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消费者均衡的?
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达到均衡。
一般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只是一个秩序的概念,而不是数量的概念。在商品效用分析中,不需要确定商品的具体数量或效用。
用第一、第二、第三个序数来解释各种商品效用中谁最大、谁最小、谁相同,就足够了,这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基础。
实际上,它代表基数效用,但也代表序数效用,而序数效用不能表示基数效用。然而,序数效用的使用避免了基数效用的计算困难。
序数效用理论利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在消费者偏好、收入等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轨迹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有关。
扩展资料:
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联系: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序数效用论的缘起,在于分析效用会相互影响的不同商品之间的关系
边际革命所推广的基数效用论一开始假设商品之间的效用没有相互影响,因而无法研究有关联的商品之间的关系。
从这里可以知道,无差异曲线最早是从效用曲线得来的,而效用曲线本来是基数效用论中的概念。
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偏好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
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定上:
1、 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出偏好顺序。
2、 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若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3、 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达到均衡。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需确定其具体数字或商品效用多少,只需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就足够了,并由此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根据。实际上,表示了基数效用,同时也就表示了序数效用,而表示了序数效用却不能表示基数效用。但使用序数效用避免了使用基数效用所存在的计算上的困难。
序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推导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得到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价格—消费曲线用来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它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如图所示,商品1X1的价格P1发生变化,相应的预算线从AB移至 AB’再移至AB'',分别与无差异曲线I1、I2和I3相切于均衡点E1、E2和E3。
随着商品1的价格不断变化,可以找到无数个消费者的均衡点。
一般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只是一个秩序的概念,而不是数量的概念。在商品效用分析中,不需要确定商品的具体数量或效用。
用第一、第二、第三个序数来解释各种商品效用中谁最大、谁最小、谁相同,就足够了,这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基础。
实际上,它代表基数效用,但也代表序数效用,而序数效用不能表示基数效用。然而,序数效用的使用避免了基数效用的计算困难。
序数效用理论利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在消费者偏好、收入等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轨迹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