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发源于哪个朝代

 我来答
狂人横刀向天笑
2015-10-04 · TA获得超过29.3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4.6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6351万
展开全部
  戏曲发源于原始巫术,用以歌舞娱神,到夏商宫廷俳优以表演娱人,到汉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直到宋杂剧、金元本,多元血统使得它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中国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历经上千年生生不息;它曾是亿万人的感性生活的寄托与情感的沉醉之所,积淀着中国人的根和魂;在它那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最全面、最形象、最精美的体现。第一次赋予它“戏曲”概念的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宋元戏曲考》

  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照耀到中原,戏曲艺术就在这光照中萌芽。戏曲起源于河南,形成于河南,如今繁盛于河南,并从整体上影响着中国戏曲的创作与发展;中原戏曲种类之多、密度之广,全国少见。河南人爱看戏,爱哼梆子腔;戏曲是河南人与生俱有的精神基因,是河南人的生活方式。弘扬戏曲文化,正是为我们自己寻找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海德格尔曾说过:“只有当人有个家,当人扎根在传统中,才有本质性和伟大的东西产生出来。
  中原戏曲具有起源早、种类多、受众广、影响大等特点。“诸宫调”创始于开封,标志着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开始成熟的《目连救母》搬演于开封,北宋的杂剧也形成于开封。这些都表明中原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中原戏曲来源于生活,扎根于民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作为世界戏剧史上独一无二的戏剧样式,中国戏曲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迟缓而漫长。它不似古希腊戏剧从一开始就轰轰烈烈登上人类文化的高峰,令千秋万世瞻仰遥想,却如涓涓细流绵亘久远,历经千载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原始巫术用歌舞娱神,到夏商宫廷俳优以表演娱人,到汉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直到宋杂剧、金元本,多元血统使得它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戏曲起源与中国古代乐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的河南,从远古时代就有了人类居住生息,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可以说,随着中华民族的先祖在中原这块大地上劳动生息,音乐歌舞也就相伴而生了。此后,20多个朝代在中原大地建都,催发了戏曲艺术的长期繁盛。中国戏曲从起源到形成,都离不开中原大地的滋养。可以说,中国戏曲之根在中州。

  戏曲的起源,种类,以及各种种类戏曲的特点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巧妙地利用自然界中“光”和“影”的原理,发明和创造了一种融绘画、雕塑、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剧种。“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皮影戏艺术的历史风貌。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2000多年前的汉文帝时,一位美丽聪颖的宫娥巧手将桐叶剪成各种人形,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在窗子上的影子上下飞舞,逗得小太子开心地笑。还有一个传说,源自汉武帝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汉武帝的爱妃王夫人(一说李夫人)年轻貌美,不幸早亡。武帝非常伤感,甚是思念。一位名叫李少翁的方士在宫中设置了一个“弄影还魂术”,使武帝在帷幕中影影绰绰看到了爱妃。
  随着佛教的日益深入,唐、五代时,俗讲僧“装屏设像”,用类似连环画的图像图解佛经,叫做“经变相”,后来僧人又用厚纸刻成纸人来做宣扬佛事的图像。道教也有一种宣传教义的说唱形式即“道情”,其伴奏乐器是渔鼓、简板。此时的图像仍不会动,当为皮影戏的雏形阶段。
  真正的皮影戏始于北宋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它是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说唱文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汴京在当时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逾百万,都市繁华,商贾云集,市井民俗丰富多彩,曲艺杂技、评书说唱、武术摔跤、地方小调等异常活跃,皮影戏更是风靡汴梁。社会上出现了“影戏”的称谓和“弄影戏”的专门行当。南宋的临安(今杭州)也出现了“绘革社”(皮影行业的组织)。两宋期间的皮影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纸影为代表的汴京和以羊皮影为代表的临安,成为我国最早的两个皮影戏的传播中心。
  皮影戏在元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与当时统治者的爱好是分不开的。相传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非常喜爱皮影戏。蒙古军在西征中,常常利用战争空隙时间欣赏影戏表演。不仅如此,由于征战的缘故,蒙古军还把皮影戏带到了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各国。
  明、清两代是皮影戏的鼎盛时期并迅速向全国发展,剧目日趋丰富,技艺为之精巧,用皮也改为牛皮或驴皮。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陕西华阴、华县为代表的西部皮影,河北滦州为代表的北方皮影及临安“绘革社”为代表的南方皮影三大传播中心和南北两个皮影造型体系。皮影戏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不断的融合,在各地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并冠以地区名称,如陕西皮影、河北皮影、河南皮影、四川皮影、湖南皮影、湖北皮影等,其中以陕西皮影最突出,一直流传至今不衰。
红楼下的儿女
2011-05-29 · TA获得超过65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6万
展开全部
一)戏曲摇篮:

山西,是中国戏曲发源地之一,堪称中国戏曲的摇篮。 早在北宋年间,山西南部已有了萌芽状态的戏剧艺术,如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傀儡戏、影戏等 ,均在民间广为流行 。当时的泽州(今山西晋城)曾出过一位有文化的说唱艺人孔三传,他在唐宋大曲和鼓子词一类单宫调说唱的基础上,首创“诸宫调”说唱艺术,采用传奇、灵怪故事,编演诸宫调说唱本,在卞京瓦舍中献艺,曾经名噪一时,为元杂剧的形成,创造了更成熟的条件。据南宋玉灼《碧鸡漫志》卷二载:“元丰、元佑间……泽州有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耐得翁《都城纪胜》说他“编撰传奇、灵怪,入曲能唱。”上党梆子又叫上党宫调,据说即由孔三传首创诸宫调而得名,孔三传的诸宫调要比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至少早一百年。

元蒙贵族灭金后的八十年间,废除了开科取士制度,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降到了“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没有出路,一部分文人为了谋生,便与民间艺人一起成立了戏曲、曲艺作者的行会组织——书会。参加书会的作者称为书会才人,他们在诸宫调和金院本的舞台艺术基础上 ,综合唐宋话本 、词曲歌舞和说唱艺术的经验,运用代言体,创造性地开拓了一本戏四折、换用四个宫调、敷演一部完整故事的元杂剧形式。

位于山西南部的平阳府(今临汾市)就是产生元杂剧的温床。平阳府“东连上党,面临黄河,南通卞洛,北阻晋阳”,它一向是中原的门户,历代政治军事要地。宋元时期,这里城市经济发达。这一带又盛产上品白麻纸,雕版印刷业十分兴旺。元朝初年,这里还建立了“经籍所”,集中一批人才编辑经史,所印大量图书,号称“平水版”。与诗词戏曲有关的新刊《平水韵》书,就是在这里编印的。这里一度文士荟萃,优伶辈出,成为产生元杂剧的沃土。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以曲为主,兼用旁自。伴奏初以笛子、拍板、鼓为主,后来又加入锣,成为元杂剧的四件主要伴奏乐器。金元时期的平阳府,又是北方全真派道教活动的中心,所以元杂剧的编演,有不少表现神仙道化故事的剧本。这一时期,山西出了一批杰出的戏曲作家,如解州的关汉卿( 亦有大都或祁州之说 ),襄陵的郑光祖,平阳的石君宝、狄君厚、孔文卿、赵公辅、于伯渊,新绛的李潜夫,太原的乔梦符、李寿卿、刘唐卿,大同的吴昌龄,河曲的白仁甫等人,都留有许多不朽的著作。元杂剧在晋南形成后,很快传入大都(今北京),不少戏曲作家也都云集京师,形成了以元杂剧为主的中国戏曲艺术第一个黄金时代。

正因为元杂剧形成于山西南部,金、元以来,山西南部的戏曲文物特别丰富。晋南、晋东南有宋建“舞亭”、“舞楼”的碑记,临汾、襄汾、洪洞、新绛、翼城等地,现在还保存有元代的八处戏台,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珍贵戏剧文物。万荣县孤山风伯雨师庙的元代舞台石柱上,尚刻有“元大德五年三月清明,尧都大行散乐人张德好在此作场”的记载,闻名中外的洪洞广胜寺旁边明应王殿元泰定元年的戏剧壁画,横额为“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尧都就是平阳,散乐实际就是走向杂剧的一个重要演变过程,这些都说明了元杂剧是在这里形成的。至于侯马金墓、稷山马村、化峪、苗圃出土的十八座金墓,其中也有关戏剧的大量砖雕,不只保留了形成元杂剧以前的大量戏剧史料,还可以看出当时戏剧艺术与晋南人民文化生活的特殊关系。

(二)地方戏曲

山西的戏曲艺术,不只历史悠久,其剧种繁多,也可居全国首位。据1980年普查,全省有大小剧种五十二个之多。

山西山多,自古交通不便,这本来是不利条件,却因此而保留了许多古老剧种。如晋北的“赛戏”(又名赛赛),晋南的“锣鼓杂戏”,晋东南的“对子戏”,这类戏没有唱腔曲调,尚属“吟诵体”戏剧,与古代的村社故事社火相近,仍保留了“竹竿子”表演形态的村社百戏表演。也有一些是反映当地原始风情剧目的。

如晋北地属大陆性气候,童山秃岭,十年九旱,群众常为旱灾所苦,赛赛戏有个剧目叫做《斩旱魃》,又称《斩赵万牛》。过去天旱祈雨敬神要演这出戏,从台上演至台下,装扮旱魃的演员是光膀子,头戴羊肚,可以在食品摊上随便抓东西吃。摊贩们不以为嫌,反倒认为有益于他的“利市”。然后戏再演至台上,表示斩了旱魃之后,可以风调雨顺。这当然是迷信了,同时也曲折地反映了旧时代塞上农民战胜干旱灾害的愿望。晋南地区有一段民间传说,说蚩尤当年被黄帝杀死,变成了刺牛怪,依然兴风作浪,为害一方。每遇天旱狂风,群众就认为是刺牛怪又在作乱,制造旱情。尤其是运城盐池一带,是著名产盐区,淡水宝贵,最怕天旱。于是,他们寄希望于神。晋南人最崇拜的神是关羽,因为关羽是本地人,肯为他们解除灾难。因此,锣鼓杂戏有一个神话剧目,叫做《关公战蚩尤》,同样寄托了晋南人民战胜干旱的要求。

“耍孩儿”、“道情”、“弦子腔”、“清戏”、“眉户戏”,都是较老的联曲体剧种。山西的地方戏以“道情”名者很多,有“晋北道情”(包括神池、右玉等县道情)、“晋西道情”、“洪赵道情”和说唱形式的“阳城道情”、“永济道情”、“太原道情”、“大同道情”等。

“耍孩儿”也叫“咳咳腔”,流行于山西北部,“耍孩儿”对全国人民来说,虽然比较生疏,但它的历史却要比南昆北戈,东柳西梆要古老得多。“耍孩儿”剧种,有它自己独特的唱腔,独特的剧目和独特的表演艺术。它至今仍然独树一帜,扎根在山西北部的人民群众之中。“耍孩儿”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更加优美动听、悦耳感人。“耍孩儿”的优秀传统剧目有《千里送京娘》、《狮子洞》、《刘家庄》、《绣鞋记》等十余种。

“大行弦子胜”是河北“丝弦戏”同一个剧种的分支,它是由“清音桌”坐唱演变来的,历史较较久,传说清同治年间才加入了弓弦乐器“板胡”。曲牌分“官调”、“越调”两大类,民间传奇剧目较为丰富。

眉户戏相传出自陕西省的眉县和户县。传来晋南后,逐渐发展丰富成为具有晋南特色的戏曲剧种之一。眉户起初用于弹唱故事,以后才演变为登台扮演的形式。它的曲调丰富,乡土气息浓郁,以朴素的语言表现人民生活,易记易唱,琅琅上口。72大调、86小调、没有死板的格律限制。晋南眉户的念白沿用蒲白,但在节奏上略有差异。在表演上,吸收了蒲剧的帽翅、水袖、手帕等技巧,行当齐全,以生、旦、丑为主。主要传统剧目有:《张连卖布》、《隔门贤》、《抬万金》、《反大同》、《三进士》、《泰山图》、《紫荆关》、《珊瑚坠》等。眉户戏的形式更接近于现代生活。晋南临猗眉户剧团自从建团以来,三十年来坚持演现代戏,除了别的原因外,与这种戏剧形式也颇有关系。

“清戏”是“青阳腔”的异枝,已呈衰退状态。

广泛流布于山西各地的秧歌戏,竟达十六种之多。这些秧歌戏从音乐唱腔上说,并非一个类型,有的为民歌体,如“祁太秧歌”、“沁源秧歌”,有的为初期板腔体,如“壶关秧歌”、“襄垣秧歌”、“武乡秧歌”;有的早已加入丝弦伴奏,如“繁峙秧歌”等;有的仍为徒歌干板演唱,如汾阳、孝义干板秧歌等;有的长期保持了民歌小戏特点,如“泽州秧歌”等;有的由于移植了梆子戏剧目,已成为板腔体、民歌体混用的风搅雪戏曲,如“朔县大秧歌”等。总之,花样繁多,流布范围却较小,当地群众都很热爱它。

“上党皮黄”是早期由京二黄传来并且地方化了的一个支派。“上党落子”则是由河北“武安落子”传来上党地区后,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现已形成一个较大的剧种了。还有“碗碗腔”、“线腔”、“罗罗腔”、“卷戏”、“蛤蟆嗡”、“凤台小戏”、“小花戏”、“拉花”、“扬高戏”等,品类繁多。有的剧种有专业剧团,有的为业余演出;有的欣欣向荣,有的观众面日渐缩小,甚至有的已经衰退或已近消亡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双百方针与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对各个剧种分别给予大力支持,大部分焕发了青春。但是,如“罗罗”、“卷戏”、“目连戏”、“赛赛”、“对子戏”等少数剧种已不易恢复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iulei074045
2011-05-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至少唐代已经有戏曲,元朝达到兴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快乐青春8655
2018-05-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58
展开全部
戏曲是什么人传下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c99ed10c0e
2011-05-29 · TA获得超过45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4.2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