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高考文科生必备的数学公式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三角函数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变偶不变)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符号看象限)
立体几何体积公式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
二维图形
下面是一些二维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
圆:
半径= r 直径d=2r
圆周长= 2πr =πd
面积=πr2 (π=3.1415926…….)
椭圆:
面积=πab
a与b分别代表短轴与长轴的一半。
矩形:
面积= ab
周长= 2a+2b
平行四边形(parallelogram):
面积= bh = ab sinα
周长= 2a+2b
梯形:
面积= 1/2h (a+b)
周长= a+b+h (secα+secβ)
正n边形:
面积= 1/2nb2 cot (180°/n)
周长= nb
四边形(i):
面积= 1/2ab sinα
四边形(ii):
面积= 1/2 (h1+h2) b+ah1+ch2
三维图形
以下是三维立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包含底部)公式。
球体:
体积= 4/3πr3
表面积= 4πr2
方体:
体积= abc
表面积= 2(ab+ac+bc)
圆柱体:
体积= πr2h
表面积= 2πrh+2πr2
圆锥体:
体积= 1/3πr2h
表面积=πr√r2+h2 +πr2
三角锥体:
若底面积为A,
体积= 1/3Ah
平截头体(frustum):
体积= 1/3πh (a2+ab+b2)
表面积=π(a+b)c+πa2+πb2
椭球:
体积= 4/3πabc
环面(torus):
体积= 1/4π2 (a+b) (b–a) 2
表面积=π2 (b2–a2)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n= Sn=
立体几何体积公式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
二维图形
下面是一些二维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
圆:
半径= r 直径d=2r
圆周长= 2πr =πd
面积=πr2 (π=3.1415926…….)
椭圆:
面积=πab
a与b分别代表短轴与长轴的一半。
矩形:
面积= ab
周长= 2a+2b
平行四边形(parallelogram):
面积= bh = ab sinα
周长= 2a+2b
梯形:
面积= 1/2h (a+b)
周长= a+b+h (secα+secβ)
正n边形:
面积= 1/2nb2 cot (180°/n)
周长= nb
四边形(i):
面积= 1/2ab sinα
四边形(ii):
面积= 1/2 (h1+h2) b+ah1+ch2
三维图形
以下是三维立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包含底部)公式。
球体:
体积= 4/3πr3
表面积= 4πr2
方体:
体积= abc
表面积= 2(ab+ac+bc)
圆柱体:
体积= πr2h
表面积= 2πrh+2πr2
圆锥体:
体积= 1/3πr2h
表面积=πr√r2+h2 +πr2
三角锥体:
若底面积为A,
体积= 1/3Ah
平截头体(frustum):
体积= 1/3πh (a2+ab+b2)
表面积=π(a+b)c+πa2+πb2
椭球:
体积= 4/3πabc
环面(torus):
体积= 1/4π2 (a+b) (b–a) 2
表面积=π2 (b2–a2)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n= Sn=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6-04
展开全部
我高考考了2次 第一次数学77 第二次数学119 差距就是对题目的熟悉感,我不知道你是哪个省,但是只要随意一本高考资料上面都有考试的总结,题海是唯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建议 从最简单的数学书上的题开始做起,我记得我高三的时候都是在做习题集,学校发的一本,上课老师就只讲解那么一本习题集了。每次提前一定要做完,不知道的或者错了的重新做一遍,拿纸贴旁边。数学说穿了 就是类型题, 每种题型 都有解题方法配套的。记住方法,然后多做题 ,公式基本的该背的一定要记得。能说的只有这么多了,高中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反正多做题 ,总结方法,数学还是很容易拿分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数学书上都有,把它们记下就OK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