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城的由来:公元1615年,原大阪城与丰臣一族毁于战火,后德川家康增建后才有今天的面貌,1997年的大阪城已规划成为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场所,大阪城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美丽壮观的天守阁是昭和六年所重建。
日本大阪城的的演变:
1928年(昭和3年),大阪市市长关一提议重建大阪城,并在半年内募得市民捐款150万元。
1930年(昭和5年),天守动工,以钢筋水泥复筑,隔年完成。这座复兴的天守并未忠实复制丰臣或德川时代,基本上以德川时代的白漆风格为主,但最上面一层重现丰臣时代的黑漆描金风格。
1931年(昭和6年),“大阪城天守阁"登陆有形文化财产。
1933年(昭和8年),纪州御殿改名为天临阁。
1942年(昭和17年),出于防止间谍的目的,大阪城不再向普通人开放。
日本败战后大阪城被美军接收。
1947年(昭和22年),美军不慎引发大火,失去了纪州御殿。
1948年(昭和23年),美军的接受管理结束,大阪城进入修复研究时期。
1950年(昭和25年),开始正式的复修及学术调查,当年受到台风影响,大阪城进一步受到损伤。
1953年(昭和28年),被认定为特别史迹。
1959年(昭和34年),发现了丰臣时代的遗迹。
2006年(平成18年)4月6日,被选定为日本100名城。
扩展资料:
大阪城也叫“金城”或“锦城”,是大阪最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也是大阪的象征。它位于大阪市中央区的大阪城公园内,与名古屋城、熊本城并列为日本历史上的三大名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列岛后,于1583年开始修建大阪城来彰显自己的权力,后数次被摧毁,现在看到的是1931年重建的。
整个大阪城分为内城、中城与外城(即本丸、二之丸、三之丸),气势恢宏的城门、高大陡峭的城墙及内外两道宽阔的护城河十分壮观,其他任何一座日本古城都无法与其相比。尤其护城河上长达12公里的城墙,用大量的巨石堆砌而成,极其雄壮,令大阪城固若金汤。
中央的天守阁是大阪城的核心建筑,白色的墙面配以绿色的屋瓦,每个飞翘的屋檐末端都装饰着用金箔塑造的老虎和龙头鱼身的金鯱造型,可谓金碧辉煌。顶层(第8层)是距离地面约50米的展望台,可以俯瞰大阪城、眺望大阪街景;其它楼层可以观赏关于丰臣秀吉和大阪的丰富展品。
天守阁以南约100米的地方有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是1970年大阪世博会时埋在这里的两个“时间胶囊”(Time Capsule Expo '70),里面装有作为20世纪现代文明的标志性作品,定于5000年后打开。
大阪城的南边有为纪念丰臣秀吉而建的丰国神社,西边有赏樱名所西之丸庭园,东边有大阪市内规模最大的梅林;而城中的大手门、千贯橹等13座建筑物还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要保护文物。
此外,大阪城公园里种植了1250株梅树、4500株樱树,2月中旬-3月上旬可以赏梅,3月底-4月中旬可以赏樱。10月中旬-11月中旬还有规模盛大的“大阪城菊花节”。园内还有户外音乐堂、体育馆、弓道场、棒球场等公共设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阪城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最早发表新说“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会人类文化研究的鸟越宪教授对外宣布:“对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了所有婴儿的臀部有胎斑”。鸟越宪教授就这一发现又强调:“日本人在体质上所具有的胎斑渊源是云南,这是一个旁证,证实这个地区是日本人的发源地。”
1988年9月,日本电视工作者同盟抵达云南,其任务就是拍摄《日本人的起源》。
此后,日本学者们的推论又由“倭人起源于云南”,进一步演绎为“倭人的祖先为云南的少数民族”,其范围与核心,基本圈定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种说法。
持“彝族说”的理由是,鸟越宪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专家到云南考察后发现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节”,类似日本的“孟兰盆节”,即在日本的纪伊半岛,同一天也举行“火把节”,而在日本南部纪伊半岛的神户、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说”的理由是,有日本人惊奇地发现,中国云南的哈尼族与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万物有灵”观念,特别是在诸神中,日本族最有权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烟”都为女性,亦同是太阳神;日本崇拜“谷神”并奉樱花为国花,哈尼族也崇拜“谷神”,并视樱桃树、樱桃花为神花……
“傣族说”的看法仍出于鸟越宪、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学者。对于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曾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在所有婴儿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时,也在西双版纳傣族中发现了胎斑。所谓“胎斑”,是指在婴儿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肤出现的青色斑纹。原因是在皮肤真皮上有黑色素细胞,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日本人恰有这一人种胎斑的类似性,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许多人的血型是A型,这一点也与云南和泰国内地相同……(《云南日报·大观周刊》2000年11月15日报道)
1996年开始,中国及日本的一些学者们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调查团”,对中国江苏省发掘出来的春秋至西汉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县绳纹至弥生时代的人骨,进行了三年的对比研究。经过DNA、检验分析,两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证明两者源自相同的祖先。这就是说,日本人的祖先更确定为远不止边陲南疆的中国人。
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日本《产经新闻》1999年3月19日报道)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曾派徐福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没有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干脆留下来,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这时的日本仍处在石器时代,大多数日本人蓄着长发,用绳结扎在头顶,并用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很喜欢在节日里将白布条系在额前。他们大多为黥面纹身的渔民,渔民们认为下海捕鱼时纹身是诱惑鱼的一种好办法。女人们穿的衣服不过是一块在颈部挖了个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风。人们性格平和,不会嫉妒。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个男人可娶四五个妻子。日本人喜欢喝酒,像马来人、印度人那样用手抓取食物。那时他们没有肉吃,通常吃鱼、蔬菜和大米。据说当时徐福便发现日本人长寿,可以活到80到90岁,有的甚至活到100岁。他还发现他们在种稻和捕鱼之外,还特别擅长巫术、预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现存的大阪城为1931年由民间集资重建,外观5层,内部8层,高54.8米,7层以下为资料馆,8层为瞭望台。城墙四周建有护城河,附近有风景秀丽大阪城是大阪最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它以天守阁为中心,位于大阪市的中央区,是大阪的象征性景点,也是游客们在大阪旅游的必到之地。庭园和亭台楼阁。漫步河边,奇花异卉,满目青翠,充满诗情画意。
城内樱花门颇为著名,当年大阪城遭遇火灾,仅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樱花门屹立无恙,成为仅存的遗迹。
大阪城内城中央耸立着大阪城的主体建筑天守阁,巍峨宏伟,镶铜镀金,十分壮观。内部保存有丰臣秀吉的木像、使用过的武器及绘画等。从天守阁顶层可俯瞰大阪周围的美景。如今大阪城已被定为特别史迹。
丰臣时代
大阪城
大坂夏之阵图屏风所绘的丰臣大坂城天守
1583年,羽柴秀吉(后来的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原根据地上建造大坂城,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本丸(主郭)。直到秀吉死去之前,仍持续不断地建设二之丸及三之丸等附郭,以及多重水堀(护城河)和运河等防御设施。大坂城天守外观四层或五层,瓦上覆以金箔,极其奢华,位置在今日大阪公园蓄水池付近,含石垣四十米高(德川新天守约58米)。
丰臣秀吉后来次第建造了京都的聚乐第和伏见城,作为居住和处理政务的中心,较少住在大坂城。1598年秀吉死后,继承人丰臣秀赖又从伏见城移居到已完成的大坂城。此外,实际负责政务的丰臣家大老德川家康,也入住西之丸便于办公。
江户时代
1603年(庆长八年)德川幕府成立后,丰臣秀赖依然居住在大坂城支配摄津国。1614年(庆长十九年)德川家和丰臣家矛盾表面化,德川家康率大军包围大坂城,史称大坂冬之阵。战役中双方讲和,德川家提出条件要求拆毁二之丸和三之丸,填平外围的水堀,使大坂城成为一座仅有内堀和本丸的裸城。丰臣家虽然一时接受了这个屈辱的条件,但后来毁约重新开挖水堀,让德川家康得到借口于次年发动大坂夏之阵,消灭了丰臣家,而大坂城也在此役中化为灰烬。
德川幕府控有大坂城后,家康一度把该城封给外孙松平忠明,但1619年(元和五年)又收归幕府直辖。1620年(元和六年)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开始重建大坂城,并在1629年(宽永六年)完成。
德川氏将丰臣家所建的大坂城石墙和水堀全部破坏,覆以数米厚的土,再兴建更高的石墙,把丰臣大坂城的遗迹全部埋在地底。天守设置在不同的地点,位置更高,并采用完全不同的设计。德川家用全新且更为雄壮的城郭,将丰臣氏留给世人的记忆彻底埋葬,并夸耀幕府统治全日本的威信更甚于丰臣氏。
作为德川幕府的直辖城,历代将军都由自己兼任大坂城的城主,并且从重要的谱代大名(德川家直系老臣)中选派大坂城代(代理城主)。
1665年(宽文五年)大坂城天守被闪电击中烧毁,并未重建,自此成为没有天守的城池。
江户末期,1868年(明治元年)1月3日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的大号令,撤除幕府,由天皇亲政。前将军德川庆喜改以大坂城为居城。但随即发生了旧幕府军反抗维新政府的鸟羽伏见之战,旧幕府军失利,德川庆喜仓皇逃回江户城,大坂城也在此役中遭到兵火几近全毁。
近代
明治时代,将大坂城画为陆军基地,并在东侧广大的空地上兴建大阪炮兵工厂。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美军空袭的目标。
1928年(昭和三年),大阪市市长关一提议重建大阪城,并在半年内募得市民捐款150万元。
1930年(昭和五年),天守动工,以钢筋水泥复筑,隔年完成。这座复兴的天守并未忠实复制丰臣或德川时代,基本上以德川时代的白漆风格为主,但最上面一层重现丰臣时代的黑漆描金风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阪城四周受到美军猛烈空袭,虽然复兴天守此次侥幸无事,但先前逃过战祸的周边建筑却劫数难逃。日本败战后大阪城被美军接收,1948年时美军不慎引发大火,又失去了纪州御殿。1950年代开始正式的复修及学术调查。1959年发现了丰臣时代的遗迹。大阪城现今为大阪城公园。1997年日本政府指定为登录有形文化财产。
简介:
大阪城,位于日本大阪市中央区(古属摄津国东成郡)的大阪城公园内,为大阪名胜之一,和名古屋城、熊本城并列日本历史上的三名城,别名“金城”或“锦城”。
在桃山时代是丰臣秀吉的居城。后来德川家康以两次大坂之役(冬之阵、夏之阵)消灭了丰臣家,此后大坂城成为德川幕府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据点。
城郭含城下町等周长约7.8公里,与江户城初期(内郭)相当,大约是老上海县城的规模(江户后期含城下町外郭周长约15.8km,相当苏州府城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