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06-04
展开全部
一、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不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就政企分开而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政企关系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体上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已基本上得到落实,企业经营者决策权过小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政企关系的要害已经不再是政企是否分开,而在于政府如何帮助企业形成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方面避免由于“内部人控制”问题造成的政府对企业的失控,另一方面杜绝企业“一言堂”式的经济独裁制。只有这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才能落到实处。从此角度看,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没有达到政企分开的标准,企业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这就大大削弱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力和风险意识。
2.技术创新能力不强,R&D投入不足
如果说我国的国有企业并未开展技术创新甚至根本不想搞创新,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实地调研表明,我国确有一批国有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并依靠创新建立了较强大的市场地位,如乐凯、康佳、长虹、三枪等企业。但是,个别的辉煌并不能完全揭示现实情况,事实上目前在绝大多数企业都自认开展了技术创新的同时,60%的企业正处于亏损状态。既然以市场实现程度和获得商业利益为检验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技术创新与亏损并存就不能不意味着,在我国技术创新并没有成为大部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3.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能力不足
在技术引进之后,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充分地对引进技术进行研究、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术体系,进而成为技术强国向外输出,实现引进→创新→输出的良性循环,从而造成现阶段我国主要工业部门的技术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消化创新能力较差。
4.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要由企业独立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并未发挥预想的作用
尽管我国国有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不强,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仍然主要由“本企业独立进行”,制约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有:(1)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体制,技术成果常常并不成熟,其市场前景难以把握;(2)企业自身能力不强,没有合作和开发的基础,即使接受了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成果,也难以把这些成果商业化。
5.作为技术创新前提条件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还很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
技术创新必须依靠管理创新来做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大量地进行了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革新,有的效果较好,但也有不少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企业管理滞后,无法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无法使技术创新得到正常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和高额负债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构建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美国政府就是通过“创造比较优势”来推动其技术创新的。从我国历史经验看,政府难以独自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但政府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在企业创新中仍起着关键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来发挥指导作用。因此,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讲,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的技术经济乃至社会体系刚刚构建的时候,构建国家层次的政策体系尤为重要。目前,就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出台问题,上至科技部、人事部下至各省市的相关部委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定技术创新政策的科学高效的组织机构,为了在实践中切实进行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建议建立和完善制定技术创新政策的组织机构。
2.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原有企业制度的主要弊端就是产权虚置。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构建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尽快确立自己的创新主体地位。从技术创新角度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股东能自主决定企业的董事长,进而决定企业的经理。企业负责人不再是以政治标准选拔,而是对股东权益负责的企业家。企业家将会权衡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从事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技术创新。
(2)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后,企业家能够从创新中获得经济回报,以调动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
(3)国家关心的应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股份化以后,国家可能成为企业最大的股东。因为股权既具有财产属性,又具有资本属性,作为最大股东不应象小股东那样关心企业即期利润,而应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更注重技术创新的发展。
3.提高企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
(1)资金投入方面。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应增强其研究与发展能力,这样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般来说,有了科技的投入才有科技的产出,投入越大产出就越多,然而,资金缺乏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已是不争的事实,确实阻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改变这种情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必须强化现有企业自身的融资功能,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体系。这不仅要求企业家具有创新意识,运用有限资金加大创新投入。而且还要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财务分析人员,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在争取财政资助条件下,采用灵活的融资方式,如银行信贷,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等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另一方面,优化技术创新的投资结构。我国在创新费用开支方面存在着生产性投资偏高,而设计和工程化投资比例偏低的问题。这延缓了我国现有R&D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运用合理的投资结构,使有限的资金创造效用最大,也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所必须的。同时,企业应加强对R&D的管理。美日企业技术创新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企业非常重视对R&D的管理。
(2)技术人才方面。技术人才短缺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的重要因素。解决企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主要有以下途径:第一,在企业现有技术能力基础上,有条件地以各种形式,吸收R&D机构进入企业,增强企业 R&D力量。第二,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企业科技力量较为薄弱,为合理配置科技力量,应鼓励产学研的结合。第三,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4.加强产学研合作
国外经济科技发展中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美国斯坦福大学创造了硅谷工业园的奇迹,经过近40年的努力,硅谷半导体的电子与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美国经济的龙头。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却长期脱离工业界,自我封闭,使大学科研教学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发达国家的经验,由企业提出研究课题和经费,由大学来研究,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这既使大学经费充裕,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也增强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新能力。我国国立的科研机构也应与企业紧密联系,将研究重点转向企业急需的课题,使研究成果为企业所需。
5.造就善于组织技术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按照熊彼特的说法,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不可分割性。然而,现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却并不能与企业家划等号,虽然这其中不乏有出类拔萃者,但就总体而言离企业家的标准还有相当距离,不仅存在以行政官员身份进入企业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者择优录用的差异,而且还存在谨小慎微因循守旧与敢于创新承担风险的根本区别。为了完成从经营者角色向企业家角色的演进,既需要政府借机构改革之机进行人员识别与选拔、任用制度的变迁,也需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技能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6.加强企业基础管理
我国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加强基础管理,实现管理创新并举,是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任务,一是为了达到经营的目的,规定各个成员的职务;另一是根据一定的权限与责任的分配,决定各职务的相互关系。健全的组织机构应符合“统一领导、职责分明、高效精干”等原则。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领域的拓宽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2)完善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法规”,它规范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规定了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程序,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企业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劳动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等。
(3)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人的行为是受某种动机驱使的。企业应有一套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应有一套约束机制来抑制人的不良行为,引导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行。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对员工的激励。对经营者的激励手段主要有:较高的工资、奖金、股权、期权等。而对员工的激励主要根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来支付报酬,并给予职务晋升的机会等等。企业的约束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约束、制度约束、业务处理程序约束、内部审核约束等。
(4)持续的员工培训。员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而员工素质提高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挑选高素质的员工;二是对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培训。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员工只有不断接受培训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员工培训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培训、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以及敬业精神培训等。
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不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就政企分开而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政企关系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体上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已基本上得到落实,企业经营者决策权过小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政企关系的要害已经不再是政企是否分开,而在于政府如何帮助企业形成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方面避免由于“内部人控制”问题造成的政府对企业的失控,另一方面杜绝企业“一言堂”式的经济独裁制。只有这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才能落到实处。从此角度看,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没有达到政企分开的标准,企业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这就大大削弱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力和风险意识。
2.技术创新能力不强,R&D投入不足
如果说我国的国有企业并未开展技术创新甚至根本不想搞创新,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实地调研表明,我国确有一批国有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并依靠创新建立了较强大的市场地位,如乐凯、康佳、长虹、三枪等企业。但是,个别的辉煌并不能完全揭示现实情况,事实上目前在绝大多数企业都自认开展了技术创新的同时,60%的企业正处于亏损状态。既然以市场实现程度和获得商业利益为检验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技术创新与亏损并存就不能不意味着,在我国技术创新并没有成为大部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3.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能力不足
在技术引进之后,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充分地对引进技术进行研究、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术体系,进而成为技术强国向外输出,实现引进→创新→输出的良性循环,从而造成现阶段我国主要工业部门的技术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消化创新能力较差。
4.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主要由企业独立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并未发挥预想的作用
尽管我国国有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不强,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仍然主要由“本企业独立进行”,制约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有:(1)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体制,技术成果常常并不成熟,其市场前景难以把握;(2)企业自身能力不强,没有合作和开发的基础,即使接受了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成果,也难以把这些成果商业化。
5.作为技术创新前提条件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还很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
技术创新必须依靠管理创新来做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大量地进行了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革新,有的效果较好,但也有不少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企业管理滞后,无法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无法使技术创新得到正常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和高额负债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构建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美国政府就是通过“创造比较优势”来推动其技术创新的。从我国历史经验看,政府难以独自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但政府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在企业创新中仍起着关键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来发挥指导作用。因此,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讲,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的技术经济乃至社会体系刚刚构建的时候,构建国家层次的政策体系尤为重要。目前,就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出台问题,上至科技部、人事部下至各省市的相关部委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定技术创新政策的科学高效的组织机构,为了在实践中切实进行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建议建立和完善制定技术创新政策的组织机构。
2.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原有企业制度的主要弊端就是产权虚置。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构建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尽快确立自己的创新主体地位。从技术创新角度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股东能自主决定企业的董事长,进而决定企业的经理。企业负责人不再是以政治标准选拔,而是对股东权益负责的企业家。企业家将会权衡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从事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技术创新。
(2)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后,企业家能够从创新中获得经济回报,以调动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
(3)国家关心的应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股份化以后,国家可能成为企业最大的股东。因为股权既具有财产属性,又具有资本属性,作为最大股东不应象小股东那样关心企业即期利润,而应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更注重技术创新的发展。
3.提高企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
(1)资金投入方面。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应增强其研究与发展能力,这样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般来说,有了科技的投入才有科技的产出,投入越大产出就越多,然而,资金缺乏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已是不争的事实,确实阻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改变这种情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必须强化现有企业自身的融资功能,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体系。这不仅要求企业家具有创新意识,运用有限资金加大创新投入。而且还要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财务分析人员,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在争取财政资助条件下,采用灵活的融资方式,如银行信贷,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等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另一方面,优化技术创新的投资结构。我国在创新费用开支方面存在着生产性投资偏高,而设计和工程化投资比例偏低的问题。这延缓了我国现有R&D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运用合理的投资结构,使有限的资金创造效用最大,也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所必须的。同时,企业应加强对R&D的管理。美日企业技术创新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企业非常重视对R&D的管理。
(2)技术人才方面。技术人才短缺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的重要因素。解决企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主要有以下途径:第一,在企业现有技术能力基础上,有条件地以各种形式,吸收R&D机构进入企业,增强企业 R&D力量。第二,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企业科技力量较为薄弱,为合理配置科技力量,应鼓励产学研的结合。第三,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4.加强产学研合作
国外经济科技发展中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美国斯坦福大学创造了硅谷工业园的奇迹,经过近40年的努力,硅谷半导体的电子与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美国经济的龙头。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却长期脱离工业界,自我封闭,使大学科研教学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发达国家的经验,由企业提出研究课题和经费,由大学来研究,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这既使大学经费充裕,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也增强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新能力。我国国立的科研机构也应与企业紧密联系,将研究重点转向企业急需的课题,使研究成果为企业所需。
5.造就善于组织技术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按照熊彼特的说法,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不可分割性。然而,现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却并不能与企业家划等号,虽然这其中不乏有出类拔萃者,但就总体而言离企业家的标准还有相当距离,不仅存在以行政官员身份进入企业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者择优录用的差异,而且还存在谨小慎微因循守旧与敢于创新承担风险的根本区别。为了完成从经营者角色向企业家角色的演进,既需要政府借机构改革之机进行人员识别与选拔、任用制度的变迁,也需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技能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6.加强企业基础管理
我国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加强基础管理,实现管理创新并举,是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任务,一是为了达到经营的目的,规定各个成员的职务;另一是根据一定的权限与责任的分配,决定各职务的相互关系。健全的组织机构应符合“统一领导、职责分明、高效精干”等原则。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领域的拓宽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2)完善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法规”,它规范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规定了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程序,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企业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劳动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等。
(3)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人的行为是受某种动机驱使的。企业应有一套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应有一套约束机制来抑制人的不良行为,引导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行。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分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对员工的激励。对经营者的激励手段主要有:较高的工资、奖金、股权、期权等。而对员工的激励主要根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来支付报酬,并给予职务晋升的机会等等。企业的约束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约束、制度约束、业务处理程序约束、内部审核约束等。
(4)持续的员工培训。员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而员工素质提高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挑选高素质的员工;二是对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培训。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员工只有不断接受培训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员工培训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培训、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以及敬业精神培训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