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份小学苏教版第二册语文的说课的资料

有谁能帮助我,谢谢!... 有谁能帮助我,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爱笑的掰玉米
推荐于2016-06-13 · TA获得超过981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53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20、《蚂蚁和蝈蝈》

一、说教材: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来揭示一个道理,这篇课文也是如此,主要讲了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的事情。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夏天一群蚂蚁在搬粮食。第二自然段讲几只蝈蝈笑话蚂蚁是傻瓜,躲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乘凉。第三自然段讲冬天到了,蚂蚁安然过冬,蝈蝈却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了。课文通过蚂蚁冒着炎夏烈日搬运粮食,而蝈蝈则乘凉、唱歌、睡觉,等到寒冬来临时,蚂蚁以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则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的生活习性进行对比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富有教育意义。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从而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能将自己所悟出的道理付诸于行动。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学会用“有的……有的……个个……”说句子,增加学生对蚂蚁和蝈蝈这两种动物的了解。

4、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本身的特点等,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课文寓意的参透能力比较弱,所以理解课文的内涵,揭示课文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需要教师学生做好教学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安排学生搜集蚂蚁和蝈蝈的相关生活习性资料。

三、说教法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同时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课堂培养目标,因此学习本课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

四、说学法

在教学上,放手让小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读----思----说----读”的方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自主交流,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指导学生运用小组或者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以读为本,运用“朗读—理解—朗读、表演”的模式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蚂蚁:看,这是什么?板书:蚂蚁。指名读准音。

2、出示蝈蝈:这又是什么?你怎么知道这是蝈蝈的?板书:蝈蝈。指导读轻声。(你了解这两种昆虫吗?生简单说说自己搜集的资料)

3、今天就让咱们走进蚂蚁和蝈蝈的王国,看看这两只小昆虫凑在了一块儿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板书: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通句子,再读读课文后边的生字娃娃,注意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读书情况

师:生字娃娃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点击鼠标,出示生字的画面)谁来读?

粮食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呼呼 洞里 又冷又饿 乘凉 刮 躺在 装满

(1)指名读。(2)开火车读。(3)齐读。(4)去拼音读。(5)分组读。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生字宝宝决定带咱们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做客,它们的家在哪儿?就在咱们的课文中。看着书,自己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读正确、通顺。特别要注意我们刚才学习的生字词语的读音,并给它标上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指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边听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

师总结:

(1)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

(2)蝈蝈在树下乘凉,笑蚂蚁傻。

(3)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结果。

(三)、 教学生字

小朋友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学得很不错!现在我把田字格里的生字娃娃请出来,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
  2、齐读生字。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

汗:左右结构。为什么是三点水旁?

唱:也是左右结构。为什么是口字旁?

由:怎么记?(“田”字出头)

3、重点指导“歌”的书写。

“歌”右边是“欠”,不要写成反文旁。

师强调“粮”:左边米字旁,第六笔是一点,注意结构左窄右宽。
4、师范写生字。

5、学生试着描红、练习书写。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6、展评学生的作业,及时表扬鼓励。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还记得是谁吗?(生说,师相机板书课题:蚂蚁和蝈蝈)
2、今天我们继续读一读这个故事,看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的生字宝宝你还记得吗?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乘凉、刮风、躺着、装满、又冷又饿)

4、快速的读一遍课文,回想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

教学第一自然段
1、这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呢?
自己读第一自然段。(生说:炎热的夏天)师板书 :夏天
2、你有没有经历过炎热的夏天?大家都经历过夏天,谁来说说自己感受的夏天?

这么热的天气里你会做什么?(生谈)

那在这样热的天气里,一群蚂蚁又在干什么呢? (板书:搬粮食)他们不热吗?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他们热?满头大汗是什么意思?

你们见过蚂蚁搬粮食吗?(指名回答,动作表演)

这个故事中的蚂蚁又是怎么搬的?(出示图画)

(看画面)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个个……”说说蚂蚁是怎么做的)。(板书:背、拉、满头大汗)

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蚂蚁,一起来搬粮食吧! (边读句子边做动作):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这么热的天,蚂蚁们还在搬粮食。你觉得蚂蚁怎么样?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夸夸小蚂蚁吧!

3、感情读

自由读第一小节。通过你的朗读,来夸夸这群不怕苦、不怕热、不怕累的、勤劳的蚂蚁

并且你可以学学他们的动作,一边读一边搬粮食。

师评议指导,多种形式读。

(学生齐读)

教学第二自然段
1、过渡:小蚂蚁搬粮食多么辛苦啊!咦,这个时候蝈蝈们在做什么呢?
2、自由读第二自然。

3、出示图片:谁来说蝈蝈们在做什么?

蝈蝈躲在什么地方----大树下,为什么要“躲”到大树下?(在大树下不热,凉快,晒不着)哦,原来躲在大树下是乘凉的!(板书:乘凉)

你觉得在这炎热的夏天,蝈蝈过得怎样?从哪儿看得出来?(唱歌、跳舞) (板书:跳、唱、自由自在) 

4、自由读一读这一节。谁来做一只快乐的蝈蝈!会享福的蝈蝈!舒服的蝈蝈!指名读

5、当他看到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搬粮食的蚂蚁时,都笑蚂蚁是-----傻瓜。他们觉得蚂蚁傻在哪呢?

6、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女生读第一段,夸夸勤劳的蚂蚁,男生读第二段,体会一下蝈蝈的快乐。

7、此时此刻,这只快乐的蝈蝈,会对小蚂蚁说些什么?(展开想象说一说)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到底谁是傻瓜呢?咱们看看,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板书:冬天)(多媒体)看了后有什么感受?(生谈)
2、天可真冷啊!
3、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们分别都在干什么呀?咱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吧。(看图)生谈。
4、他们自由自在,生活真是幸福快乐啊。瞧:出示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板书:幸福过冬)

5、谁来读出蚂蚁的开心、幸福?(指名读,齐读。)
6、小蚂蚁们真快活啊!让我们再来看看蝈蝈吧!
(多媒体)交流。

7、蝈蝈在哪里,过得怎么样?他们可能会说什么?

出示句子: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指导朗读。 (板书:又冷又饿)
8、学生练读后指名读,再齐读。

(三)、总结升华
1、学到这里,你想分别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

2、总结:

对!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希望小朋友们学做勤劳的小蚂蚁,去创造更甜蜜的生活。(板书: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齐读

3、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好好的体会一下吧。

4、小朋友们读的不错,老师把一首好听的歌送给大家,你们听……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六、说板书设计:

20、蚂蚁和蝈蝈

夏天 冬天

蚂蚁(勤) 搬粮食:背、拉、满头大汗 安然过冬

蝈蝈(懒) 乘凉 : 唱、睡、自由自在 又冷又饿

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概括的是课文的主要脉络,简单,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我通过两种动物在两个不同季节各自的表现从而揭示道理,比较美观,简洁。
百度网友79cad00c3
2011-06-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万
展开全部
20、《蚂蚁和蝈蝈》

南麻第二小学 刘太红

一、说教材: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来揭示一个道理,这篇课文也是如此,主要讲了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的事情。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夏天一群蚂蚁在搬粮食。第二自然段讲几只蝈蝈笑话蚂蚁是傻瓜,躲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乘凉。第三自然段讲冬天到了,蚂蚁安然过冬,蝈蝈却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了。课文通过蚂蚁冒着炎夏烈日搬运粮食,而蝈蝈则乘凉、唱歌、睡觉,等到寒冬来临时,蚂蚁以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则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的生活习性进行对比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富有教育意义。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从而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能将自己所悟出的道理付诸于行动。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学会用“有的……有的……个个……”说句子,增加学生对蚂蚁和蝈蝈这两种动物的了解。

4、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本身的特点等,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课文寓意的参透能力比较弱,所以理解课文的内涵,揭示课文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需要教师学生做好教学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安排学生搜集蚂蚁和蝈蝈的相关生活习性资料。

三、说教法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同时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课堂培养目标,因此学习本课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

四、说学法

在教学上,放手让小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读----思----说----读”的方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自主交流,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指导学生运用小组或者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以读为本,运用“朗读—理解—朗读、表演”的模式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蚂蚁:看,这是什么?板书:蚂蚁。指名读准音。

2、出示蝈蝈:这又是什么?你怎么知道这是蝈蝈的?板书:蝈蝈。指导读轻声。(你了解这两种昆虫吗?生简单说说自己搜集的资料)

3、今天就让咱们走进蚂蚁和蝈蝈的王国,看看这两只小昆虫凑在了一块儿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板书: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通句子,再读读课文后边的生字娃娃,注意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读书情况

师:生字娃娃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点击鼠标,出示生字的画面)谁来读?

粮食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呼呼 洞里 又冷又饿 乘凉 刮 躺在 装满

(1)指名读。(2)开火车读。(3)齐读。(4)去拼音读。(5)分组读。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生字宝宝决定带咱们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做客,它们的家在哪儿?就在咱们的课文中。看着书,自己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读正确、通顺。特别要注意我们刚才学习的生字词语的读音,并给它标上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指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边听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

师总结:

(1)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

(2)蝈蝈在树下乘凉,笑蚂蚁傻。

(3)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结果。

(三)、 教学生字

小朋友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学得很不错!现在我把田字格里的生字娃娃请出来,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
  2、齐读生字。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

汗:左右结构。为什么是三点水旁?

唱:也是左右结构。为什么是口字旁?

由:怎么记?(“田”字出头)

3、重点指导“歌”的书写。

“歌”右边是“欠”,不要写成反文旁。

师强调“粮”:左边米字旁,第六笔是一点,注意结构左窄右宽。
4、师范写生字。

5、学生试着描红、练习书写。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6、展评学生的作业,及时表扬鼓励。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还记得是谁吗?(生说,师相机板书课题:蚂蚁和蝈蝈)
2、今天我们继续读一读这个故事,看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的生字宝宝你还记得吗?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乘凉、刮风、躺着、装满、又冷又饿)

4、快速的读一遍课文,回想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

教学第一自然段
1、这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呢?
自己读第一自然段。(生说:炎热的夏天)师板书 :夏天
2、你有没有经历过炎热的夏天?大家都经历过夏天,谁来说说自己感受的夏天?

这么热的天气里你会做什么?(生谈)

那在这样热的天气里,一群蚂蚁又在干什么呢? (板书:搬粮食)他们不热吗?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他们热?满头大汗是什么意思?

你们见过蚂蚁搬粮食吗?(指名回答,动作表演)

这个故事中的蚂蚁又是怎么搬的?(出示图画)

(看画面)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个个……”说说蚂蚁是怎么做的)。(板书:背、拉、满头大汗)

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蚂蚁,一起来搬粮食吧! (边读句子边做动作):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这么热的天,蚂蚁们还在搬粮食。你觉得蚂蚁怎么样?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夸夸小蚂蚁吧!

3、感情读

自由读第一小节。通过你的朗读,来夸夸这群不怕苦、不怕热、不怕累的、勤劳的蚂蚁

并且你可以学学他们的动作,一边读一边搬粮食。

师评议指导,多种形式读。

(学生齐读)

教学第二自然段
1、过渡:小蚂蚁搬粮食多么辛苦啊!咦,这个时候蝈蝈们在做什么呢?
2、自由读第二自然。

3、出示图片:谁来说蝈蝈们在做什么?

蝈蝈躲在什么地方----大树下,为什么要“躲”到大树下?(在大树下不热,凉快,晒不着)哦,原来躲在大树下是乘凉的!(板书:乘凉)

你觉得在这炎热的夏天,蝈蝈过得怎样?从哪儿看得出来?(唱歌、跳舞) (板书:跳、唱、自由自在) 

4、自由读一读这一节。谁来做一只快乐的蝈蝈!会享福的蝈蝈!舒服的蝈蝈!指名读

5、当他看到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搬粮食的蚂蚁时,都笑蚂蚁是-----傻瓜。他们觉得蚂蚁傻在哪呢?

6、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女生读第一段,夸夸勤劳的蚂蚁,男生读第二段,体会一下蝈蝈的快乐。

7、此时此刻,这只快乐的蝈蝈,会对小蚂蚁说些什么?(展开想象说一说)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到底谁是傻瓜呢?咱们看看,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板书:冬天)(多媒体)看了后有什么感受?(生谈)
2、天可真冷啊!
3、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们分别都在干什么呀?咱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吧。(看图)生谈。
4、他们自由自在,生活真是幸福快乐啊。瞧:出示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板书:幸福过冬)

5、谁来读出蚂蚁的开心、幸福?(指名读,齐读。)
6、小蚂蚁们真快活啊!让我们再来看看蝈蝈吧!
(多媒体)交流。

7、蝈蝈在哪里,过得怎么样?他们可能会说什么?

出示句子: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指导朗读。 (板书:又冷又饿)
8、学生练读后指名读,再齐读。

(三)、总结升华
1、学到这里,你想分别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

2、总结:

对!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希望小朋友们学做勤劳的小蚂蚁,去创造更甜蜜的生活。(板书: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齐读

3、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好好的体会一下吧。

4、小朋友们读的不错,老师把一首好听的歌送给大家,你们听……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六、说板书设计:

20、蚂蚁和蝈蝈

夏天 冬天

蚂蚁(勤) 搬粮食:背、拉、满头大汗 安然过冬

蝈蝈(懒) 乘凉 : 唱、睡、自由自在 又冷又饿

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概括的是课文的主要脉络,简单,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我通过两种动物在两个不同季节各自的表现从而揭示道理,比较美观,简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eiyu8129
2011-06-14 · TA获得超过63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6万
展开全部
我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ouldRot
2011-06-14 · TA获得超过26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0万
展开全部
额000去教师网 当一篇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