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董小宛身体本来虚弱,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最终病死。
故事:
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城内“董家绣庄”,女主人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号青莲。
董白十三岁那年,父亲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药不凑效,不久便撒手人寰。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续住下去,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下了幽室,带着女儿隐居其中。
后期生活中欠庞大的债务能拖则拖,母亲的医药费用却迫在眉睫。从小随母亲隐居世外的董白已养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一急之下使出下策,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
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赢得了一些高洁之士的欣赏。她三番五次地受客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
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自己患了重病,闭门不出。冒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冒辟疆满怀同情地将她宽慰一番,并且说了自己几次寻访都吃了闭们羹的经过。
翌日,冒辟疆忍不住又雇舟来到小宛家,两人并没有约定,小宛却笑盈盈地站在门外相迎,一夜之间病竟好了大半,他与董小宛约好,一等乡试结束,就 马上返回苏州为她赎身。
小宛嫁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宁静和协的家庭生活刚刚过了一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人关南下,清军肆虐无忌,冒家险遭涂毒,家产丢得一干二净。小宛随夫一路南逃。
扩展资料
人物轶事
小宛最爱晚菊。有个朋友送给冒辟疆几盆名为“剪桃红”的菊花,花繁而厚,叶碧如染,浓条婀娜。小宛见到“剪桃红”,非常喜爱,特意将花放在床边。
每天晚上,高烧绿烛,用白色屏风围起三面,放一张小椅子在花间,调整好菊花,让菊影具有参横妙丽之态,然后身入花间,使人在菊中,菊与人都在影中,此情此景,淡秀如画。
在董小宛的生命最后时刻,她还叫冒辟疆把“剪桃红”搬到床前给她看枝叶是否茂盛,可有虫害。
小宛和辟疆曾住嘉兴海盐水绘阁。她在南北湖畔鸡笼山上面对暮春凄凉景致,感叹江河破碎,一家流离,泪葬残花。
参考资料
艰难的生活中,饮食难饱,董小宛的身体本已虚弱,又加上接连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愈后,她却病倒了。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声中,她走得是那样安详。
至于传说顺治因董小宛之死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出家更是谬传。顺治所忠爱的是董鄂妃也非董小宛。董鄂妃武臣鄂硕之女。18岁入宫(而小宛19岁嫁辟疆)。董鄂妃生得美慧异常,且端静温柔,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8月册为贤妃,12月进为贵妃。
顺治与她形影不离,赋诗作画,研究佛法。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的儿子不满百日夭折。她悲伤过度,不久也得病死去。顺治帝追封她为端敬皇后,罢朝五日,治丧礼仪碑极隆重。
扩展资料
民间传说中她与顺治皇帝间哀艳的情缘为她增添了神秘光环,而与风流才子冒襄的一见钟情,从一个名妓到贤妾,更以奇情著称。然而董小宛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奇情,还有雅趣。董小宛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突出人物,代表了中国女性的智慧、勤劳,也代表了女性的美丽世界。
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绅商贾的明争暗斗。但这个流落风尘的女子鄙视权贵,巧与周旋,勇于斗争。唯对明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一见倾心,她立志相嫁,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嫁与冒襄为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小宛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本名董白,字小宛,号青莲,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有“针神曲圣”的称号,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朝灭亡后,小宛也随夫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千百年来,关于她的故事出现了众多不同的版本,成为了一个缠绵悱恻的美艳传奇。另有人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实为一人,且顺治出家也是因为她。不过,此系误传,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董小宛长他十四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仅十四岁,况且董小宛从未去过北方。
几经周折终相遇
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董小宛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因其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十分兴隆。小宛母亲白氏是一个老秀才的独生女儿,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托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小宛不仅模样俊秀,而且脑子灵慧,父母视如至宝,悉心教她诗文书画、针线女红。在母亲的教导下,小宛出落成了一个才德俱全的姑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她十三岁那年,不幸父亲暴病身亡。又过两年,已至明末,天下###,乱象迫近苏州,小宛和母亲也打算逃难。这时却发现家里已无分文,并且还欠了上千两银子的账。她的母亲知道是伙计从中捣鬼,因气急过度而病倒了。生活重担一下落到了年仅十五的董小宛身上。庞大的债务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再加上母亲的医药费用却迫在眉睫。一向性格孤傲的小宛,不得不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贷。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董小宛不得不使出下策,通过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以此来维持生计。
董小宛虽是风尘之人,但性如铁火金石,质似冰壶玉月。在其从艺过程中,因其极富才气,聪明灵秀,赢得了不少人的爱慕之情,很快便在秦淮河畔出了名。但她对于那些玉箸举馔、金炉飘香的豪门权贵,斗鸡走狗、寻花问柳的纨绔子弟生性厌恶,对他们都冷眼相待,更不想和这些豪门子弟来往。但是,她却对当时聚汇南京,评议朝政,愤世忧国,傲啸文坛的复社名流文士的态度截然不同。她还常与他们一起品茗清谈,评文论画,温酒吟诗,填词谱曲,无所拘泥,尽得其乐。因此得到了文人雅客的赏识。不久,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那位公子就是冒辟疆。
冒辟疆来南京参加乡试期间,听说秦淮佳丽之中有位年少而才色双绝的董小宛,他的朋友侯方域等人也向辟疆称道小宛。因此冒辟疆特意前往造访,不料董小宛却已赌气离开了秦淮河。之后,冒辟疆仍对董小宛念念不忘。第二年春天,冒辟疆再到苏州访董小宛,却又听说她陪钱谦益游览西湖去了,而且准备游完西湖再转道黄山观赏奇峰苍松,不知何时方能归来。老天好像是故意捉弄这对有情人,这次冒辟疆又在失望中悻悻地回去了。崇祯十二年乡试落第后,冒辟疆终与董小宛初会,由于小宛喝醉辟疆不便多加逗留,告辞而去。
几经周折,崇祯十五年春冒辟疆和小宛再次相聚。当时小宛因母亲去世,又受到惊吓,所以得了重病,在家闭门不出。后来冒辟疆好不容易找到她时,人已奄奄一息。冒辟疆告诉小宛,自己是三年前与她醉中在曲栏相见的那个人。小宛勉强地支撑着起身审视辟疆,牵着他的手说:“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宛如梦中。今天一见到你,便觉得神怡气旺。”她吩咐家人置办酒菜,与辟疆在床前对饮,这是二人的第二次交往。后来在交往中,二人互生情谊,互许终身。
于是冒辟疆来到苏州为董小宛赎身,但因董小宛在半塘名气太大,不论出多少银子鸨母都不想放走这棵摇钱树。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钱谦益偕同柳如是来游苏州。虽然当时他免官闲居,但在江南一带名望甚高,经他出面调解,董小宛赎身之事迎刃而解。几经周折后,董小宛由钱谦益做媒嫁给冒辟疆做偏室,两个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飘逝的红颜
婚后,董小婉更是处处体现出一种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的良好风范。董小宛并未因地位偏低而抱怨什么,而是把日常琐碎的生活过得很有情致。冒辟疆的原配妻子苏氏体弱多病,董小宛便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理家主事的担子来,恭敬柔顺地侍奉公婆,悉心照料苏氏所生二男一女。在以知书达理、精通琴棋书画而闻名于乡里的同时,她对丈夫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小宛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冒辟疆的爱恋。他们二人有许多共同的嗜好,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平时,小宛也喜欢练字,每天写几千字,还代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后来逃难途中,小宛宁肯丢弃胭脂水粉,也要把书画藏品捆扎起来,随身带走。
小宛不仅是一个才色双绝的美人,同时还是一个贤惠的好妻子。小宛经常研究一些食谱,烧得一手好菜,其名列于“历代十大名厨”之列。小宛自己生性淡泊,每次吃饭只要一小壶茶泡饭,加上几根青菜几粒豆豉就行了。但是当她听说哪里有奇珍异味时,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来。据说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董小宛发明的。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除此之外,她还能把甘甜的食物酿成香露,中间加上盐和酸梅,将色香俱全的花朵采下来腌渍。一年后颜色、香味不变,入口香味扑鼻,奇香异艳,不是寻常食品可比。
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之余,小宛更喜爱夏夜纳凉,闻香赏月。小宛喜欢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这种夫唱妇随的日子,也是董小宛一生梦想的生活。
可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小宛在过了数年安乐日子后,国破家亡、战乱流离的苦难接连落到这个弱女子身上。战乱再起,李自成攻占北京,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瞬间时局动荡,兵荒马乱。冒辟疆举家逃避战乱,辗转深林僻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在他们途经安徽马鞍山时,行李和财物遭乱兵抢劫,家丁奴仆二十余人被杀,董小宛回到水绘园时,冒家已一落千丈。经不起逃难艰辛的生活,冒辟疆终于病倒了,下痢兼疟疾把他折磨得不成人样。疟疾发作寒热交作,再加上下痢腹痛,冒辟疆几乎没有一刻能得安宁。为了方便照顾他,董小宛不离不弃,与丈夫同睡一张破草席。只要丈夫半夜一有动静,她便马上起来察看,为他清洗污物,毫无怨言。恶寒发颤时,她把丈夫紧紧抱在怀里;发热烦躁时,她又为他揭被擦澡;腹痛则为他揉摩;下痢就为他端盆解带,从没有厌倦神色。经过五个多月的折腾,在小宛的悉心照料下,冒辟疆的病情终于好转。然而,日子刚刚安稳不久,冒辟疆又病了两次。一次是胃病下血,水米不进,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药煎汤,时时守在他的身边,整整伺候了六十个日日夜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难忍,不能仰卧,董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而她则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冒辟疆病愈后,小宛却已骨瘦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场。由此可见,董小宛对冒辟疆的爱真是海枯石烂、至死不渝。
在逃难艰辛的生活下,小宛经常食不果腹。本来虚弱的身体,再加上对冒辟疆的悉心照顾、操劳过度,使得小宛的身体垮了下来。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七岁。四十一岁的冒辟疆痛不欲生,含泪写下了《亡妾董小宛辞》和《影梅庵忆语》,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董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尽。
看历史,评“胭脂”
在男权主义凛冽肆虐的时代,女性如同鲜花一样无法逃避憔悴凋零的命运。男性社会按照他们的需要,野蛮地肢解了女人的天性,这是一种目的和手段都极其野蛮的手术。生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董小宛虽嫁得冒辟疆,挣得了一个三贞九烈之名,却也是灯枯油尽而死,这真是一个令人可悲的结局。小宛的一生郁结着很多“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痴情。在她身上也有爱国的情怀,却不似李香君那般彰显,她更多地保留着一颗多情的女儿心,更多的是为爱寻觅,并坚定地守候一生。
冒辟疆历尽千险万苦纳青楼女子董小宛为妾,看似又是一段有名的才子佳人组合,可实际上呢?董小宛在冒辟疆眼里,也不过就是任打任骂之物而已。李自成进京后,在清兵入关的战乱中冒家举家逃难,冒辟疆搀母扶妻,却斥骂董小宛拖他后腿,就是一个明证。小宛生来苦命伴随,眼里含悲,心里藏卑,风尘娇艳命薄微。她心地善良,厌恶权势,追求自己向往的幸福生活,留下的却是串串心酸与怀念的泪水,是一个重情有义的哀怨女。
“红颜自古皆薄命,青史谁人鉴曲衷。拼得一命酬知己,追伍波臣做鬼雄。”这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小宛悲苦的命运。而她这种无怨无悔的付出,能得到她期望的幸福吗?在董小宛活着的时候,冒辟疆对她的感情远远比不上他在《影梅庵忆语》中写得那么动人。温婉如玉的董小宛,风神俊秀的冒辟疆,在他拥有她的时候,他忽略了她的深情,辜负了她的爱意,而她却默默地用一生的守候来回报。当有一天,他终于在回眸间明白了她的好,无涯的人生却如一把锐利的刀,只在瞬间就让她清丽绝伦的笑容永远地停滞。一个女子一生的痴爱以及伴随而来的苦难,换来的不过是一些微薄的记忆。她为自己的爱而付出了自己一生的代价,
并且她对爱情是那么的坚定执著,就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她也从没有动摇过,这对于一个风尘女子来说是多么的难得啊。
董小宛时为天下名妓,然而她的处境和结局却是如此的凄凉。她从名妓到贤妾,仍没能改变自己悲苦的生活。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董小宛与冒辟疆的爱情虽然是浪漫的,但这种浪漫的爱情却无法在国破家亡的现实中生根,被国变、兵变、疾病折磨的董小宛和她的爱情,最后只能陷入“冷月葬花魂”的悲剧。
具体见下面链接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48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