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抗震救灾第一阶段的生命大营救,既是一场生命与死亡的较量,也是一场考验执政者决策智慧和执行能力的大考;既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组织动员能力的集中检阅,也是对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能力和灾害应急能力的集中检阅。
在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的第一个指令,就是对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实行管制,第一时间为抢险救人开通了绿色通道,从而保证了多达几十万人的外部救援力量在震后两天到达全部受灾区县,3天后到达全部重灾乡镇,保证了国家战略储备物资的紧急筹措调运,保证了以最快速度抢险救人。我们从废墟中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大约是1∶1,这在国内外地震抢险救援中是最高的。
在四川灾区,我们探索出伤员救治的“四集中”经验,这就是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伤员、集中治疗,大大降低了重症伤员的死亡率。特别是通过21次专列、99架包机及万余次救护车,安全有序地向全国20个省市紧急转移救治危重伤员10015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免费转移救治伤员的奇迹。
抢险救人的“四川经验”充分证明,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在抗震救灾最危急的关头,我们的党和政府时时刻刻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第一次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平民,第一次开放救灾让国际救援队伍进入灾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出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的时代精神。正如省委书记刘奇葆总结的那样:“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最成功也是最值得总结的经验。”
从抢险救人的人间奇迹,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强大中国,看到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执政党,看到了人民子弟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智大勇,看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大仁大义。
穿越灾难,化危为机,崛起危难,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艰难的考验是安置群众。急灾区群众所急,解灾区群众所难;家家有住处,户户有饭吃,人人有保障。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安置群众的奇迹
抗震救灾第二阶段是安置群众,主要特点是“难”——极为艰难的“百日攻坚”。
“百日攻坚”,主要是抗震救灾工作重点从第一时间的生命救援向第二时段的生存救助转移,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成为最紧迫的问题。在四川,先用10天左右时间把1500多万受灾群众转移出来进行避难性安置,然后再用3个月时间把失去家园的1200多万群众转送回原地进行过渡性安置,让灾区群众恢复家庭生活,稳定下来恢复生产。一来一回,其工作难度之大,相当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北京或上海的市区人口来回转移一次。我们不仅经受了“多条战线作战、多种矛盾叠加、多种困难聚集”的严峻考验,而且保证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住处,确保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奇迹!
安居,安稳,安全;安心,暖心,放心。
没有最稳妥的群众安置,就没有最有效的恢复重建;没有最受灾区群众欢迎的政策,就没有最稳妥的群众安置。政策和策略,是安置群众的“定心丸”,是“百日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保证。
避难性安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措施。当第一时间把成千上万灾区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的时候,我们的体育馆、街道边、机关、厂矿,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搭起了临时小棚子、小帐篷。这样的避难性安置不能长久,不利于疫病防治和次生灾害防治。更重要的是,来自灾区群众的心理调查表明,地震后的废墟仍然是灾区群众倾心牵挂之地,百分之八九十的灾区群众都希望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艰苦创业。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全国大局着眼,从灾区实际出发,及时提出“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明晰了救灾中安置群众的思路、重心,对安民和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就地、就近、分散安置”受灾群众紧密结合,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的政策措施,保证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灾后三个月,四川认真落实受灾群众每人每天1斤粮和10元钱的补助政策,共发放临时性生活补助金83.8亿元。同时,紧急抢修受损供水设施1300多处,新建应急集中供水工程2129处,到5月底便全部解决了575万灾区农村群众临时应急供水问题。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对“三孤”人员进行的特殊救助安置。妥善安置了因灾新增孤儿、孤老、孤残人员1449人,其中孤老635人,孤儿630人,孤残184人;社会福利院集中安置167人,分散安置1182人。对地震中死亡子女的家庭提供再生育服务,灾区拟再生育家庭5422户,已出生婴儿2864名。此外,切实解决灾区群众就业,恢复学校上课。充分依托专家和志愿者,在灾区实施了我国灾难救援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心理救助活动,有效化解了灾难带来的心理障碍,稳定了灾区人心。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解决临时过渡住房的攻坚战。
在四川灾区,安置群众急需350万顶帐篷和150万套板房,当时民政部库存救灾帐篷只有17万顶。即使开动全国的生产能力生产帐篷和板房,也至少要用6至7个月才能把受灾群众安置好。四川省委、省政府果断决定,为农村受灾居民每户发放2000元过渡房建设补助,鼓励灾区群众自己动手解决过渡住房,结果220万户群众自搭自建过渡住房,使需要6到7个月才能完成的安置任务提前到3个月。与此同时,采取维修加固安置、活动板房安置、帐篷安置、外出打工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震后不到3个月,灾区住房倒塌损毁家庭基本实现过渡性安置。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抢通保通的攻坚战。
地震造成极重灾区国道、省道中断,大量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受损,254个乡镇成为“孤岛”。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等重灾区音信全无。在各方面支持下,四川紧急投入3万余人、7500多台机械抢通“生命线”。震后3天,经马尔康、理县(微博)到汶川的第一条“生命通道”全线抢通。震后10天,109个通信中断乡镇全部恢复。震后一个月,受灾地区所有乡镇全部恢复或临时性恢复供电。
最大的考验是抢通“都汶路生命线”。213国道都江堰到汶川这段96公里的公路,沿岷江河谷有87座桥梁、10个隧道,地震中因塌方、断桥、堰塞湖淹没等原因被摧毁。有专家坐直升飞机空中查勘后认为,没有两到三年修不通这条路,建议放弃抢修,改为新建。但是,如果不打通这条路,进入汶川就要翻越夹金山,绕道350多公里。四川省委、省政府果断决定,组建由省领导挂帅的指挥部,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仅用3个月时间就将这条路全线抢通。其他一些“生命线”恢复工程,也采取这种集中攻坚的办法啃下了“硬骨头”,对安置群众和灾后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的第一个指令,就是对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实行管制,第一时间为抢险救人开通了绿色通道,从而保证了多达几十万人的外部救援力量在震后两天到达全部受灾区县,3天后到达全部重灾乡镇,保证了国家战略储备物资的紧急筹措调运,保证了以最快速度抢险救人。我们从废墟中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大约是1∶1,这在国内外地震抢险救援中是最高的。
在四川灾区,我们探索出伤员救治的“四集中”经验,这就是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伤员、集中治疗,大大降低了重症伤员的死亡率。特别是通过21次专列、99架包机及万余次救护车,安全有序地向全国20个省市紧急转移救治危重伤员10015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免费转移救治伤员的奇迹。
抢险救人的“四川经验”充分证明,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在抗震救灾最危急的关头,我们的党和政府时时刻刻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第一次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平民,第一次开放救灾让国际救援队伍进入灾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出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的时代精神。正如省委书记刘奇葆总结的那样:“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最成功也是最值得总结的经验。”
从抢险救人的人间奇迹,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强大中国,看到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执政党,看到了人民子弟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智大勇,看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大仁大义。
穿越灾难,化危为机,崛起危难,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艰难的考验是安置群众。急灾区群众所急,解灾区群众所难;家家有住处,户户有饭吃,人人有保障。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安置群众的奇迹
抗震救灾第二阶段是安置群众,主要特点是“难”——极为艰难的“百日攻坚”。
“百日攻坚”,主要是抗震救灾工作重点从第一时间的生命救援向第二时段的生存救助转移,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成为最紧迫的问题。在四川,先用10天左右时间把1500多万受灾群众转移出来进行避难性安置,然后再用3个月时间把失去家园的1200多万群众转送回原地进行过渡性安置,让灾区群众恢复家庭生活,稳定下来恢复生产。一来一回,其工作难度之大,相当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北京或上海的市区人口来回转移一次。我们不仅经受了“多条战线作战、多种矛盾叠加、多种困难聚集”的严峻考验,而且保证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住处,确保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奇迹!
安居,安稳,安全;安心,暖心,放心。
没有最稳妥的群众安置,就没有最有效的恢复重建;没有最受灾区群众欢迎的政策,就没有最稳妥的群众安置。政策和策略,是安置群众的“定心丸”,是“百日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保证。
避难性安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措施。当第一时间把成千上万灾区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的时候,我们的体育馆、街道边、机关、厂矿,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搭起了临时小棚子、小帐篷。这样的避难性安置不能长久,不利于疫病防治和次生灾害防治。更重要的是,来自灾区群众的心理调查表明,地震后的废墟仍然是灾区群众倾心牵挂之地,百分之八九十的灾区群众都希望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艰苦创业。四川省委、省政府从全国大局着眼,从灾区实际出发,及时提出“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明晰了救灾中安置群众的思路、重心,对安民和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就地、就近、分散安置”受灾群众紧密结合,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的政策措施,保证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灾后三个月,四川认真落实受灾群众每人每天1斤粮和10元钱的补助政策,共发放临时性生活补助金83.8亿元。同时,紧急抢修受损供水设施1300多处,新建应急集中供水工程2129处,到5月底便全部解决了575万灾区农村群众临时应急供水问题。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对“三孤”人员进行的特殊救助安置。妥善安置了因灾新增孤儿、孤老、孤残人员1449人,其中孤老635人,孤儿630人,孤残184人;社会福利院集中安置167人,分散安置1182人。对地震中死亡子女的家庭提供再生育服务,灾区拟再生育家庭5422户,已出生婴儿2864名。此外,切实解决灾区群众就业,恢复学校上课。充分依托专家和志愿者,在灾区实施了我国灾难救援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心理救助活动,有效化解了灾难带来的心理障碍,稳定了灾区人心。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解决临时过渡住房的攻坚战。
在四川灾区,安置群众急需350万顶帐篷和150万套板房,当时民政部库存救灾帐篷只有17万顶。即使开动全国的生产能力生产帐篷和板房,也至少要用6至7个月才能把受灾群众安置好。四川省委、省政府果断决定,为农村受灾居民每户发放2000元过渡房建设补助,鼓励灾区群众自己动手解决过渡住房,结果220万户群众自搭自建过渡住房,使需要6到7个月才能完成的安置任务提前到3个月。与此同时,采取维修加固安置、活动板房安置、帐篷安置、外出打工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震后不到3个月,灾区住房倒塌损毁家庭基本实现过渡性安置。
从避难性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四川人民忘不了那一场抢通保通的攻坚战。
地震造成极重灾区国道、省道中断,大量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受损,254个乡镇成为“孤岛”。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等重灾区音信全无。在各方面支持下,四川紧急投入3万余人、7500多台机械抢通“生命线”。震后3天,经马尔康、理县(微博)到汶川的第一条“生命通道”全线抢通。震后10天,109个通信中断乡镇全部恢复。震后一个月,受灾地区所有乡镇全部恢复或临时性恢复供电。
最大的考验是抢通“都汶路生命线”。213国道都江堰到汶川这段96公里的公路,沿岷江河谷有87座桥梁、10个隧道,地震中因塌方、断桥、堰塞湖淹没等原因被摧毁。有专家坐直升飞机空中查勘后认为,没有两到三年修不通这条路,建议放弃抢修,改为新建。但是,如果不打通这条路,进入汶川就要翻越夹金山,绕道350多公里。四川省委、省政府果断决定,组建由省领导挂帅的指挥部,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仅用3个月时间就将这条路全线抢通。其他一些“生命线”恢复工程,也采取这种集中攻坚的办法啃下了“硬骨头”,对安置群众和灾后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