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四首第四乐章的曲式分析,还有悲怆第三乐章

贝多芬op.7第四乐章啊,内容细一点的分析... 贝多芬op.7第四乐章啊,内容细一点的分析 展开
 我来答
skatingv
2011-06-10 · 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3万
展开全部
第四号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OP.7,作于1796—1797年,呈现给当时匈牙利贵族凯格勒维茨(Keglevics)的女儿巴巴拉(Barbara),巴巴拉当时是贝多芬的学生,这首作品当时也有《所爱的女郎》(Die Verliebte)的标题。共4个乐章:1.精神抖擞的极快的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这一起伏很大的乐章里,已充分寄寓了贝多芬戏剧性的生命感,在呈示部中,两个主题有非常精彩的对比,而尾奏中两个主题的丰富交织已接近于中期的作风。2.富有表情的最慢的慢板,C大调,三段体,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乐章。3.快板,降E大调,三段体。在第一段快板中主题借用卡农形式作发展,中段是降E小调,几乎全部是三连音的分散和弦,中段完成后回到第一段。4.回旋曲,温雅的小快板,降E大调。由高音域像波浪一样下降的主题经过高音部和低音部,像交换对话一样的经过部,多少有一些僵硬的第二主题与它的柔和形成有趣的对比,然后扩大发展。其中,最后一个回旋主题装饰得十分优美,像是对可爱的女郎的归结。

第八号奏鸣曲(悲怆),C小调,OP.13,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这首作品作于1798—1799年之间,呈献给卡尔?李希诺夫斯基公爵(Lichnowsky 1756—1813),其标题是贝多芬自己确定。史科托把这首作品与《罗米欧与朱丽叶》比较,指出两者间存在共通的“青春哀伤感”。共3个乐章:1.极慢的慢板序奏转辉煌的快板,C小调,主部为奏鸣曲式。其序奏中寄寓着悲怆的动机,主部的第一主题则是乘着震音断奏而热情上升的那种感觉,第二主题颇富轻快的流动感。在发展部中,G小调的极慢板动机再进入快板而发展第一主题。2.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这是充满祈祷气氛的抒情乐章,形式为三段体。第一段优美的主题由三声部变奏而成为四声部,中段的降A小调主题有一种意兴阑珊感,附有三连音伴奏后一度出现紧张感,第三段重新表述第一段时,渐渐回到平静。3.快板的回旋曲,C小调,回旋曲式,其回旋主题为开头悲怆主题动机的发展,第二主题较为明朗,为降E大调;第三主题幽静而柔和,使用了巧妙的对位技法。
仰望MOZART
2011-06-10 · TA获得超过3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7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74万
展开全部
我有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全部详细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里的,电子版。。。 来个QQ 我发给你
追问
764137552
追答
我已发送给你   陌生的记忆  因为加你QQ要回答问题   给你QQ邮箱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