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心理咨询
患者信息:女40岁四川成都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我跟儿子经常闹,比如说昨天吧,本来一起开开心心去看电影的,一上车,他就突然情绪低落起来,不想说话,板起脸,儿子...
患者信息:女 40岁 四川 成都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我跟儿子经常闹,比如说昨天吧,本来一起开开心心去看电影的,一上车,他就突然情绪低落起来,不想说话,板起脸,儿子读初二,住校,每周末回来,我们都闹得不愉快,很想跟儿搞好关系,特别是暑期就要到来,每天相处的话,更苦恼!寻求帮助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希望儿子有什么心结能跟我说,我跟他能很好相处 展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我跟儿子经常闹,比如说昨天吧,本来一起开开心心去看电影的,一上车,他就突然情绪低落起来,不想说话,板起脸,儿子读初二,住校,每周末回来,我们都闹得不愉快,很想跟儿搞好关系,特别是暑期就要到来,每天相处的话,更苦恼!寻求帮助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希望儿子有什么心结能跟我说,我跟他能很好相处 展开
6个回答
2011-06-05
展开全部
一般来说,人在三岁左右开始形成“我”的意识。但是因为种种因素,这种意识并不会突出表现,比如:其感觉到自身能力与家人之间相比的悬殊,以及寻求保护的欲望暂时稍强等等。至青春期,不论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开始飞速成长,这时候人就会产生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需要一种存在感来证明自己。其实成年人也是如此,只是多数成年人更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实现。
这时候需要家人的耐心和细心。孩子在中学时期住校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离家较远,第二种是家人太忙,第三种比较特殊,这种情况常是因为家人对于孩子的无奈,认为送到寄宿制学校中能够使其有所改正。但在三种情况中,孩子都是属于一种被动状态,这在无形之中也会对其造成压力。
根据对您的年龄推算,估计您大概是在26岁左右有的孩子,能够选择看电影,并且愿意选择心理咨询,可以判断出您对于生活有一定的品味。
在病情描述中,您说到“经常闹”,大概推断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到两年。而描述最后的两个字应该就是您的心情——“苦恼”。
论(因为您也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我就以通常情况来说):
孩子在青春期时,特别是初中时期,他们追求强烈的存在感,而家人则往往会忽略这些。比如大人对他们常说的一句话:“你们还小……”等等,这从家人来说是出于一种无害的心态,但这在孩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否定。世事无大小,其实很简单的一些事情也会折射出大道理。在孩子青春期时若给予过多否定,很会影响他们的心智成长。可以试着去接纳,不去否定,抱着世事无大小的心态,放下自己的一些心理上的位置,尝试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帮助和引导,而不是去全盘否定。
一个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多来自于其幼年的成长环境,即使在之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这种基本模式几乎会贯穿一生地产生影响。我们会看到或听到一些家长无奈的发现,孩子最后怎么越来越成为他们不希望的甚至是讨厌的样子。这和我们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有关。多数时候,我们讨厌的样子、形象、习惯,其实在我们身上都有,甚至更……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些,有时我们也会承认我们一些错,然后依次为反例来教育孩子不要如此。其实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影响一个人,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这样。所以也可以说,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当然,家庭虽然是一个人的重要成长环境,但却不是唯一成长环境。试着与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改变和成长也感觉到您的改变和成长。比如手工、陶艺等等。这种活动能比电影给他留下更深的情感和情绪影响。但不要是有一种你教他学的感觉。
或许可以说,住校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往往会出乎家人预料,这个时期这种情况下,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高发期(但不一定会很严重,多数问题会被当做性格问题看待,这才是严重所在)。
(呃,不好意思,刚才没有看到您的追问)
鉴于您的婚姻情况……对于其他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情绪就不多说了,主要来说,这时候孩子会缺失一种榜样方向。简单说来就是“男人该如何如何”,即使是您的教育,也会有一种“来自于女人之口”的感觉。而且您也说到了,那之后孩子的父亲就很少再管过,孩子多数时候会把这种恨(或许可以形容为恨)转嫁到他人身上,您也好、他的其他朋友也罢。过于面对现实的孩子往往会自暴自弃,而也有不少会逃避,虽然意识上承认,从心理上逃避。他们在人前常会表现成一个很优秀懂事有礼貌的孩子。建议您尽量可以说服孩子的父亲来承担这份单纯父亲的责任。或退而求其次,采取一些其他方法。
“是他自己想看的《功夫熊猫》,我哪敢有家长的架子哟,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在他面前低三下四的”
您的这种退让其实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他可能会顺水推舟把心里的不满全部发泄在你的身上。
其实事已至此,就没必要过于去追求谁对谁错,所以也没必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责任承受者的位置上。而旁人的眼光……毕竟那是您亲生儿子,您说呢?
这时候需要家人的耐心和细心。孩子在中学时期住校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离家较远,第二种是家人太忙,第三种比较特殊,这种情况常是因为家人对于孩子的无奈,认为送到寄宿制学校中能够使其有所改正。但在三种情况中,孩子都是属于一种被动状态,这在无形之中也会对其造成压力。
根据对您的年龄推算,估计您大概是在26岁左右有的孩子,能够选择看电影,并且愿意选择心理咨询,可以判断出您对于生活有一定的品味。
在病情描述中,您说到“经常闹”,大概推断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到两年。而描述最后的两个字应该就是您的心情——“苦恼”。
论(因为您也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我就以通常情况来说):
孩子在青春期时,特别是初中时期,他们追求强烈的存在感,而家人则往往会忽略这些。比如大人对他们常说的一句话:“你们还小……”等等,这从家人来说是出于一种无害的心态,但这在孩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否定。世事无大小,其实很简单的一些事情也会折射出大道理。在孩子青春期时若给予过多否定,很会影响他们的心智成长。可以试着去接纳,不去否定,抱着世事无大小的心态,放下自己的一些心理上的位置,尝试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帮助和引导,而不是去全盘否定。
一个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多来自于其幼年的成长环境,即使在之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这种基本模式几乎会贯穿一生地产生影响。我们会看到或听到一些家长无奈的发现,孩子最后怎么越来越成为他们不希望的甚至是讨厌的样子。这和我们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有关。多数时候,我们讨厌的样子、形象、习惯,其实在我们身上都有,甚至更……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这些,有时我们也会承认我们一些错,然后依次为反例来教育孩子不要如此。其实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影响一个人,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这样。所以也可以说,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当然,家庭虽然是一个人的重要成长环境,但却不是唯一成长环境。试着与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改变和成长也感觉到您的改变和成长。比如手工、陶艺等等。这种活动能比电影给他留下更深的情感和情绪影响。但不要是有一种你教他学的感觉。
或许可以说,住校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往往会出乎家人预料,这个时期这种情况下,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高发期(但不一定会很严重,多数问题会被当做性格问题看待,这才是严重所在)。
(呃,不好意思,刚才没有看到您的追问)
鉴于您的婚姻情况……对于其他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情绪就不多说了,主要来说,这时候孩子会缺失一种榜样方向。简单说来就是“男人该如何如何”,即使是您的教育,也会有一种“来自于女人之口”的感觉。而且您也说到了,那之后孩子的父亲就很少再管过,孩子多数时候会把这种恨(或许可以形容为恨)转嫁到他人身上,您也好、他的其他朋友也罢。过于面对现实的孩子往往会自暴自弃,而也有不少会逃避,虽然意识上承认,从心理上逃避。他们在人前常会表现成一个很优秀懂事有礼貌的孩子。建议您尽量可以说服孩子的父亲来承担这份单纯父亲的责任。或退而求其次,采取一些其他方法。
“是他自己想看的《功夫熊猫》,我哪敢有家长的架子哟,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在他面前低三下四的”
您的这种退让其实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他可能会顺水推舟把心里的不满全部发泄在你的身上。
其实事已至此,就没必要过于去追求谁对谁错,所以也没必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责任承受者的位置上。而旁人的眼光……毕竟那是您亲生儿子,您说呢?
追问
谢谢您这么耐心的帮助,晚饭前,我又跟儿子谈了,他说除了学习,他什么都想学,他真的不想上课学习,我真不知道用什么来说服他。当时跟他谈得时候,我感觉他很烦,可后来他慢慢安静下来了,晚饭时都表现很正常,后来主动跟我说,就是不想学习,想打羽毛球或者兵乓球。我真的很无耐,因为他不是学不进去的孩子,而是不想学,我觉得如果练球的话,更要天赋,更难成功,但不晓得怎么说服孩子
展开全部
这个时期正是青春的萌懂期.他会对异性产生性趣,同时会对长期以来爱他的家人产生一种自然的逆反心理.因为他开始学习独立思考,不喜欢有人老是在身边来帮他,他更需要外界对他的认可!所以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就算是去看电影也要和他说好!如果他不愿意那可以和自己的老公去呀,孩子就是孩子,情绪上更多的接近于感情的!你能做的是细心的观察,尽量减少直接指教他的可能,如非早恋或其他异常现象,就让孩子自己享受他的烦恼吧!这也是一种幸福!
追问
功夫熊猫,他很想看,上周回来就准备去的,后来跟他闹起来,就都没心情去了,昨天去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一上车就变脸,下车后,到影院的路上,也是一直慢吞吞地走,掉我后面很远,买到票后才高兴起来,我看了很多书,应该不属于青春期的那种情况,因为以前小时候就那样,不过没现在这么频繁,另外孩子5岁我就离婚了,一直独自带着孩子,他爸爸几乎再没管过,我很担心一个女人带不好男娃,希望有好建议
追答
1/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更可怕,他虽然当时很小,没有选择,但他的感受是存在的,不管是你们谁对谁错,他都会把这种心理上的愤怒最直接地发泄在对他来说没有压力的人的身上不的!你应该尝试让他们父子保持联系,以消除孩子心灵上的伤口!
2/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他爸爸的不好!
3/孩子就是孩子,不要把原本给老公的那份爱也分给他,这是对他不公平的事情!
4/不要过奋的要求孩子.
5/有好多事情不能一直隐瞒孩子,想像的后果或许比事件本身更可怕!
所以你应该自身做些改变了!希望你们都有健康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成熟伴随的是心理的半成熟。他们希望家长的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他们渴望家长能从他们的变现中发现他们的心结,从而主动指点他们。如果家长这个时候对孩子束手无策,就可能造成孩子情绪的低落。长期下去,你会看到另一个性格的孩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老大,试着换到他的位置想想!最好是换着扮演哈角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得先放下家长的架子,问您儿子到底喜欢什么,感兴趣什么,是让他选择而不是替代选择,是陪伴成长而不是替代成长。您首先把孩子当朋友,而不是以家长教育的姿态呈现在儿子面前。语言温和而不责备,孩子做错事讲道理而不是批评讽刺挖苦。孩子也是人,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爱,需要被倾听。多听听儿子的声音吧,别管他那么多,不要替他选择,替他决定。
看电影的主意是谁提出的?看电影的影片是谁选择的?还有生活的其他事情,您让孩子自己决策了吗?
如果孩子连变表达意愿的权利都没有,还谈什么关系好,还谈什么沟通呢?
看电影的主意是谁提出的?看电影的影片是谁选择的?还有生活的其他事情,您让孩子自己决策了吗?
如果孩子连变表达意愿的权利都没有,还谈什么关系好,还谈什么沟通呢?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是他自己想看的《功夫熊猫》,我哪敢有家长的架子哟,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在他面前低三下四的,我很不想跟他发生矛盾,邻居知道了也不好嘛。很多时候他吼起来,我就不理他,不理他的时间长了,他会主动找我讲话,这个时候的他才显得很正常。从小我很少打他,跟他讲道理,他现在说,你从小学就讲这些,我很烦了!我昨天看了中央2套的节目《美国的保姆119》专门解决家庭里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很渴求有这样的帮助
追答
那去心理咨询室吧,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说得清的。带上儿子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6-05
展开全部
病情分析:希望儿子有什么心结能跟我说,我跟他能很好相处
意见建议:
你好,过跟儿子沟通或找个第三方平台。
意见建议:
你好,过跟儿子沟通或找个第三方平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