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 我来答
晖宇燕
2021-03-28 · TA获得超过2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3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8596
展开全部

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扩展资料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粽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IAO任飞
2011-06-06 · TA获得超过22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殇木垣伊
2011-06-05 · TA获得超过21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9万
展开全部
据说是因为古人屈原投汨罗江后 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他的肉身 就在每年五月初五往江里投粽子 后来渐渐演变成吃粽子了 都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之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唱跳篮球music
2019-08-17 · TA获得超过60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6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11.9万
展开全部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如今包粽子、赛龙舟、登高等活动被大家熟悉,而且有些活动流传到邻近国家。
如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不但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赛龙舟等活动,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仙女湖子
2019-03-12 · TA获得超过4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万
展开全部
端午节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与春节、中秋同属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是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测,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另外一种说法指出古代中国南方有个少数民族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他们把食物裹在竹叶里,投到江里面去,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