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造反的原因

 我来答
历史一箩筐
2020-09-24 · TA获得超过646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2万
展开全部

性格的原因。安禄山狡黠奸诈,凶狠毒辣,善揣人意,长期生活在北方多民族杂居地,史箤干(史思明)一同长大,如同兄弟,两个人都以凶猛善斗闻名。

白发病尉迟
推荐于2017-09-06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8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8万
展开全部
1、性格的原因。
安禄山狡黠奸诈,凶狠毒辣,善揣人意,长期生活在北方多民族杂居地,史箤干(史思明)一同长大,如同兄弟,两个人都以凶猛善斗闻名。
安禄山表面上装得呆头呆脑,其内心则狡黠异常。他的命部将刘骆谷常驻京师,专以窥测朝廷内情,一有动静则飞马报讯,故范阳虽距京师有数千里之遥,但安禄山对朝廷的情况却了如指掌。 其时天下承平岁久,玄宗春秋渐高,嬖幸艳妃,骄情荒政,李林甫独专大权,纲纪大乱。安禄山“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于是安禄山表面上对玄宗忠诚无二,暗中作谋反准备。
2、和杨国忠关系恶化。
安禄山招兵买马,极力扩军备战,其不臣之迹自然难以掩饰。这时宰相杨国忠屡次奏告玄宗,说安禄山有“反状”,但玄宗却不以为然。杨国忠之所以屡奏安禄山有“反状”,也许是发现了他的叛乱迹象,但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两人之间矛盾冲突所致。在杨国忠入相前,本与安禄山关系十分密切。   安禄山入朝时,杨国忠与杨贵妃姊妹皆出外远迎,视如贵宾。当时他任御史中丞,正承恩用事,他见安禄山身体肥大,行动不便,每逢上下朝登殿阶时,都要亲自搀扶他。这是杨国忠有意讨好安禄山,希望他能作为自己强大的外援。但是,安禄山惧怕阴狠毒辣、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对才能平庸的宰相杨国忠却“视之蔑如也”。这不能不使他十分恼火,故屡奏安禄山谋反,欲将他置于死地。
后世不少人认为,安禄山后来的谋反,是与继李林甫为相的杨国忠不能像李林甫一样,对他既拉、又打,恩威并用,只知道一味靠强力相逼关系很大。
3、李林甫死后,无人能制服安禄山。
安禄山初见李林甫的时候,仗着玄宗的恩宠,态度怠慢,相当不恭敬。李林甫瞧在眼中,却不动声色。当时大夫王鉷也专权用事,和杨国忠齐名,李林甫托故把王鉷叫来,让安禄山站在一旁。当时王鉷身兼二十余职,恩宠无比,见了李林甫也只能卑词趋拜,满脸媚笑。李林甫向王鉷问对,十分精审,王鉷对答,百倍地恭敬。安禄山在一旁不觉瞪大了眼睛,态度也恭敬起来。王鉷说话越谨慎,安禄山的态度也就越恭敬。李林甫看见安禄山态度的转变,这才胸有成竹地对安禄山说道:“安将军此次来京,深得皇上欢心,可喜可贺。将军务必好自为之,效命朝廷。皇上虽春秋已高,但宰相不老。”安禄山听了李林甫的话,心中深惧。此后李林甫每次和安禄山讲话,都能猜透安禄山的真实心思,安禄山心里暗暗惊服。安禄山善于拍马屁,将玄宗哄得服服帖帖,对满朝文武倨傲无礼,任意侮慢朝臣,唯独畏惧李林甫一人。只要李林甫开口说话,虽值盛寒之时,安禄山也不免冷汗淋漓。李林甫问安禄山任何事情,安禄山丝毫不敢隐瞒,将李林甫奉若神明。   李林甫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敢轻易得罪安禄山,见安禄山意屈,也不免暗自得意,之后便恩威并施。慢慢地,二人关系亲密起来,安禄山亲切地称呼李林甫为“十郎”。安禄山人在范阳时,每逢派人向朝廷奏事,便叮咛问候李林甫。奏事之人从长安回来,所问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问“十郎何如”。安禄山曾对亲近之人说:“我安禄山出生入死,天不怕地不怕,当今天子我也不怕,只是害怕李相公。”对李林甫的忌惮之心可见一斑。这话也道出了当时的局势:天子忙于享乐,朝政则尽为李林甫把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HYc2057
2020-09-19 · TA获得超过428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9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8万
展开全部

1、性格的原因。安禄山狡黠奸诈,凶狠毒辣,善揣人意,长期生活在北方多民族杂居地,史箤干(史思明)一同长大,如同兄弟,两个人都以凶猛善斗闻名。
安禄山表面上装得呆头呆脑,其内心则狡黠异常。他的命部将刘骆谷常驻京师,专以窥测朝廷内情,一有动静则飞马报讯,故范阳虽距京师有数千里之遥,但安禄山对朝廷的情况却了如指掌。 其时天下承平岁久,玄宗春秋渐高,嬖幸艳妃,骄情荒政,李林甫独专大权,纲纪大乱。安禄山“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于是安禄山表面上对玄宗忠诚无二,暗中作谋反准备。
2、和杨国忠关系恶化。

安禄山招兵买马,极力扩军备战,其不臣之迹自然难以掩饰。这时宰相杨国忠屡次奏告玄宗,说安禄山有“反状”,但玄宗却不以为然。杨国忠之所以屡奏安禄山有“反状”,也许是发现了他的叛乱迹象,但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两人之间矛盾冲突所致。在杨国忠入相前,本与安禄山关系十分密切。   安禄山入朝时,杨国忠与杨贵妃姊妹皆出外远迎,视如贵宾。当时他任御史中丞,正承恩用事,他见安禄山身体肥大,行动不便,每逢上下朝登殿阶时,都要亲自搀扶他。这是杨国忠有意讨好安禄山,希望他能作为自己强大的外援。但是,安禄山惧怕阴狠毒辣、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对才能平庸的宰相杨国忠却“视之蔑如也”。这不能不使他十分恼火,故屡奏安禄山谋反,欲将他置于死地。

后世不少人认为,安禄山后来的谋反,是与继李林甫为相的杨国忠不能像李林甫一样,对他既拉、又打,恩威并用,只知道一味靠强力相逼关系很大。
3、李林甫死后,无人能制服安禄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20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1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21.2万
展开全部

个人因素:历史上有很多身处高位的人不为帝位所动,尽心尽力辅佐皇帝,但是却有更多的人帝位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希望更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都不够,还是要坐上更高的位置。

最有代表性的就应该是王莽了,对权力的渴望是人性的弱点。所以已经是三个节度使官位加身的安禄山,又掌握着兵权,想当皇帝是很正常的事情。

政治因素:唐玄宗统治后期,沉醉于杨贵妃的美色,过着糜烂的生活,对政事都不理不问。阶级问题严重,许多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另外奸臣当道也是当时唐朝政治局势的一个特点,当时口服迷奸的奸相李林甫长期把持着朝政,官场一片混乱,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非常的深。而且当时中央和地方的军阀之间的矛盾也非常的深,也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

拓展资料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

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

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禄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FApollo
推荐于2017-09-2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FFApollo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3519 获赞数:85367
安徽工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法学学士。安徽、河南等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10次以上,面试5次以上。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第一,历史原因: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且李林甫杨国忠先后为相,搞得朝政乌烟瘴气。

第二,个人原因:安禄山狡黠奸诈,凶狠毒辣,善揣人意,长期生活在北方多民族杂居地,史箤干(史思明)一同长大,如同兄弟,两个人都以凶猛善斗闻名。
第三,官场环境原因: 宰相杨国忠与安禄山有隙,杨欲除之,本就有反意的安禄山也正好有了机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