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出口商品众多
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为:化工产品、机械、汽车、飞机、电子信息设备、武器、食品、药品、饮料等。主要进口商品是:食品、服装、电子器材、机械、钢材、纺织品、石油、天然橡胶以及锡、铬等金属。
2、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日本等
2017年美国前五大货物贸易伙伴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德国。美国前五大货物出口市场为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日本和英国。美国前五大货物进口市场为中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和德国。
3、交易额数年增加
2017年,美国货物贸易总额约为39143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6.8%;其中出口额1553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6%;进口额约23609亿美元,增长6.9%;逆差8075亿美元,增长约7.5%。
扩展资料:
美国对外投资和外国资本
据统计,2017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约3423亿美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约2754亿美元。
美国对外援助
据美国国际开发署统计,2018财年美国对外援助预算总额约为273.4亿美元,约占2017年美GDP的0.15%,包括安全援助经费77.2亿美元,医疗援助额68.6亿美元,人道主义救灾52.7亿美元,经济发展援助13.1亿美元等项目。
主要投向南亚、中东北非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阿富汗是接受美经济和军事援助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拉克、印度等。美国国际开发署、国务院、农业部、国防部和千年挑战公司(MCC)等是执行美双边对外援助的主要机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
2024-11-08 广告
美国是当代最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名列原苏联、加拿大和中国之后。人口1991年为25252万,名列中国、印度和原苏联之后。国内生产总值1994年为53440亿美元,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首位。
美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投资资源和发达的科学技术。
高度发展的工业、农业和庞大的政府采购以及巨额的高消费,使美国具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广阔的国内市场。
一、战后美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一)对外贸易地位起伏不定
1985年以前,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虽不断下降,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1986年,美国的贸易降到世界第二位,在原联邦德国之后。1989年,美国又超过原联邦德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1990年德国又超过美国再次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从1991年起,美国又重新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1995年,美国出口贸易额为5839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1.6%,继续保持世界最大出口国地位。
(二)出口商品竞争能力日益削弱
美国出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每年约占其出口总值的75%左右。1991年占其出口总额的75.9%,在60年代末,居世界首位。自1969年起,原联邦德国的制成品出口超过了美国。日本的制成品出口增长也很快,1984年超过原联邦德国。1985年美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位于日本、原联邦德国之后,名列世界第三。美国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相继退出世界市场。曾经在海外市场上居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品,如飞机、汽车、电讯器材、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等也面临着日本和西欧产品的激烈竞争。从1970-1987年,美国在世界电话设备市场上所占比重,从99%缩减到25%,彩色电视机所占比重从90%下降到10%。计算机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从70年代初的90%下降到80年代末的50%左右。
自60年代以来,除农产品、军火和技术贸易,美国其他民用工业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处于守势。
(三)进口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在1950年,美国初级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70.2%,工业制成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28.5%。1991年,前者所占比重下降为21.7%,后者则上升为75.2%。
各类商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变化很大。机器及运输设备的进口在1950年占第8位,到1967年已上升到占第1位,1991年占进口总额的41.2%。一些重要的制成品,如钢铁从1963年,汽车从1968年起,相继由出超变为入超。外国小汽车进口占美国市场的比重由1960年的4%,增加到1980年的26.4%;石油的进口,1970年占进口总额的3.62%,1980年进一步上升为25.82%,此后,不断下降,1985年降为占进口总额的9.51%。
(四)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很快,进入90年代以来,尤为突出。1990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025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5.7%,居世界第1位。1994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增至1782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60%以上,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增至16.5%,继续保持世界首位。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也增长很快,从1990年的780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25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11.7%升至1994年的12%,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中的位次,从第2位升至第1位。美国服务贸易经常保持顺差,1994年顺差达532亿美元,对弥补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美国服务贸易内容广泛,包括旅游、运输、保险、银行、广告、工程设计、知识产权、数据处理及信息传递等项目。美国服务产业比较发达,具有良好的基础,并在高科技等新领域中占有优势。所以,美国服务贸易居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占有相对优势,因此,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竭力主张将服务贸易列为谈判的新议题,把服务贸易纳入关贸总协定自由贸易的规则框架内,借此为美国服务业出口争取更多机会。
(五)贸易方向上的不平衡发展
美国过去主要的贸易对象是西欧和北美。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贸易方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海外市场的重心从西欧向亚太地区转移。90年代初,美国同亚洲的贸易超过同欧洲的贸易。美国同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增长迅速。
1988年1月2日,美国和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规定,两国从1989年起的10年里,取消所有关税壁垒与投资限制,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市场。自1994年1月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美国与墨西哥的双边贸易额,从1993年的896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1460亿美元,增长63%。
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日本和加拿大均有贸易顺差。西欧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美国获取贸易顺差的重要地区,与此同时,西欧还是美国出售“剩余”农产品换取外汇收入的重要市场。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对日本、原联邦德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贸易已相继变为逆差。1990年美国对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加拿大的贸易逆差下降,而对西欧则出现21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美国工业制成品和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又是战略物资、原料和燃料的供应地。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通常约占美国进出口总额的1/3。1993-1995年,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已占美国总出口的1/3。美国商务部1994年将10个发展中国家确定为今后美国出口的重点。它们是: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印度、土耳其、南非、波兰、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70年代两次石油调价后,发展中国家在美国进口贸易中的比重急剧上升。从1975年至1980年美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曾占其进口总额的40%以上,1989年降为35.9%。
美国与原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在70年代初以前,贸易额一直是很小的。70年代初以后,美国与原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特别是美苏贸易有了显著的增长。
(六)外贸逆差急剧扩大
在战后1946-1970年这25年间,美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顺差。
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1974-1976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为71亿美元,1979-1981年增为387亿美元,1984-1985年为1359亿美元,1986年高达1698亿美元,1987年高达1736亿美元,自1988年起,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下降, 1990年降为1010亿美元,1991年进一步降至662亿美元,这是1983年以来首次低于1000亿美元。但1993年美国贸易逆差剧增37%而达1157.8亿美元。1995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更增至1869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出口贸易为商品和劳务提供了市场
美国商品和劳务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加强,1960年商品和劳务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980年这一比重上升为10%,1994年该比重进一步上升为12.7%。
(二)进口贸易为国内工业提供了原料、燃料
美国的自然资源虽较丰富,但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的原料、燃料。国内消费量很大的食品饮料,如咖啡、可可、茶叶等全部依赖进口。天然橡胶、锰矿砂、铌、云母片等也全部依靠进口,制造导弹核武器所需的稀有金属,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1982-1983年美国从国外进口的石油等燃料占消费的32%。1988年虽有下降,但能源净进口仍占总消费的16%。
美国工业的一些零配件日益依靠进口。美国一些大汽车制造厂,如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生产汽车用的零部件已有20-30%从国外进口。国内消费的电子产品装备中,一半以上的零部件是从海外输入的。
(三)对外贸易是调整工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美国政府有意识地通过对外贸易调整国内的部分工业结构。对一些费原料、费劳力、污染严重、技术简单、利润小的工业产品和半成品,如金属轧钢、纺织品、服装、鞋类、日用电器等,都逐渐通过进口代替国内生产,或在国外设厂加工后,再将成品运回国内销售。1994年美国进口鞋类数量为14.25亿双,价值111.41亿美元。中国输美鞋类居第1位。而国内的工业则尽可能向生产和出口高、精、尖的工业产品方面发展。
(四)通过扩大出口减少失业
1989年美国约有700万人的工作与出口有关。依靠出口维持就业的比重,农业约占10%,矿业约占9%,制造业约占6%。
(五)对外贸易是影响美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1946-1970年的25年间,美国靠对外贸易获得966亿美元巨额盈余,对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起了很大的作用。进入70年代,对外贸易经常出现逆差,使美国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
三、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一)贸易自由化
从二次大战结束到70年代中期,美国外贸政策主要倾向是贸易自由化。
1947年美国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起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同意平均降低关税21%,但降低关税的商品主要是美国垄断企业及战略储备所需要的锰砂、镍、铝、云母等工业原料,而对棉布等消费品减税极少。
1962年10月4日,肯尼迪政府为了迅速摆脱1960-1961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企图突破西欧共同市场的关税壁垒,制定并签署了《扩大贸易法》,以取代1934年的《贸易协定法》。该贸易法除了授权总统可削减关税最多50%外,还规定总统可以削减关税50%以上,直到100%。美国政府依据上述贸易法案同西欧共同市场及其他国家共50余国于1964年5月开始举行“肯尼迪回合”减税谈判,1967年6月30日勉强达成协议,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范围内工业品关税平均削减了35%,减税分五期进行,至1972年1月1日全部完成。
在“肯尼迪回合”减税谈判实现以后,1974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74年贸易法》。
《1974年贸易法》有以下特点:(1)新贸易法的重点在于授权总统就消除非关税壁垒与各国进行谈判。而原来的“扩大贸易法”的重点在于关税减让,基本上未涉及非关税壁垒问题。这是由于在“肯尼迪回合”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战的重点由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2)美国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新贸易法强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不仅包括工业品,也包括农产品,而农产品贸易问题在以前的贸易法中却未占重要地位。(3)新贸易法还规定了“进口补救”措施,即当进口商品的竞争发生“严重危害”时,总统有权采取提高关税、设置进口限额等措施。(4)新贸易法授权总统在国际收支发生紧急情况或外汇市场上美元汇价过度下跌时,可采取有效期150天的进口限制措施,如进口附加税和临时性的进口限额。(5)这个新贸易法的矛头还直接指向发展中国家,规定了对凡是参加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原料输出国组织以及把美资企业的资金收归国有的国家,一律不给予普遍优惠制的待遇。
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的七轮贸易谈判,美国的关税壁垒大大降低。在总协定成立之前的1946年,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水平为26.4%,到1987年东京回合的减税完成之后,美国除石油以外的工业品关税将减至4.3%。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
新贸易保护主义从70年代中期起在美国出现。1983年以后的经济复苏并未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是:
1.限制进口的主要措施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据统计,美国进口商品受非关税壁垒影响的进口额从1966年的93.79亿美元增至1986年的1030.69亿美元, 20年内增长了10倍。同期受到影响的进口额占美国总进口额的比重则由36.4%增至45%,净增8.6%。
2.扩大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行动
在1984-1985年度,美国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总共有61起。美国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占所有国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比重,分别从1983-1984年度的26%和45%提高到1984-1985年度的31%和78%。
3.加强财政、金融、外汇等鼓励出口措施
在财政方面,通过对出口商品减免税收和提供补贴以鼓励出口;在金融方面,设立美国进出口银行向出口厂商提供优惠的出口信贷;在外汇方面,干预外汇市场,降低美元汇价。
(三)加强外贸管理
在贸易自由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出现了管理贸易制度。
1.以立法形式强调单边协调管理,使外贸管理制度法律化
1984年10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一项规定美国以后10年贸易政策的法律《1984年关税与贸易法》。该法是适应美国加强对外贸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改善美国大量贸易逆差的状况。1988年8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保护贸易色彩十分浓厚的《1988年综合贸易法》,该法又称为“一揽子贸易法案”。该法确立了战后美国贸易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基本格调与战略。 《1988年综合贸易法》的实施则是以立法形式加强单边行动的具体表现。根据该法案“超级301条款”,美国可以对其出口产品实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进口国家,实施报复措施,这表明美国将以单方面的政策手段来解决贸易争端或迫使对方开放市场。
2.从加强国际多边合作转为更多地使用双边协调管理的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区域集团化的加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削弱,美国贸易政策的重心已由多边向双边转移,加强有针对性的双边贸易谈判,以解决贸易争端与冲突,同时寻求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以获取更大的贸易与经济利益。例如,美国以《1988年综合贸易法》为依据,加强针对性的双边贸易谈判,强调对等互惠条件,1989年生效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将在10年内逐步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这会给美国带来更多的出口机会。
3.突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国,所以80年代以来,美国更加关心和加强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1988年综合贸易法》针对外国对美国知识产权存在的保护问题而制定了“特殊301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将对知识产权没有提供保护的国家认定为“重点国家”,并可自行根据该条款对上述国家的“不公正”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和采取报复措施。
参考资料: 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GZ/GZDL/DLBL/GJMY/6003d023ZW_0080.htm
按价值计算,5 年美国最大的 2021 种出口产品是精炼石油、原油、石油气、汽车和电子集成电路。总的来说,这些主要出口商品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2.2%。这一百分比表明出口商品范围多样化,尽管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中有3种是能源商品。
美国在出口精炼石油、石油气和汽车方面跻身世界领先国家之列。
以下出口产品组将 2022年美国全球出口中价值最高。
1 加工石油 1354亿美元 +59%
2 原油 1170亿美元 +68.9%
3 石油气 962亿美元 +41.7%
4 汽车 578 亿美元 +5.3%
5 集成电路/微组件 516亿美元 -2.7%
6 血液成分(包括抗血清) 431亿美元 -1.5%
7 汽车零部件/配件 407亿美元 +14%
8 黄金(未锻造) 371亿美元 +33.7%
9 药物混合剂量 346 亿美元 +19.7%
10 大豆 344亿美元 +25.5%
11 电子医疗设备(例如X射线) 336亿美元 +8.7%
12 电话系统设备 333亿美元 +5.1%
13 计算机、光学阅读器 285亿美元 +6.1%
14 半导体制造机械 268亿美元 +2.1%
15 玉米 190亿美元 +0.1%
16 卡车 186亿美元 +11.4%
17 钻石(未镶嵌/未镶嵌) 178亿美元 +20.3%
18 煤,由煤制成的固体燃料 172亿美元 +77%
19 乙烯聚合物 172 亿美元 +26.1%
20 电脑零件、配件 171亿美元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