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 A.是 B.不是 2.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全是线偏振光? A.是 B.
1.在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A.是B.不是2.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全是线偏振光?A.是B.不是3..格兰棱镜成为起偏器的物理机制是什么?4..在两块偏振片处...
1. 在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
A.是 B.不是
2.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全是线偏振光?
A.是 B.不是
3.. 格兰棱镜成为起偏器的物理机制是什么?
4.. 在两块偏振片处于消光位置,再在它们之间插入第三块偏振片,且第三块偏振片的透光方向与第一块透光方向成45°、30°,哪一次光强大一些?原因是什么? 展开
A.是 B.不是
2.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全是线偏振光?
A.是 B.不是
3.. 格兰棱镜成为起偏器的物理机制是什么?
4.. 在两块偏振片处于消光位置,再在它们之间插入第三块偏振片,且第三块偏振片的透光方向与第一块透光方向成45°、30°,哪一次光强大一些?原因是什么? 展开
展开全部
1、B(反射光才是完全偏振光)
2、B(激光并不一定是偏振光,如果不在激光腔内辅以起偏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的偏振性应该与激光介质本身的性质有关。我们以固体激光器为例,固体激光器产生激光的偏振性与激光晶体的晶格结构有关。比如说我们熟知的Nd:YAG和Nd:YVO4、Nd:GdVO4,同样是掺钕的介质,前者产生的激光不是偏振光,而后两者则是线偏振光,这是由于前者的激光基质属于立方晶系,而后两者则属于四方晶系,晶格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各自产生激光特性的不同。准确地说Nd:YAG激光是各向同性的,若要得到线偏光,需要偏振片。这样必然会造成能量或者是公率的损失(至少一半)。)
3、由于内部表面的入射角设计为布儒斯特偏振角,减小了在空气隙处的反射损失。它们在215—2300 nm波长区间都有很好的透过率。输入一束无偏的光束,可以得到一束线偏振光(e光)。与其他偏光板(如偏光板)相比,其透过率和偏光纯度更高。
4、45°:自然光过第一个偏振片成偏振光光强为原来0.5。经过p3起振幅变为原来的sin45.也就是二分之根号二。再过p2,又一次减弱为原来的二分之根号二。两次合并为0.5也就是振幅是p1后光振幅的0.5,光强是振幅平方即0.25。和原来的0.5c乘,就是原入射光的1/8。
30°:自然光过第一个偏振片成偏振光光强为原来0.5。经过p3起振幅变为原来的sin30.也就是0.5。再过p2,减弱为原来的sin60,也就是二分之根号三。两次合并为四分之根号三,也就是振幅是p1后光振幅的四分之根号三,光强是振幅平方即十六分之三。和原来的0.5c乘,就是原入射光的3/32。
显然是45°时光强较大。
2、B(激光并不一定是偏振光,如果不在激光腔内辅以起偏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的偏振性应该与激光介质本身的性质有关。我们以固体激光器为例,固体激光器产生激光的偏振性与激光晶体的晶格结构有关。比如说我们熟知的Nd:YAG和Nd:YVO4、Nd:GdVO4,同样是掺钕的介质,前者产生的激光不是偏振光,而后两者则是线偏振光,这是由于前者的激光基质属于立方晶系,而后两者则属于四方晶系,晶格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各自产生激光特性的不同。准确地说Nd:YAG激光是各向同性的,若要得到线偏光,需要偏振片。这样必然会造成能量或者是公率的损失(至少一半)。)
3、由于内部表面的入射角设计为布儒斯特偏振角,减小了在空气隙处的反射损失。它们在215—2300 nm波长区间都有很好的透过率。输入一束无偏的光束,可以得到一束线偏振光(e光)。与其他偏光板(如偏光板)相比,其透过率和偏光纯度更高。
4、45°:自然光过第一个偏振片成偏振光光强为原来0.5。经过p3起振幅变为原来的sin45.也就是二分之根号二。再过p2,又一次减弱为原来的二分之根号二。两次合并为0.5也就是振幅是p1后光振幅的0.5,光强是振幅平方即0.25。和原来的0.5c乘,就是原入射光的1/8。
30°:自然光过第一个偏振片成偏振光光强为原来0.5。经过p3起振幅变为原来的sin30.也就是0.5。再过p2,减弱为原来的sin60,也就是二分之根号三。两次合并为四分之根号三,也就是振幅是p1后光振幅的四分之根号三,光强是振幅平方即十六分之三。和原来的0.5c乘,就是原入射光的3/32。
显然是45°时光强较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