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狼》告诉我们什么人生道理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展开
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启示是:贪婪会使自己丧命,要分清主次,不因小失大。
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启示是: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启示是:有勇无谋必败,做人要随机应变,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
扩展资料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聊斋志异》中有狼三则。其一被苏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收录为“专题 《狼》”,其二被选为沪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第34课《狼》,鲁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30课《狼》,2016年新审订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和部编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
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
《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
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启示是:贪婪会使自己丧命,要分清主次,不因小失大。
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启示是: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启示是:有勇无谋必败,做人要随机应变,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
扩展资料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聊斋志异》中有狼三则。其一被苏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收录为“专题 《狼》”,其二被选为沪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第34课《狼》,鲁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30课《狼》,2016年新审订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和部编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
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有些事情以为让步是不行的,以为有些人总是得寸进尺。
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当我们遇到像狼那样的恶人时,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要坚决的斗争,取得胜利。
能不能短一点呢 两句话左右 不超过30字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