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里的草书和章草有什么不同?
章草是草书的一种形式。
而草书在书法中是一个大概念,泛指笔画相连,书写速度快的所有书体。除了章草以外,还包括今草。
起源于汉代。由于汉代通行的是隶书,人们写字时为了追求速度,就将隶书“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从这里可以看出,草书是以隶书为基础的。
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以隶书为基础的草书,实际上是一种最原始的“古草”。由于汉章帝很喜欢这种书体,使得它在汉、魏时期广为流行,因而被称为“章草”。章草仍然像隶书,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笔带横势。
今草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典型的是张芝今草。
晋陆机《平复帖》(现存最早的章草墨迹)
扩展资料:
章草,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它属于草书由胚胎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过程中的一种体段。唐朝张怀瓘称之为“既隶书之捷”,是由隶书的简捷写法发展演变而成的,是隶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的一种书体,也可以说章草是草书中带有隶书笔意的一种书体。
章草绝非一时一人所创造,它是从秦代的草隶中演化出来的,经过长期流行通用,继而约定俗成,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成为一种成熟完善的书体,代表了西汉至东晋时期四百多年间草书艺术的面貌。
至东晋,作为今文字新体的行书、楷书、草书全面成熟,隶书及其俗体——章草逐被取代。
王羲之 、 献之 父子又创字字上下相连的草体,至 唐 张旭 、 怀素 , 宋 米芾 等,又发展为笔势恣纵、字字牵连、笔笔相通的狂草。
汉代以后,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我们最常见的草书,它与章草的最明显区别,在于,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章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复帖
简言之,章草是草书的一种形式。而草书在书法中是一个大概念,泛指笔画相连,书写速度快的所有书体。除了章草以外,还包括今草。
草书起源于汉代。由于汉代通行的是隶书,人们写字时为了追求速度,就将隶书“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从这里可以看出,草书是以隶书为基础的。
以隶书为基础的草书,实际上是一种最原始的“古草”。由于汉章帝很喜欢这种书体,使得它在汉、魏时期广为流行,因而被称为“章草”。章草仍然像隶书,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方,笔带横势。如下图:
汉代以后,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我们最常见的草书,它与章草的最明显区别,在于,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今草如下图:
王羲之 、 献之 父子又创字字上下相连的草体,至 唐 张旭 、 怀素 , 宋 米芾 等,又发展为笔势恣纵、字字牵连、笔笔相通的狂草。 如图: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29.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