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律诗?

 我来答
凌_461
2023-03-25 · 超过6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5万
展开全部
您好。
诗歌有一些特定的专属规则。

1. 格律诗

格律诗一般指唐朝定型的,五字句或七字句,有对仗相粘等特定结构,押平声韵的一类诗歌。

格律本应指格式、规律、韵律。广义讲,任何诗歌都有格式、规律、韵律,因此,任何诗歌都有格律。但我们今天通常说的格律,仅指唐朝定型的那种格律诗的格律,是狭义的格律。

(1)只押平声韵

格律诗只押平声韵。

所谓平声,是声调的一种。

所谓声调,是语音的高低升降形式,主要由音高决定。

例如,“妈、麻、马、骂”四个字,在普通话读音上的不同就是声调不同。

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也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例如,“妈”就是第一声,也叫阴平;“麻”是第二声,也叫阳平,其他不再举例。此外还有一个轻声。轻声因没有固定的调值,一般不被当作声调看待。轻声通常不在讨论诗歌的范围,本文也不论述。

古人也有四声。古人为将四声简化,依据四声平稳和波折的特性,将四声分为了两类。一类叫平声,一类叫仄声。仄指不平。

古人四声和现在普通话一样,也有地域性,所以不能代表所有古人。

古人平仄的称呼延续下来,现在普通话的平声就包括了第一声、第二声。例如“妈、麻”都属于平声;现在普通话的仄声就包括了第三声、第四声。例如“马、骂”都属于仄声。

格律诗押韵只押平声韵。

例如,《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liú)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lóu)

“流(liú)”和“楼(lóu)”按现在读音,都是第二声阳平,按唐朝,只属于平声。

注意,唐宋时期,平声可能还未完全分化为阴平、阳平,所以平声都算一个声调。那时仄声也和现在不同,是上、去、入三个声调。入声是一种短促音,在现代普通话里彻底消失。

我国按历史阶段分,官方语音大体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为上古音,时间从周朝到汉末。现在有人推断已经有四个声调,但也有人推断没有声调。

第二阶段为中古音。时间从隋朝到宋末。已有明确历史记载,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第三阶段为近古音。时间从元初到清末。官方语言平声分化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还在,中古音的入声消失。曾经读入声的字后来变为了其他声调的读音。而不少字声母韵母也彻底发生了变化。

例如,现在的“者”读“zhě”,而唐宋的“者”可能大体读“(价)jià”。

由于唐朝时平声可能没有明确分出阴平阳平,或者只是大体分出阴阳,所以,按唐宋只押韵在平声的规定,现在的阴平、阳平应该都可以互押。但是,格律诗极度追求工整,现在阴平、阳平已明确是两个声调,不属于同一声调,所以,鉴于格律诗极度工整的特性,本文认为,现在写格律诗押韵尽量区分出阴阳,就或者只押阴平韵,或者只押阳平韵,如果有选择机会不要混用。

(2)不换韵

格律诗不换韵。

例如,《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kuáng);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xiāng);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yáng)。

全诗八句,四句押韵,都押韵在“ang”。

格律诗由于不换韵,即使长到100句也不能换,导致可用字词范围小,长篇创作难度大,从古至今,基本没有极度精彩的几十句格律诗诞生过,恐怕也无法诞生。

注意,按现代语音此诗的“乡(xiāng)”是第一声,其他韵脚在第二声,都属于平声,一个阴平,三个阳平。唐朝时没有阴平阳平的分法,只有一个平声,都属于一个声调。当然,那时整个语音系统也和现在不同,也基本不读现在这些音。本文为介绍方便,这里和其他地方都尽量用现代语音分析。

2. 宋词

宋词指宋朝成熟的,大量借用部分格律诗句内格式,但结构上经常长短不一,完全诞生于歌词的一类诗歌。

顺带说一下,格律早期指唐朝的五言、七言格律诗的格律,后来泛化到宋词、元曲,但仍然都属于狭义的格律。

宋词因非科举考试用诗,是配合音乐的歌词,所以人们会根据不同乐曲创作出不同格式的宋词。乐曲名称叫词牌,词的格式后来也叫做了词牌,每一主体格式就有一个词牌。例如菩萨蛮、忆秦娥等,都是配乐曲调的名称。宋词发展至今,至少已有一千多个词牌。

由于人们会按音乐曲调填写字句,所以写词通常叫填词。后来,曲调遗失,人们多仍按旧有押韵平仄模式写,依然是填。笔者认为遗失是被淘汰所致,说白了就是不够好听。

词的格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今天不会有那么多词牌。而且,即使是同一词牌,人们也可以依据曲调写出许多新格式的变体。实际从唱的文学体裁变为读的文学体裁后,真实的曲调已无关紧要,人们可以直接增减字词再创新格式,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最好是脱离原词牌,创全新的格式。

写词(填词、改词、写新格式词(也叫自度))与写格律诗比较,在押韵方面有如下三个特点:

(1)声调多样

宋词虽然大量借用格律诗格式,但声调非常多样。宋词可押韵在平声,也可押韵在仄声,还可一首词既有平声,也有仄声,有些类似唐格律诗之前的诗歌,不同是明确需同考虑平仄。

例如,《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吴文英)

秋千争闹粉墙(qiáng)。闲看燕紫莺黄(huáng)。

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máng)。

春光(guāng),春光(guāng)。正是拾翠寻芳(fāng)。

韵脚“墙(qiáng)”“黄(huáng)”“忙(máng)”“光(guāng)”“芳(fāng)”,全部平声。

注意,古代押韵一般在同一声调,因此某些字的现代读音即使不在同一声调,在古时也基本在同一声调。如“墙(qiáng)”“黄(huáng)”“忙(máng)”“光(guāng)”“芳(fāng)” 宋时都是一个声调。

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mù),沉醉不知归路(l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chù)。

争渡(dù),争渡(dù),惊起一滩鸥鹭(lù)。

韵脚“暮 (mù)”“路(lù)”“处(chù)”“渡(dù)”“鹭(lù)”,全部仄声。

而如,《钗头凤·世情薄》(唐婉)

世情薄(bò),人情恶(è),雨送黄昏花易落(luò)。

晓风干(gān),泪痕残(cán),欲笺心事,独语斜阑(lán)。

难(nán),难(nán),难(nán)!

人成各(gè),今非昨(zuó),病魂常似秋千索(suǒ)。

角声寒(hán),夜阑珊(shān),怕人寻问,咽泪装欢(huān)。

瞒(mán),瞒(mán),瞒(mán)!

韵脚“薄(bò)”“恶(è)”“落(luò)”“各(gè)”“昨(zuó)(唐宋音为入声)”“索(suǒ)”等是仄声,韵脚“干(gān)”“残(cán)”“阑(lán)”“难(nán)”“寒(hán)”“珊(shān)”“欢(huān)”“瞒(mán)”等则是平声。

(2)交叉押韵

宋词经常交叉押韵。还是如《钗头凤·世情薄》(唐婉)

世情薄(bò),人情恶(è),雨送黄昏花易落(luò)。

晓风干(gān),泪痕残(cán),欲笺心事,独语斜阑(lán)。

难(nán),难(nán),难(nán)!

人成各(gè),今非昨(zuó),病魂常似秋千索(suǒ)。

角声寒(hán),夜阑珊(shān),怕人寻问,咽泪装欢(huān)。

瞒(mán),瞒(mán),瞒(mán)!

前一部分韵脚“薄(bò)”“恶(è)”“落(luò)”和中后部分的“各(gè)”“昨(zuó)(唐宋音为入声)”“索(suǒ)”押韵,前后部分韵脚“干(gān)”“残(cán)”“阑(lán)”“难(nán)”和最后部分“寒(hán)”“珊(shān)”“欢(huān)”“瞒(mán)”押韵。

(3)可大量部分连续句句押韵

格律诗是除第一句外,只偶数句押韵,其他地方不会连续的句句押韵。词则可有大量部分连续的句句押韵。

还是如《钗头凤•世情薄》(唐婉),“世情薄(bò),人情恶(è),雨送黄昏花易落(luò)”,“难(nán),难(nán),难(nán)!”,“人成各(gè),今非昨(zuó),病魂常似秋千索(suǒ)”,“瞒(mán),瞒(mán),瞒(mán)”,都是连续的句句押韵。

词虽然会连续押韵,但通常会换韵,不会全部句子连续押同一个韵,只少部份词每句都押同一韵。

例如,《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liú),泗水流(liú),

流到瓜洲古渡头(tóu),吴山点点愁(chóu)。

思悠悠(yōu),恨悠悠(yōu),

恨到归时方始休(xiū),月明人倚楼(lóu)。

句句押同一韵。

3. 元散曲

元散曲是元朝时配合当时流行音乐的北方歌词,由宋词俗化而成。“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摘自百度)。

元散曲同宋词类似,也有许多格式,叫曲牌。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曲牌,如,《天净沙》、《山坡羊》等。

元散曲押韵主要特征是常句句押韵、不忌讳变声调和不忌讳声母相同。

(1)常句句押韵

元散曲常句句押韵。

例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yā),

小桥流水人家(jiā),

古道西风瘦马(mǎ)。

夕阳西下(xià),

断肠人在天涯(yá)。

句句押韵在“a”。

(2)不忌讳声调不同

仍举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yā),

小桥流水人家(jiā),

古道西风瘦马(mǎ)。

夕阳西下(xià),

断肠人在天涯(yá)。

第一、二句“鸦(yā)”、“家(jiā)”在第一声,第三句“马(mǎ)”在第三声,第四句“下(xià)”在第四声,第五句“涯(yá)”在第二声,全篇声调有明显变化。

(3)不换韵

元散曲不换韵。

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全部押韵在“a”。

(4)可声母相同

元散曲押韵不忌讳声母相同。

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一句的“鸦(yā)”和最后一句的“涯(yá)”只是声调不同,但声母韵母都相同。

4. 柏梁体

"柏梁体"又称"柏梁台体""柏梁台诗",句句押韵。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押韵,所以这种诗称为了柏梁体。

例如,《燕歌行(节选)》(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liáng),草木摇落露为霜(shuāng)。

群燕辞归鹄南翔(xiáng),念君客游多思肠(cháng)。

……

句句押韵在“āng”。

柏梁体主要是句句押韵,有时还重复用一个字押韵。这类诗歌押韵过繁,旋律感弱,基本不被大众接受,所以流传不广。

5.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通常以现代白话写成,诗句多数参差不齐。

现代诗歌押韵形式非常多样,通常情况下囊括了上述所有形式,部分时候还可以不押韵。不押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基本没有(有说《诗经》中一小部分不押韵),而在现代诗歌非常常见。各种常见押韵形式上文已经列举了许多范例,现代诗就不再列举,只列举一首不押韵的现代形式。

例如,《痛苦》(谭笑)

疼,真疼(téng)

这牙真疼啊(à)

我无比痛苦(kǔ)

这牙还活着(zhe)

“疼(téng)”“啊(à)”“苦(kǔ)”“着(zhe)”不押韵。

现代诗歌不押韵之所以还能构成诗歌,表面经常是有重言,而内部是句子语法结构和语义的诗歌化造成的。例如《痛苦》,就用了两个“这牙”的重言,后面同是状态描写等。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