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兵器介绍—弩
中国冷兵器介绍—弩
弩由弓演变而来,是安有张弦装置的弓。张弦装置由弩臂及安于其上的弩机构成。弩比弓操射方便,射手可先张弦安箭,再纵弦发射。弓箭手却要在用力张弦的同时进行瞄准,因而弩的命中精度高。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大概在原始社会晚期或者说至少不晚于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木制弩了。
到东周时期,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提高,出现了青铜弩机,提高了弩的杀伤力。最早的铜弩机,出土于山东曲阜的鲁国故城遗址。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等地的战国中晚期墓葬中,也都曾经发现过青铜弩机。可见此时安有青铜弩机的弩,已经普遍装备军队,用于作战。此时的弩还是用人臂张弦的弩,所以叫臂(擘〔bo簸〕)张弩。
战国晚期出现了用脚踏张的蹶张弩,其张法有两种:强弩用脚踹上弩,射程较远;弱弩用膝帮助上弩,射程较近。蹶张弩的射程较远,一般为擘张弩的二一三倍。
西汉时期的弩出现了带刻度的“望山”,其作用类似近代步枪上的标尺,射手可按目标的远近,通过望山控制镞端的高低,调整发射角,以便准确地命中目标。东汉时期出现了单人所用弹射力最大的腰开弩。发射时,弩手坐于地上,两足向前蹬弓,用扣系在腰间的拴钩之绳拉弦张弓。
由于弩手利用了腰部和两腿的合力拉弓张弦,所以弓的弹射力增强,射程比蹶张弩更远。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以绞动轮轴张弓射箭的床弩。床弩(又称床子弩)的弩床上可安一张或几张弓,以多弓的合力射箭,其射程之远和杀伤力之大,远非单弩可比。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已将西汉时连续射箭的连弩,改进为十箭连射的元戎弩。
唐朝的军队装备有七种弩,其中大木车弩就是东汉出现的床弩,弓长12尺,用绞车张弦射箭,主要用于攻守城垒和安于战车战船上进攻强敌。宋代的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制品有蹶张弩和床弩两大类。尤为重要的是床弩的发展,其制品有大合蝉弩、小合蝉弩、双弓弩、次三弓弩、三弓㪷〔dou抖〕子弩等。
其中双弓弩前后各安一弓,由七人用绳轴绞张,射程可达150步(每步约五尺)。三弓弩是前二弓后一弓,由70人张射,射程300步。
次三弓弩射击的踏蹶箭,能成排牢固地扎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脚踏其上,恰如足蹬阶梯一样,攀登上城。㪷子弩和三弓弩的弦上装有一个铁制的兜子,内放数十支箭,可同时射击,如寒鸦群飞,人称“寒鸦箭”,能大量射杀密集的攻城之敌。由于床弩的威力大,并可发射火药箭,攻守城战和野战都可使用。
宋太祖赵匡胤在郊外观看床弩试射时,有的弩竟能射700步远。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军在澶渊之战中,以床弩射杀契丹大将萧挞,使契丹军士气大丧。南宋将领魏丕所创制的床弩,射程竟能达到千步。过去恩格斯曾经说过,英国士兵在14—15世纪使用的大弓,可以把箭射出200码以外,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
然而中国的士兵在10—11世纪时,已经能用神臂弓和床弩,射中500米以外的目标了。元军使用的床弩,射程也有800步。明朝以后,由于枪炮的广泛使用,弩和弓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并终于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