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错位怎么办???医生进!
我妈妈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颈椎错位.现在已经3个多月了,在我们这医院住了很长时间,用个颈托固定着脖子,现在颈托已经拿了,脖子也可以慢慢转动,但是不敢很转.行动都不受影响.但是...
我妈妈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颈椎错位.现在已经3个多月了,在我们这医院住了很长时间,用个颈托固定着脖子,现在颈托已经拿了,脖子也可以慢慢转动,但是不敢很转.行动都不受影响.但是右耳根和手臂会发麻,如果整天躺着不动还好点,一活动就不舒服.我们这医院的医生以前就让那么躺这也不打针就吃点祢可保之类的药,一点招也没有.
谁有什么方法能帮帮我??
是外伤引起的颈椎错位,不是平时坐姿或者疲劳引起的,也不是颈椎骨质增生.
物理治疗是是意思?能不能说的再详细点,答案一经采纳另加100分!!!
还有小针刀是个什么意思啊?能不能说详细点? 展开
谁有什么方法能帮帮我??
是外伤引起的颈椎错位,不是平时坐姿或者疲劳引起的,也不是颈椎骨质增生.
物理治疗是是意思?能不能说的再详细点,答案一经采纳另加100分!!!
还有小针刀是个什么意思啊?能不能说详细点? 展开
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帮你搜了点- -
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临床表现?
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病不是一回事。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而颈椎病属于疾病;颈椎在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可出现颈椎间盘病变,韧带损伤,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才能称为颈椎病。根据增生的颈椎对颈部神经、血管压迫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5种类型:
(1)神经根型:由于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了相应的表现。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诊断要点:①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②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③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④患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⑤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2)椎动脉型:增生的骨质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15%。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于头颈部位改变而出现眩晕、偏头痛、视力障碍、发音障碍、耳鸣、耳聋和猝倒者。②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受限,旋颈诱发试验阳性。③ 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脊髓型:多为增生的骨质及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而引起,约占10%~50%。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②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膝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③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椎管狭窄,造影检查有梗阻现象。
(4)食管型:由于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食管后壁所致。此型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病人有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③X线片显示有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5)交感神经型: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盗脚缘慕桓猩窬�4诵鸵步仙偌�U锒弦�悖孩僦心暌陨夏炅洹”谘哿岩徊啻笠徊嘈。��撞坏却螅�惺笔游锊磺濉0氡哐彰娌扛稍铮�龊股俚取”踃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样改变。
如何预防和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1)预防:由于骨质增生与增龄、性别、种族、职业、工种、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所谓的预防就是指人类针对可以干预的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如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歪头等动作。在工作之余应适当地作颈部活动,动作要慢,幅度不要太大。作颈部的自我按摩。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2)治疗:理疗、颈椎牵引包括颈椎托和牵引架。药物治疗:在配合理疗和牵引的同时,适当服用一些非甾体抗炎药。
(3)介绍一种保健颈头枕:通过对骨质增生和骨关节炎疾病的介绍,使患者对该病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对增龄、遗传、性别等因素无法改变,但可以对后天性因素如职业、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进行重点防范。我们的一生大约1/3在床上度过,与颈部密切为伴的是枕头,但有多少人注意到了枕头对颈椎的影响呢?目前的枕头很多不符合颈椎的生理要求,使颈椎长期处在一种悬空和不正常的受力状态下,导致了颈椎的慢性损伤。有人经过多年的研制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的保健颈头枕(专利号942174-437),它的特点如下:①由于设置有与颈部曲面相吻合的弧形面结构,改变了传统枕头使颈部长期受到不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的外力损伤。 ②内装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枕芯,具有养神健脑、芳香开窍、活血通脉、镇静安神等功用。令人在睡眠之中,就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治疾病的作用。当然它的预防功能超过治疗功能。
中医对颈椎骨质增生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在辨证分型上,一般主张分为虚实两大类,虚包括肝肾阴虚和气血虚弱型,实包括风湿寒邪侵袭,痰湿内阻和气滞血瘀型。
(1)外邪痹阻
中年以后,肝肾不足,气血渐虚,卫外不固,风湿寒邪乘虚入侵,导致气血瘀滞,搏结于颈项筋骨,经脉不通,筋骨肌肉失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而致。
症见:头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后颈部可触及到条索状物和压痛点,上肢沉重无力,伴有头沉、胸闷、纳呆等症状,舌质正常或发黯,舌体肥胖或有齿痕,脉沉迟或弦滑。
治法:祛风散寒、舒经通络除痹。
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15g,防风12g,当归12g,炙甘草6g,赤白芍各12g,炙黄芪15g,片姜黄12g,生姜6g,苏木10g。
本方益气和营,祛风利湿,为风邪偏胜,麻木较重者而设。若疼痛剧烈、寒邪较盛者,加制川乌、附子、细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湿邪偏胜者,可加海桐皮、�莶草、路路通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2)痰湿阻滞
中年以后肾气渐虚,气化无力,水不得化气,即停蓄而为痰饮;且体虚易招风邪侵入,风痰相搏,阻滞颈部经络而发病。
症见:头项强痛,肩臂酸胀不适,肢体沉重,伴有头重脑胀,胸脘满闷,少食多寐,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通络。
方药:指迷茯苓丸加味。茯苓12g,黄芩10g,陈皮12g,五味子10g,桔梗6g,姜半夏9g,白芥子10g,地龙12g,胆南星10g。
本方燥湿化痰,理气通络。若兼见瘀阻经络者,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龙以助其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力;若兼见有风寒者,可酌加桂枝、羌活、灵仙等以祛风湿,止痹痛;若兼见眩晕者,加天麻、白术;兼见胸痹者,加丹参、瓜蒌、郁金。
(3)气滞血瘀
由于外伤和劳损,使椎体缘组织间隙出血而成瘀,瘀血阻滞经络发为本病。
症见:头颈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重,伴有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失眠健忘,惊惕不安,胸闷胸痛,烦躁,面色不华,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多细涩和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方药:化瘀通痹汤加味。当归18g,丹参30g,鸡血藤21g,制乳没各9g,元胡12g,葛根18g ,透骨草21g,姜黄12g,穿山甲10g,地龙12g。
本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偏寒者,加桂枝、制川草乌、细辛;偏热者加败酱草、丹皮。若气虚者加黄芪;若兼见痰湿者,加白芥子、胆南星;若兼有胸痹者加薤白、郁金、瓜蒌、半夏。
(4)气血虚弱
年老体弱,气血衰少,气虚则腠理不密,风湿寒邪乘虚侵袭,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血虚筋骨失去濡养皆可致病。
症见:头项酸痛不适,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昏目眩,心悸气短,面色少华,女性患者每于月经后症状加重,或经期紊乱,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通络行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鸡血藤1 5g,生姜6g,大枣4枚。
本方益气温经,和营通痹。若兼风湿者,酌加灵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苍耳子等,以祛风湿、止痹痛;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龙、桃仁、红花、当归尾等以助其活血化瘀之力;若兼有肾虚者,酌加淫羊藿、菟丝子、狗脊等,以补肾阳、通督脉。
(5)肝肾亏虚
肾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体弱,肝肾精血日渐亏少,筋骨失去滋荣而致。
症见:肩颈不舒,头脑胀痛,眩晕耳鸣,不可转侧,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软,舌体瘦、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
治法:益精补肾,滋阴熄风。
方药:左归丸加味。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生白芍12g,生石决明15g,当归9g,炙甘草9g,黄精24g。
本方能滋补肝肾真阴而熄风。若兼有风湿者,加灵仙、�莶草、鹿衔草祛风湿止痹痛。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中成药?
(1)抗骨质增生丸
药物组成:熟地3份,肉苁蓉2份,鹿衔草2份,骨碎补2份,淫羊藿2份,鸡血藤2份,莱菔子 1份。
功效:补益肝肾,通经活络,强筋健骨。
主治:退行性颈椎病。
用法用量:每次5g,每日2~3次。
(2)骨刺丸
药物组成:熟地、骨碎补、炙马钱子、鸡血藤、肉苁蓉各60g,三七、乳香、没药、川芎各30g。
功效:补益肝肾,通经活络。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早晚各1次。
(3)天麻丸
药物组成:天麻、木香、人参、赤茯苓、羌活、白芷、天蓼木、川芎、当归、麻黄、乌蛇、白附子、龙脑、鹿角胶、菊花、生地、细辛、牛黄、麝香。
功效:益气祛风,宣痹止痛。
主治:虚损伤风,手足无力,肢体干燥,风痹不仁。
用法用量: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温酒下。
(4)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功效:滋养阴精,补益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每日3次。
(5)虎潜丸
药物组成:龟板、熟地、黄柏、知母、虎骨、锁阳、干姜、陈皮。
功效:补益肝肾。
主治:肝肾不足,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酒或粥糊为丸,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
(6)舒筋活络丸
药物组成:当归、木瓜、川芎、桂枝、桑寄生、秦艽、威灵仙、地龙、独活、赤芍、川乌、骨碎补、防风、天麻、虎骨胶、五加皮、胆南星、乳香、没药、熟地。
功效:舒筋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风湿寒痹,筋骨疼痛,麻木拘挛。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3次。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土单验方?
(1)颈椎病方
药物组成:鹿角片、鹿角胶各10g,仙灵脾30g,生熟地、肉苁蓉、牛膝、川芎、葛根各10g ,骨碎补、赤白芍、木瓜、杜仲各15g,泽泻20g,茯苓12g。
功效:温阳通经,活血祛风,解肌止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水泛为丸,每服6g,每日3次。
(2)何氏颈椎病方
药物组成:熟地15~25g,丹参、桑枝、生麦芽、当归尾各10g,鹿衔草10~15g,骨碎补1 5g,肉苁蓉6~10g,生蒲黄20~25g,鸡血藤15~20g,蛇蜕6g。痛重加元胡、制乳香、制没药各10g;高血压减肉苁蓉;患肢胀痛,活动障碍加伸筋草10~15g,田三七2g。颈部软组织及上肢酸痛,增用川芎嗪、当归、丁公藤注射剂各2ml局部注射。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通经,祛风止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3)益气活血散风汤
药物组成: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地鳖虫、威灵仙各9~12g。血瘀甚者加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胃纳不振加山楂、神曲;脉细无力加黄精。
功效: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颈椎病神经根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4)通化调理汤
药物组成:丹参、葛根、黄芪、大枣各18g,桂枝6g,赤芍12g,当归12g,白芷9g,羌活12g ,地龙9g,炙甘草6g。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主治:颈椎综合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5)鹿丹汤
药物组成:鹿衔草、丹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苡仁、威灵仙各12g。面色白,腰膝酸冷加杜仲、补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闷肋胀,肢体肿胀不适者加木香、元胡、枳壳、乌药等;疼痛固定不移,刺痛,舌有瘀点加桃仁、红花、制乳没等;风湿寒邪留而不去,症见游走疼痛,或痛遇寒加重,或沉重身困等,选加防风、秦艽、桂枝、羌活、独活等。
功效:补肾通络,养血荣筋。
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6)桂枝葛根汤
组成:桂枝18g,白芍18g,甘草12g,葛根25~40g,生姜6g,大枣6g。
用法:水煎服,20天为1疗程。
功效:解肌舒筋,调和营卫。
主治:颈椎病。
加减:局部冷甚加附子;颈项沉困加羌活、独活;手臂麻木加当归、川芎、川牛膝;病程较长者加天麻、全蝎、地龙;肾虚加鹿角霜、山萸肉、仙灵脾。
(7)颈病清晕饮
组成:天麻、钩藤(后下),蔓荆子、生白芍、首乌、丹参、白菊花、青葙子、生龙骨、玄胡、姜黄、寄生各12g,当归9g,川芎9g,生牡蛎15g,石决明20g,杜仲15g。
用法:水煎服。1剂药煎3次,每1次煎时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再纳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葙子、玄胡、姜黄、杜仲、寄生、煮沸10分钟,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药液服用,2煎3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日服3次。
功效:和血、活血、潜阳、镇逆。
主治:颈椎病椎动脉型。
呕吐加竹茹12g,法半夏12g;烦躁不安加琥珀15g,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g,茯苓 12g。
来源:《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1990年12月
(8)葛根二藤汤
组成:葛根30~60g,鸡血藤30~60g,钩藤10~3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宣痹通络,解痉止痛。
主治:颈椎病。
加减:眩晕呕恶,苔白腻加天麻、白术、清半夏、茯苓各10g,苔黄腻加竹茹、橘红、枳实各10g;枕部头痛加川芎、羌活各10g;颈项痛重加僵蚕10g;巅顶痛加藁本10g;头晕不清加菖蒲、菊花各10g;双侧头痛加川芎、蔓荆各10g,额连目眶痛加白芷10g;久痛或有外伤史酌加全蝎10g,蜈蚣1~2条;背胀痛加羌活、姜黄、白术各10g;胸痛及背加丹参15g,瓜蒌3 0g,薤白10g;手臂麻加桑枝15~30g,伸筋草15~30g;臂痛不举加土鳖虫、地龙各10g;颈椎骨质增生加灵仙20g或炮山甲10~15g;肢冷畏寒背凉选用桂枝、淫羊藿、肉苁蓉、鹿角霜各10g。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91年第1期。
(9)活血通络汤
组成:当归20g,葛根20g,赤芍15g,川芎、桃仁、红花各10g,鸡血藤30g,川牛膝18g,桂枝6g,地龙12g,灵仙12g,全蝎8g。
用法:水煎服,日1剂,30天为1疗程。
功效:活血通络,除痹止痛。
主治:颈椎病。
加减:偏肾气虚加杜仲18g,寄生24g,续断15g;偏气血亏虚加党参、熟地各15g,黄芪24g ;偏寒凝气滞加川乌、仙灵脾各10g,干姜8g;偏脾虚夹湿加橘红10g,茯苓15g,白术12g。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10)除痹逐瘀汤
组成:葛根30g,当归15g,川芎12g,红花9g,姜黄12g,刘寄奴15g,路路通30g,独活9g,白芷12g,威灵仙12g,桑枝30g,胆星9g,白芥子9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服6剂后停药1天,12天为1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主治:颈椎病风湿寒痰痹阻型及由此引起的肩臂疼痛、手指麻木。
加减:气虚加黄芪30g;热郁经络加双花藤30g;兼有内热,苔黄、口苦,加黄芩、栀子、龙胆草各9~15g;寒象明显,加制川乌、制草乌各9g。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84年第1期。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外用膏药?
(1)鹳草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老鹳草27g,生虎骨72g,防风27g,红花18g,木瓜27g,怀牛膝18g,骨碎补27g,青风藤27g,功劳叶18g,当归27g,麻黄9g,海风藤27g,上药用香油7500ml炸枯去渣滤净,炼沸,再入漳丹2700g,搅匀成膏,每膏药油7500ml兑乳香面、没药面各27g,麝香 3.6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散风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颈椎病气滞血瘀型。
用法:贴患处。
(2)石虎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石斛60g,生虎骨120g,赤芍45g,白及30g,川芎30g,羌活45g,桂枝60g ,生杜仲45g,生地120g,川乌30g,白蔹30g,生山甲30g,独活45g,麻黄30g,透骨草60g ,当归120g,生草乌30g,红花30g,大黄30g,防风45g,甘草30g。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ml ,兑肉桂面45g,乳香面30g,没药面30g,麝香1.5g,血竭面45g,广木香面1.5g,公丁香面1.5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贴患处。
(3)骨刺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威灵仙、五加皮、姜黄、三棱、独活、穿山甲、细辛、秦艽、紫葳、文术各30g,血竭、木瓜、牛膝、红花、皂刺、蒺藜、乳香、没药、茜草、川芎、透骨草、五灵脂、防己、白芥子、赤芍、路路通各15g,生桃仁、生香附、木鳖子、冰片、生川草乌各60g ,生马钱子240g,麝香1g,广丹750g,香油1500g。麝香、血竭、冰片、三七研细密封备用。将生马钱子、生川草乌、生香附、生山甲入油锅内浸泡1周,然后用慢火煎之,待药渣呈黑色捞出,再将余药入锅内,慢火煎至油能滴水成球入广丹,不停搅拌,待油由红色变为绛色时离火,待油温冷至60度左右时,将研细密封的药物放入。继续搅拌至凝固,摊于布上( 厚约0.2cm)即成。
功效:消骨刺,止疼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患处外贴,每张可贴5~7天,贴5~10张为1疗程。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常用哪些药敷方法?
(1)颈康热敷方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乳香、没药、木香各15g,桑枝30g。
功效:疏风通络,活血化瘀。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炒热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
(2)增生热敷粉
药物组成:红花、桃仁、松香各6g,当归、生南星、生半夏各12g,生川乌、羌活、独活各9 g,白芥子、冰片各3g,细辛、牙皂各4 5g,樟脑15g。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炒,热熨患处,凉后继续加热,每次7~8小时,每天1次。
(3)食盐热敷方
药物组成:食盐。
功效: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颈椎病,头项、胸背、肩臂、上肢酸沉麻木。
用法:炒热,每晚临睡觉前敷患处,每次30分钟。
牵引疗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颈椎牵引为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理是:
(1)限制颈部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
(2)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3)使椎间隙及椎间孔增大,解除骨刺对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压迫。
(4)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
(5)恢复颈椎椎间关节的正常位置。在病变情况下,患部关节可出现旋转、扭曲、梯形变等各种位置改变,通过牵引,置头颈部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可使颈椎的曲线恢复正常。
(6)减轻骨刺局部的炎性反应。由于增生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压迫,可在局部产生水肿、充血、渗出等,产生疼痛症状,通过牵引所产生的固定与制动作用则可使其较迅速地消退,从而缓解症状。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常用的牵引疗法有哪几种?
(1)坐位牵引:病人坐在凳子上,用四头带固定住下颌及枕部,向上垂直牵引,以体重为反牵引力,重量可达10~20kg,每次1~2小时,每日1~2次,视病人的反应而增加或减少牵引时间及重量,1月为1疗程。
(2)卧位牵引:病人仰卧于床上,头部床脚抬高,用四头带与身体纵轴呈300角方向牵引,重量为3kg,每牵引2小时休息1小时,可1日多次。1月为1疗程。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大多数均可通过牵引得到治愈。为了限制颈部活动,可以佩带颈圈。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热熨疗法?
(1)坎离砂热熨:取麻黄、归尾、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芷、荆芥、防风、木瓜、生艾绒、羌活、独活各等份,醋足量,用醋水各半,将药煎成浓汁,再将铁砂加热后搅拌而成,使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自然发热,热熨颈部。每日1~2次,连续应用至病愈为止。
(2)取川椒、桂枝、生川乌、摇边竹、鸟不落、防己、羌活、石菖蒲、当归尾各90g,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各45g,苏木、鸡血藤各18g,将以上药物于50%酒精20kg中浸泡10~14天后,去滓备用。将浸泡好的药液浸湿多层纱布,放于患处,再用电吹风加热,旋转移动,使热度均匀,防止烫伤,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637565.html
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临床表现?
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病不是一回事。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而颈椎病属于疾病;颈椎在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可出现颈椎间盘病变,韧带损伤,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才能称为颈椎病。根据增生的颈椎对颈部神经、血管压迫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5种类型:
(1)神经根型:由于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了相应的表现。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诊断要点:①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②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③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④患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⑤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2)椎动脉型:增生的骨质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15%。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于头颈部位改变而出现眩晕、偏头痛、视力障碍、发音障碍、耳鸣、耳聋和猝倒者。②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受限,旋颈诱发试验阳性。③ 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脊髓型:多为增生的骨质及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而引起,约占10%~50%。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②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膝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③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椎管狭窄,造影检查有梗阻现象。
(4)食管型:由于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食管后壁所致。此型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病人有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③X线片显示有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5)交感神经型: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盗脚缘慕桓猩窬�4诵鸵步仙偌�U锒弦�悖孩僦心暌陨夏炅洹”谘哿岩徊啻笠徊嘈。��撞坏却螅�惺笔游锊磺濉0氡哐彰娌扛稍铮�龊股俚取”踃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样改变。
如何预防和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1)预防:由于骨质增生与增龄、性别、种族、职业、工种、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所谓的预防就是指人类针对可以干预的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如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歪头等动作。在工作之余应适当地作颈部活动,动作要慢,幅度不要太大。作颈部的自我按摩。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2)治疗:理疗、颈椎牵引包括颈椎托和牵引架。药物治疗:在配合理疗和牵引的同时,适当服用一些非甾体抗炎药。
(3)介绍一种保健颈头枕:通过对骨质增生和骨关节炎疾病的介绍,使患者对该病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对增龄、遗传、性别等因素无法改变,但可以对后天性因素如职业、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进行重点防范。我们的一生大约1/3在床上度过,与颈部密切为伴的是枕头,但有多少人注意到了枕头对颈椎的影响呢?目前的枕头很多不符合颈椎的生理要求,使颈椎长期处在一种悬空和不正常的受力状态下,导致了颈椎的慢性损伤。有人经过多年的研制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的保健颈头枕(专利号942174-437),它的特点如下:①由于设置有与颈部曲面相吻合的弧形面结构,改变了传统枕头使颈部长期受到不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的外力损伤。 ②内装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枕芯,具有养神健脑、芳香开窍、活血通脉、镇静安神等功用。令人在睡眠之中,就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治疾病的作用。当然它的预防功能超过治疗功能。
中医对颈椎骨质增生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在辨证分型上,一般主张分为虚实两大类,虚包括肝肾阴虚和气血虚弱型,实包括风湿寒邪侵袭,痰湿内阻和气滞血瘀型。
(1)外邪痹阻
中年以后,肝肾不足,气血渐虚,卫外不固,风湿寒邪乘虚入侵,导致气血瘀滞,搏结于颈项筋骨,经脉不通,筋骨肌肉失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而致。
症见:头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后颈部可触及到条索状物和压痛点,上肢沉重无力,伴有头沉、胸闷、纳呆等症状,舌质正常或发黯,舌体肥胖或有齿痕,脉沉迟或弦滑。
治法:祛风散寒、舒经通络除痹。
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15g,防风12g,当归12g,炙甘草6g,赤白芍各12g,炙黄芪15g,片姜黄12g,生姜6g,苏木10g。
本方益气和营,祛风利湿,为风邪偏胜,麻木较重者而设。若疼痛剧烈、寒邪较盛者,加制川乌、附子、细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湿邪偏胜者,可加海桐皮、�莶草、路路通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2)痰湿阻滞
中年以后肾气渐虚,气化无力,水不得化气,即停蓄而为痰饮;且体虚易招风邪侵入,风痰相搏,阻滞颈部经络而发病。
症见:头项强痛,肩臂酸胀不适,肢体沉重,伴有头重脑胀,胸脘满闷,少食多寐,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通络。
方药:指迷茯苓丸加味。茯苓12g,黄芩10g,陈皮12g,五味子10g,桔梗6g,姜半夏9g,白芥子10g,地龙12g,胆南星10g。
本方燥湿化痰,理气通络。若兼见瘀阻经络者,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龙以助其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力;若兼见有风寒者,可酌加桂枝、羌活、灵仙等以祛风湿,止痹痛;若兼见眩晕者,加天麻、白术;兼见胸痹者,加丹参、瓜蒌、郁金。
(3)气滞血瘀
由于外伤和劳损,使椎体缘组织间隙出血而成瘀,瘀血阻滞经络发为本病。
症见:头颈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重,伴有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失眠健忘,惊惕不安,胸闷胸痛,烦躁,面色不华,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多细涩和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方药:化瘀通痹汤加味。当归18g,丹参30g,鸡血藤21g,制乳没各9g,元胡12g,葛根18g ,透骨草21g,姜黄12g,穿山甲10g,地龙12g。
本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偏寒者,加桂枝、制川草乌、细辛;偏热者加败酱草、丹皮。若气虚者加黄芪;若兼见痰湿者,加白芥子、胆南星;若兼有胸痹者加薤白、郁金、瓜蒌、半夏。
(4)气血虚弱
年老体弱,气血衰少,气虚则腠理不密,风湿寒邪乘虚侵袭,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血虚筋骨失去濡养皆可致病。
症见:头项酸痛不适,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昏目眩,心悸气短,面色少华,女性患者每于月经后症状加重,或经期紊乱,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通络行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鸡血藤1 5g,生姜6g,大枣4枚。
本方益气温经,和营通痹。若兼风湿者,酌加灵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苍耳子等,以祛风湿、止痹痛;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龙、桃仁、红花、当归尾等以助其活血化瘀之力;若兼有肾虚者,酌加淫羊藿、菟丝子、狗脊等,以补肾阳、通督脉。
(5)肝肾亏虚
肾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体弱,肝肾精血日渐亏少,筋骨失去滋荣而致。
症见:肩颈不舒,头脑胀痛,眩晕耳鸣,不可转侧,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软,舌体瘦、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
治法:益精补肾,滋阴熄风。
方药:左归丸加味。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生白芍12g,生石决明15g,当归9g,炙甘草9g,黄精24g。
本方能滋补肝肾真阴而熄风。若兼有风湿者,加灵仙、�莶草、鹿衔草祛风湿止痹痛。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中成药?
(1)抗骨质增生丸
药物组成:熟地3份,肉苁蓉2份,鹿衔草2份,骨碎补2份,淫羊藿2份,鸡血藤2份,莱菔子 1份。
功效:补益肝肾,通经活络,强筋健骨。
主治:退行性颈椎病。
用法用量:每次5g,每日2~3次。
(2)骨刺丸
药物组成:熟地、骨碎补、炙马钱子、鸡血藤、肉苁蓉各60g,三七、乳香、没药、川芎各30g。
功效:补益肝肾,通经活络。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早晚各1次。
(3)天麻丸
药物组成:天麻、木香、人参、赤茯苓、羌活、白芷、天蓼木、川芎、当归、麻黄、乌蛇、白附子、龙脑、鹿角胶、菊花、生地、细辛、牛黄、麝香。
功效:益气祛风,宣痹止痛。
主治:虚损伤风,手足无力,肢体干燥,风痹不仁。
用法用量: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温酒下。
(4)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功效:滋养阴精,补益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每日3次。
(5)虎潜丸
药物组成:龟板、熟地、黄柏、知母、虎骨、锁阳、干姜、陈皮。
功效:补益肝肾。
主治:肝肾不足,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酒或粥糊为丸,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
(6)舒筋活络丸
药物组成:当归、木瓜、川芎、桂枝、桑寄生、秦艽、威灵仙、地龙、独活、赤芍、川乌、骨碎补、防风、天麻、虎骨胶、五加皮、胆南星、乳香、没药、熟地。
功效:舒筋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风湿寒痹,筋骨疼痛,麻木拘挛。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3次。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土单验方?
(1)颈椎病方
药物组成:鹿角片、鹿角胶各10g,仙灵脾30g,生熟地、肉苁蓉、牛膝、川芎、葛根各10g ,骨碎补、赤白芍、木瓜、杜仲各15g,泽泻20g,茯苓12g。
功效:温阳通经,活血祛风,解肌止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水泛为丸,每服6g,每日3次。
(2)何氏颈椎病方
药物组成:熟地15~25g,丹参、桑枝、生麦芽、当归尾各10g,鹿衔草10~15g,骨碎补1 5g,肉苁蓉6~10g,生蒲黄20~25g,鸡血藤15~20g,蛇蜕6g。痛重加元胡、制乳香、制没药各10g;高血压减肉苁蓉;患肢胀痛,活动障碍加伸筋草10~15g,田三七2g。颈部软组织及上肢酸痛,增用川芎嗪、当归、丁公藤注射剂各2ml局部注射。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通经,祛风止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3)益气活血散风汤
药物组成: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地鳖虫、威灵仙各9~12g。血瘀甚者加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胃纳不振加山楂、神曲;脉细无力加黄精。
功效: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颈椎病神经根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4)通化调理汤
药物组成:丹参、葛根、黄芪、大枣各18g,桂枝6g,赤芍12g,当归12g,白芷9g,羌活12g ,地龙9g,炙甘草6g。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主治:颈椎综合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5)鹿丹汤
药物组成:鹿衔草、丹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苡仁、威灵仙各12g。面色白,腰膝酸冷加杜仲、补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闷肋胀,肢体肿胀不适者加木香、元胡、枳壳、乌药等;疼痛固定不移,刺痛,舌有瘀点加桃仁、红花、制乳没等;风湿寒邪留而不去,症见游走疼痛,或痛遇寒加重,或沉重身困等,选加防风、秦艽、桂枝、羌活、独活等。
功效:补肾通络,养血荣筋。
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6)桂枝葛根汤
组成:桂枝18g,白芍18g,甘草12g,葛根25~40g,生姜6g,大枣6g。
用法:水煎服,20天为1疗程。
功效:解肌舒筋,调和营卫。
主治:颈椎病。
加减:局部冷甚加附子;颈项沉困加羌活、独活;手臂麻木加当归、川芎、川牛膝;病程较长者加天麻、全蝎、地龙;肾虚加鹿角霜、山萸肉、仙灵脾。
(7)颈病清晕饮
组成:天麻、钩藤(后下),蔓荆子、生白芍、首乌、丹参、白菊花、青葙子、生龙骨、玄胡、姜黄、寄生各12g,当归9g,川芎9g,生牡蛎15g,石决明20g,杜仲15g。
用法:水煎服。1剂药煎3次,每1次煎时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再纳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葙子、玄胡、姜黄、杜仲、寄生、煮沸10分钟,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药液服用,2煎3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日服3次。
功效:和血、活血、潜阳、镇逆。
主治:颈椎病椎动脉型。
呕吐加竹茹12g,法半夏12g;烦躁不安加琥珀15g,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g,茯苓 12g。
来源:《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1990年12月
(8)葛根二藤汤
组成:葛根30~60g,鸡血藤30~60g,钩藤10~3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宣痹通络,解痉止痛。
主治:颈椎病。
加减:眩晕呕恶,苔白腻加天麻、白术、清半夏、茯苓各10g,苔黄腻加竹茹、橘红、枳实各10g;枕部头痛加川芎、羌活各10g;颈项痛重加僵蚕10g;巅顶痛加藁本10g;头晕不清加菖蒲、菊花各10g;双侧头痛加川芎、蔓荆各10g,额连目眶痛加白芷10g;久痛或有外伤史酌加全蝎10g,蜈蚣1~2条;背胀痛加羌活、姜黄、白术各10g;胸痛及背加丹参15g,瓜蒌3 0g,薤白10g;手臂麻加桑枝15~30g,伸筋草15~30g;臂痛不举加土鳖虫、地龙各10g;颈椎骨质增生加灵仙20g或炮山甲10~15g;肢冷畏寒背凉选用桂枝、淫羊藿、肉苁蓉、鹿角霜各10g。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91年第1期。
(9)活血通络汤
组成:当归20g,葛根20g,赤芍15g,川芎、桃仁、红花各10g,鸡血藤30g,川牛膝18g,桂枝6g,地龙12g,灵仙12g,全蝎8g。
用法:水煎服,日1剂,30天为1疗程。
功效:活血通络,除痹止痛。
主治:颈椎病。
加减:偏肾气虚加杜仲18g,寄生24g,续断15g;偏气血亏虚加党参、熟地各15g,黄芪24g ;偏寒凝气滞加川乌、仙灵脾各10g,干姜8g;偏脾虚夹湿加橘红10g,茯苓15g,白术12g。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10)除痹逐瘀汤
组成:葛根30g,当归15g,川芎12g,红花9g,姜黄12g,刘寄奴15g,路路通30g,独活9g,白芷12g,威灵仙12g,桑枝30g,胆星9g,白芥子9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服6剂后停药1天,12天为1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主治:颈椎病风湿寒痰痹阻型及由此引起的肩臂疼痛、手指麻木。
加减:气虚加黄芪30g;热郁经络加双花藤30g;兼有内热,苔黄、口苦,加黄芩、栀子、龙胆草各9~15g;寒象明显,加制川乌、制草乌各9g。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84年第1期。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外用膏药?
(1)鹳草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老鹳草27g,生虎骨72g,防风27g,红花18g,木瓜27g,怀牛膝18g,骨碎补27g,青风藤27g,功劳叶18g,当归27g,麻黄9g,海风藤27g,上药用香油7500ml炸枯去渣滤净,炼沸,再入漳丹2700g,搅匀成膏,每膏药油7500ml兑乳香面、没药面各27g,麝香 3.6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散风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颈椎病气滞血瘀型。
用法:贴患处。
(2)石虎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石斛60g,生虎骨120g,赤芍45g,白及30g,川芎30g,羌活45g,桂枝60g ,生杜仲45g,生地120g,川乌30g,白蔹30g,生山甲30g,独活45g,麻黄30g,透骨草60g ,当归120g,生草乌30g,红花30g,大黄30g,防风45g,甘草30g。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ml ,兑肉桂面45g,乳香面30g,没药面30g,麝香1.5g,血竭面45g,广木香面1.5g,公丁香面1.5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贴患处。
(3)骨刺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威灵仙、五加皮、姜黄、三棱、独活、穿山甲、细辛、秦艽、紫葳、文术各30g,血竭、木瓜、牛膝、红花、皂刺、蒺藜、乳香、没药、茜草、川芎、透骨草、五灵脂、防己、白芥子、赤芍、路路通各15g,生桃仁、生香附、木鳖子、冰片、生川草乌各60g ,生马钱子240g,麝香1g,广丹750g,香油1500g。麝香、血竭、冰片、三七研细密封备用。将生马钱子、生川草乌、生香附、生山甲入油锅内浸泡1周,然后用慢火煎之,待药渣呈黑色捞出,再将余药入锅内,慢火煎至油能滴水成球入广丹,不停搅拌,待油由红色变为绛色时离火,待油温冷至60度左右时,将研细密封的药物放入。继续搅拌至凝固,摊于布上( 厚约0.2cm)即成。
功效:消骨刺,止疼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患处外贴,每张可贴5~7天,贴5~10张为1疗程。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常用哪些药敷方法?
(1)颈康热敷方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乳香、没药、木香各15g,桑枝30g。
功效:疏风通络,活血化瘀。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炒热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
(2)增生热敷粉
药物组成:红花、桃仁、松香各6g,当归、生南星、生半夏各12g,生川乌、羌活、独活各9 g,白芥子、冰片各3g,细辛、牙皂各4 5g,樟脑15g。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炒,热熨患处,凉后继续加热,每次7~8小时,每天1次。
(3)食盐热敷方
药物组成:食盐。
功效: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颈椎病,头项、胸背、肩臂、上肢酸沉麻木。
用法:炒热,每晚临睡觉前敷患处,每次30分钟。
牵引疗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颈椎牵引为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理是:
(1)限制颈部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
(2)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3)使椎间隙及椎间孔增大,解除骨刺对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压迫。
(4)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
(5)恢复颈椎椎间关节的正常位置。在病变情况下,患部关节可出现旋转、扭曲、梯形变等各种位置改变,通过牵引,置头颈部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可使颈椎的曲线恢复正常。
(6)减轻骨刺局部的炎性反应。由于增生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压迫,可在局部产生水肿、充血、渗出等,产生疼痛症状,通过牵引所产生的固定与制动作用则可使其较迅速地消退,从而缓解症状。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常用的牵引疗法有哪几种?
(1)坐位牵引:病人坐在凳子上,用四头带固定住下颌及枕部,向上垂直牵引,以体重为反牵引力,重量可达10~20kg,每次1~2小时,每日1~2次,视病人的反应而增加或减少牵引时间及重量,1月为1疗程。
(2)卧位牵引:病人仰卧于床上,头部床脚抬高,用四头带与身体纵轴呈300角方向牵引,重量为3kg,每牵引2小时休息1小时,可1日多次。1月为1疗程。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大多数均可通过牵引得到治愈。为了限制颈部活动,可以佩带颈圈。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热熨疗法?
(1)坎离砂热熨:取麻黄、归尾、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芷、荆芥、防风、木瓜、生艾绒、羌活、独活各等份,醋足量,用醋水各半,将药煎成浓汁,再将铁砂加热后搅拌而成,使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自然发热,热熨颈部。每日1~2次,连续应用至病愈为止。
(2)取川椒、桂枝、生川乌、摇边竹、鸟不落、防己、羌活、石菖蒲、当归尾各90g,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各45g,苏木、鸡血藤各18g,将以上药物于50%酒精20kg中浸泡10~14天后,去滓备用。将浸泡好的药液浸湿多层纱布,放于患处,再用电吹风加热,旋转移动,使热度均匀,防止烫伤,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637565.html
展开全部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以往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的倾向;过去是会计、教师的职业病,现在则是办公室里的多发病。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板滞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颈椎病还会产生头痛、头晕、耳鸣、眼睛发胀、胸闷气急、四肢无力等症状。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针灸、牵引、理疗、局封、药物等,还有手术,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疗,不注意自我保养和功能锻炼,就会拖延病情,并容易复发。
一.保养
1.用枕适当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最佳的枕头应该是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枕头要有弹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弹棉或谷物皮壳为宜。喜欢仰卧的,枕头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受压以后的高度);喜欢侧卧的,高度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脱空。其实,枕头的真正名字应该叫“枕颈”。枕头不合适,常造成落枕,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要及时诊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编为佳,竹席一则太凉,二则太硬,最好不用。
2.颈部保暖 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稍热,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3.姿势正确 颈椎病的主要诱因是工作学习的姿势不正确,良好的姿势能减少劳累,避免损伤。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应该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
4.避免损伤 颈部的损伤也会诱发本病,除了注意姿势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头部向前冲去,会发生“挥鞭样”损伤,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体育比赛时更要避免颈椎损伤;颈椎病急性发作时,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二.锻炼
颈椎的锻炼应该慎重,要避免无目的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我们推荐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
1.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
2.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颈椎病的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应从病因及发病诱因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颈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从脊柱的整体加以预防。
预防是防止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认为脊柱的椎间盘在发育至成人之后,即开始退行性变。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各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差异甚大。从年龄方面观察,魏征等对无症状的100例颈椎X线照片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20岁以下组,2/20人;20~29岁组,2/20人;30~39岁组,4/20人;40~49岁组,50岁以上组,16/20人。潘之清研究认为,婴幼儿及青少年时期脊柱外伤机遇最多,因此,颈椎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体质锻炼,促使椎周软组织强状有力,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更注意防止外伤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除外伤外,常见的还有落枕、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工作、姿势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复杂的,但总的可分为内因(体内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伤),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内因是致病的基础。我们这里讲的是外因方面的预防。
(一)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查和彻底治疗。有些外伤是不是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例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后仰,可造成颈椎挥鞭性损伤;有人生气时随意拧孩子耳朵,孩子为了防御而急性扭颈,或用巴掌打击孩子后头部等,均可引起颈肌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婴幼儿颈部肌肉尚不发达,颈软,如过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势不合适,甚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有些青少年体育运动不得要领或不重视运动前的预备活动,如顶牛、头顶立、前滚翻及骑颈娱乐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防止外伤是预防脊柱退行性变的有力措施。一旦发生外伤,除治疗软组织损伤外,还要及时治疗颈椎小关节错位,以防止发展成为颈椎病。
(二)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有人喜欢俯卧,为了呼吸、只能将头扭向一边,这样会发生1~4颈椎扭伤。颈轴侧弯,达到失代偿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状。由于损害颈椎的正常力学失衡,会加速各颈椎的椎间盘退变;有人平时姿势尚好,但当看小说、看电视时,习惯把头靠在床栏杆上或沙发扶手上,造成屈颈屈背扭腰等,这样会因脊柱椎间韧带损伤而致该段脊柱失稳;妇女带孩子睡觉,常面向孩子侧卧,如果枕头不合身材高度,将置颈胸椎于强迫体位,形成侧弯,可导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头是颈柱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后,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来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而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这类病人常常表现为睡眠中或睡醒后晨起时颈项不适、落枕、头昏、头痛或顽固性失眠等症状。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但应长期坚持应用。合理的枕头必须具备两项:科学的高度和舒适的硬度。对枕头的高度,国内外学者均十分重视,并提出多种数据。我们研究认为,枕头不宜过高,亦不宜过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颌肩线(下颌角至肩峰的距离)或手掌横径,作为侧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适合绝大多数人;少数人需适当高枕,如棘突发育畸形、吻棘,枕头过低则可使症状加重。枕头应有适当的弹性或可塑性,不要过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好,应用后可以形成马鞍形。
睡姿良好对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人体躯干部、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侧卧时,脊柱因床垫的影响而弯曲,如果长期偏重于某一侧卧位,脊柱会逐渐侧弯,轻者醒后腰背僵硬不适,需要起床活动方可恢复正常,重者可发展成脊柱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头应放于枕头中央,以防落枕。脊柱病患者应以木板床为宜,弹簧床对脊柱生理平衡无益。
(四)预防慢性劳损: 由于工作需要,有些工种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体位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委容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成脊柱病。例如长期看显微镜的人员、坑道作业人员、会计师、缝纫刺绣、牙科医生、飞机的机械师、打字员、发报员等屈颈、斜颈、扭颈、耸肩工作者,以及长期伏案工作的学习的人,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与自己的身材相适应,又不重视业余时间的平衡运动(与工作姿势相反的姿势锻炼,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懒腰动作),时间长了将会发生肩颈部软组织负荷,不仅容易发生腰背软组织劳损,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颈、胸、腰椎关节功能紊乱。预防慢性劳损,除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
乘车中睡眠,急刹车时,极易造成颈椎损伤,故应尽量防止。游泳者在浅水处跳水,经常有造成颈椎严重撞伤者,故跳水应到深水处。
(五)老年人的预防: 50岁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变,因此更应重视预防脊柱病的发生。枕头必须选用合乎个人规格的(保健枕分为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特小号5个规格,男士按个人衬衣号用同号的枕头;女士按衬衣号用小一号的枕头),无论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视用枕;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颈腰部保暖,减少缩颈、耸肩、弯腰等不良姿势,冬季应注意防止颈肩受寒,尤其睡眠时颈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发生落枕,诱发颈椎病和肩周炎。与人谈话、看电视、看电影或看书报,要尽可能正面注视,不要过度扭屈颈部。总之,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直、防止因姿势不良而诱发颈椎病。
一.保养
1.用枕适当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最佳的枕头应该是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枕头要有弹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弹棉或谷物皮壳为宜。喜欢仰卧的,枕头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受压以后的高度);喜欢侧卧的,高度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脱空。其实,枕头的真正名字应该叫“枕颈”。枕头不合适,常造成落枕,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要及时诊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编为佳,竹席一则太凉,二则太硬,最好不用。
2.颈部保暖 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稍热,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3.姿势正确 颈椎病的主要诱因是工作学习的姿势不正确,良好的姿势能减少劳累,避免损伤。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应该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
4.避免损伤 颈部的损伤也会诱发本病,除了注意姿势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头部向前冲去,会发生“挥鞭样”损伤,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体育比赛时更要避免颈椎损伤;颈椎病急性发作时,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二.锻炼
颈椎的锻炼应该慎重,要避免无目的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我们推荐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
1.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
2.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颈椎病的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应从病因及发病诱因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颈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从脊柱的整体加以预防。
预防是防止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认为脊柱的椎间盘在发育至成人之后,即开始退行性变。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各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差异甚大。从年龄方面观察,魏征等对无症状的100例颈椎X线照片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20岁以下组,2/20人;20~29岁组,2/20人;30~39岁组,4/20人;40~49岁组,50岁以上组,16/20人。潘之清研究认为,婴幼儿及青少年时期脊柱外伤机遇最多,因此,颈椎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体质锻炼,促使椎周软组织强状有力,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更注意防止外伤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除外伤外,常见的还有落枕、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工作、姿势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复杂的,但总的可分为内因(体内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伤),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内因是致病的基础。我们这里讲的是外因方面的预防。
(一)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查和彻底治疗。有些外伤是不是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例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后仰,可造成颈椎挥鞭性损伤;有人生气时随意拧孩子耳朵,孩子为了防御而急性扭颈,或用巴掌打击孩子后头部等,均可引起颈肌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婴幼儿颈部肌肉尚不发达,颈软,如过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势不合适,甚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有些青少年体育运动不得要领或不重视运动前的预备活动,如顶牛、头顶立、前滚翻及骑颈娱乐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防止外伤是预防脊柱退行性变的有力措施。一旦发生外伤,除治疗软组织损伤外,还要及时治疗颈椎小关节错位,以防止发展成为颈椎病。
(二)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有人喜欢俯卧,为了呼吸、只能将头扭向一边,这样会发生1~4颈椎扭伤。颈轴侧弯,达到失代偿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状。由于损害颈椎的正常力学失衡,会加速各颈椎的椎间盘退变;有人平时姿势尚好,但当看小说、看电视时,习惯把头靠在床栏杆上或沙发扶手上,造成屈颈屈背扭腰等,这样会因脊柱椎间韧带损伤而致该段脊柱失稳;妇女带孩子睡觉,常面向孩子侧卧,如果枕头不合身材高度,将置颈胸椎于强迫体位,形成侧弯,可导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头是颈柱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后,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来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而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这类病人常常表现为睡眠中或睡醒后晨起时颈项不适、落枕、头昏、头痛或顽固性失眠等症状。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但应长期坚持应用。合理的枕头必须具备两项:科学的高度和舒适的硬度。对枕头的高度,国内外学者均十分重视,并提出多种数据。我们研究认为,枕头不宜过高,亦不宜过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颌肩线(下颌角至肩峰的距离)或手掌横径,作为侧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适合绝大多数人;少数人需适当高枕,如棘突发育畸形、吻棘,枕头过低则可使症状加重。枕头应有适当的弹性或可塑性,不要过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好,应用后可以形成马鞍形。
睡姿良好对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人体躯干部、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侧卧时,脊柱因床垫的影响而弯曲,如果长期偏重于某一侧卧位,脊柱会逐渐侧弯,轻者醒后腰背僵硬不适,需要起床活动方可恢复正常,重者可发展成脊柱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头应放于枕头中央,以防落枕。脊柱病患者应以木板床为宜,弹簧床对脊柱生理平衡无益。
(四)预防慢性劳损: 由于工作需要,有些工种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体位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委容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成脊柱病。例如长期看显微镜的人员、坑道作业人员、会计师、缝纫刺绣、牙科医生、飞机的机械师、打字员、发报员等屈颈、斜颈、扭颈、耸肩工作者,以及长期伏案工作的学习的人,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与自己的身材相适应,又不重视业余时间的平衡运动(与工作姿势相反的姿势锻炼,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懒腰动作),时间长了将会发生肩颈部软组织负荷,不仅容易发生腰背软组织劳损,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颈、胸、腰椎关节功能紊乱。预防慢性劳损,除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
乘车中睡眠,急刹车时,极易造成颈椎损伤,故应尽量防止。游泳者在浅水处跳水,经常有造成颈椎严重撞伤者,故跳水应到深水处。
(五)老年人的预防: 50岁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变,因此更应重视预防脊柱病的发生。枕头必须选用合乎个人规格的(保健枕分为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特小号5个规格,男士按个人衬衣号用同号的枕头;女士按衬衣号用小一号的枕头),无论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视用枕;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颈腰部保暖,减少缩颈、耸肩、弯腰等不良姿势,冬季应注意防止颈肩受寒,尤其睡眠时颈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发生落枕,诱发颈椎病和肩周炎。与人谈话、看电视、看电影或看书报,要尽可能正面注视,不要过度扭屈颈部。总之,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直、防止因姿势不良而诱发颈椎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可能受伤后没有神经功能障碍或脊髓受压的情况,所以医生没有做手术,一般卧床加颈托固定或是颅骨牵引三个月后是可以去除固定和牵引开始活动的,我想在医生去除颈托之前肯定会做过CT或MRI的,如果通过治疗,脱位没有加重,可以继续保守治疗,可以到医院做物理治疗,千万别相信什么中医推拿,搞不好是会加重脱位导致截瘫的。
颈椎脱位后通过保守治疗很难达到其他部位骨折复位后的理想效果,有时只是通过颈椎制动使损伤的颈椎附件(韧带等)得到了修复,而锥体的位置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的生理位置,所以一旦颈部活动到特殊的位置导致神经根受压就会出现麻木。想完全恢复到正常很困难,除非当时选择了手术复位。
因为你的妈妈有时感到耳根上肢发麻是神经根瞬间收到机械刺激所致,而不是神经根本身发生了病变,弥可保主要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比如神经损伤等,所以弥可保对于你妈妈的病情是没有什么太大作用的,当然吃一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防害。
颈椎脱位后通过保守治疗很难达到其他部位骨折复位后的理想效果,有时只是通过颈椎制动使损伤的颈椎附件(韧带等)得到了修复,而锥体的位置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的生理位置,所以一旦颈部活动到特殊的位置导致神经根受压就会出现麻木。想完全恢复到正常很困难,除非当时选择了手术复位。
因为你的妈妈有时感到耳根上肢发麻是神经根瞬间收到机械刺激所致,而不是神经根本身发生了病变,弥可保主要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比如神经损伤等,所以弥可保对于你妈妈的病情是没有什么太大作用的,当然吃一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防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好,许多朋友很热心,都出了好多点子,其实没那么复杂,我就指导你几个按摩方法:首先在肩,头颈方面用柔和的手法按摩,然后在腋窝按摩,这里是血管神经最密集的地方,以后就向下按摩到手指,有酸麻胀重的部位多按摩几下,每天两次按摩,帮助她被动锻炼,[不能用粗硬的手段],因为亲人按摩能有效的康复受伤的地方,坚持一段日子就会恢复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上面的朋友说了一大堆都没说到点子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中医推拿,用一些颈椎整复的手法进行治疗,如果有疼痛的话再加针灸,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是外伤的话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物理治疗就是医院的理疗科专门有的治疗项目,就是用物理手段,如激光,电,磁热等手段治疗,中医和西医医院都有,建议还是看中医针灸推拿科.
如果你是外伤的话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物理治疗就是医院的理疗科专门有的治疗项目,就是用物理手段,如激光,电,磁热等手段治疗,中医和西医医院都有,建议还是看中医针灸推拿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