枝的金色,坚强的在风中挺立。
原来,秋天也是刚强。是坚持,也是忍耐。
描写秋天的精美散文三:秋风中的花儿
今年的秋天来得早,却如二八女子姗姗的莲步轻摇,那绚烂的黄叶依依的不忍坠落,我不知道爬满篱墙的红艳艳的藤蔓植物叫什么,每回行走在这条小路上,都禁不住观望驻足,我想我的神情一定是喜悦的,在这个被古诗词渲染的萧瑟悲凉的秋天,有这样热情火辣的颜色怎不叫人心潮澎湃呢。仿佛秋风也爱恋着这个季节,柔软而温情。阳光恰到好处的暖着我裸露的肌肤,整个人不免沉醉起来。于是嗅到了"芳熏百草,色艳群芳,在幽愈馨"的菊的'清香。
自陶渊明歌咏过菊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贞秀之姿并于东篱种菊之后,菊花便被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引为知己。试想忽然一夜霜满碧瓦,芭蕉不展,荷败莲萎,红凋绿落,惟有"菊蕊独盈枝",会是如何的惊喜呢。难怪明代诗人高启在"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的秋天要坐对幽轩赋诗了。这时如果有酒,有一知己,吟风弄月,把盏赏菊,对面是心爱的人,杏眼桃鳃,柳眉樱唇,素指纤纤,笑靥如春,或者他是长眉俊目,星眸微醉,衣袂飘飘,这场景该是怎样的风情万千呢。当然最好是繁花落尽之后于一山清水秀天高云淡之处寻菊之意韵,尽享生命乐趣,其中况味非尘俗庸人可体会啊。
苏轼赞誉菊花"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写出了菊花清冶秾艳的姿态,诗人屈原“朝饮秋菊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彻彻底底的将菊做为生命的汁液啜饮而流芳后世,写出了菊的极致气韵。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黄”点染出菊的婀娜婉转绰约柔姿。古时女子聪慧多情,也以菊喻心,如朱淑真的"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道出了与菊同一的孤标傲世,而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暧昧已是对菊由衷的青睐了。不管怎样,古文人们写尽了菊花的幽香,风姿,异质,奇态,潇潇洒洒的装点出一个风骨无限的菊的世界。唯有唐黄巢《题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和《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煞;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赋予菊花以重重杀气,令人心有余悸而惶惶然。我终是一弱质女流,难将菊花看作金盔铁甲。而"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真正想看的是那凌霜而立独立枝头的菊花,好让自己独自走完人生的旅途吧。
菊花既然有如此多的意味,它的名字也一定是超拔飘逸的,以花色命名的有:“空谷清泉”,“黄莺出谷”,“玉蟹冰盘”,“绿衣红裳”等等。或以花瓣来辨其形而命名的如:“惊风芙蓉”,“松林挂雪”。也有以花的造型来命名的如"金线垂珠”,“十丈珠帘”等,还有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如“嫦娥奔月”,“湘妃鼓瑟”等等。总之一朵花背后隐藏着人们无数的愿望与志趣,令人遐思不已。
菊花除了可供观赏与浸淫之外,还有许多实用价值。可作药,可酿酒,可制茶,可养生。当今最流行的韩国新新浪漫主义掌门人金河仁更是将菊花演绎成爱情的滋味,浪漫纯粹。
秋风秋雨愁煞人
雁过秋空夜正央
回塘风起是清狂
岁华如箭几多事
秋月秋宵秋日长。
夜已深,人不寐.
窗外有寥落的几颗星,皎洁的月圆满着,却是凄清,幽冷.明月哪会解人心中的离恨,兀自透过云层将那万点清辉漫散于高处仍蓊郁葱茏的树梢上,远处连绵的山在夜色下更显得冷峻苍茫,依依的西风不经意的拂过篱笆墙边白日里翠生生的藤萝。已是深夜了,看得见杂草丛中栖息的几点萤火虫,瑟缩着,许是做着一个关于夏季的梦吧。疏星明灭的夜空,居然飞过一只雁,怕是离群失伴了,徘徊着,盘旋着,偶尔听得一两声尖厉的鸣叫,划破了夜的衣裳,突然急急掠过树梢,倏然间消失了踪影。这时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丝竹声,侧耳细听,却是那般的惆怅清冷,如大理石柱上斑驳的斜纹。是谁家的女子将那锦瑟弹响,低低的告诉我: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洞庭湖水满溢着秋潮,涨落间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虽说秋风是这样的柔弱无骨,依然吹落了洞庭湖边曾经枝繁叶茂的树木,你听:那坠落黄土的片片树叶回旋激荡的声音是否如刀枪齐鸣万马萧萧?你看:那伫立水中的长衫少年衣袂飘飘的身影是否如玉树临风悠然从容?可是他的眉宇间为什么会有淡淡的忧愁?是谁美妙的目光装满了他的心房?是谁曼妙的歌声吸引了他的目光?是一位美丽的山鬼,披着荔戴着萝含着醉吐着笑在不远处翩翩起舞,可是她的嘴角边为什么会有恍惚的哀愁?是谁和谁的爱情让她如此凄艳迷离?
又听见阶下芭蕉被秋雨敲打的声音,红艳艳的,一点点,一滴滴,如泣如诉;又看见阶下青苔被秋风吹乱的皱纹,绿幽幽的,一丝丝,一缕缕,如烟如雾。归书如梦,归鸿难及,归心无寄,空有中天月色无人共赏,这个秋天有很多的冰冷,这个秋夜满眼是红树,满眼寂寂,又听得清角吹寒,呜呜咽咽,空空荡荡,端的是素秋难敌,风雨愁煞人,不如怀念。
那年春天,桃花灼灼。那年约定,梧桐叶落。愁人心上秋。
那个红楼中流泪的女子,在今夜惨淡秋风与秋雨声中,独对着一盏残灯,听秋窗外淋淋漓漓的雨细诉秋情,再把红烛移向画屏深处也遮不住更漏催促秋雨的暗语。花已萎地,草已沉泥,梦已枯败,潇湘馆里牵动几多的风愁雨恨,纱帘外几只瘦竹伶俜的抖索着,间强间弱时急时缓的风雨可看得见伊人的孤单?薄薄的锦衾怎暖得住秋寒笼罩中伊人的香肩?不知这瑟瑟的风雨何时才能停歇,不知这漫漫的长夜何时才是尽头。盼望着晴朗的阳光照耀的时候,再扛一把花锄将风流尽掩,还它一个洁来洁去。
这夜晚/终于风停雨住/一灯如豆/残影乱纷纷/这秋天/秋光无主/遂无心再展凌波步/看秋意如织。
描写秋天的精美散文四:秋风如故
夏日的繁华演尽,天空高远清淡,树叶随风簌簌作响,心念一转,又是秋天了。
空灵清凉的秋风一夜之间便拂了衣冷,摇了叶落,更是携了一阵阵菊花的清香飘然而至,轻轻地扣响窗前那一串蓝色风铃,如故人般出现在我的面前,轻轻地,将一缕思绪吹远,吹散。
在秋风中伫立,会嗅到熟悉的气息,那是海棠与桂花一起绽放的芬芳,是醉人的芬芳,缥缈袭人,不妨借取她的温暖与慰籍,来抵御这个秋天的萧索与轻寒。
在秋风中沉思,会在不经意间去触碰那些早已尘封多年的往事,翻开那些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才发现有些人其实并未走远,他仍在脑海萦绕,他留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在秋风中行走,最好再夹着纷纷细雨,沐涤我所有的烦忧,洗去我满身的尘埃。我不怕“秋风秋雨愁煞人”,也不怕“留得残荷听雨声”,那也是属于秋天的韵味,即便伤感孤独,也是一种美丽心情。应了那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每到秋天,我总是这样固执地借秋风敛去惆怅,可秋风却不因我的违拗而收起她的悲凉。
是谁在秋风中低低地叹息,又是谁在秋风中将锦瑟弹响呢?是谁立着梧桐淋着秋雨,又是谁帘卷西风瘦似黄花呢?杨柳岸的晓风残月,湿了谁的青衫,淡了谁的归程?秋风早已吹过心面,不知何时能吹破这一层禅机?
秋风伴着流水,分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又无可挽回地从身边悄悄拂过,任我们怎样恳切也卷握不住。陆游一句“秋晚雁来空自寒,夜阑酒尽不胜悲”,可谓做足了秋天的文章。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些伤感,自古人的诗句经籍中蔓延出来,若即若离地,让人凭添落寞。
好在我不是古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忧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情愿把秋幻想成从水墨古画中娉婷走出的女子,莲步如云,不娇不艳的,却是冰肌玉骨,清新出尘,一颦一笑都动人心魄。这种感觉,惟属秋天。
我也会去感受“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丰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淋漓,秋风的感觉,每一缕都是不同。
看惯了秋风,听惯了秋雨,心中的浮动会渐渐平静,然后是一份安逸悠然而升。秋风渐行渐远时,心中又多几分期盼,不舍得秋风的离去,如同不舍得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