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理,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而成。中医治则是滋阴泻火,清肺解毒,凉血活血,调理冲任。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临床中常分为三种证型。
1.阴虚内热 面部皮疹以红色或肉色粉刺丘疹为主,或伴有小脓疱、小结节。症见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数或细数。治以滋阴泄火,凉血散结。常用方剂有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味。药用女贞子20克,旱莲草15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淮山15克,茯苓20克,山萸肉10克,泽泻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瘀热痰结面部皮损以红色或暗红色结节、囊肿和凹凸不平的疤痕为主,或伴有小脓胞、丘疹粉刺和色素沉着。舌红或暗红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滑或细弦。 治以化瘀散结,清热凉血。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15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当归12克,熟地黄12克,川芎6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冲任不调 本证见于女子,面部痤疮皮损的发生和轻重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月经前面部皮疹明显增多加重,月经后皮疹减少减轻,或伴有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经前心烦易怒、乳房胀痛不止,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以疏肝解郁,调理冲任。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栀子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阴虚内热 面部皮疹以红色或肉色粉刺丘疹为主,或伴有小脓疱、小结节。症见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数或细数。治以滋阴泄火,凉血散结。常用方剂有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味。药用女贞子20克,旱莲草15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淮山15克,茯苓20克,山萸肉10克,泽泻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瘀热痰结面部皮损以红色或暗红色结节、囊肿和凹凸不平的疤痕为主,或伴有小脓胞、丘疹粉刺和色素沉着。舌红或暗红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滑或细弦。 治以化瘀散结,清热凉血。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15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当归12克,熟地黄12克,川芎6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冲任不调 本证见于女子,面部痤疮皮损的发生和轻重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月经前面部皮疹明显增多加重,月经后皮疹减少减轻,或伴有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经前心烦易怒、乳房胀痛不止,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以疏肝解郁,调理冲任。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栀子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展开全部
所有长过痘痘的人几乎都看过中医,但会分为两拨人,一拨是喝中药后有了明显改善;
另外一拨人,内分泌得到了调节,痘痘少了,但时间长了还是会反复长痘。 其实痘痘分好几种,比如丘疹,脓疮,粉刺,闭口痘痘等等,发病的原因也很多,比如真菌,细...
另外一拨人,内分泌得到了调节,痘痘少了,但时间长了还是会反复长痘。 其实痘痘分好几种,比如丘疹,脓疮,粉刺,闭口痘痘等等,发病的原因也很多,比如真菌,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医治疗青春痘,调整消化道功能:中医认为消化道功能不好,脾胃湿热,上蒸肌肤,可以使青春痘加重。所以应该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湿热毒邪的排泄,养成每日大便的习惯,同时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豆角,丝瓜,白菜等。如果长期便秘的话,可以每天用少量的番泻叶泡茶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汪祖生-主治医师-皮肤科-中医对痤疮的认识是怎样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