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贴春联的来历
过年贴春联的来历如下:
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传说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在东海的一座小岛上,有一座桃都山,山上居住着许多妖魔鬼怪。玉皇大帝派了神荼和郁垒两个天将到桃都山镇守妖魔鬼怪,哪个妖魔鬼怪要逃跑,便将他们抓起来。
这个传说在民间传得越来越广,人们认为桃木可以驱走妖魔鬼怪,于是便在过年的时候,将天将神荼和郁垒将的画像刻在两块桃木上,悬挂在大门两边,称之为“桃符”,以求驱灾辟邪。
到了五代的时候,人们开始在桃符上写一些祝福新年的吉祥话,虽然不怎么讲究平仄韵律,但这确是现在春联的雏形。
到了宋代,桃符驱灾辟邪的色彩逐渐减弱,新春祈福的特点却逐渐成为其主要特征。此时人们开始在桃符上写对联,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人们便把这种带有新春祝福与祈福色彩的桃符叫作“春贴”。
到了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春联的大面积普及还和一个小故事有关。
相传有一年除夕,明太祖朱元璋到民间微服私访,看到有的人家门前贴着红色的春联,有的人家门前却是空空如也。原来没有贴春联的人家大多是穷苦百姓,不识字,也没有钱找人代写春联,索性便不贴春联了。
朱元璋得知后,写下几副春联送给了这些人家。收到春联的人家都十分惊喜,将春联装框裱起来,挂在房子墙壁的正中央,每日烧香敬拜。
朱元璋回宫后便定下了一个规矩,无论是朝中大臣、皇亲国戚,还是普通百姓,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前都要贴春联。从此以后,过年贴春联这一习俗便广泛流传开来,一直延续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