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相和》中,你喜欢廉颇还是蔺相如?为什么?请从文中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
喜欢蔺相如,因为蔺相如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
具体事例: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扩展资料: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之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之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之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有谋,更重要的是遇事能从大局出发,将个人恩怨抛之脑后,而廉颇虽然能及时改正,但若没有别人的警醒,他恐怕永远也不知改正,还是蔺相如用自己的谋略以柔克刚
因为廉颇虽犯错在先,但是他又勇敢去请求蔺相如的原谅,他的这一种精神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在他明白蔺相如的苦心后,懂得向他负荆请罪。
而后和平相处——“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