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父母都重男轻女呢?
我有很多个时刻感受到了重男轻女,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小学或者初中那件事,具体是什么时间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可那件事的细枝末节我记得清清楚楚。
那个时候我弟弟从家里偷钱买零食,被我妈妈发现了,然后我弟弟他就顺着路往南跑,我妈妈和我在后面追,我跑的比较快,我妈就让我拦住我弟弟,我就从另一条路过去把我弟弟拦住了,在我拦他的过程中,他在我左手腕处咬了一口,鲜血淋漓,事后我让我妈看,我妈来了这么一句:活该,谁让你拦他来着。我当时好像被雷劈了一样呆住了,明明是你让我拦住他的啊!我委屈,后来受的委屈有很多,我也说过我的委屈,可每次我爹妈都打马虎眼,从来不在乎我的感受。
让我真正绝望的是这个假期,我开学就要上大一了,我就想趁这个假期学点东西,学个舞蹈书法乐器什么的,可是我的父母不愿意给我出钱,也是这个假期我爹妈为了让我弟弟留级花了几千块,可是却连几百块都不给我!我彻底失望了,我现在就恨我当初报志愿的时候为什么不坚持报省外的学校!为什么不逃的远远的!
其实父母重男轻女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封建老思想,儿子能传宗接代,女儿是替别人家养的
古代的时候是男人顶立门户,认为不生儿子就是没有后,至于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嫁人之后和娘家就没有关系了。
受到当时社会形态的限制,古人这么想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即便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也还是有人觉得女儿一旦嫁人就不是自家的了——她生的孩子不跟自己的姓,因此对女儿很是轻视,反而对儿子如珠如宝。
而且,如果儿媳妇生不出儿子的话,男方父母还会认为她是不下蛋的母鸡,撺掇儿子离婚重找一个。这不可谓不悲哀。
二、觉得女儿再能干也是草,儿子再废物也是宝
我们说“男女平等”,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已。
就算是在极度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也出过名留青史的梁红玉、巾帼不让须眉的穆桂英、才气不输男儿的李清照等等。
更何况如今这个时代,很多女人比男人能干多了。
可是父母就是看不到,在他们眼里,儿子因为是男人,哪怕什么都不会在家啃老,也是他们的宝贝;女儿哪怕再能干也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