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苏教版初一下册政治和生物复习资料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39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 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4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消化腺可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 氨基酸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口腔 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淀粉酶 胃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肠 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46关注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4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书P43)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1)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49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毫升 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 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书P80)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P81图)(P82图) 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眼球的结构: (图)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小脑脑干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神经系统的功能 :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5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复杂反射。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1)生长激素的作用:侏儒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巨人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身材过高。(2)甲状腺激素: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幼年缺碘会引起呆小症。(3)胰岛素(胰岛分泌)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 59.技能训练:见上年级下册课本P109页
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1) 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2) 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3) 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4) 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人类活动也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单元 珍爱生命
5.1 生命宝贵
1、生命世界美丽神奇。
(1)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
(2)我们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
2、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1)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2)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3)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3、珍爱生命,善待生命:(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3)善待其他生命
5.2 人生多彩
1、探索人生的意义:(1)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2)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2、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1)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
(2)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也就成为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3)劳动创造同时也是改进人生、丰富人生、提升人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
(4)我们的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
5.3 青春闪光
1、青春的节拍(1)青春是生命活力的象征。(2)青春期是人生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的阶段。
(3)青春是人生的朝阳期、人生的转折期、人生事业的奠基期。
(4)我们要倍加珍惜青春,把握青春的美好时光,让自己的青春更加鲜艳美丽。
2、珍惜青春:(1)树立奉献意识;(2)努力充实自己;(3)珍惜时间;(4)从生活小事做起。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1直面挫折
1、人生难免有挫折
(1)挫折可能促使你走向成熟,也可能性成为成长的障碍,关键在于你对待挫折的态度。
(2)由于自然灾害或社会、个人条件限制等原因,人们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
(3)挫折和逆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2、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
积极态度:面对挫折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
3、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
(1)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2)一个人经受些挫折,并不全是坏事,它可以提高我们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1)冷静对待;(2)自我疏导;(3)请求帮助;(4)精神升华。
6.2 磨砺意志
1、意志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质
(1)意志是人的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有优劣、强弱之分。
(2)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等。
(3)优良的意志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4)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5)从小培养自己具有坚强的意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成就人生。
2、磨砺坚强意志:(1)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4)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6.3 自立自强
1、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1)自立和自强的内涵。(2)一个人只有不依赖别人,能够自立,才能走向自强;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3)自强不息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2、学会自立:(1)自立精神和能力需在生活中培养(2)克服依赖心理(3)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生活。
3、培养自强精神:(1)志存高远;(2)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第七单元 法律护我
7.1 特殊保护
1、什么是法律
(1)道德和纪律的内涵(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3)法律的显著特征: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法律的内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特殊保护的原因:
(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2)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3)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1)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2)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3)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 。
7.2 处处保护
1、家庭保护(1)家庭保护的内涵
(2)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②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3)家庭保护的要求:①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②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③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2、学校保护(1)学校保护的作用
(2)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3、社会保护(1)社会保护的内涵
(2)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①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4、司法保护(1)司法保护的内涵
(2)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③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等。
7.3 自我保护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必要性(2)受侵害的内容:防火、防水、防气、防盗
2、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1)在家庭生活中防火、防水、防气、防盗的方法和技巧。
(2)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第二,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
第三,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
第四,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
第五,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3、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
(3)诉讼途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4)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
(5)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
第八单元 法不可违
8.1 勿以恶小而为之
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违法行为的含义: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
(3)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严重社会危害性;第二刑事违法性;第三应受刑罚当罚性。它们的关系: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5)犯罪的含义:违反了刑法,要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行为。
2、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3、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2)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3)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1、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
8.2 法律“雷池”不可越
(1)对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制裁的原因 (2)我国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3)主刑的含义: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4)附加刑的含义: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附加刑的种类: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具体P84)
3、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具体P84)
(1)法律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2)我国刑法的任务:我国的刑法等法律、法规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3)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机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事后报案等。
8.3 对不良诱惑说“不”
1、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1)有些诱惑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如黄赌毒和邪教)。
(2)“黄”的含义:“黄”,指淫秽的读物和音像制品以及淫秽行为。“黄”的危害:轻者想入非非,精神不振,无心向学;重者会诱发性犯罪及与之联系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对青少年危害极大。
(3)“赌”指赌博。“赌”的危害:容易使人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未成年人染上赌博恶习后,严重影响学习,扭曲了人际关系,甚至一步步走上诈骗、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
(4)“毒”指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的危害:严重危害身体和精神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诱发刑事犯罪,危害社会治安;危及国家和民族。
(5)“法”的危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
2、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1)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
(2)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避开诱因法;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专时专用法;联想后果法;请人监督法。
39说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 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4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4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消化腺可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45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 氨基酸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口腔 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淀粉酶 胃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肠 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46关注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4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书P43)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47.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1)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49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51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5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53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毫升 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 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5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书P80)
5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P81图)(P82图) 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56.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眼球的结构: (图)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57.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小脑脑干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神经系统的功能 :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5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复杂反射。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59.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1)生长激素的作用:侏儒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巨人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身材过高。(2)甲状腺激素: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幼年缺碘会引起呆小症。(3)胰岛素(胰岛分泌)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 59.技能训练:见上年级下册课本P109页
60.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1) 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2) 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3) 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4) 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人类活动也改善生态环境。
第五单元 珍爱生命
5.1 生命宝贵
1、生命世界美丽神奇。
(1)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
(2)我们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
2、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1)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2)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3)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3、珍爱生命,善待生命:(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3)善待其他生命
5.2 人生多彩
1、探索人生的意义:(1)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2)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2、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1)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
(2)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也就成为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3)劳动创造同时也是改进人生、丰富人生、提升人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
(4)我们的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
5.3 青春闪光
1、青春的节拍(1)青春是生命活力的象征。(2)青春期是人生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的阶段。
(3)青春是人生的朝阳期、人生的转折期、人生事业的奠基期。
(4)我们要倍加珍惜青春,把握青春的美好时光,让自己的青春更加鲜艳美丽。
2、珍惜青春:(1)树立奉献意识;(2)努力充实自己;(3)珍惜时间;(4)从生活小事做起。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1直面挫折
1、人生难免有挫折
(1)挫折可能促使你走向成熟,也可能性成为成长的障碍,关键在于你对待挫折的态度。
(2)由于自然灾害或社会、个人条件限制等原因,人们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
(3)挫折和逆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2、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
积极态度:面对挫折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
3、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
(1)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2)一个人经受些挫折,并不全是坏事,它可以提高我们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1)冷静对待;(2)自我疏导;(3)请求帮助;(4)精神升华。
6.2 磨砺意志
1、意志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质
(1)意志是人的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有优劣、强弱之分。
(2)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等。
(3)优良的意志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4)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5)从小培养自己具有坚强的意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成就人生。
2、磨砺坚强意志:(1)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4)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6.3 自立自强
1、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1)自立和自强的内涵。(2)一个人只有不依赖别人,能够自立,才能走向自强;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3)自强不息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2、学会自立:(1)自立精神和能力需在生活中培养(2)克服依赖心理(3)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生活。
3、培养自强精神:(1)志存高远;(2)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第七单元 法律护我
7.1 特殊保护
1、什么是法律
(1)道德和纪律的内涵(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3)法律的显著特征: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法律的内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特殊保护的原因:
(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2)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3)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1)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2)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3)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 。
7.2 处处保护
1、家庭保护(1)家庭保护的内涵
(2)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②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3)家庭保护的要求:①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②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③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2、学校保护(1)学校保护的作用
(2)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3、社会保护(1)社会保护的内涵
(2)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①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4、司法保护(1)司法保护的内涵
(2)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③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等。
7.3 自我保护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必要性(2)受侵害的内容:防火、防水、防气、防盗
2、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1)在家庭生活中防火、防水、防气、防盗的方法和技巧。
(2)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第二,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
第三,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
第四,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
第五,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
3、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
(3)诉讼途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4)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
(5)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
第八单元 法不可违
8.1 勿以恶小而为之
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违法行为的含义: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
(3)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严重社会危害性;第二刑事违法性;第三应受刑罚当罚性。它们的关系: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5)犯罪的含义:违反了刑法,要受到刑罚处罚的严重行为。
2、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3、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2)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3)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1、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
8.2 法律“雷池”不可越
(1)对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制裁的原因 (2)我国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3)主刑的含义: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4)附加刑的含义: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附加刑的种类: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具体P84)
3、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具体P84)
(1)法律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2)我国刑法的任务:我国的刑法等法律、法规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3)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机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事后报案等。
8.3 对不良诱惑说“不”
1、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1)有些诱惑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如黄赌毒和邪教)。
(2)“黄”的含义:“黄”,指淫秽的读物和音像制品以及淫秽行为。“黄”的危害:轻者想入非非,精神不振,无心向学;重者会诱发性犯罪及与之联系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对青少年危害极大。
(3)“赌”指赌博。“赌”的危害:容易使人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未成年人染上赌博恶习后,严重影响学习,扭曲了人际关系,甚至一步步走上诈骗、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
(4)“毒”指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的危害:严重危害身体和精神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诱发刑事犯罪,危害社会治安;危及国家和民族。
(5)“法”的危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
2、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1)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
(2)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避开诱因法;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专时专用法;联想后果法;请人监督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