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雷接地和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到同一个主接地网
(我指的是同一个建筑物房顶上的避雷网通过建筑物立柱中的钢筋接到地下的主接地网,同时,该建筑物内的变压器、配电盘、电机等电气设备的外壳通过接地线接到主接地网)当接闪器接到雷...
(我指的是同一个建筑物房顶上的避雷网通过建筑物立柱中的钢筋接到地下的主接地网,同时,该建筑物内的变压器、配电盘、电机等电气设备的外壳通过接地线接到主接地网)当接闪器接到雷电的时候,整个接地网立即达到很高的电压,与接地网相连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也达到了与雷电相同的电压,而土壤电阻率比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大得多,雷电荷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地泄入大地,虽然这段时间可能只需要零点几秒,但如果接闪的时候,正好有人触摸到电气设备的外壳上,不是很危险吗?请哪位高手给一个合理、详细的解释。
展开
展开全部
《避雷接地和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到同一个主接地网》,它们之间最好分开,雷电是毫秒级,当雷电通过导体泄漏大地时,要产生电位差,或跨步电压,无论接触或接近附近都是很危险的,故雷雨时,不要接近导电体,甚至打手机。
另外,从运行设备考虑,一旦雷电通过主接地网,即便接地网电阻很小,但电流非常大,也会产生高电压,电网的一些保护容易被雷电击穿。故,最好分开。
另外,从运行设备考虑,一旦雷电通过主接地网,即便接地网电阻很小,但电流非常大,也会产生高电压,电网的一些保护容易被雷电击穿。故,最好分开。
展开全部
独立地网:一般要求防雷地网与主地网的距离不小于5米。
联合地网:要求防雷接地引下线与低压设备接地引下线沿埋地部分的距离不小于15米。
两者各有优势。根据现场可做地网的区域和接地电阻的要求综合评定。
雷电流的散流时间很短,一般是毫秒级或微秒级。当雷电流入地时,地表和与之连接的电气设备外壳电位随之抬升,并沿入地点逐渐降低,形成电位梯度。如果人行走在此区域,两脚之间便会形成跨步电压;如果人触碰电气设备外壳,手与脚之间便形成接触电压;如果此电压超过人体承受的极限时,便构成触电事故。
所有的触电事故必须有电流流过人体,即通过人体形成回路。前面说的两种触电事故均为电流经脚流入大地构成回路。所有有几种措施可用来降低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1、地面铺设土壤电阻率高的碎石;2、工作人员穿绝缘鞋;3、降低地网接地电阻以减小地电位升。
一般防雷地网要求接地电阻为10欧。人体电阻为几百欧,穿鞋后等效接地电阻可到数千欧。要是在室内双脚接触楼面,这个电阻会更大。电流走低阻通道,所以只要接地电阻满足要求,因为人员触碰设备被雷击的概率极小。
联合地网:要求防雷接地引下线与低压设备接地引下线沿埋地部分的距离不小于15米。
两者各有优势。根据现场可做地网的区域和接地电阻的要求综合评定。
雷电流的散流时间很短,一般是毫秒级或微秒级。当雷电流入地时,地表和与之连接的电气设备外壳电位随之抬升,并沿入地点逐渐降低,形成电位梯度。如果人行走在此区域,两脚之间便会形成跨步电压;如果人触碰电气设备外壳,手与脚之间便形成接触电压;如果此电压超过人体承受的极限时,便构成触电事故。
所有的触电事故必须有电流流过人体,即通过人体形成回路。前面说的两种触电事故均为电流经脚流入大地构成回路。所有有几种措施可用来降低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1、地面铺设土壤电阻率高的碎石;2、工作人员穿绝缘鞋;3、降低地网接地电阻以减小地电位升。
一般防雷地网要求接地电阻为10欧。人体电阻为几百欧,穿鞋后等效接地电阻可到数千欧。要是在室内双脚接触楼面,这个电阻会更大。电流走低阻通道,所以只要接地电阻满足要求,因为人员触碰设备被雷击的概率极小。
追问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说的5米和15米都不是指同一个建筑物。我指的是同一个建筑物房顶上的避雷网通过建筑物立柱中的钢筋接到地下的主接地网,同时,该建筑物内的变压器、配电盘、电机等电气设备的外壳通过接地线接到主接地网。我见过的车间,很少有在一楼做等电位网格的。在一楼,我们脚下踩的是地板砖、混凝土层和灰土层,再下面是自然土壤,很少有铺鹅卵石或沥青地面的。
追答
你说的这种联合地网,雷击时设备外壳电位会抬升。如果此时人员触碰设备外壳,外壳所带的高电位会有两种途径向大地释放。一是经设备外壳的接地引下线至地网至大地无穷远处;二是经人体-鞋-地砖-混凝土层-灰土层-大地无穷远处。两个通道相比前者经过的电阻要小得多。所以被击的几率极小。除非:1、接地网不符合要求(连接不好或接地电阻不大)2、环境潮湿或人身上潮湿。
联合接地的缺点不在人身的安全。而是联合接地的距离若不满足要求,超过设备的耐压,可能击坏设备。
另外:雷击为小概率事件,无论什么情况,无论何种接地方式,打雷时均不要接触或靠近金属物体。这是常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共用接地反而不会发生你说的问题,如果分开才是危险的
现在的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而且规范要求都要做等电位连接,其实在雷击的时候,本身建筑就是一个等势体,不会出现逆说的情况
现在的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而且规范要求都要做等电位连接,其实在雷击的时候,本身建筑就是一个等势体,不会出现逆说的情况
追问
在二楼及二楼以上,我们脚下踩着的楼板内有很多钢筋,这些钢筋与接地网相连,可以看做是等势体。但在一楼,我们脚下踩的是地板砖、混凝土层和灰土层,再下面是自然土壤,电阻率应该较大,不能看做是等势体吧。平时设计要求接触电势差在50伏以下,那是指220伏单相碰壳时,产生的接触电势差不超过50伏,在接到几十万伏的雷电的瞬间,产生的接触电势差可能远远超过了50伏了吧。另外,我见过的车间,很少有在一楼做等电位网格的。
追答
等电位的并不是说你站的地方有钢筋才算有等电位,只要距离你站立的地方10米范围内有钢筋就已经达到了等电位的作用,一般的建筑开间不会大于这个值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零点几秒的时间差已经将这种事故的发生率降得很低;
2、建筑物内的钢筋、管线、电气设备的PE线等都已经与接地网链接形成整个建筑主体的等电位,所以当你所说的那种情况发生时人身体两端很难形成电位差,所以不会有电流通过人体;
3、大地虽然有电阻率,但是我们在计算这些数值时的已经把大地的电位考虑为0电位所以理论上几乎在接闪时已经将能量全部吸收;
2、建筑物内的钢筋、管线、电气设备的PE线等都已经与接地网链接形成整个建筑主体的等电位,所以当你所说的那种情况发生时人身体两端很难形成电位差,所以不会有电流通过人体;
3、大地虽然有电阻率,但是我们在计算这些数值时的已经把大地的电位考虑为0电位所以理论上几乎在接闪时已经将能量全部吸收;
追问
我见过的车间,很少有在一楼做等电位网格的。平时设计要求接触电势差在50伏以下,那是指220伏单相碰壳时,产生的接触电势差不超过50伏,在接到几十万伏的雷电的瞬间,产生的接触电势差可能远远超过50伏了吧,尽管只有几毫秒,那也很危险。你的说法比较可信,请继续回答。
追答
我没看明白你追问的问题要点是什么?但是我想告诉你,再厉害的计算也只是一种概率,我们所做的防雷设计,整个系统都是讲的在不管是雷电还是其他磁能等产生的电涌尽快泄放到0电位,将这种危险概率降低到最低。并不是我们采取的这些措施就有100%的保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独立避雷针应装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安装位置不应设在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接地体局部深埋或铺设沥青绝缘层,及敷设地下均压条等安全措施。
一级建造师考试内容,正好看到
一级建造师考试内容,正好看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