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写作文
1. 关于数学的作文 200字的
数学家科利亚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解题,就是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
作为数学教师,解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是由数学、字母、符号、图形构成的一座迷宫。
不少人爱玩迷宫游戏,逆向思维是寻求走出迷宫正确道路的诀窍,一旦顺利走出迷宫,成功的愉悦会使你兴奋不已,你会向新的、更复杂的迷宫挑战,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可以这样说:数学是教人颖睿的一门学科。
但是,在走迷宫中不明方法,经常碰壁失败,也就会对这种游戏生厌了。我们在数学中重视思维的训练,思想和方法的潜移默化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
我们要让学生经常有成功感,在快乐中研究数学。是体操就要做,是迷宫就要走。
如果不动手动脑就达不到训练思维的目的。数学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严密的系统和逻辑推理,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的合理性,使它成为了一种宇宙间的通用语言,不需要翻译,只要用数学式的恒等变形,用数学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即可传达我们的思想,达到交流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是一种语言。
数学中充满了哲学,许多数学家(比如毕达哥拉斯)也是哲学家。或者说,许多哲学观点在数学中找到了实证,得到了体现。
许多哲学家也研究数学,比如恩格斯,他写的《自然辩证法》就是一部杰出的数学论著。数学对象并非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而文化,广义地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在所说的意义上,数学就是一种文化。
2. 关于初中数学的作文
解题“锦囊” ——《数学论文》 算起来,接触“数学”科目,已有八年之久。
说起我对学数学的心得和感受,很简单,一个词——“方法”。 就在今天,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终身教育的时代。
所谓“终身教育”,就是一辈子都要学习,不断地学习,否则就会落伍。可“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现在的我们面临的是升学考试,而如何能快速地将大量知识掌握,成为现在学生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最多的知识……要想在有限的一生中学到更多知识,除了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不但能提升自信,并可在有关学习的领域中获得成功。有人说:“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会做事的人。”
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好的学习方法。” 所以学习任何一个科目,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和科学的方法。
如今,数学成为了一种工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数学作为一种人们思维的特殊工具在社会中“隐式”地存在着,虽然它不像有形工具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远远超过那些有形工具,因此说它是一种“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它也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因为数学有它自身的特点,因此也就有它自成体系的一套语言(符号),而这种特殊的语言又是大家公认的,人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特殊的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和方法交流,达到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的应用是多么广泛!作为初二学生的我,对数学也是有一定研究的。
现在的一些数学测试和练习,无非不是一些选择题和“热门”的几何证明题。可我们却时不时在这些题上失分—— 所以,在这里,我所探究的是一些关于数学上的常见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的一种客观性试题,具有题目的答案明显、记分客观的特点以及考察内容覆盖面广的优点。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市中考会考中都会把选择题作为一类重要的考题并占有较大的比重。
故掌握好选择题的解法,提高解选择题的能力,是我们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应着力的一方面。 解答选择题应首先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特点采用科学、恰当的解题方法迅速、准确的解题。
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法 直接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从题干所给条件出发,根据所学的定义、定理、公式、公理、法则等进行合理的运算、推理,求出正确的结果,再与选择支核对,然后作出判断。 2.特殊值法 某些题目,有所给条件作出判断比较困难,可以用某些特殊值代入进行检证而作出判断。
例 如果0 (A) x^2 (C) x 分析:由所给的条件0 取x=1/2,则x^-1=(1/2)^-1=2, x^2=(1/2)^2=1/4,由此有 x^2 3.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通过推理将不成立的答案一一否定,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1,6)、(0,5),且对称轴 为x=1/3,则( ) (A)a=1/2,b=2,c=-5 (B)a=3,b=-2,c=5 (C)a=3,b=2,c=5 (D)a=-3,b=-2,c=6 分析:由二次函数图象过(0,5),知c=5,故可排除(A)、(D),又由对称轴为x=1/3, 即-b/2a=1/3,又可排除(C),故应选择(B)。
4.验证法 验证法就是用所给的结论,代回原题中去验证而作出判断。 如果我们能很好得利用以上这些方法去做选择题,那么想必可以在此上面 显示你的“风采”了! 还有一些特殊方法,是专门针对现在的几何证明题。
几何是生活中的物质空间的数学化,把物质空间作为数学活动的源泉。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我们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
可我们学几何要比学代数困难得多。在一些习题过程中,当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陌生的几何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这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联想的方法,让几何不会让我们感觉如此抽象。 1.联想基本图形:几何中的许多图形往往是由一些最基本上的图形通过一定方式的变形得到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图形联想到它是由哪些基本图形变化得到的,并在这些基本的背景下去研究这个问题,那么,解题的思路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例1 在梯形ABCD中,如图1,AD∥BC,∠BCD=90度,BC=CD=12,∠ABE=45度 ,点E在DC上,BF⊥ AE于F,求BF的长。 G A D 分析:由∠BCD=90度以及 H F 两邻边BC=DC,可以联想到基本 E 图形是正方形,因此,可以将图形 补成正方形来解决。
B C (图1) 过点B作BG⊥AD,交DA的延长线与G,延长DG到H,使GH=CE,易证得 △BHG ≌ △BEC,所以BH=BE,从而可证得△ABH≌△ABE, ∴ ∠H=∠AEB,∴∠BEC=∠H, ∴ ∠BEC=∠AEB,又可证得△BDE≌△BFE, ∴BF=BC=12. 2.联想常用结论:数学中有许多结论,尽管它们不是以定理的形式出现的,但在练习过程中经常用到它,如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根号3 分之4 a².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一分之二mn (m.n分别为两条对角线的长).同底(等底)等高(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等。我们如果熟练地记住这些结论,不仅有利于解题思路的探索,而且能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例2 张大爷家有一块四边形的菜地,如图2,。
3. 我要一篇数学作文
同学,你需要的是什么阶段的数学作文
小朋友,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认真按以下行事,今后你的数学一定在班上“顶呱呱”。
我认为要学好数学,可以简单说成---“理解加实践”。对数学知识切记死记硬背,死板硬套。要全面理解其含义,最好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正确的表述。具体的说,对概念的理解要求做到四会:会用语言正确的叙述,会判断,会举例,会应用。对法则、公式、定理和性质等的理解要求能准确的弄清条件、结论,掌握其推理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其推理的过程,能灵活的运用所得的结论。对例题的理解要能审清题意,自己先动手脑去解一解,然后再与书上的解答对比,通过反思,总结出解答这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重在解题思路的发现和解题方法的总结。学习数学就是要培养我们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能力”就是一种技能,不通过必要的训练是无法形成的,美国的一位数学家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做数学”。所谓实践就是要完成相当的练习,我们知道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震惊了世界,可他用去的草稿纸就有几麻袋!可见练习是多么的重要。大家一定努力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如《中学生数学》、《数学周报》等,这可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数学水平。另外有机会和条件的同学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数学竞赛,从中锻炼和培养自己。在做练习的时候最好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并总结经验,掌握技能,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现“通法”,这通法是一生都有用的东西。
我希望老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清” ;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总之是数学课应该是“清清楚楚一条线”,千万不能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这不是数学课堂应有的特点,数学课就应该有“数学味”。 二要“新” ;内容新颖,方法创新,这样的数学课更能吸引人,也有更多探讨的价值。 三要“活” ;也就是好的数学课应该是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 四要“实” ;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本人始终认为:如果一个数学老师你上的课能做到“又活又实”的话,那你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数学老师。 五要“奇” ;就是数学课要尽可能做到“出奇不意、与众不同”。当然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再说也没有必要去片面地追求“与众不同”,但是作为研讨课、观摩课,大家总是希望能听到一些有新意、有思想的课。如果你上的课,你设计的一些环节,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人家也都是这么做,他可能会觉得你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跟大家也差不多。所以,本人始终坚持这样一个观点:研讨课“不求完美,但求有探讨的价值”。本人也并不是非常喜欢一些四平八稳,而没有思想的课。
总言而之,学好数学不仅需要一个好老师,而且还要靠自己爱好数学,对数学感兴趣。
4. 以"
平淡,也是一种享受? 芜湖考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好一首《归园田居》,好一个视功利为 粪土的陶渊明,好一派平淡的生平。? 轰轰烈烈的生活我不喜欢,惊天动地的举措我没有去做过。
朋友们,在这个激越的年月里,我却钟爱一种平淡,因为那是一种享受。? 品一杯香茗,翻几页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平淡是一种享受。
看着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种凄美的平淡,却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因为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前半段生活,待到末年时,过着平淡的生活,就耐不住那寂寞了。? 平淡,是一种享受。
桃花源便是陶渊明平淡的畅想的最高境界。在那里,人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人们尽享平淡的天伦之乐。
平淡,是一种享受。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没有功名,没有皇帝的垂青,终于在平淡中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他在享受平淡中是否悟出了那真意?? 平淡,是一种享受。
吴钧在与朱元思书中,早已告诉了我们。他是一个享受平淡之人,在富春江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因为他平息热衷功名利禄之心,放弃经纶事务之任,他过得平淡、潇洒,一种快乐和喜悦溢于言表。? 平淡,是一种享受。
欧阳修虽遭贬谪,但却在平淡的生活中与滁民同乐,没有悲叹,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享受一种平淡的快乐,所以他才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平淡,我是宇宙中之一员,我不喜欢灯红酒绿,成名利欲。
在平淡中,可以读古人之心;在平淡中,可以观自然之美;在平淡中,可以明白事物;在平淡中,可以感动彻悟;在平淡中,可以兼济天下;在平淡中,可以拥有许多。?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古人有古人的平淡,我也有我的平淡。
平淡即生活,平淡即快乐,快乐即享受。虽然现在的我尚年小,没有明白那陶渊明的“真意”,但我想让喧哗的齿轮在内心停止,让平淡带来宁静的喜悦,这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平淡,也是一种享受,来自于心灵深处。? 〔名师点评〕? 虽然题目要求写500字即可,可这篇文章写了八百多字,已达到高考的要求。
可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更多。 深刻的立意。
很难想象,一个初三的同学,竟能选择“平淡”来享受,是不是有点少年老成?文章援引历史上众多名家的身世起伏与追求,并加以评述。举例准确,评述深刻而又有见地,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思想的深邃。
严谨的构思。构思严谨是本文一大特色。
文章由陶渊明的诗引出,又由陶渊明的诗来结束,首尾呼应。第二段总领,再举李清照的例子反面论证,下文依次列举陶渊明、刘禹锡、吴均、欧阳修等身世经历来说明平淡是一种享受。
行文有条有理,整齐有致。? 飞扬的文采。
本文文采飞扬,让人读来舌留余香。原因有二。
首先,本文大量引用诗句,使全文充满着诗意美。能引用这么多诗句,可见平时是下了背功的,焉能不得高分。
其次,善于组织对偶句和排比句。这些对偶句、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美感,也为文章增添了气势。
可见,如果不能引用诗句,造一点整齐的句子也是好的。 离别,也是一种享受? 芜湖考生? 初三了,出山了。
未曾年轻也就苍老的我们,在书海上睁着浑浊不堪的双眼,迷迷糊糊走到了初三的尽头。阳光依旧明媚,甚至 *** ,我们乌黑的双眸却似渐渐清晰,清醒背后是对离别的措手不及。
古语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们总是热衷于相聚时的欢欣却在离别时备感凄凉。其实离别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因为它能将曾经不经意所错失的温暖,一一重现。
和蔼的数学老师吃力地挪动胖胖的身子,毕业前的最后几节课不知为何一切都慢了下来。奋笔疾书、交头接耳一切不再,有的只是离别前的肃穆,少了几分庄重,多了几分无奈。
洁白的粉笔灰顺着阳光缓缓飘落,老师的汗水定格般闪烁夏日的阳光。他一遍遍地问我们:“懂了吗?”然后擦掉,重来。
又是一阵没落夕阳的笔灰,搭载着三年执著奉献的爱,在充满了感动的空气中纷纷扬扬。伴随着下课 *** 的,是他有些沙哑的无奈。
多么希望这节课没有尽头。不善言辞的他,给了我们无疑是最动人的感召——离别是感动的享受。
虽然老班明令禁止,可同学录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地下”传播,只为在最后的日子里用最简单的文字让记忆活动在纸张中。无意中浏览的同学录上,有的只是脱去了往日浮华外表的真实心声,每个人都努力将自己的影子留在小小的稿纸上,用三年的无间相处,灌输真挚的思想与内心。
在这里,没有嘲笑和讥讽,没有自卑与高傲,只有一个又一个不舍的真实的朋友——离别是真挚的享受。? 凶了我们三年的老班,终于抑制不住盈眶的泪水,我们这才明白,外表强悍的她,也有心灵最柔软的地方,那个地方栖息着六十个水晶般纯洁而快乐的孩子。
她依旧风风火火地布置班务,却多了几分不舍——离别是珍惜的享受。? 那曾经撒落在角落里的爱与精彩,在离别中悄悄袭来。
5. 数学可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语言
是的。
语言历来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人类智能的卓越范例”,语言具有增进记忆的潜能,语言具有解释概念的能力。而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指对数学概念、算式、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练和符号化等特点,它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它的简练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也有利于思维。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且在不同学段的各个领域《标准》对数学语言都有不同的要求。而在课堂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想说又不会说,有的学生怕说、不敢说,有些根本不会开口,学生的数学语言使用和表述与《标准》的要求还有一段明显的距离。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对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①数学课堂教学囿于“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和“只需会做,不必口述”的传统教育倾向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的侵害,使学生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展示。②教师对数学语言的作用缺乏认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导致学生数学语言不准确、不规范、不严密,因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③受班级学额的限制,学生人数太多,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想说而说不清楚,一些好生往往没有耐心去倾听。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不能准确规范地表达数学语言。④学生本身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如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一、教师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除”与“除以”、“数位”与“位数”、“数”与“数字”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而“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之类的语言就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讲解。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是“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二、让学生在口头表述中,训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使全体学生的数学语言都能得到训练,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灵活运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全班评价、学生小结”的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 “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6. 数学作文短一点
我喜欢学校里的所有课程,尤其是对数学情有独钟。
前几个星期,我学到了“数字与信息”,当天晚上回到家后,便开始给我们小区的房子编序号。我们小区的二村横排有3栋楼,竖排有7栋楼,共有21栋楼。因此,我把第一栋楼为“2.1”,第二栋为“2.2”``````
几天前,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难题,题目是这样的:有43位同学,他们身边带的钱从8分到5角,钱数都各不相同。每个同学都各自将身上带的钱买了画片。画片只有3分一张和5一张的两种,每人都尽量多买5分一张的画片。他们所买的3分画片的总数是多少张?”我想了很长时间,也列了很多算式,但还是想不出一个究竟来,我无可奈何。这时爸爸发话了:“我给你分析一下吧。人数是43人,钱数从8分到50分互不相同,而且正好也是43种,即恰好有一个同学的钱数为8分,也恰好有一个同学的钱数为9分等。每个人的钱数都全部各自买了画片,说明每人的钱都用完了。但每人的钱都是各自用完的,并没有把钱凑到一起用。”这是我恍然大悟:“哦,接下来我懂了,如果把这43个同学按钱数从少到多依次每5个人分成一组,但是还剩下三个人。有分析可知,前8组每一组都要买(1+2+0+2+4)10张3分的画片,因此8组共买了80张三分的画片。另外,48分的要买1张3分的画片,49的要买3张3分的画片,50分的不用买3分的画片,于是剩下的三人共买了(1+3)4张3分的画片。这样可以求出43人一共买了(40+4)84张3分的画片。我说的对吗?”爸爸摸摸我的头说:“对极了。”
其实算数也很奇妙。比如:432-234=198、654-456=198、987-789=198等(同学们你们找到规律了吗?)
数学真有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