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病死,历史记载上没有异议。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日(二月初五),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不久,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
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
扩展资料
刘秀后世纪念
1、陵墓
刘秀死后埋在原陵,位于洛阳市北20公里处的孟津县白鹤乡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
原陵,俗称汉陵,又称原陵、汉陵。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
阙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
2、公园
刘秀公园在高邑县城南2华里的花园村村南。设立该公园是为了史纪传说中的“刘秀登基”。史料记载,公元25年,刘秀于此千秋台登基称帝,欲开创其千秋霸业,故曰:“千秋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秀
刘秀是病死的。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日(二月初五),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不久,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
扩展资料
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西汉建平元年,生于陈留郡济阳宫 。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
作为汉室宗亲,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号“舂陵军”。更始三年(25年),公开决裂更始政权,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经过长达12年统一战争,灭亡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
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
中元二年(57年),驾崩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颇有作为的开国君主,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使大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废墟中恢复和发展。
刘秀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秀
刘秀的六世祖为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刘发有个庶子刘买被封为舂林侯,这就是刘秀的五世祖。舂林属于南阳郡,因此刘秀的籍贯已经不是刘邦的丰沛,而是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了。刘秀也与刘邦一样,当他还是个普通百姓时就到了都城长安;不过刘邦有福看到秦始皇出巡,刘秀却没能看到当时的皇帝王莽,只看到执金吾出来巡视。执金吾是掌管京师治安的长官,他的出巡自然气派得很,在一大群骑士、车马的簇拥下,更显得威风凛凛。于是刘秀感慨地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阴丽华是南阳新野的一位女子,美丽出众,与刘秀也算是同乡了,刘秀原先对她还只是“心悦之”,而离开家乡到了长安,就不知不觉地“宣之于口”了。有情人终成眷属,新莽末年,刘秀与哥哥刘縯共同加入绿林军。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六月,已经是更始帝手下一员大将的刘秀终于如愿以偿地娶阴丽华为妻。其时,新郎官28岁,新娘子19岁。不久,为了革命战争的需要,身为司隶校尉的新郎官西去洛阳,新娘子则回归家乡新野。七个月后,更始二年正月,刘秀转战至河北真定,又娶了当地女子郭圣通,并且对她也很宠爱。别惊讶,彼时彼刻,堂堂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六妾算得了什么?何况当时的刘秀身为一方统帅,势力正急剧膨胀,称帝已是早晚间事,再娶一房妻以慰征途寂寞,岂不是理所当然、小菜一碟?果然仅仅又过了一年多,更始三年的六月就变成建武元年的六月了。丈夫做了皇帝,郭圣通则被封为“贵人”。不过,刘秀虽然“喜新”,却并未“厌旧”,当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后,便派人到南阳,将阴丽华连同自己的姐姐湖阳公主、妹妹宁平公主一并接到洛阳。刘秀打算立阴丽华为皇后,阴丽华坚决推辞,说是郭贵人已经生下皇子了,自己还没有生育,当然应该立郭氏为皇后。这话倒也在理,不过,可能还有另一个没有说出口的原因,那就是郭圣通为真定“著姓”,而她的母亲又是刘氏宗室真定恭王刘普的女儿,比起一介平民的阴家来,社会地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于是建武二年,郭圣通被立为皇后,她那刚刚出生的儿子刘强则被立为皇太子;阴丽华则退居“贵人”之位。刘秀共有11个儿子,其中郭圣通生了5个:刘强、刘辅、刘康、刘延和刘焉。10多年后,郭皇后“宠稍衰,数怀怨怼”。事物有盛必有衰,你郭圣通既被立为皇后,自然是宠“盛”之时;皇上宠幸你10来年,然后渐渐地由盛而“衰”,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可你却对皇上心怀怨恨,并多次表现出来,这就是你的不是了:皇上嫔妃众多,人人望宠,凭什么要对你郭圣通一人“专宠”呢?再说既已宠衰,“怨怼”了又有什么用处?郭圣通“怨怼”的结果,是在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被废掉了皇后之位。阴丽华也为刘秀生了5个儿子:刘庄、刘苍、刘荆、刘衡与刘京;还有一个“许美人”,生子刘英。就在郭圣通被废的同一年,阴丽华由“贵人”进位为皇后。在废立之际,刘秀下诏昭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说:“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这个罪名可是大得吓人哪!你看,对于不是她生的那些皇子们,她岂但不能“抚循”、“训长”而已,那些皇子们撞上她这位“国母”,还“若见鹰鹯”哪!何谓“鹰鹯”?凶残的猛禽也!《诗经》的首篇《关雎》,据说是歌颂“后妃之德”的,而你这位郭皇后,非但无德可颂,而且有吕雉、霍显的遗风!吕、霍之“行状”已如前述,其残忍恶毒,令人发指!如此德性,怎堪托以六尺之孤,怎堪继承皇室之祀,怎堪继续“母仪天下”?从这份诏书看,要么郭圣通受了不少诬蔑,却无法为自己辩白;要么她果然有令人发指的种种罪恶——至少是在实施过程中被及时制止的罪恶。那么,究竟她是谋害哪位皇子没有得逞呢,还是另有被害死的皇子讳而未书,尚在我们所看到的刘秀那11个皇子之外?由于史无明载,难以妄加论断。不过还算好,就在同一年,刘秀封郭圣通的第二个儿子刘辅为中山王,并让她当了中山王太后;后来刘辅徙封为沛王,她又被封为沛王太后。刘秀待郭圣通的亲属也不错,她的弟弟及两个堂兄都被封为侯,她的叔叔早逝而无子,一个女婿也被封了侯。郭圣通的母亲去世时,刘秀还亲自前往吊唁。在母亲去世后两年,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郭圣通也因病去世,估计只活了40来岁;而阴丽华则一直活到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享年60岁。
就在母亲被立为皇后的同一天,建武二年六月戊戌,刘秀的长子、仅仅一周岁左右的刘强就被立为皇太子。俗话说“母以子贵”,其实有时候也可以反过来说,“子以母贵”。刘强被立为太子,除了是皇长子外,其母亲郭圣通被立为皇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到了建武十七年,随着母后被废,刘强也“常戚戚不自安,数因左右及诸王备其恳诚,愿备蕃国”。他虽然才17岁,可是头脑很清醒:随着母亲的被废,自己已经由“嫡子”变为“庶子”了,怎么可能长久地保留至为尊贵的皇太子之位呢?估计他的“戚戚不自安”也早在母亲失宠之时就开始了,母亲被废既成事实后,他多次向父皇左右的人与自己的弟弟们诚恳地表示:自己心甘情愿地离开皇太子之位,心甘情愿地去某一个藩属国,当一个诸侯王。那么,倘若他不如此,又“可奈何”?又“奈若何”?随着母亲皇后之位的被废,你这太子之位的被废,不也是迟早的事么?有个名叫郅恽的大臣也劝刘强道:“久处疑位,上违孝道,下近危殆,不如辞位以养母氏。”这也是实情:随着事情的变化,“皇太子”这一位置已经从“尊位”演变成“疑位”了,倘若你长久地占着不让,不但使老父亲为难,有违孝道,而且于你自己还十分危险呢!你何不退避到亲王的地位,专心专意地奉养母亲呢?刘强辞让太子的信息很快就反馈到皇帝那儿,刘秀很不忍心,犹豫了很久,直到两年后的建武十九年,才答应了刘强的请求:让自己的第四子、阴丽华的长子刘庄取代刘强当了皇太子,而刘庄原来的东海王之位则让给了刘强。由于刘强的被废不是他自己的过失,而且他自己也多次谦让,刘秀对他相当优待,其封国除了原有的东海郡外,又将鲁郡拨给他,王国的宫殿设施等也与洛阳的皇宫差不了多少。然而很遗憾,刘秀死后的第二年,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刘强也一病而逝,年仅34岁。
沛王刘辅是刘秀的第2个儿子,他除了受门客刘鲤替父亲刘玄报仇而殃及池鱼,被父亲囚禁了三天外,在都城时遵纪守法而又爱好学习;到了自己的封国则恭谨有礼,始终如一,被人们称为“贤王”。不消说,他对母亲沛王太后郭圣通想必也是孝顺的。刘辅做了46年王爷,一直活到汉章帝时,约莫60岁左右才去世,平平安安地过了一生。
刘秀的第3子楚王刘英就不同了。他的母亲许美人无宠,因此他的封国也就“最贫小”。刘庄做了太子后,别的兄弟们大概都对他有点敬而远之吧,唯独刘英与他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刘庄对这位三哥也就“特亲爱之”,做了皇帝后更是经常有财物赏赐给他。永平八年(公元65年),为了招募镇守北方边疆的兵源,汉明帝下诏:但凡死罪者,可以缴纳细绢抵赎,然后前往北疆大营当兵。刘英就交给封国宰相30匹细绢,当然,身为诸侯王,他不会要求去当兵,而是替自己“赎罪”,在奏章上说:“身居藩属,积累了不少罪恶。为了感激皇上的大恩大德,我愿意奉送丝绸,以抵赎罪愆。”封国宰相转报朝廷,明帝下诏回答道:“楚王口念黄帝、老聃的文章,崇拜佛家的仁慈,还沐浴更衣,斋戒三个月,在神祇面前立下了誓言。他和朝廷之间哪有什么嫌疑?有什么需要悔过自责的?细绢都还给他,让他在招待和尚时多摆几桌筵席。”刘英本来就“好游侠,交通宾客”,也就是喜好结交四方豪杰之士,这对于一个诸侯王来说,可是最为忌讳的呀。然而他已经预先向朝廷赎罪,朝廷不但不予责备,还倍加抚慰,他的胆子就更大了,大批地结交方术之士,制作什么金龟、玉鹤,并刻上显示祥瑞的文字。于是有人上书揭发,说刘英“造作图书,有逆谋”。汉明帝立即派遣官员前往楚国调查、审讯。调查的结果是情况属实,有关部门奏报说,刘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求明帝将他依法处斩。明帝念及兄弟情份,不忍心,只废掉他的王爵,将他流放到丹阳泾县,赐与汤沐邑500户。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年初,刘英在泾县自杀,明帝下令仍然将他以诸侯王的礼节安葬。笔者之所以将刘英的罪行从《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中摘录,只是想说明:从来看,其实所谓的滔天大罪,并没有多少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擅自设置官爵以封赏下属固然是大过错,毕竟与招兵买马、制作兵器、训练军队不同,即使刘英果真有叛逆的意图,离能够真正举兵叛逆还遥远得很哪。然而,对于专制帝王来说,悠悠万事,唯有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为大,焉有不将可能出现的任何“逆”、“乱”苗头彻底消灭于萌芽状态之理!
刘英虽死,“楚狱”却远远没有结束。汉明帝刘庄对刘英的家属非常仁慈:许美人——许太后不必缴还封国太后的印信,因此她仍然可以留居于故楚王宫中;刘英的儿子中有封了侯爵的,女儿中有封了公主的,仍然保留各自的封号与采邑。然而,其余那些被牵连进去的官吏与平民们,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皇帝严令“穷治楚狱”,在案发之初,因“辞语相连”而入狱的,从京城洛阳的皇亲国戚到各诸侯国、各州郡的地方豪杰都纷纷入狱,加上各级审讯官员迎合上面的意思有心陷害,因而被杀害、被贬逐流放的就已经有1000多人,而尚未定案、羁押狱中的,更有数千人。刘英曾经将天下名士记载于密册之上,汉明帝看到其中有吴郡太守尹兴的姓名,就将尹兴及其僚属500多人都押到洛阳监禁审讯,最后竟有一大半人死于酷刑拷问之下,唯有门下掾陆续、主簿梁宏、功曹史驷勋备受各种毒刑,以致身上肌肉寸寸溃烂,却始终不承认谋反。陆续的母亲千里迢迢地从吴郡来到洛阳,烹调饮食,托狱吏送给儿子吃。陆续受尽酷刑仍然神色不变,看到这些饮食却泪流满面,痛苦得不能下咽。治狱使者奇怪地询问缘由,陆续说:“我母亲到洛阳来了,我却见不到她,因此心中伤痛”治狱使者问:“你怎么知道你母亲来了呢?”陆续答道:“我母亲切肉都是方方正正,切葱也是一寸长短。我一看这些饮食就能知道啊。”使者将这一情况禀报上去,汉明帝才赦免了尹兴、陆续等人,但仍然禁锢终身,不准他们再做官;而已死的那大约300名吴郡诸吏呢,也只能是白送了性命,谁会替他们平反昭雪!
被告中有颜忠、王平二人,口供中牵引到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濩泽侯邓鲤与曲成侯刘建。耿建等声称从来没有与颜忠、王平见过面。可是当时汉明帝正在盛怒之中,听不进任何替被告辩护的话,负责审讯的官员也都惊惶恐惧,只要是被口供牵连上的,一律逮捕判罪,谁敢替被冤枉的人辩白一句?唯有侍御史寒朗怜悯耿建等被人诬陷,一次审讯时突然问颜忠与王平:“耿建等人分别长的什么模样?是高?是矮?是胖?是瘦?”这个意外的问题顿时使颜忠和王平傻了眼,呆呆地愣在那里,根本就回答不出。寒朗更加相信他俩是胡攀乱牵,便上了一份替耿建等辩护的奏章。汉明帝看了奏章后问:“你说耿建等人没有罪,那颜忠、王平为什么要供出他们?”寒朗答道:“颜忠、王平知道自己犯的是灭族重罪,因此尽量多牵扯人,希望能被从轻处置。”明帝又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早点上奏,致使四位列侯久久地关在狱中?”寒朗道:“臣生怕还有人会检举他们的其他罪行;现在看来只此一桩。”明帝怒道:“好一个首鼠两端的猾吏,给我拖下去狠狠地打!”卫士们正要将寒朗押解下殿时,寒朗说:“临死之前,愿陛下再听臣一句话。”明帝挥挥手,让卫士们且慢动手,然后问:“你与谁撰写了这份奏章?”寒朗答道:“臣单独撰写。”明帝又问:“为什么不与三府先商议一下?”“三府”指皇帝以外权力最大的太尉府、司徒府与司空府,寒朗说:“臣知道自己一定会被灭族,因此不敢多牵连别人。”明帝心中一动,问:“你怎么知道会被灭族?”寒朗答道:“臣审理这桩叛乱巨案已经一年了,不能将罪犯全部缉获,反而替囚徒呼冤,当然会被灭族。然而臣之所以还要启奏,就是真诚地盼望陛下能有一线觉悟啊!臣亲眼看到那些负责审讯的官员众口一声地认为:叛乱巨案,严重异常,作为臣子,理应和朝廷保持高度一致,对案犯嫉恶如仇,与其将可能有罪的误放出去,不如将可能没罪的误关进来,自己就不会因手软而受到查究了。正因为审讯官们都普遍怀有这种心态,因此审问一人,就能牵连出十人;审问十人,就能牵连出百人。每次公卿大臣们朝会,陛下询问此案的得失,大家都长跪回答:‘按照旧制,叛逆大罪应当诛灭九族;如今陛下大恩大德,只惩罚罪犯本身一人,普天之下的臣民,真是幸福无比了!’可是据臣所知,他们中的很多人回到家中后,嘴里虽然不敢多说什么,却经常抬头盯着天花板,轻轻地叹息不止,明知此案中有不少人受了冤屈,可是有谁不顾身家性命,敢与陛下唱反调呢?臣今天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就是死也没什么可悔恨的了。”汉明帝终于“意解”,命令寒朗退下。两天之后,汉明帝亲自到洛阳监狱审问囚犯,一下子就释放了1000余人。据说时值久旱,立时天降大雨,当真是“天人感应”了。明帝之妻马皇后也因为“楚狱”滥杀太多,找了个适当的机会向丈夫进言。明帝这才有了恻隐之情,觉得自己的做法有点过火了,据说半夜里还睡不着觉,起床思考徘徊,终于降下圣旨,赦免了不少所谓的“犯人”
刘英死后,楚国变成楚郡,任城县令袁安被提拔为楚郡太守。一到郡中,他不入太守府第,而是直奔监狱,审问因“楚狱”而被牵连的诸多囚犯,凡是没有确凿证据的,一律下令释放。他手下的那些府丞、掾史吓坏了,纷纷跪伏于地,磕头力争道:“大人,万万不可!包庇谋逆之徒,依据法律,是与谋逆者同罪啊!”袁安却道:“如果是我处置失当,由我太守独自承当,绝不会连累你们的。”便将处置的结果如实向明帝奏报。明帝此时已经“感悟”,当即批准。这一来,经袁安之手获得释放的达400余家。尽管有寒朗、袁安等正直的大臣通过各自的方式尽可能地缩小了冤案的规模,然而绵延一年的“楚狱”,还是“连及死徙者数千人”,包括供出不少“同党”的颜忠与王平,他俩虽然未被“明正典刑”,却也未能获得释放,最后死于狱中。
刘秀的第5个儿子济南王刘康为郭圣通所生。他在封国“不循法度,交通宾客”,于是有人上书告发他“招来州郡奸猾”,又“案图书,谋议不轨”。从字面上看,与楚王刘英几乎没什么差别。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对于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汉明帝却宽容多了,不忍心穷追细究他的“罪状”,只将其封国削掉了5个县。而到了明帝之子章帝刘炟手上,5个县又都还给了刘康。刘康得到鼓励,遂肆无忌惮地聚敛财富,大张旗鼓地扩建宫室,“奢侈恣欲,游观无节”,拥有奴婢1400多人,厩马1200多匹,私田800余顷。虽有封国大臣以“恭俭”劝谏,可刘康哪里听得进去?他于建武十五年被封为济南公,两年后进位为王,当了59年的王爷,一直到汉和帝时才去世,估计活了80岁左右,堪称“福寿双全”了。
刘秀的第6个儿子东平王刘苍,阴丽华所生。刘苍不但“少好经书,雅有智思”,而且相貌堂堂,在明帝、章帝两朝都很受器重,赏赐无数,于汉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病逝,大约活了50来岁。
刘秀的第7个儿子阜陵王刘延为郭圣通所生。刘延性情暴烈,对部属严酷无情。他原来被封为淮阳王,汉明帝永平年间,有人上书告发他与姬妾的哥哥谢弇以及驸马都尉韩光“招奸猾,作图谶,祠祭祝诅”。韩光虽说是刘秀的女婿、馆陶公主的丈夫,不过没效,照样与谢弇一齐掉了脑袋,甚至连中央王朝的司徒邢穆也因受牵连而送了命,其余那些被处死的、被贬逐的更是不计其数。有关部门请求将刘延一并诛杀,其时“楚狱”刚刚过去一年多,明帝认为他的罪行没有楚王刘英严重,因此法外加恩,只将刘延徙封为阜陵王,食邑仅仅两个县。刘延心中怨恨,常常发泄不满的言论。结果章帝即位之初,又有人告发刘延与儿子刘鲂密谋叛逆。章帝刘炟仍然不忍心杀他们父子,将刘延贬为阜陵侯,又再削掉一个县的食邑,并且特派专人前往监视,不准他与任何官吏、百姓交往。这样,刘延形同囚徒,基本丧失了人身自由。直到七八年后,章帝巡游到九江,而刘延居住的阜陵在今安徽全椒县东南,距九江郡不远,章帝便让刘延带着全家到寿春见面。眼看着自己的这位亲叔叔“志意衰落,形体非故”,他的妻子儿女们活得也比较糟糕,章帝油然生出怜悯、伤感之情,不但恢复了他的阜陵王之位,还再划拨给他四个县邑,赏赐给他不少钱财,并让他离开地势低下潮湿的阜陵,而将王国的都城定在寿春。这样,刘延晚年的景况改善了不少,约莫活了六七十岁,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刘秀的第8个儿子广陵王刘荆也是阴丽华所生。他颇有心机,起先被封为山阳王。东海王刘强有个舅舅,名叫郭况,官居大鸿胪之职。刘秀刚死,灵柩还停在殿上,刘荆就派人冒充郭况的仆人送给刘强一封匿名信,对他的无罪而被废、母亲郭皇后也受到贬黜愤愤不平,并建议刘强从东方发兵以夺取天下,信中还说:“高祖皇帝起兵时不过是一个亭长,陛下也兴起于偏僻的白水乡,何况大王是陛下的长子、原先的储君呢?大王应当做秋天的严霜肃杀万物,别成为圈里的绵羊任人宰割。陛下驾崩,闾巷里的无赖之徒尚且乘机抢劫以满足欲望,何况大王呢?希望大王像高祖、陛下那样立下雄心壮志,可别像秦公子扶苏、将闾兄弟那样在灾祸临头时呼天哭地。”刘强收到这封信后吓得魂不附体,当即捉住那送信人,并把信重新封好,一并交给了新皇帝刘庄。不消说,作为幕后指使者的刘荆很快就被供出来了。不过,刘庄因为刘荆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将事情压下来不让外人知道,仅仅命令刘荆出住到河南宫,离朝廷远一点。不久西方的羌人造反,刘荆又与星象学家们谋划,看看能不能乘着羌乱“有所作为”。汉明帝刘庄听到风声,便将他贬为广陵王。哪知没过多久,他又让人替自己相面,并问:“我的相貌酷肖先帝。先帝30岁时便得了天下,如今我也30岁了,能不能起兵争天下?”相面的告发了他,刘荆吓得让人将自己关进狱中,以求免罪。明帝仍然不想穷究其事,传下诏旨,只让他享受封国的租税,却不准他再与封国的任何官吏交往,并命令使相、中尉谨慎地替广陵王“宿卫”——其实是将他软禁起来了。哪知刘荆“怙恶不悛”,又借祭祀诅咒明帝。结果“有司举奏,请诛之”。刘荆估计这下子逃不脱了,自杀身死。他,大约只活了30岁出头。
刘秀的第9个儿子刘衡于建武十五年被封为临怀公,可惜还没等到两年后进位为“临怀王”,就一病而逝。在刘秀的11个儿子中,他是唯一一个死在父亲前面的。
刘秀的第10个儿子中山王刘焉,也是郭圣通最小的儿子;而郭圣通呢,也最偏爱这个“瘪奶儿”。大概对郭后被废多少也有点歉意吧,刘秀在世时他一直能够留在京城里,不像其余的兄弟,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得回各自的封国。即使明帝即位、各诸侯王前来朝拜过后,他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封国,明帝还“特加恩宠”,让他可以随时往来于京师与封国之间。大概是被宠坏了吧,他的一个姬妾韩序,不知犯了点什么过失,他竟然将韩序勒死了。封国宰相奏报朝廷,明帝仅仅是削掉他的一个县。章帝即位以后,又将这个县还给了他。刘焉做了52年中山王,于和帝永二年(公元90年)病逝,估计也已70开外了。
刘秀的第11个儿子琅邪王刘京也是阴丽华所生。他虽然孝顺而又好学,却好修宫室,穷奢极欲,宫殿馆舍的墙壁中都镶嵌着金银。然而,由于他多次上诗赋歌功颂德,因此不但父亲刘秀,哥哥刘庄对他也“尤爱幸,赏赐恩宠殊异,莫与为比”。他当了31年琅邪王,也是善终。
刘秀还有5个女儿,分别被封为舞阳长公主、涅阳公主、馆陶公主、淯阳公主与郦邑公主。舞阳长公主的丈夫梁松官居太仆,受封为陵乡侯,因犯“诽谤”罪而被杀。馆陶公主的丈夫韩光,前面已经说过,因与淮阳王刘延谋反而被诛。淯阳公主的丈夫郭璜官居少府,受封为长乐侯,因牵连进外戚窦宪的谋反案而被处死。郦邑公主最惨,她嫁给了皇后阴丽华的内侄阴丰,竟被阴丰杀死。阴丰则不消说,被依法处死,却害了他的父亲——阴丽华的弟弟新阳侯阴就,也不得不自杀了。只有涅阳公主比较幸运,与丈夫显亲侯窦固都得以善终。
最后再说说刘秀。自从他的哥哥刘縯被更始帝刘玄杀掉后,他在别人面前虽然不敢稍微暴露一点不满,饮食言笑也和平常一样;然而每当独处之时就不喝酒,不吃肉,以祭吊哥哥,细心的近侍还发现,他的枕席之间常常有涕泪之痕。他的亲信将领冯异看出他内心的痛苦,想安慰他几句,刘秀连忙掩饰并制止道:“你可不要乱说!”新莽政权灭亡后,刘玄派刘秀到河北活动。刘秀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徒,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得到人们较为广泛的支持。再往后,他与刘玄决裂,镇压并收编铜马等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于是在公元25年称帝,公元36年再次统一了全国。刘秀在位期间先后九次释放奴婢的命令,多次下诏免罪徒为庶民,减轻租税徭役,发放赈济,兴修水利,并裁并四百余县,精简官吏,节省开支,实行“度田”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在中央,刘秀加重尚书职权,以削弱三公权力,废除掌握军权的都尉,同时扩大选拔士人充当各级官吏,以巩固中央集权体制,史称“光武中兴”。这是专制社会出现的第三个“盛世”,与“文景之治”及“昭宣中兴”相比,前两个“盛世”都是两个皇帝共同创造了一个时期,而“光武中兴”则是刘秀独自开创——当然,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他的那个“中兴”后继无人。不过无论如何,与文、景、昭、宣诸帝相比,刘秀更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是一个开国皇帝,比起前面的四位盛世皇帝来,他显然更有值得自豪之处。而作为一个皇帝,无论其本人还是妻子儿女,与前面诸多悲惨的皇帝相比,刘秀应该说还是比较幸运的,不但自己善终,妻子儿女们的状况还算可以。除继承皇位的刘庄外,10个儿子中只有两个死于非命;5个女儿中只有一个被丈夫杀死。当然,说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儿子中还有死在父亲前面的,有被软禁了若干年的;而5个女婿中,竟有4个被杀,致使5个女儿只有一个有可能与丈夫白头偕老。
咳,十五六个子女中,只有3个死于非命,这对于一个父亲来说,竟然是一种幸运——这令人心颤的幸运!
刘秀在位期间没有出现过儿子篡位的事情,只有太子刘强在母亲郭圣通被废后让出了太子之位给刘阳,立刘阳为太子算是为了补偿阴丽华吧(个人观点),但是刘秀很关爱废太子刘强是不争的事实。
刘秀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没有出现过家族争权的事情,在他死后明帝和章帝开创了著名的“明章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