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秦岭淮河一线特殊地理意义:
①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②年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
③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④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⑥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特殊地理意义:
①年降水量400㎜等降水量线;
②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④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⑤内流区域外流区分界线。
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作物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油料作物 花生、大豆 油菜
主要水果 苹果 柑橘
三、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⒈干旱的西北地区
位置:大兴安岭以西;
气候: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地面景观: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自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⒉高寒的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⒊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西北地区 灌溉农业(冰雪融水) 内蒙古牧区 温带草原牧场 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新疆细毛羊
青藏地区 河谷农业
(海拔较低) 青海牧区 高寒
牧场 牦牛、
藏绵羊
西藏牧区
第九章 认识省级地区
一、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⒈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面向渤海。
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⒉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⒈地理位置:与广东省相邻。
⒉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⒊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⒋港澳地区经济发展
⑴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发达;
⑵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⑶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⑷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⒌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三、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⒈地理位置:北临东海,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⒉台湾岛的美称:“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海上米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森林之海” “东南盐库” “亚洲天然植物园”。
⒊台湾岛的资源:樟树是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⒋出口导向型经济:
⑴形成“进口一—加工——出口”型经济;
⑵台湾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最大。
⒌台湾工业的分布:
⑴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原因是西部人口集中,素质较高;有著名的海港,交通便利;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且开发历史悠久。
⑵台湾的“硅谷”——新竹科学园区(台北)。
⒍民族:汉族、高山族等。
四、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⒈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⒉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
⒊绿洲的分布: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
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⒋农业特点:绿洲农业(灌溉农业);修建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
特色农产品:主要有棉花、甜菜。
⒌西气东输(气管运输)的意义:
①对西部: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使天然气产品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
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对东部: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⒈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①区位因素: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②人文因素: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的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③政策因素: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
⒉外向型的经济
⑴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
⑵出口产品主要贸易渠道(外资来源地):港澳地区;
⑶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模式: “前店后厂”;
⑷与港澳相比,珠江三角洲的逆势:先进的技术设备、经济管理办法和最新的工商信息;
⑸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⒈地理位置: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⒉旅游资源优势:①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②拥有原始的热带雨林;
③有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
⒊旅游业发展下滑因素:①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②旅游景点相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消弱了竞争实力;
③不法商贩诱骗游客购物,影响声誉。
⒋旅游业发展下滑对策:①对现有景点进行改造,以规模化经营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②加强景点的规划和改造,以避免重复建设;
③强化旅游景点监督管理,严惩不法商贩,规范旅游商业秩序。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⒈ 地表特征: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⒉“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
⒊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②降水集中在夏季月,多暴雨;
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
②采矿、修路等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
⒋造成的后果:①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⒌脆弱的生态环境:①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②水土流失严重,多种旱涝灾害频发;
③其环境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
⒍生态建设: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②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线地带
⒈地势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⒉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
⒊纽带作用: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⒋辐射作用: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⒌四大城市群中心: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⒍沿江地带的工业
⑴四大工业基地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⑵沿江四大工业走廊: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轻纺。
⒎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
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上游地区。
⑵长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下游地区。
⑶华中酸雨区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污染区。
西南酸雨区仅次于华中酸雨区。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⒈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⒉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秦岭淮河一线特殊地理意义:
①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②年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
③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④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⑥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特殊地理意义:
①年降水量400㎜等降水量线;
②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④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⑤内流区域外流区分界线。
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作物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油料作物 花生、大豆 油菜
主要水果 苹果 柑橘
三、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⒈干旱的西北地区
位置:大兴安岭以西;
气候: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地面景观: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自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⒉高寒的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⒊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西北地区 灌溉农业(冰雪融水) 内蒙古牧区 温带草原牧场 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新疆细毛羊
青藏地区 河谷农业
(海拔较低) 青海牧区 高寒
牧场 牦牛、
藏绵羊
西藏牧区
第九章 认识省级地区
一、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⒈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面向渤海。
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⒉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⒈地理位置:与广东省相邻。
⒉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⒊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⒋港澳地区经济发展
⑴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发达;
⑵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⑶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⑷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⒌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三、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⒈地理位置:北临东海,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⒉台湾岛的美称:“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海上米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森林之海” “东南盐库” “亚洲天然植物园”。
⒊台湾岛的资源:樟树是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⒋出口导向型经济:
⑴形成“进口一—加工——出口”型经济;
⑵台湾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最大。
⒌台湾工业的分布:
⑴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原因是西部人口集中,素质较高;有著名的海港,交通便利;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且开发历史悠久。
⑵台湾的“硅谷”——新竹科学园区(台北)。
⒍民族:汉族、高山族等。
四、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⒈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⒉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
⒊绿洲的分布: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
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⒋农业特点:绿洲农业(灌溉农业);修建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
特色农产品:主要有棉花、甜菜。
⒌西气东输(气管运输)的意义:
①对西部: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使天然气产品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
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对东部: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⒈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①区位因素: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②人文因素: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的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③政策因素: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
⒉外向型的经济
⑴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
⑵出口产品主要贸易渠道(外资来源地):港澳地区;
⑶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模式: “前店后厂”;
⑷与港澳相比,珠江三角洲的逆势:先进的技术设备、经济管理办法和最新的工商信息;
⑸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⒈地理位置: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⒉旅游资源优势:①地处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②拥有原始的热带雨林;
③有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
⒊旅游业发展下滑因素:①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②旅游景点相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消弱了竞争实力;
③不法商贩诱骗游客购物,影响声誉。
⒋旅游业发展下滑对策:①对现有景点进行改造,以规模化经营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②加强景点的规划和改造,以避免重复建设;
③强化旅游景点监督管理,严惩不法商贩,规范旅游商业秩序。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一、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⒈ 地表特征: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⒉“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
⒊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②降水集中在夏季月,多暴雨;
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
②采矿、修路等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
⒋造成的后果:①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③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⒌脆弱的生态环境:①地形破碎,气候干旱;
②水土流失严重,多种旱涝灾害频发;
③其环境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
⒍生态建设: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②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线地带
⒈地势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⒉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
⒊纽带作用:
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⒋辐射作用: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⒌四大城市群中心: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⒍沿江地带的工业
⑴四大工业基地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⑵沿江四大工业走廊: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轻纺。
⒎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
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上游地区。
⑵长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下游地区。
⑶华中酸雨区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污染区。
西南酸雨区仅次于华中酸雨区。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⒈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⒉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