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的利弊

 我来答
鲁步凌青40
2023-03-14 · 超过7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6.9万
展开全部

其他信息:

出国留学的优势:

到国外留学,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如何才能尽快适应甚至融入留学生活,是每个留学生都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在解决这个难题时,会不由自主的寻求其他中国留学生的帮助。但是,在这过程中,固有的圈子已经在慢慢地形成。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留学目的,中国留学生需要更“开放”一些,把自己当做本地人一样“展现”给所在的文化。

以下几点实用建议:

拒绝宅男/宅女,熟悉当地语言和文化:

语言是很多中国留学生向外来文化封闭自己的原因。很多留学生初到国外时,会担心语言表达不正确而把自己憋在宿舍里,浪费了跟外界学习语言以及快速提高外语水平的好机会。中国留学生应多走、多看、多想来完成英语书面用语和生活用语之间的转变,只有增加对所在地文化的了解,增加自己对语言的自信,才有可能更愿意跟外国人交朋友。走在街道上,看看各色建筑和商店,这也是对所在地文化的一种了解。同时,商店的招牌、菜单等都是方便的学习工具。同样,买东西时,不了解地道说法的时候,可以在别人买的时候在旁边看着,然后对对话进行模仿。了解当地人的说话习惯,从细节处改进,不久,就会有本质上的提高。

朋友圈的建立:

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发现,很多中国学生不愿意参与太多非华人组织的活动,不喜欢融入非华人的社交圈,主要是觉得与西方同学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太一样。但这个态度是非常不对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外国朋友见面之前就想好要说的话题,然后自己对着自己讲一遍。有了准备后,见面时就不会因为担心说得不对而不敢开口。另外,作为留学生,可以通过朋友之间互相介绍或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等方法来认识外国朋友。或者,可以在学校的论坛上发帖子,寻找对中国文化或汉语感兴趣的外国朋友来解决这个问题。走出固有的圈子,迈出与外国朋友交流的第一步,在文化碰撞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留学生活质量,也融入了所在国的文化。

专业选择影响群居心态:

中国学生是否喜欢在“中国式圈子”中活动,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年龄,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就读的专业课程。通常比较爱与自己国家同学一起活动的学生,会以读大学预科和本科的学生为主,他们年龄比较小,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异国学习和生活,遇到“同声同气”的同学自然会比较依赖,容易获得安全感,生活和作息习惯相似的他们通常喜欢结伴到图书馆读书、一起去餐厅吃饭,甚至一起去旅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也十分正常。但如果学生长期只和中国同伴生活和学习,英语水平会提高得比较缓慢,学习压力也会随即增大。而对于本科毕业到英国读研的学生而言,“中国式圈子”的活动会相对较少,因为他们出国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为的就是感受当地的文化与语言氛围,思想和社交能力相对成熟的他们会更乐于广交不同国家的朋友,接触多元文化。

一直以来,英国大学的商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都是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热门专业,课堂上的中国面孔有增无减,留学生的同班同学及学习伙伴难免都是中国人,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们运用英语的自觉性,想问题的思维也可能受到局限。如果想避免这种被动的限制,学生不妨放宽眼界,去选择自己喜欢但相对新兴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人和知识,都会更为崭新。

运动有助拓宽社交圈子:

中国学生之所以容易过分依赖“中国式圈子”的生活,是因为对于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而且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文化及接受的观念教育与英国学生不甚相同,以致于缺乏共同话题。北外PASS留学基地郑老师认为:中国学生想更好地融入英国学生的社交圈子,一方面可以与他们共同学习,在各种分组讨论和合作中增进友谊,这样不仅能更加了解英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还能在讨论中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对于英语交谈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多参与英国本土文化的活动,在校园里参与一些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较为喜欢的社团,例如文学社、歌剧协会等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的组织,也可以通过与他们一起参与体育运动,比如划艇、足球、羽毛球等;课外时间,也可以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国际学生聚会和派对,这些不受语言和国界限制的社交模式是增进彼此友谊的最佳方式。

总体而言,中国留学生应该放宽心态,多尝试接触不同国籍的朋友,这样在有限的留学过程中所收获的宝贵体验会比想象中更多。

出国留学的弊端:

以下是中国留学生出国后,在国内的父母因对孩子的关心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我们称其为“空巢综合征”。

“空巢综合征”:

“毛虫”去英国读书后,吕女士养成了一个固执的习惯:每天深夜在SKYPE上守候女儿的声音。相信多数孩子在海外的父母都有类似的经历,毕竟孩子不在身边,生活中缺失了重要的一部分。不过,像吕女士一样,大部分家长都能通过自我调整慢慢适应这种变化。

有部分家长没能及时调整:“学生从登机那一刻起,家长就不停地打电话给地接人员、寄宿家庭、学校。我的最高纪录是3天接到300个同一个家长打来的电话。家长不停地打电话给寄宿家庭的人吩咐对方如何照顾他们的孩子,比如每天要煮两个鸡蛋给孩子吃,寄宿家庭最后也受不了,不得不让学生搬家。”

当然,这只是个别极端的例子,一些家长确实有“空巢综合征”的症状:对送子女去国外上学突然充满了内疚、感到失落,觉得自己没能够好好照顾孩子,一旦孩子在国外的反馈有一点不满意,家长的反应就会异常大。更严重的时候,他们还会出现抑郁症。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和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较强的情感纽带有关,他们参与子女教育的程度较深,有些视子女的成就为自己的“事业”,子女离家后会让他们感到失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