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二、吕端“不糊涂”事迹:
事迹一:
1、安抚李继迁。李继迁是党项族人,曾归顺北宋,后来叛宋。一次在与宋军的交战中,他没有保护好他的母亲,老娘当了宋军的俘虏。这个消息报到朝廷后,准备在边境上大张旗鼓的把老太太杀掉,以惩戒那些与朝廷作对的人。寇准从太宗处回去时,经过宰相的办公地,吕端猜想可能是要与他商议大事,就对寇准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没必要知道。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你应该告诉我。虽然不是军国大事,但寇准也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吕端说:这样做好像不太合适,请你暂缓处理,我去找皇帝说说。
2、他来到太宗面前说了一通道理,太宗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呢?吕端说:不如在延州(陕西延安)妥善安置老太太,对李继迁实行攻心战,虽不一定能招降,但他母亲总还在我们的掌握中。太宗连连说好:多亏了你,几乎误了国家大事。后来,李母病死在延州,而李继迁则在1004年攻打吐蕃的时候中箭身亡,他的儿子归顺宋朝。吕端的高瞻远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事迹二:
1、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由于在太祖与太宗的交替过程中,曾出现了“烛影斧声”的千古疑案,因此在太宗病危的敏感时期,吕端每天都陪着太子(宋真宗)到太宗的床前探望。当时得宠的宦官王继恩担心太子继位后对自己不利,就先串通好了皇后,再暗中勾结了参知政事(副宰相)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掌管御林军)李继勋、知制诰(管草拟诏书)胡旦等人,图谋拥立楚王赵元佐(太宗的长子),一场宫廷政变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着。
2、太宗一咽气,皇后马上就派王继恩召见吕端,计划逼着吕端同意立楚王为君。其实在他们刚开始谋划的时候,吕端已经有所耳闻了,现在听到皇后召他人宫,知道局势可能有变,就果断地把王继恩锁在了自己家的书房中,派人严加看守,然后入宫晋见。果然,皇后对他提出了立楚王的问题,吕端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先帝在的时候已经明确了太子,我们怎么能不听他的话呢?由于谋变的关键人物王继恩已经被控制了起来,皇后一时也没了主意。吕端趁热打铁,率领大臣共同保太子(真宗)继位。
3、真宗登基后,坐在大殿上垂帘接受群臣的朝拜,吕端站在底下不肯下跪,要求卷起帘子来,然后登上台阶察看确实是真宗本人,才走下台阶,率领群臣磕头跪拜。接着,又把那几个犯上作乱的分子发配到外地,彻底平息了这场争端,确保了政权的稳固。
扩展资料:
1、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 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意在借诸葛亮和吕端的为人行事之风以自勉。后毛泽东借其赞扬叶剑英。
2、吕端大事不糊涂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参考资料:吕端大事不糊涂-百度百科
这句话,原出自《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是北宋太宗多年体察吕端后对其处事为人的一种无可辩驳的评价,而且也确实反映了吕端的人品和才干的真实情况。从历史书籍中能找到的,能说明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事例有以下两件事:
其一,太宗曾向吕端问过计策,说自从汉唐以来,有过封乳母为夫人的事情,要吕端拿个主意,如今该怎么办才好呢?吕端回答说:“以前汉唐朝代跟现在不同,那个时候或者是因国大,或者是因为名声好,才那样做的,都是事出有因的。可以这么说吧,法无定法,礼无定制。”吕端这番话使得太宗大开心窍。
其二,吕端在相位上也就是几年的时间,他就主动的奏请圣上将相位让给了寇准,由寇准接任宰相,吕端自己又做了参知政事那个有相职无权的谋事官职。后来寇准也做了参知政事,按理说吕端在前,寇准在后,其名次排列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可是吕端偏偏奏明圣上要求把自己列在寇准之后,并得到了恩准。吕端不计名利地位,遇事顾全大局,处事以清廉简洁为原则,在当时传为佳话。
扩展资料: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之弟。
吕端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好学上进。 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后周时为著作佐郎、直史馆。北宋建立后,历知成都府。宋太宗时累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至道元年(995年)拜相,出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升门下侍郎、兵部尚书。为政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驾崩后,吕端力挫阴谋,扶立太子真宗即位,以功加右仆射。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
咸平三年(1000年),吕端去世,年六十六。追赠司空,谥号“正惠”。《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吕端
1、事例一:安抚李继迁。
李继迁是党项族人,曾归顺北宋,后来叛宋,在西北部边境上屡次骚扰。一次在与宋军的交战中,他没有保护好他的母亲,老娘当了宋军的俘虏。
这个消息报到朝廷后,太宗就想处死这个老太太。当时寇准正担任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副使,太宗单独召见了寇准,跟他商量此事,准备在边境上大张旗鼓.地把老太太杀掉,以惩戒那些与朝廷作对的人。
寇准从太宗处回去时,经过宰相的办公地,吕端猜想可能是要与他商议大事,就对寇准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没必要知道。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你应该告诉我。虽然不是军国大事,但寇准也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吕端说:这样做好像不太合适,请你暂缓处理,我去找皇帝说说。他来到太宗面前说了一通道理:从前楚汉相争时,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母,想要把他们在阵前用锅煮了,可是刘邦说如果你一定要煮,那么分我一杯肉汤喝吧。
做大事的人不会顾虑到他的父母,更何况李继迁这样的蛮夷叛乱之人呢?陛下今天杀了老太太,明天就能捉住李继迁吗?如果捉不住,那只能结下怨仇,更坚定他的反叛之心。
太宗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呢?吕端说:不如在延州(陕西延安)妥善安置老太太,对李继迁实行攻心战,虽不一定能招降,但他母亲总还在我们的掌握中。
太宗连连说好:多亏了你,几乎误了国家大事。后来,李母病死在延州,而李继迁则在1004年攻打吐蕃的时候中箭身亡,他的儿子归顺宋朝。吕端的高瞻远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事例二:平息夺位争端
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由于在太祖与太宗的交替过程中,曾出现了“烛影斧声”的千古疑案,因此在太宗病危的敏感时期,吕端每天都陪着太子(宋真宗)到太宗的床前探望。
当时得宠的宦官王继恩担心太子继位后对自己不利,就先串通好了皇后,再暗中勾结了参知政事(副宰相)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掌管御林军)李继勋、知制诰(管草拟诏书)胡旦等人,图谋拥立楚王赵元佐(太宗的长子),一场宫廷政变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着。
太宗一咽气,皇后马上就派王继恩召见吕端,计划逼着吕端同意立楚王为君。其实在他们刚开始谋划的时候,吕端已经有所耳闻了,现在听到皇后召他人宫,知道局势可能有变,就果断地把王继恩锁在了自己家的书房中,派人严加看守,然后入宫晋见。
果然,皇后对他提出了立楚王的问题,吕端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先帝在的时候已经明确了太子,我们怎么能不听他的话呢?由于谋变的关键人物王继恩已经被控制了起来,皇后一时也没了主意。吕端趁热打铁,率领大臣共同保太子(真宗)继位。
真宗登基后,坐在大殿上垂帘接受群臣的朝拜,吕端站在底下不肯下跪,要求卷起帘子来,然后登上台阶察看确实是真宗本人,才走下台阶,率领群臣磕头跪拜。接着,又把那几个犯上作乱的分子发配到外地,彻底平息了这场争端,确保了政权的稳固。
拓展资料: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出自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
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意在借诸葛亮和吕端的为人行事之风以自勉。
后毛泽东借其赞扬叶剑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吕端大事不糊涂》
二是坚立太子赵恒为帝。太宗病危时,宦官王继恩惧太子英明,与李皇后密谋,欲废太子而另立楚王元佐为帝。吕端知事有变,立即软禁王继恩,遂对皇后晓以大义,终立太子赵恒为帝,是为真宗。如果不是吕端在国家存亡的紧急关头,明辨事非,行动果决,势必造成边境战乱和皇子争帝的宫变。吕端所为,不失为"大事为糊涂"之举。
那么,在小事上他是否真糊涂呢?史载:吕端举止端庄,气量豁达,处事谨慎。正如宰辅赵普所说:"我见吕公奏事,得嘉奖未见其喜,受挫折未见其惧,喜愠不形于色,真有台辅大臣器度。"正是吕端的品格高尚,在为人处事上多采取宽厚态度,反被世人视为"糊涂"。史书多处记载了他的"糊涂"事例,从中不难看出他在所为的小事上也并不糊涂。
如他不擅权利,善与人交。寇准擢升为参知政事,吕端主动提出愿居寇准之下。他勤于政务,不私其家。吕端轻财好施,不蓄私产,不问家事。他历任州府,高居相位多年,三个儿子却生活"贫匮",急应生计,甚至把住宅也典当出去了,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社会,他这样清慎洁守,确实"糊涂"得可以。
正是吕端在荣辱乔迁、利害得失所谓小事上的"糊涂",才能在关乎国家兴衰成败的大事上"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