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13课件

 我来答
白露饮尘霜17
2022-07-02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4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9万
展开全部

  四年级是学生重要的一年,下面是我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第13课件,欢迎阅读。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 作用。

  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

  学习重点

  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 的运用及其作用。

  重点提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为了感受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雨场景。

  (2)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侧面衬托这 种写作手法的存在,并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深入认识侧面衬托的写法。以便学生能在写作的实践过程中应用这种侧面衬托的写作方法。

  (3)赏析作者是如何 细致观察并真切描写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就是要求学生去认真细致的阅读文章学会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学习方法

  朗读法、批注法、讨论法

  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读课文2遍,想一想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课前预习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偌大( ) 刹那( ) 栅栏( ) 蜷曲( ) 倏忽( )参考答案:ru;chà;zhà;quán;shū。 [来源:学。科。网Z。X。X。K]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以小说出名,散文也独具要格。其散文常常绽放出哲理的光芒,平淡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生活道理。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事等,但言近旨远,有着浓厚的自成一家的美文品格。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等,曾多次获得文学大奖。

  3.读课文2遍,想一想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 容。

  一、预习反馈

  4、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1题。

  5、交流作家作品情况。

  二、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6、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朗读 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第1段:树林全貌;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断绳羊、女孩;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第6段:废纸、猫、瓦;

  第7段:浮萍、鱼儿;第8段:老头、孩子。

  7、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

  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始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接下来,从

  形状、声状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柳、杨叶、芦苇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继续展现狂风大作的画面。写了几组自然物,作者的笔锋陡转,写到了动物,写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

  三、精读课文,学习写作技巧

  8、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

  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

  侧面烘托。

  9、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将树林子比喻为一块面团,并着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树林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10、“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跑”、“撑”、“撞”、“跌”、“失去”,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

  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 之狂。

  11、“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夸张。只有“两步远”却“长时间走不上去”,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可

  见风之大。

  12、“槐树上的'葡萄蔓再 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用?

  比喻。将葡萄蔓比作“一条死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葡萄蔓被风吹落的情状。

  13、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动词的使用及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除上面所涉及到的句子外,你还能从课 文中找出其 它句子,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四、合作探究,体会行文妙处

  14、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同意这种说法。文章结尾,写孩子们“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

  只放出去……”由此看来,孩子们的脚下、门外,已是积水漫漫,否则又怎么可以放纸船呢?

  15、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结尾处,与前面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 性

  活泼,看一切都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文末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五、布置作业:

  16、学了本文,你一定收获不少。请选择某一熟悉的景物写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 尽量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教后反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