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属于相声吗??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双簧是属于相声的一个分支种类.
资料:
双簧的创始人
双簧的创始人是清末硬书(自弹自唱)艺人黄辅臣(子弟八角鼓票友出身),其生卒年代不详,对其由演硬书改演双簧的说法也不一样。一说为乾隆、嘉庆时硬书艺人晚年嗓音失声,改为二人表演,一人弹唱,一人模拟表演。另一说黄为咸丰、同治时评书艺人,善于模仿人物语言、鸟兽鸣叫、乡音市声,连学带表演,后来改为一人说学,一人表演。二说虽都见诸文字,但不知其来源所据。
对双簧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专权,除了爱看戏,她也爱听曲艺说唱。据说一次传黄辅臣进宫演出,当时黄已经七十多岁不能演唱了,若进宫去唱不了,要问罪,不进宫是抗旨不遵,要杀头。怎么办?他想了个办法。他儿子也能弹能唱,于是就带他儿子进宫,表演时让他儿子蹲在袍子下面唱,他自己坐着弹弦子,唱时只张嘴学他儿子的口形。慈禧看了很高兴,说:“你老了老了,嗓子倒好了,真是返老还童呀!”黄辅臣一谢恩下跪,慈禧发现他嗓音嘶哑,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儿子,开始大怒,后得知一唱一表时高兴了,说:“你们这是双黄呀!”双黄本是两个姓黄的意思。后来为和京剧的二黄相区别,将黄字加个竹字头,从此有了双簧之名。所以说是慈禧太后御赐的名字,这种传说是人们公认的。但事实上,不经允许,黄辅臣是不能将他的儿子带进宫的,在太后面前暗中演唱更是不可能。这些只能说明,双簧是清末黄辅臣创造的一种曲艺形式。
有关黄辅臣,至今未见准确的生卒记载。据有关文字资料,他一生跨过清朝的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等五个年号。假设他生于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至嘉庆末年约26岁,道光末年约56岁,咸丰末年约68岁,至同治末年70有余。同治以后,都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传老艺人供差,黄辅臣年老唱不了,创造一个演、唱分开而又合二为一的新形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说,双簧这个曲种的出现,不能在清朝同治年以前。
双簧的“簧”字
双黄改为双簧,不管是为了区别于京剧二黄,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个字的确改得好。
单讲黄字,是发出声音的意思。乐器中振动发音的薄片叫“簧”。簧片有竹制、木制、金属制多种。乐器簧片有一片的、两片的、多片的。一片的叫单簧,如单簧管;多片的叫自由簧,如笙、口琴;两片的叫双簧,如双簧管等。不过乐器中的双簧和单簧、自由簧,都在管内藏着,只能闻其声,不可见其形。
人嗓子里的声带,也是起发音作用的两个薄片,但不叫双簧,只有表示不同的语言时,有的时候才用簧字。比如说一个人说话给别人听,声东击西,指桑骂槐,叫“摔簧”;花言巧语迷惑人叫“鼓簧弄舌”;两个人或更多人事先商量编好一套谎言,为达到某种目的,一唱一和,用来欺骗某人,也叫演“双簧”,这种双簧俗称“捏窝窝儿”,这是生活中的双簧,它可能是按曲艺双簧的以假作真,借用其名。
曲艺双簧是两个演员,一人用形体表演,一人用声音说唱,合二为一,以假作真。说唱者,必须嗓子好,声音亮。表演者不发音,只张嘴模仿说唱的口形,大嘴张开,甚至能让人看见喉内的肉簧片——声带。有一副对联描述双簧的表演惟妙惟肖:假说真学仿佛一个,前演后唱喉咙两条。
双簧的化妆
演双簧必须有场面桌和椅子,其道具除说相声用的醒木、手绢、折扇之外,还有一个演双簧专用的头饰:套在头上的小辫,一般都用绳圈拴一个小圆托,上连一根冲天杵独辫,也有其他样式的。赵霭如演双簧,就用青绸子条做的两个小羊犄角辫套在头上,两辫在耳上。这可能是根据不同脸型而设计的。
双簧演员甲(表演者)化妆时,先坐在桌后椅子上,由演员乙(说唱者)将其大褂领子窝进去,露出脖颈,然后自己用大白块将两眼和嘴部抹上三大块白,为了看清头部动作、面部表情和语言口型。甲边化妆边说,在窝领子时甲把乙当成理发师傅,说:“就一个人呀?我刮刮脸!”开始抹大白时说:“人是衣,马是鞍;西湖景,配洋片。人不倒饬不好看,倒饬起来再瞧——”乙:“好看啦!”甲:“更寒碜!”抹完大白,戴上小辫就开始表演。
化妆抹大白,也有不同的方法。如赵霭如演双簧化妆是将大白压成粉末,用手捏着往脸上揉。这可能是他脸瘦,眼窝深,用平面大白块有的地方抹不上。
前几年,电视里曾播放莫歧、王凤朝的双簧。莫歧化妆不是用大白,而是用定妆粉。拿定妆粉扑,将两眼和嘴扑上三个白圆饼。随着表演,随着从脸上往四下飘飞白粉末。一段双簧词没演完,三个白圆饼就基本上掉光,露出庐山真面。扑粉代替大白,虽然舞台效果不理想,但绝不会烧伤皮肤,毁坏容颜。
双簧的表演
曲艺中的双簧,多由相声演员兼演。由甲、乙二人表演。甲化妆在前,模拟动作口形,称“前脸儿”。乙在后说唱称“后背”。传统相声都是甲智乙愚,演双簧则反之,吃亏的多是甲。双簧演员上场,先用相声垫话铺场,甲找包袱,乙捧哏。有时介绍双簧的创始人黄辅臣,说爸爸在前边表演,儿子在后边说唱,用此找乙的便宜。演双簧开始,前脸坐在桌后椅子上,先向观众咧嘴眯缝眼不发声音地大笑,然后紧急收敛笑容,面目严肃,拍醒木给信号,后背说唱,前脸学其动作口型,术语称为“发托卖像”。再演一小段,故意露出破绽找笑料抓包袱,甲站起离桌露出乙。二人对口说几句,接着再学双簧。
孙宝才(大狗熊)、王文禄一档,专门演双簧。王文禄演后背,蹲在椅子后边,用扇子挡住嘴说唱,因离前台远,要用很强很亮的嗓子演唱,这是相声双簧的基本形式。演后背相当吃功夫,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好嗓子是演不了的。现在好办了啦,在椅子后边放一个话筒,什么好坏嗓子的演员都能演后背了。
拆唱八角鼓演员顾荣甫、尹福来也演过双簧。拆唱八角鼓也带演牌子戏,二人对口边唱单弦牌子曲,做出滑稽可爱的表演,边说与故事有关的白口抓哏找乐。他们演的双簧与相声双簧所不同者是桌子后放两把椅子,尹福来演后背时,也坐在椅子上,不遮脸,而且还弹三弦自弹自唱。顾荣甫演前脸,用支大鼓的架子折迭着模拟弹三弦,其定弦、扫弦、按弦、换把等技巧和后背三弦音声一致,演唱时张嘴对口型的功力更深。
莲花落演员屈国田、魏美英演的双簧也采用以上这种形式。魏美英演后背,坐在椅子上打节子板唱,屈国田前脸表演。
双簧附属于相声,后背不论蹲着坐着,都是相声双簧。相声来源于八角鼓的逗哏,八角鼓演员过去都是自弹自唱。弹弦必须坐着,蹲着没法弹。因此,两把椅子,后背坐着的双簧应是双簧的原始形式。后来形式曲种独立,后背大都不能弹弦了,所以改为蹲着,隐蔽遮脸。
双簧的发展
相声双簧是双簧的标准形式,在我国广阔的文艺海洋中,还有很多种不同形式的双簧。有的名叫双簧不是双簧,也有的不叫双簧而实际上是双簧。现列举几种,为了便于叙述,暂时各给起个名字,不一定恰当。
1.面具双簧
六十年代初,在曲艺舞台上多半为新节目,配合政治,宣传时事,歌颂当代英雄模范,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艺术性、趣味性放在第二位。王谦祥、李增瑞演过一些新双簧。王谦祥演前脸,不抹白,不戴辫,化妆时蹲在桌后,罩袍服戴面具扮演角色。其面具盖顶戴发,不全遮脸,露出嘴和下巴,以配合口型。演一小段,更换一次面具袍服,改变一个剧中人。李增瑞后背,台词是当前国际时事,其中略加一些笑料,配合形势作宣传。这种很有意思的双簧很象活报剧。
2.戏剧双簧
曲剧《啼笑姻缘》中,由佟大方扮演沈三弦,魏喜奎扮演沈凤喜。卖艺一场,魏喜奎打鼓唱梅花调,佟大方用一把没有弦的道具三弦模拟伴奏,由乐队配音。佟大方表演的定弦、换把、按弦指法等演奏技巧和配音协调一致,几乎看不出破绽。这是戏剧中带的一小段双簧。类似这样的双簧在很多剧种里包括外国的戏剧中很常见。
3.影视双簧
译制片中的配音,是电视剧或电影中的双簧。这种双簧不是用口型去对声音,而是配音演员用台词语言的声音去对剧中演员的口型。配音演员永不露面,只有在字幕上打出姓名,真正成了双簧的后背,可谓“吾闻其声矣,未见其人也”。配音演员非常难做。因为外语说一大串,译成汉语只几个子,配音者既不能改变翻译的台词,又要有与剧情协调的语气,更要符合剧中人的身份,还要用汉语发音对外语的口型。这些,恐怕双簧的前脸——外国演员们用不着考虑了,译制片配音工作却费力不少。
配音演员也有省力的时候,就是给中国影视片配音。同样挣钱,却不费劲。中国影视也有用中国人配音的,可能是表演者没学过读白、朗诵等影视演员的必修课吧。
4.歌曲双簧
当前的音乐会上,常有号称著名艺术家,红得发紫的大腕歌星,涂脂抹粉,衣着华丽,从后台缓步翩翩出场,随着乐队的伴奏,引吭高歌,歌声嘹亮响遏行云。有时音响系统发生故障,这才原形毕露:原来歌声是后台放录音,歌星只张嘴对口型,略作表演。看这种双簧,不是可笑,而是可气。观众付出昂贵的票价和宝贵的时间,看到的竟是如此的真人演出。
5.哑剧双簧
电视字幕中打出“双簧”,表演者是两位话剧演员。场上无桌椅,演员不化妆,便装上台。一人背起一人,前者算前脸,被背者算后背。前脸两手在后,后背两腿和头都看不见,只有两只胳膊伸向前。前脸的头、胸、双腿与后背的两胳膊、手合成一人,互相配合作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抽纸烟,掏手绢擦汗等,动作协调,一语不发,看着幽默可笑。这种生活近似杂技表演,只有双,没有簧。二人的肢体合一,动作稍有疏忽,就能露出破绽。其演技要求是很高的。
6.小品双簧
“华旅杯”笑星大赛中,有一场小品,实际是双簧。表演者不知是何专业,其演技在相声与话剧之间。前垫相声,后演双簧。其双簧形式,也是前脸背后背,后背手伸向前和哑剧双簧一样。所不同者是有台词,但台词是由前脸说,此又不同于相声双簧。
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上,主持人报幕:葛派名剧《汉宫惊魂》。出场的是电影演员葛存壮。他穿黄蟒、戴王帽、黑三髯口,厚底靴,并没有勒水纱抹彩。如果不是崭新的行头,活象过去老天桥的云里飞。他迈着京剧的台步,唱《汉宫惊魂》中的“金钟响”一段二黄三眼,还是有板有眼,有滋有味。唱完一句的过门时,从袍袖里掏出一软包装饮料,并向观众展示,然后用吸管喝。唱几句后,京剧演员李光便装从后台唱着出来,把葛存壮一推,这位汉光武皇帝翻着白眼闪在一旁,看李光在台中央清唱。这段唱完,葛存壮说:“我说李光,你可不对呀!后台唱得好好的,你怎么出来啦?……”这个小品,是京剧清唱加双簧。前脸有髯口盖着嘴,用不着对口型。
7.特大型双簧
近几年,电视中经常播放特大型双簧,前脸多至数十人,化妆抹彩,不出声音地模拟表演。后背只用一人,毫不费力,用手一按电键,吹、打、拉、弹、唱全有。这就是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节目。过去老演员,只留下部分声音资料,未能留下其舞台形象。音配像是为了抢救国粹,振兴京剧,弘扬祖国文化,使现代人既能听到老演员的声音,又能看到舞台形象。音配像是将老演员的演出实况录音和教学录音,用中青年名演员彩扮在舞台上配合身段作派,声腔口型进行表演的录像。声与像分别单独存在而又合成一体的录像,就是双簧,就是以录音为后背,配像为前脸的双簧。这种双簧,场面浩大,演员众多,故称特大型双簧。一个演员出场,还要带出很多人。比如,皇帝带太监、大铠,娘娘带宫女,文官带龙套、衙役,武将带武行,山大王带喽罗兵,等等,都是带出四或八人。一整出戏的人数就可想而知了。这是前脸。后背放录音,虽只一人,录音中的实际人数,比前脸配像的还多。如果录音和配像的出场人数相同,实际录音还有胡琴、锣鼓文武场面乐队,配像中没有。因为这些人是不需要的,也无法为其配像。
8.曲艺双簧
相声和双簧现今都在曲艺范畴之内,何必又分相声双簧、曲艺双簧呢?正式的双簧都是由相声演员演出,故在双簧之前加上相声二字。所谓曲艺双簧,其本身是曲艺相声,其表演则是双簧。
电视播放导航《曲苑杂谈》中有电视相声,这是将对口相声的老唱片、录音配像。相声中提到的人物,由多人扮演,按电视剧场景拍摄,将相声中所学的语言对口型,合成电视片。听声是相声,看像是故事剧,实际是双簧。这种双簧后背录音中是二人,前脸化妆扮演很多人。电视相声就是曲艺双簧,因为它在曲艺范畴之内,其扮演超过了相声双簧,其相声台词又不够戏剧双簧的条件,只能叫曲艺双簧。这种双簧,远有常宝 (小蘑菇)、常连安的《相面》,近有侯宝林的《三棒鼓》、《空城计》等,再近的有马志明的《夜来麻将声》、《纠纷》等。侯宝林的《空城计》正好与双簧创始人黄辅臣相反,是他儿子侯跃文前脸配像。
最近,电视播放的曲艺音配像才是名副其实的曲艺双簧,后背放较老一些曲艺录音,多为鼓曲,前脸由演员配像。配像只有演唱者,没有伴奏者,明显的前脸人少,后背人多。这种双簧还有本人配本人的,如老年骆玉笙配中年骆玉笙(不是配青年的小彩舞),老年王毓宝配中年王毓宝等。本人音配像演唱,因自己为前脸,只有一条喉咙,也可以叫它“单簧”。
双簧这种形式短小精悍,艺术性高,趣味性强,也便于配合时事宣传编写新词。从清末流传至今一百余年,仍活跃在文艺舞台上。近几年,电视播放的各式各样双簧,都是文艺形式的创新。但有的演技难度过高,有的服装、化妆、布景、道具等不论演出或录相,成本耗费太大,而效果不见得理想。随着时代的前进,观众欣赏角度的变化,今后,经过专业演员多方面的努力,还会创造出艺术性更高、趣味性更浓、更新更好的双簧。
资料:
双簧的创始人
双簧的创始人是清末硬书(自弹自唱)艺人黄辅臣(子弟八角鼓票友出身),其生卒年代不详,对其由演硬书改演双簧的说法也不一样。一说为乾隆、嘉庆时硬书艺人晚年嗓音失声,改为二人表演,一人弹唱,一人模拟表演。另一说黄为咸丰、同治时评书艺人,善于模仿人物语言、鸟兽鸣叫、乡音市声,连学带表演,后来改为一人说学,一人表演。二说虽都见诸文字,但不知其来源所据。
对双簧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专权,除了爱看戏,她也爱听曲艺说唱。据说一次传黄辅臣进宫演出,当时黄已经七十多岁不能演唱了,若进宫去唱不了,要问罪,不进宫是抗旨不遵,要杀头。怎么办?他想了个办法。他儿子也能弹能唱,于是就带他儿子进宫,表演时让他儿子蹲在袍子下面唱,他自己坐着弹弦子,唱时只张嘴学他儿子的口形。慈禧看了很高兴,说:“你老了老了,嗓子倒好了,真是返老还童呀!”黄辅臣一谢恩下跪,慈禧发现他嗓音嘶哑,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儿子,开始大怒,后得知一唱一表时高兴了,说:“你们这是双黄呀!”双黄本是两个姓黄的意思。后来为和京剧的二黄相区别,将黄字加个竹字头,从此有了双簧之名。所以说是慈禧太后御赐的名字,这种传说是人们公认的。但事实上,不经允许,黄辅臣是不能将他的儿子带进宫的,在太后面前暗中演唱更是不可能。这些只能说明,双簧是清末黄辅臣创造的一种曲艺形式。
有关黄辅臣,至今未见准确的生卒记载。据有关文字资料,他一生跨过清朝的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等五个年号。假设他生于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至嘉庆末年约26岁,道光末年约56岁,咸丰末年约68岁,至同治末年70有余。同治以后,都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传老艺人供差,黄辅臣年老唱不了,创造一个演、唱分开而又合二为一的新形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说,双簧这个曲种的出现,不能在清朝同治年以前。
双簧的“簧”字
双黄改为双簧,不管是为了区别于京剧二黄,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个字的确改得好。
单讲黄字,是发出声音的意思。乐器中振动发音的薄片叫“簧”。簧片有竹制、木制、金属制多种。乐器簧片有一片的、两片的、多片的。一片的叫单簧,如单簧管;多片的叫自由簧,如笙、口琴;两片的叫双簧,如双簧管等。不过乐器中的双簧和单簧、自由簧,都在管内藏着,只能闻其声,不可见其形。
人嗓子里的声带,也是起发音作用的两个薄片,但不叫双簧,只有表示不同的语言时,有的时候才用簧字。比如说一个人说话给别人听,声东击西,指桑骂槐,叫“摔簧”;花言巧语迷惑人叫“鼓簧弄舌”;两个人或更多人事先商量编好一套谎言,为达到某种目的,一唱一和,用来欺骗某人,也叫演“双簧”,这种双簧俗称“捏窝窝儿”,这是生活中的双簧,它可能是按曲艺双簧的以假作真,借用其名。
曲艺双簧是两个演员,一人用形体表演,一人用声音说唱,合二为一,以假作真。说唱者,必须嗓子好,声音亮。表演者不发音,只张嘴模仿说唱的口形,大嘴张开,甚至能让人看见喉内的肉簧片——声带。有一副对联描述双簧的表演惟妙惟肖:假说真学仿佛一个,前演后唱喉咙两条。
双簧的化妆
演双簧必须有场面桌和椅子,其道具除说相声用的醒木、手绢、折扇之外,还有一个演双簧专用的头饰:套在头上的小辫,一般都用绳圈拴一个小圆托,上连一根冲天杵独辫,也有其他样式的。赵霭如演双簧,就用青绸子条做的两个小羊犄角辫套在头上,两辫在耳上。这可能是根据不同脸型而设计的。
双簧演员甲(表演者)化妆时,先坐在桌后椅子上,由演员乙(说唱者)将其大褂领子窝进去,露出脖颈,然后自己用大白块将两眼和嘴部抹上三大块白,为了看清头部动作、面部表情和语言口型。甲边化妆边说,在窝领子时甲把乙当成理发师傅,说:“就一个人呀?我刮刮脸!”开始抹大白时说:“人是衣,马是鞍;西湖景,配洋片。人不倒饬不好看,倒饬起来再瞧——”乙:“好看啦!”甲:“更寒碜!”抹完大白,戴上小辫就开始表演。
化妆抹大白,也有不同的方法。如赵霭如演双簧化妆是将大白压成粉末,用手捏着往脸上揉。这可能是他脸瘦,眼窝深,用平面大白块有的地方抹不上。
前几年,电视里曾播放莫歧、王凤朝的双簧。莫歧化妆不是用大白,而是用定妆粉。拿定妆粉扑,将两眼和嘴扑上三个白圆饼。随着表演,随着从脸上往四下飘飞白粉末。一段双簧词没演完,三个白圆饼就基本上掉光,露出庐山真面。扑粉代替大白,虽然舞台效果不理想,但绝不会烧伤皮肤,毁坏容颜。
双簧的表演
曲艺中的双簧,多由相声演员兼演。由甲、乙二人表演。甲化妆在前,模拟动作口形,称“前脸儿”。乙在后说唱称“后背”。传统相声都是甲智乙愚,演双簧则反之,吃亏的多是甲。双簧演员上场,先用相声垫话铺场,甲找包袱,乙捧哏。有时介绍双簧的创始人黄辅臣,说爸爸在前边表演,儿子在后边说唱,用此找乙的便宜。演双簧开始,前脸坐在桌后椅子上,先向观众咧嘴眯缝眼不发声音地大笑,然后紧急收敛笑容,面目严肃,拍醒木给信号,后背说唱,前脸学其动作口型,术语称为“发托卖像”。再演一小段,故意露出破绽找笑料抓包袱,甲站起离桌露出乙。二人对口说几句,接着再学双簧。
孙宝才(大狗熊)、王文禄一档,专门演双簧。王文禄演后背,蹲在椅子后边,用扇子挡住嘴说唱,因离前台远,要用很强很亮的嗓子演唱,这是相声双簧的基本形式。演后背相当吃功夫,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好嗓子是演不了的。现在好办了啦,在椅子后边放一个话筒,什么好坏嗓子的演员都能演后背了。
拆唱八角鼓演员顾荣甫、尹福来也演过双簧。拆唱八角鼓也带演牌子戏,二人对口边唱单弦牌子曲,做出滑稽可爱的表演,边说与故事有关的白口抓哏找乐。他们演的双簧与相声双簧所不同者是桌子后放两把椅子,尹福来演后背时,也坐在椅子上,不遮脸,而且还弹三弦自弹自唱。顾荣甫演前脸,用支大鼓的架子折迭着模拟弹三弦,其定弦、扫弦、按弦、换把等技巧和后背三弦音声一致,演唱时张嘴对口型的功力更深。
莲花落演员屈国田、魏美英演的双簧也采用以上这种形式。魏美英演后背,坐在椅子上打节子板唱,屈国田前脸表演。
双簧附属于相声,后背不论蹲着坐着,都是相声双簧。相声来源于八角鼓的逗哏,八角鼓演员过去都是自弹自唱。弹弦必须坐着,蹲着没法弹。因此,两把椅子,后背坐着的双簧应是双簧的原始形式。后来形式曲种独立,后背大都不能弹弦了,所以改为蹲着,隐蔽遮脸。
双簧的发展
相声双簧是双簧的标准形式,在我国广阔的文艺海洋中,还有很多种不同形式的双簧。有的名叫双簧不是双簧,也有的不叫双簧而实际上是双簧。现列举几种,为了便于叙述,暂时各给起个名字,不一定恰当。
1.面具双簧
六十年代初,在曲艺舞台上多半为新节目,配合政治,宣传时事,歌颂当代英雄模范,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艺术性、趣味性放在第二位。王谦祥、李增瑞演过一些新双簧。王谦祥演前脸,不抹白,不戴辫,化妆时蹲在桌后,罩袍服戴面具扮演角色。其面具盖顶戴发,不全遮脸,露出嘴和下巴,以配合口型。演一小段,更换一次面具袍服,改变一个剧中人。李增瑞后背,台词是当前国际时事,其中略加一些笑料,配合形势作宣传。这种很有意思的双簧很象活报剧。
2.戏剧双簧
曲剧《啼笑姻缘》中,由佟大方扮演沈三弦,魏喜奎扮演沈凤喜。卖艺一场,魏喜奎打鼓唱梅花调,佟大方用一把没有弦的道具三弦模拟伴奏,由乐队配音。佟大方表演的定弦、换把、按弦指法等演奏技巧和配音协调一致,几乎看不出破绽。这是戏剧中带的一小段双簧。类似这样的双簧在很多剧种里包括外国的戏剧中很常见。
3.影视双簧
译制片中的配音,是电视剧或电影中的双簧。这种双簧不是用口型去对声音,而是配音演员用台词语言的声音去对剧中演员的口型。配音演员永不露面,只有在字幕上打出姓名,真正成了双簧的后背,可谓“吾闻其声矣,未见其人也”。配音演员非常难做。因为外语说一大串,译成汉语只几个子,配音者既不能改变翻译的台词,又要有与剧情协调的语气,更要符合剧中人的身份,还要用汉语发音对外语的口型。这些,恐怕双簧的前脸——外国演员们用不着考虑了,译制片配音工作却费力不少。
配音演员也有省力的时候,就是给中国影视片配音。同样挣钱,却不费劲。中国影视也有用中国人配音的,可能是表演者没学过读白、朗诵等影视演员的必修课吧。
4.歌曲双簧
当前的音乐会上,常有号称著名艺术家,红得发紫的大腕歌星,涂脂抹粉,衣着华丽,从后台缓步翩翩出场,随着乐队的伴奏,引吭高歌,歌声嘹亮响遏行云。有时音响系统发生故障,这才原形毕露:原来歌声是后台放录音,歌星只张嘴对口型,略作表演。看这种双簧,不是可笑,而是可气。观众付出昂贵的票价和宝贵的时间,看到的竟是如此的真人演出。
5.哑剧双簧
电视字幕中打出“双簧”,表演者是两位话剧演员。场上无桌椅,演员不化妆,便装上台。一人背起一人,前者算前脸,被背者算后背。前脸两手在后,后背两腿和头都看不见,只有两只胳膊伸向前。前脸的头、胸、双腿与后背的两胳膊、手合成一人,互相配合作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抽纸烟,掏手绢擦汗等,动作协调,一语不发,看着幽默可笑。这种生活近似杂技表演,只有双,没有簧。二人的肢体合一,动作稍有疏忽,就能露出破绽。其演技要求是很高的。
6.小品双簧
“华旅杯”笑星大赛中,有一场小品,实际是双簧。表演者不知是何专业,其演技在相声与话剧之间。前垫相声,后演双簧。其双簧形式,也是前脸背后背,后背手伸向前和哑剧双簧一样。所不同者是有台词,但台词是由前脸说,此又不同于相声双簧。
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上,主持人报幕:葛派名剧《汉宫惊魂》。出场的是电影演员葛存壮。他穿黄蟒、戴王帽、黑三髯口,厚底靴,并没有勒水纱抹彩。如果不是崭新的行头,活象过去老天桥的云里飞。他迈着京剧的台步,唱《汉宫惊魂》中的“金钟响”一段二黄三眼,还是有板有眼,有滋有味。唱完一句的过门时,从袍袖里掏出一软包装饮料,并向观众展示,然后用吸管喝。唱几句后,京剧演员李光便装从后台唱着出来,把葛存壮一推,这位汉光武皇帝翻着白眼闪在一旁,看李光在台中央清唱。这段唱完,葛存壮说:“我说李光,你可不对呀!后台唱得好好的,你怎么出来啦?……”这个小品,是京剧清唱加双簧。前脸有髯口盖着嘴,用不着对口型。
7.特大型双簧
近几年,电视中经常播放特大型双簧,前脸多至数十人,化妆抹彩,不出声音地模拟表演。后背只用一人,毫不费力,用手一按电键,吹、打、拉、弹、唱全有。这就是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节目。过去老演员,只留下部分声音资料,未能留下其舞台形象。音配像是为了抢救国粹,振兴京剧,弘扬祖国文化,使现代人既能听到老演员的声音,又能看到舞台形象。音配像是将老演员的演出实况录音和教学录音,用中青年名演员彩扮在舞台上配合身段作派,声腔口型进行表演的录像。声与像分别单独存在而又合成一体的录像,就是双簧,就是以录音为后背,配像为前脸的双簧。这种双簧,场面浩大,演员众多,故称特大型双簧。一个演员出场,还要带出很多人。比如,皇帝带太监、大铠,娘娘带宫女,文官带龙套、衙役,武将带武行,山大王带喽罗兵,等等,都是带出四或八人。一整出戏的人数就可想而知了。这是前脸。后背放录音,虽只一人,录音中的实际人数,比前脸配像的还多。如果录音和配像的出场人数相同,实际录音还有胡琴、锣鼓文武场面乐队,配像中没有。因为这些人是不需要的,也无法为其配像。
8.曲艺双簧
相声和双簧现今都在曲艺范畴之内,何必又分相声双簧、曲艺双簧呢?正式的双簧都是由相声演员演出,故在双簧之前加上相声二字。所谓曲艺双簧,其本身是曲艺相声,其表演则是双簧。
电视播放导航《曲苑杂谈》中有电视相声,这是将对口相声的老唱片、录音配像。相声中提到的人物,由多人扮演,按电视剧场景拍摄,将相声中所学的语言对口型,合成电视片。听声是相声,看像是故事剧,实际是双簧。这种双簧后背录音中是二人,前脸化妆扮演很多人。电视相声就是曲艺双簧,因为它在曲艺范畴之内,其扮演超过了相声双簧,其相声台词又不够戏剧双簧的条件,只能叫曲艺双簧。这种双簧,远有常宝 (小蘑菇)、常连安的《相面》,近有侯宝林的《三棒鼓》、《空城计》等,再近的有马志明的《夜来麻将声》、《纠纷》等。侯宝林的《空城计》正好与双簧创始人黄辅臣相反,是他儿子侯跃文前脸配像。
最近,电视播放的曲艺音配像才是名副其实的曲艺双簧,后背放较老一些曲艺录音,多为鼓曲,前脸由演员配像。配像只有演唱者,没有伴奏者,明显的前脸人少,后背人多。这种双簧还有本人配本人的,如老年骆玉笙配中年骆玉笙(不是配青年的小彩舞),老年王毓宝配中年王毓宝等。本人音配像演唱,因自己为前脸,只有一条喉咙,也可以叫它“单簧”。
双簧这种形式短小精悍,艺术性高,趣味性强,也便于配合时事宣传编写新词。从清末流传至今一百余年,仍活跃在文艺舞台上。近几年,电视播放的各式各样双簧,都是文艺形式的创新。但有的演技难度过高,有的服装、化妆、布景、道具等不论演出或录相,成本耗费太大,而效果不见得理想。随着时代的前进,观众欣赏角度的变化,今后,经过专业演员多方面的努力,还会创造出艺术性更高、趣味性更浓、更新更好的双簧。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u/4c8bfa89010007zs
展开全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280965.html?fr=qrl3
以上仁兄回答的比较全面,你可看看
以上仁兄回答的比较全面,你可看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