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金星离地球更近,人类却宁愿去火星,也不登陆金星,为啥?
其实美国对于火星的研究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早在 1965年 ,美国就已经成功将探测器发射到火星上空,成功将火星的近距离照片传回地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建议在火星上建造一个探测基地,让 人类小规模在火星移民。
在大多数的人规划中,让火星作为人类的第二家园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火星上的环境一看就知道人类无法轻易前往居住, 火星的气温远低于地球,重力只有地球的38%,火星的磁场比较小无法保护火星表面的生命体,大气中有95%都是二氧化碳,生命必须的氧气只占0.4%。
想要移民火星就只能对火星大规模的改造工程,这是就出现另一个问题,既然环境都很恶劣,那么为什么不去 探索 金星呢?
毕竟 金星与地球的最小距离可以达到4000万公里,而火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却是有5400万公里。
所以既然同样都是要改造后才移民,为何不改造金星这个更近一些的星球呢,距离近也更方便我们运输物资。
其实人们一开始对金星拥有十分高的期望,因为金星与地球的距离不仅更近, 各方面的参数同样是十分相似 ,相似的程度高到金星都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
金星的直径与地球基本一致,它的直径是 12092公里 ,地球直径为 12742公里 ,两者只相差650公里的大小。
金星的质量也与地球差不多,是地球的 81.5% ,所以金星上的重力会比地球轻一些,物品在金星上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能达到 8.87米每秒 ,地球上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 9.807米每秒 ,但是这个重力差距并不大,像火星,它的重力只有 3.721米每秒 ,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左右。
上个世纪时,人类仅靠从地表上对金星的观测,也就只能大概计算出这重力和大小这两个参数。这可不得了,离得近、长得像,所处环境也大致相似,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既然地球上能出现生命,那么这个孪生行星也很有可能会出现生命。
于是乎,大家就想出各种办法想要研究金星,只是仅靠地面上个观察始终不能获取太多关于金星的信息。
从 苏联将第一个人造卫星送到近地轨道 开始,科学家们终于找到研究金星的希望曙光,人类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宇宙投送能力,接下来只要 计算好轨道和远程通讯能力 ,人类就能直接前往金星。
当然所有的太空 探索 永远都是无人探测器先行探路,再想办法将人送过去,毕竟人命关天嘛。当时正好苏联与美国处于太空竞赛阶段,两个超级大国都预算无上限似得往太空 探索 砸钱。
所以当时即便技术还不能确保远距离探测行星的成功率,但是大力出奇迹,一个探测器行就上一双。
苏联的太空 探索 项目所砸的钱不可谓不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冷战开始,苏联就制定了太空 探索 多重路线的计划,多个方向同时开展, 在苏联成功夺得世界第一艘人造飞船飞出宇宙和世界第一个宇航员两个称号的同时,他们紧跟着就开展了金星 探索 计划。
目前为止,对金星的 探索 做得最为深入的就是 前苏联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前苏联一共发射了 29次探测器 ,而当时正在与苏联激烈竞争的美国却是将 探索 重心放在 月球和火星 上,同期 探索 金星的飞船只发射了 7次 。
由于当时的 探索 模式是大力出奇迹,用生命和金钱换取进步速度,所以在苏联发射的 29次 金星探测器中,其中有 10次 发射失败, 4次 航天器故障,成功到达并收集数据探测器只有 15次 ,成功率只有 51.72% 。
虽然成功率不高,但使用大量金钱争取时间的策略还是十分有效的,在成功的15次发射中,人们对金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让人没想到的是,了解得越多苏联人的心就越凉。
苏联第一个成功到达金星轨道并且没有损坏的探测器,是 金星四号 。在这之前, 金星一号、探测器一号、金星二号、金星三号 ,这四艘成功到达金星轨道的飞行器都在靠近金星之后失去联系,以至于没有获得任何数据和信息,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发射失败的飞行器。
多次航天器在金星附近失去联系,苏联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 金星大气层太过恶劣 所导致的,于是在金星四号到达金星的近地轨道时,它的首要目标就变成了 收集金星大气层的详细数据。
这一次金星四号成功将大气层数据收集发送回到地球,任务完成后,科学家们想尝试更深入研究金星的大气构造,于是让金星四号继续往金星大气层前进,结果没一会儿, 金星四号也失联了 。
在这次数据收集中,科学家们发现金星大气点的主要成分是 二氧化碳 ,还有大约 百分之四的氮气和的百分之一的氧气 。这大气含量实际上与火星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金星的大气压力和表面温度都很高,这正是其他探测器失灵的真正原因。
之后又发射 金星五号和六号 继续探测金星的大气环境,然后有针对性地建造出金星七号,七号能承受 180 bar ,相当于地球大气压的 177.64倍 ,并且还能承受 580 的高温。
获得属性加强的 金星七号 ,成功登陆到了金星表面,在降落到金星表面过程中的 35分钟 里,金星七号持续传输金星数据。
科学家们做好了应对高温高压的环境,但没有做好探测器的降落工作准备,在张开降落伞后, 金星七号的降落速度由于大气高压环境而没有顺利降下来,最终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到金星表面上。
撞击后,金星七号有大约 1秒 的时间以全强度的信号向地球传输了数据,在这之后,金星七号就基本损坏,只能断断续续地发送着微弱的信号, 25分钟后 ,金星七号与地球断开联系。
获得这个数据后,大多数科学家已经开始认为 金星的探测价值不高 ,不但不适合人类移民,甚至不适合继续进行 探索 和研究,毕竟投入和产出已经严重不成比例了。
但是在这之后,苏联依旧发射了九个金星探测器,似乎想从中找到一丝可以从金星上获得些物质的可能。实际上,对金星的 探索 中苏联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金星不适合人类 探索 。
金星表面的环境实际上与文学作品中“地狱”的环境十分相似, 炎热、干燥、高压 ,这就是金星的真实写照。
四百多摄氏度的高温,能够轻易将任何生物煮得失去蛋白活性,即便是生命力最顽强的水熊虫,也同样会被煮熟。
如果将一个人送到金星表面,那么结局很明显,这位宇航员会在几分钟内被蒸熟。而且宇航员也会被 177倍 的大气压狠狠地压住,这个压力相当于在深海 1770米 的深度了,没有人可以在这个压力下存活下来,人类的潜水极限也就在 100米 左右而已。
当然我们可以让宇航服 具备极强的隔热能力和抗压能力 ,那么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一劳永逸了?
以人类的技术,万米深海一千多度的压强都可以通过深海探测器到底,所以隔热抗压并不是什么难题,但是问题是, 在金星的表面,还会下雨 。
虽然一个干旱炎热的世界下雨听上去好像匪夷所思,但实际上金星的雨水也并不是水,而是大气层中的 二氧化硫 ,这个气体会让金星下 酸雨 。
地球上也会下酸雨,但一般这个酸雨只是比平时的雨水的PH值会高一点点,就这么一点点,就有可能让大片大片的植物在酸雨中死亡。而金星就厉害了,它下的是浓度高达 99%的浓硫酸 。
人类几乎所有的 科技 造物都是 以钢铁或其他金属制造而成的 ,而绝大多数金属都会受到浓硫酸的腐蚀,所以即便我们能够通过 宇航服或空间站 等方法抵御高温高压,但我们也没法成功抵御这个浓硫酸的环境。
所有的探测设备都无法在金星表面长时间存在,人类自然也无法前往金星,生存难度十分大。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并不是必须在金星表面发展,人类可以在金星大气层上空找到一个温度和气压都合适的位置,在那里建造一个金星上空探测站。
毕竟金星与地球的初始条件太相似了,只要能够 将金星的恶劣环境改善,人类就有可能在进行生存下去。
在金星七号之后的九个探测器中,苏联获得了更多有关于金星的信息,除了高温高压下硫酸雨,金星还是被 太阳潮汐 锁定了,只有十分 微弱的磁场 。
因此金星 会有一面永远黑暗,另一面永远高温 ,微弱的磁场无法抵挡太阳发射出来的高能粒子,所以金星的正面充满了高放射性的射线,这些对人类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现在金星的环境其实就是 温室效应的终极形态 ,所有碳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氧气在大气层中基本消失,作为温室气体,大量的二氧化碳太阳光中的热量牢牢锁在金星表面,持续加热的金星表面就会变成一个高压锅,于是气压不停上涨。
而当年地球如果没有生命出现,没有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的 蓝绿藻 出现,地球也将会变得与金星差不多,就是因为懂得 光合作用 的生命及时出现,让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层中一直保持比较低的含量,所以生命才能渐渐繁衍生息到现在。
因此改变金星环境的方法好像也很简单,创造出一种 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且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中不会中毒死亡的生物或机器 ,那么金星的环境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当然还有硫酸雨和低磁场高辐射的问题需要解决。
所以选择火星而不选金星的原因很简单, 金星上的环境恶劣到探测器都无法存在,至少火星的环境还能让探测器一直活动 ,两者之间的环境差异一目了然。
正是因为苏联的努力 探索 ,才让人类少走了一次弯路,当人类有能力对金星进行改造的时候,相信人类的能力已经足够对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进项改造,毕竟金星的环境那么恶劣,改造难度可不小。
目前人类的技术还不够高,当然只能先探测难度低一些的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