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及意义

600字... 600字 展开
 我来答
勤谨还温顺灬熊猫
高能答主

2023-06-21 ·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72%
帮助的人:277万
展开全部

端午节的习俗和寓意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2、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3、写符念咒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因此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而且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例如说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等。

4、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不过在郴州苏仙区坳上古村有着特别的吃乌米粽的习俗。坳上乌米粽属当地独创具有食疗效果的美味佳肴,是由山上野外的乌饭树叶、择子柴叶、金刚刺嫩头、枫香树嫩叶等十余种能食用的树叶将其洗净捣碎,过滤挤汁,再浸泡在糯米中,里面放有叉烧、咸蛋黄等馅,清蒸出来,香味四溢,不油腻,还具有健胃消食,祛风除湿,清凉解毒之功效。

5、插艾条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里的“艾”是指艾蒿,它的茎叶有挥发性精油,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气,因为正值夏至,寒暑相交,家家都会在这一天打扫门庭,将艾条插在门上,杀菌消毒。

6、拴五色线

中国古代一直以红、黄、白、青、黑五色为吉祥色。每年端午节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传说五色线不能随便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疾病冲走。据说,戴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常保安康。

端午节的来历

(一)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

(二)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三)

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处,令度尚为之立碑,又令其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战国诗人及政治家,因主张政治改革,触犯到贵族大臣们的利益,遭到排挤和流放,最后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悲愤难耐,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老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他跳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演义神奇
2023-06-27 · 此用户已被认证永远不会得到宝藏回答
演义神奇
采纳数:3447 获赞数:144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端午节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和意义。

1.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龙舟是一种长形的船,上面装饰着龙头和龙尾,通常由18-20个人划桨。在比赛中,龙舟手们要全力划桨,争取第一名。这个活动的起源与屈原有关,据说他在投江自尽后,当地居民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后来演变成了赛龙舟的活动。



2.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它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制而成的。不同地区的粽子口味和形状也不一样。吃粽子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他在投江自尽后,当地居民为了防止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把糯米包裹在竹叶中扔进江里,以供鱼虾食用。



3. 悬艾草和菖蒲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是悬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都是一种草本植物,被认为有驱邪、消毒、祛病的功效。在端午节,人们会把艾草和菖蒲挂在门口或窗户上,以驱除疫病和邪气。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历史意义的节日,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气息,也让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影云社
2019-03-01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万
展开全部

1、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2、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3、悬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4、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5、长命缕

长命缕是端午节的一种配饰,用五色丝线结成手绳,可悬于门首、挂于床帐,或戴于孩子脖颈、系于手臂上,可以避灾除病、延年益寿。

6、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蟾蜍等不上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0abfd53
2019-03-05 · TA获得超过22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吃大蒜、儿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等的习俗。

端午节的意义:

1.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2.伍子胥的忌辰。

3.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4.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5.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6.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7.最初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后来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8.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青岛律师李宁
2023-06-28 · TA获得超过39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648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62.3万
展开全部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以下是端午节的习俗及其意义:
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人们划着龙舟在江河湖海中竞赛,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故事。这个传统意味着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2.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物。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糯米和各种馅料制成的,象征着人们追求团圆和平安。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避邪和驱除疾病。
3. 悬挂艾草和菖蒲:人们会在门口或室内悬挂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被认为有辟邪驱毒的作用,可以保护家庭免受邪恶的侵害。
4. 佩戴五彩丝线:人们会佩戴五彩丝线,通常是绑在手腕上或挂在门口。五彩丝线被认为具有辟邪和驱灾的作用,可以带来好运和祝福。
5. 饮雄黄酒: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雄黄酒是用雄黄粉和酒混合而成,被认为有驱邪和消毒的作用。
端午节的意义在于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为了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这个节日强调团结、勇敢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