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写作要求:1、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为主线,适当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展开论述与分析;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内容充实;3、内容构思、语言表达、结构格式符合论文写作规范...
写作要求:
1、 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为主线,适当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展开论述与分析;
2、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内容充实;
3、 内容构思、语言表达、结构格式符合论文写作规范; 展开
1、 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为主线,适当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展开论述与分析;
2、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内容充实;
3、 内容构思、语言表达、结构格式符合论文写作规范; 展开
展开全部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 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2,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班图语系。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3,阿拉伯文字体系。4,斯拉夫文字体系。5,梵文字体系。6,希腊文字体系。7,回鹘文字体系。
四,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能够规模化地复制文字的技术,最早出现于中国,即6世纪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对工艺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发明,可以适应宗教教义的传播,但难于在时效上适应真正的新闻传播。11世纪中国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适当改进,应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意义大于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要,中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将其用于新闻传播。当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五,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
恩格斯在分析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对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代报刊的起源很是有借鉴意义。根据恩格斯的分析,考察15世纪末欧洲与世界的状况,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要求规模化的新闻传播。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现定期手抄新闻,这是衰退中的地中海贸易对新闻需求的最高反应。意大利的贸易很快衰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倒流的现象,使得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此后300年才出现象样的现代报刊。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而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信传播发展的顶点,到了顶点,接下去就是急遽的衰落。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15-16世纪,正是欧洲大陆王权削减诸侯势力的高涨时期(特别在法国),平民为了自身贸易的利益,大多站在王权一边。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发生的,但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说,无论如何是一个必要的生存条件。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言和文字,而这种文字又要以存在通行的标准语作为前提。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规模化的报刊生产和传播才成为可能。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这个发明恰好遇上德国宗教改革,随后遇上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它先是成为大量传播德译圣经的技术条件,接着成为全球性新闻传播的必要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六,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现代报刊的起源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点”,不如说是一个在全球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因为现代报刊从欧洲传播到全球,历经数百年,只有当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出现现代报刊,这个起源的过程方可说结束。考证起源的“点”,重要的是从宏观上把握和理解“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报刊的起源表现为三个发展的环节: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就传播内容和简陋的程度而言,印刷新闻纸应看作是中世纪的新闻传播类型。但是,由于恰好赶上了不久后世界新航路的发现和开通,于是原本属于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与未来的现代报刊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
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只是在这个时候,新闻传播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哈贝马斯(J.Habermas)所说,直到17世纪末社会才具备让大众知晓信息的条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
在这里,德国中世纪的印刷新闻纸是最初的源头,16世纪三个欧洲商业民族在全球的贸易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过渡,最后才发生以英国为主的将现代新闻传播业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文化传播过程。
七,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史虽然各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特点,但是多数国家报刊发展的历史,都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别是对后两个阶段转换的考察,尤为重要。
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例如1665年时的英国、1702年时的俄国),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例如1631年时的法国),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任何批评,即使的是真实的,均被视为诽谤),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
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临近革命前夕的短暂时间)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在结社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人们的热情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政党活动极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这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美国(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60年),其他西方国家的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有时存在一个较为长久的并存期。
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此前的报刊属于党报时期,此后或者很快进入商业报刊时期(例如美国),或者从党报时期的发展顶点走下来,逐渐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此前,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事业;此后,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产业。现在,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介(包括后来出现的广播和电视)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高回报产业,新闻传播业的跨国性经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八,电子媒介以几何级数的发展
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创造了令人自身感到惊异的东西,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将电报的发明列入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之内。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洲(包括南美)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社开始利用电报传递重要新闻。1862年,电报首次用于战时随身的新闻传递。
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出现。仅仅由于英国邮政部门的总工程师认为他们有的是邮差,不需要电话,认识的差距使得英国十年后才开始发展电话。
也是在19世纪,真实图象的记录和传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822年,法国拍出了第一张静物照片,1839年照相术公之于世,得到不断的改进,推广速度较快,于1853年用于战地新闻采访。1895年法国首次出现真实再现活动影像的技术电影,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以上19世纪的发明,为20世纪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观念准备。
1920年11月,美国匹茨堡的KDKA电台的播音,标志着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介----无线广播电台。几年内,广播技术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既然声音可以跨越空间传播,图象可不可以?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都在研究无线电视。1936年德国的实验电视部分转播了柏林奥运会。现在一般把英国BBC电视台1936年11月播出节目,视为世界电视广播的开端。具体哪个算第一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在广播电台出现十几年内,电视技术就被推向社会了。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电视的发展,使之在50年代初从新开始。然而,又是仅过了十几年,苏联和美国于1962年将通讯卫星送上天空,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信号的洲际传播。
计算机技术从60年代起,很快被运用于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先是报刊和通讯社业务(编务和印务)的自动化控制,接着是数字化技术武装卫星广播和电视。如果将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做一简单的年代分析,不难看出,20世纪之前的发展处于相当缓慢的算术级数,而20世纪内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其发展则是几何级数。
1457年 第一张印刷新闻纸(纽伦堡)
1615年 第一张“真正的报纸”(法兰克福)
1650年 第一张日报(莱比锡)
1835年 第一家通讯社(巴黎)
1920年 第一家广播电台(匹茨堡)
1936年 第一家电视台(伦敦)
1962年 第一次卫星传播(欧美之间)
显然,早期报刊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其实,19世纪以前报刊对社会的影响力,除了政治动荡时期起些煽动作用外,远不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那样巨大而深远,报刊在社会中处于文途末路地位。但是在20世纪,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由于无处不在、深入到家庭所有成员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全世界每天有近4亿份报纸在传播,全社会拥有20亿多架收音机和8亿多台电视机。21世纪世界新闻传播面临的情形是:无止境的传播技术创新、高度的商业化操作、全面的全球化趋势。
九,发展迅速但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
互联网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这种媒体有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地方,即它并不是一种提供某种信息的媒体,而只是一种信息平台。个人、团体、传统大众媒介、权力组织,只要拥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上这个平台,看到别人的信息和发出自己的信息。它没有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内容,但是具备了将各种信息形态(图文、声音和活动图象)相互转换的能力(尽管目前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具有强大的同步交互传播的能力,以及全球性高时效的传播能力。然而,一种不能具备产业特征的交往手段,即使科技含量很高,在没有市场的支持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至少在当前,网络传播处于两难的境地:最先进的传播科技,但是不拥有规模化的市场。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相当的市场发展的可能性,世界上数千家传统媒介都上了“网”,但是除了个别上网媒介的体育部分外,多数只有投入,很少产出,无法形成商业规模。因特网是为了商业目而开发的,它的火爆也是由于指望得到巨额回报,现在形成用户群后却难以建立起消费市场。迫于竞争压力,上网媒介又不得不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维护系统,升级换代。投资网络是否有出路,利润何在?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然而日益庞大的网络用户群(它的特点又是游移的,难以全面控制)却永远是一个诱惑,不断驱动着人们要解决这方面的困难,对此炒作得很热闹,尚没有看到成功的地平线。一个以免费吸引用户的传播平台,能够成为21世纪新闻传播业的新的形式吗?这需要持续的诱人动力,以保证新闻源长久地与网络结缘。
基于历史经验,在法律确立信息自由流通的前提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实行某种形式的新闻政策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需要综合考察其政治历史传统、经济形态、公众和领袖人物的民主政治素养等等。历史上一些发展中国家新闻传播业的情形,有的似乎超前了些;现实中似乎滞后的多一些。从最近数百年新闻政策发展变化的历史看,实现自由的信息流通的政策是不可逆转的。也许会有不同看法,那么我们共同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更多地领会这个世界已经须臾不可缺少的行业走过的历程,讨论中一定会有更好的理解。
一, 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2,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班图语系。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3,阿拉伯文字体系。4,斯拉夫文字体系。5,梵文字体系。6,希腊文字体系。7,回鹘文字体系。
四,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能够规模化地复制文字的技术,最早出现于中国,即6世纪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对工艺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发明,可以适应宗教教义的传播,但难于在时效上适应真正的新闻传播。11世纪中国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适当改进,应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意义大于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要,中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将其用于新闻传播。当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五,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
恩格斯在分析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对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代报刊的起源很是有借鉴意义。根据恩格斯的分析,考察15世纪末欧洲与世界的状况,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要求规模化的新闻传播。156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出现定期手抄新闻,这是衰退中的地中海贸易对新闻需求的最高反应。意大利的贸易很快衰落,发生了城市人口向乡村倒流的现象,使得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摇篮,此后300年才出现象样的现代报刊。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而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信传播发展的顶点,到了顶点,接下去就是急遽的衰落。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15-16世纪,正是欧洲大陆王权削减诸侯势力的高涨时期(特别在法国),平民为了自身贸易的利益,大多站在王权一边。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包括信息)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发生的,但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说,无论如何是一个必要的生存条件。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言和文字,而这种文字又要以存在通行的标准语作为前提。当这些条件具备时,规模化的报刊生产和传播才成为可能。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这个发明恰好遇上德国宗教改革,随后遇上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它先是成为大量传播德译圣经的技术条件,接着成为全球性新闻传播的必要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六,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现代报刊的起源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点”,不如说是一个在全球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因为现代报刊从欧洲传播到全球,历经数百年,只有当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出现现代报刊,这个起源的过程方可说结束。考证起源的“点”,重要的是从宏观上把握和理解“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报刊的起源表现为三个发展的环节: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就传播内容和简陋的程度而言,印刷新闻纸应看作是中世纪的新闻传播类型。但是,由于恰好赶上了不久后世界新航路的发现和开通,于是原本属于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与未来的现代报刊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
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只是在这个时候,新闻传播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正如哈贝马斯(J.Habermas)所说,直到17世纪末社会才具备让大众知晓信息的条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
在这里,德国中世纪的印刷新闻纸是最初的源头,16世纪三个欧洲商业民族在全球的贸易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历史过渡,最后才发生以英国为主的将现代新闻传播业移植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文化传播过程。
七,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史虽然各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特点,但是多数国家报刊发展的历史,都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别是对后两个阶段转换的考察,尤为重要。
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例如1665年时的英国、1702年时的俄国),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例如1631年时的法国),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任何批评,即使的是真实的,均被视为诽谤),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
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临近革命前夕的短暂时间)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在结社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人们的热情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政党活动极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刊,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这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美国(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大约60年),其他西方国家的党报时期与商业报刊时期,有时存在一个较为长久的并存期。
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此前的报刊属于党报时期,此后或者很快进入商业报刊时期(例如美国),或者从党报时期的发展顶点走下来,逐渐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此前,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事业;此后,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产业。现在,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介(包括后来出现的广播和电视)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高回报产业,新闻传播业的跨国性经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八,电子媒介以几何级数的发展
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创造了令人自身感到惊异的东西,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将电报的发明列入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之内。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洲(包括南美)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社开始利用电报传递重要新闻。1862年,电报首次用于战时随身的新闻传递。
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出现。仅仅由于英国邮政部门的总工程师认为他们有的是邮差,不需要电话,认识的差距使得英国十年后才开始发展电话。
也是在19世纪,真实图象的记录和传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822年,法国拍出了第一张静物照片,1839年照相术公之于世,得到不断的改进,推广速度较快,于1853年用于战地新闻采访。1895年法国首次出现真实再现活动影像的技术电影,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以上19世纪的发明,为20世纪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观念准备。
1920年11月,美国匹茨堡的KDKA电台的播音,标志着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介----无线广播电台。几年内,广播技术遍及世界各主要国家。既然声音可以跨越空间传播,图象可不可以?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都在研究无线电视。1936年德国的实验电视部分转播了柏林奥运会。现在一般把英国BBC电视台1936年11月播出节目,视为世界电视广播的开端。具体哪个算第一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在广播电台出现十几年内,电视技术就被推向社会了。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电视的发展,使之在50年代初从新开始。然而,又是仅过了十几年,苏联和美国于1962年将通讯卫星送上天空,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信号的洲际传播。
计算机技术从60年代起,很快被运用于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先是报刊和通讯社业务(编务和印务)的自动化控制,接着是数字化技术武装卫星广播和电视。如果将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做一简单的年代分析,不难看出,20世纪之前的发展处于相当缓慢的算术级数,而20世纪内的电子大众传播媒介,其发展则是几何级数。
1457年 第一张印刷新闻纸(纽伦堡)
1615年 第一张“真正的报纸”(法兰克福)
1650年 第一张日报(莱比锡)
1835年 第一家通讯社(巴黎)
1920年 第一家广播电台(匹茨堡)
1936年 第一家电视台(伦敦)
1962年 第一次卫星传播(欧美之间)
显然,早期报刊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其实,19世纪以前报刊对社会的影响力,除了政治动荡时期起些煽动作用外,远不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那样巨大而深远,报刊在社会中处于文途末路地位。但是在20世纪,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由于无处不在、深入到家庭所有成员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全世界每天有近4亿份报纸在传播,全社会拥有20亿多架收音机和8亿多台电视机。21世纪世界新闻传播面临的情形是:无止境的传播技术创新、高度的商业化操作、全面的全球化趋势。
九,发展迅速但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
互联网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这种媒体有一个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地方,即它并不是一种提供某种信息的媒体,而只是一种信息平台。个人、团体、传统大众媒介、权力组织,只要拥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上这个平台,看到别人的信息和发出自己的信息。它没有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内容,但是具备了将各种信息形态(图文、声音和活动图象)相互转换的能力(尽管目前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具有强大的同步交互传播的能力,以及全球性高时效的传播能力。然而,一种不能具备产业特征的交往手段,即使科技含量很高,在没有市场的支持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至少在当前,网络传播处于两难的境地:最先进的传播科技,但是不拥有规模化的市场。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相当的市场发展的可能性,世界上数千家传统媒介都上了“网”,但是除了个别上网媒介的体育部分外,多数只有投入,很少产出,无法形成商业规模。因特网是为了商业目而开发的,它的火爆也是由于指望得到巨额回报,现在形成用户群后却难以建立起消费市场。迫于竞争压力,上网媒介又不得不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维护系统,升级换代。投资网络是否有出路,利润何在?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然而日益庞大的网络用户群(它的特点又是游移的,难以全面控制)却永远是一个诱惑,不断驱动着人们要解决这方面的困难,对此炒作得很热闹,尚没有看到成功的地平线。一个以免费吸引用户的传播平台,能够成为21世纪新闻传播业的新的形式吗?这需要持续的诱人动力,以保证新闻源长久地与网络结缘。
基于历史经验,在法律确立信息自由流通的前提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实行某种形式的新闻政策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需要综合考察其政治历史传统、经济形态、公众和领袖人物的民主政治素养等等。历史上一些发展中国家新闻传播业的情形,有的似乎超前了些;现实中似乎滞后的多一些。从最近数百年新闻政策发展变化的历史看,实现自由的信息流通的政策是不可逆转的。也许会有不同看法,那么我们共同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更多地领会这个世界已经须臾不可缺少的行业走过的历程,讨论中一定会有更好的理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