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中的日期制定是以什么为依据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月亮的形状为依据
追问
(⊙_⊙)?
追答
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也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5366日(即29日12小时44分3秒),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的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农历每个月的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暗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连续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 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1个多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1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
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闰年时为383天或384天。
①农历的历月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它把朔望月作为历月,但是一个朔望月包含的天数并不恰好是个整数,它的平均值是 29. 5306日。为使每一历月的天数是个整数,在农历中就把历月分为大小两种: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大月和小月彼此相互弥补,使历月的长度接近于29. 5306日。但农历为了要固定“朔”(所谓“朔”,根据天文学上的计算,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个时刻,计算十分繁琐)的日子作为每月的第一天——初一日,这样,就有可能出现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至于哪一个月应当大月,哪一个月应当小月,都须经过严密的计算朔的时刻后才能决定。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