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戊戌时期变法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是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1]之一。但是,在戊戌政变之后,他打起保皇的旗帜,坚持立宪,反对革命,反对共和,因而落在了时代的后面。基于此,多年来我国大陆史学界对康有为的研究,多侧重于他在戊戌时期的思想与活动,而对他在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态度和思想,一般地给予了简单的否定,缺乏具体深入的分析研究。为了全面正确地评价康有为,本文拟就康有为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作一初步的探索,不当之处,请史学界的同志们指正。
一
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海外。在民族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为了拯救“四万万生民”,继续变法维新事业,铸造出一个超迈“大秦”即欧洲的新中国[2],康有为不避辛苦,“蹈日本而哭庭,走英伦而号救”[3],希求日、英帝国主义出面迫使西太后归政光绪帝。这一幻想破灭后,他于1899年7月在加拿大成立保皇会,接着乘义和团运动之机,策划了两湖与两广的武装“勤王”。此后,他在相继寓居新加坡、槟榔屿和印度的大吉岭期间,一方面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先后完成了《礼运注》、《中庸注》、《春利笔削大义微言考》、《论语注》、《大学注》、《孟子微》以及《大同书》等一系列重要著作的撰述,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理论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则在“保皇”的旗号下,既同封建顽固派展开斗争,又极力阻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君宪救国”的理论及其实现的途径。
(一)抨击专制,颂扬民主
康有为的重要著作《大同书》,在构筑未来大同社会的图景时,首先对现存制度进行了有力地批判,对封建专制制度尤其展开了猛烈地抨击。《大同书》共分十部,其中一部的题目是“入世界观众苦”。该部列举了“乱世”的种种“苦道”,什么“人生之苦”、“天灾之苦”“人道之苦”、“人治之苦”等等,计有38种之多,实则把现存世界描绘成一个无处不苦、无人不苦的大苦海。康有为在探讨这一系列苦难产生的根源时,其矛头则主要指向了封建君权。他指出,在君主制之世,“尊君卑臣而奴民”,“尊男卑女而隶子弟”,完全违背了人道。历代帝王,在夺取帝位时,“其残杀生民不可胜数”,名为皇帝,实为“民贼屠伯”;夺取帝位后,为维护其统治,则对臣民采取种种残酷已极的压制:“若夫名分之限禁,体制之压迫,诧于义理以为桎梏,比之囚于囹圄尚有甚焉”;“君主之专制其国,鱼肉其臣民,视若虫沙,恣其残暴”;且大兴文字狱,“一言之失,死亡以之”。在专制统治下,“政权不许参预,赋税日以繁苛,摧抑民生,凌锄士气。务令其身体拘屈,廉耻凋丧,志气扫荡,神明幽郁,若巫来由之民,蠢愚若豕,卑屈若奴而后已。”他痛斥这种专制统治下,“背公理,害人道,未之有比者”,是实现大同的最大障碍,“不得不除之也”[4]。
在批判专制的同时,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思想与《礼运》大同思想和儒家“仁”的学说结合起业,具体地阐述了他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人,本皆天生,同此天性,自同为兄弟也。”[5]据此,他认为:第一,人与人完全是平等的。既然“人为天之生,人人直隶于天”,那就应“人人自由,人人平等,我不能以非理加诸人,人亦不能以非理加诸我,我谓太平之世也。”[6]第二,世界是“公”的。即“凡直隶天下者皆公之”,“公者人人如一之谓,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种之殊,无男女之异。”[7]第三,人人有自主之权。既然人人都是天生,人人都具有同样的气质、欲求,那就人人都应享有同样的权力。“总之人人有自主之权,为地球之公理,文明之极点,无可訾议者也。”[8]依据上述民主原则,康有为阐述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性质并设计了未来理想国家的蓝图。他认为。既然人人“同是天子”,故“天下国家者,为天下国家之人公共同有之器,非人一家所得私有”,[9]但群聚在一起的众民,公事繁多,又不能人人都从事公共事业,因此要公举人任之。“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所公举,即为公民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用之司理,民为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役,故民贵而君轻。” [10]既然“君”是人们推选出为众小办事的公仆,因此,“君主专制”的存在就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唯一正义而合理的国家政体,只能是民主的政体。康有为设想,未来“大同”世界的“政府”,名为“公政府”,主要是一种社会的经济文化管理机关,而非强制压迫性的国家机器。公政府的议员由人民公举,其行政官员由议院议员举,这些官员“其职号有上下,但于职事中行之,若在职事之外,则全世界人皆平等,无爵位之殊。”[11]很明显,这完全是以西方国家为榜样,建立在以“人人平等”原则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国家政体的构想。
(二)坚持保皇立宪,反对革命共和
梁启超指出:“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指康有为)为首。然其言实施政策,则注重君权,……先生之议,谓当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若夫民主制定,则期期以为不可,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12]这段话清楚表明,康有为提出的完美的民主制度,并非立即能实现的,必须先经过向统治者要求民权,逐步建立君主立宪的阶段。为什么要这样呢?康有为提出两点理由:第一,社会的发展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躐等、超越。他认为,“思入无方,行必素位”[13],理想可高,行事必须因时。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依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次序进行的。从政治方面讲,每一世都有其相应的政治制度,帝制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民主共和适于太平世。社会的发展及政治制度的演变,都只能按此次序进行,人为的抑阻或助长都是有害的,按康有为的说法即是:“为治有序,进化有级,苟不审其序,而欲躐级为之,未有不颠蹶者也。”[14]当时中国正在从据乱世向升平世转化,故只能变君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而不能实行共和。第二,中国人民尚未具备做共和国民的资格。康有为认为,中国人民在专制统治下几千年,受专制之毒已深,且民智未开,民众尚未有行民主的资格。在此情况下,急求较高的政府形式,与维持失去效用的过时制度一样危险,因为“乱世民智未开,必当代君主治之,家长育之,否则团体不固,民生难成,未至平世之时,而遽欲去君主,是争乱相寻,至国种夷灭而已。”[15]因此,在争得民主的过程中,最理想的方式是利用现有的君权,通过变革,确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必须坚持,但考虑到既存势力与环境,改变的方式又必须是缓慢平和的。
利用君权,就要保皇。从戊戌出亡,康有为即提出了“保皇”的口号。1899年7月,他在加拿大成立“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又称“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简称保皇会,英文名中国维新会;此后,他即以“保皇”作为团结组织群众进行各项活动的一面旗帜。那么,康有为的保皇思想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第一,反对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康有为说:中国积弱,“皆由西后一人不愿变法之故。”[16]而且“时那拉后与守旧派正谋危光绪,故保皇云者,当时抗那拉氏之谋而言。”[17]戊戌政变,支持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禁,那拉氏、荣禄等顽固派执掌大权,他们对内镇压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外投降卖国,因此以归政皇上为旗号,反对那拉氏的反动统治,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第二,为了继续依靠皇帝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康有为说:“观从古变法之举,皆出于大有为之君。……未见无英武神圣之君,而能成变法立治之规模者”[18]。“试观各国开议院之难,英、法皆君民相争,杀人如麻,百年而后定,俄国则争数代,至今未得。(吾)皇上躬欲开之,绝无位之心,但以救秘从众为念,此真尧舜之主也。若有全权行之,三月而成规模,三年而有成效,十年而中国大强矣。”[19]第三,挽救中国的危亡。康有为草拟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例》明确规定:“今同志专以救皇上,以变法救中国救黄种为主。”[20]“若使皇上复位,新党辅改,中国才可保全,人民必可乐利,此可以戊戌百日之效而推之也。”[21]总之,康有为的“保皇”即与旧时的“尊君”不同,也与单纯地维护“清朝”有别,他是要通过“保皇立宪以达民权自由之旨”[22],即是使君主专制政政制变为君主立宪政制,从而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1900年唐才常自立军起义,一方面宣称“决定不承认满清政府有统治中国之权”,“要创造新自立国”,一方面又力主“请光绪帝复辟”[23];这个看来自相矛盾的宗旨,实则正是体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派的真正思想,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光绪为首的英、日式的君主立宪的新国家。这个国家可以称为“清朝”,也可以称为“中华”,但无论怎样称呼,它都与原来的清朝君主专制政体,发生了质的区别。当然,康有为把实行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那只能是一种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同时,他以“保皇”来对抗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更是错误的。
否定一切形式的革命斗争,是康有为始终不变的思想。戊戌时期,他即以变法作为抵制群众革命斗争的一种手段。戊戌政变后,他逃亡日本,毅然拒绝了孙中山关于联合起来共同开展革命斗争的建议。当民主革命运蓬勃兴起之际,他于1902年迫不急待地发表了《与同学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和《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两封公开信,以种种理由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前一封信中,康有为集中反对各省革命自立的主张,说什么“吾居印度久,粗考其近代史,乃得其所以致亡之由,即诸予所日慕之望之之自立也”,[24]中国各省如果摆脱清政府而宣布自立,则必具印度之后而亡国。在后一封信中,他指出:第一,革命非一国之吉祥善事。法国革命,“大乱八十年,流血数百万”;中国古代的农民革命,亦无不“流血成河,死人如麻”;况今之枪炮远非古代之刀矛可比,如实行革命,必“使四万万同胞死其半也。”第二,在列强加紧侵略的形势下,中国如举行革命,“内乱相残”,犹如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终必招致列强的干涉而灭亡。第三,以起自边地、无新式枪械、缺乏训练的革命军,与合全国之力、有新式枪械、训练有素的官军相杭,革命“必败灭,必无成”。况“革命未成,而国民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是故真有爱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第四,满洲、蒙古与汉族皆为同种;政治专治是延袭汉、唐、宋、明之旧,非满洲独创;满汉早已平等,“汉人爰者匹夫可以为宰相”;在这种情况下,革命者开口必攻满洲,是“大怪不可解之事”。况且皇族中尚有舍身救民的光绪帝,只要“皇上一复辟,可立行变法自强,立与民权议政,立与国民自由自主,诸君可不稍俟之。”[25]当时,在清王朝已成为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严重障碍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派毅然掀起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的反清革命斗争,无疑是正义的,进步的,康有为站长在革命派的对立面,坚决反对革命,则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他反对革命的观点,则暴露了他无视群众、害怕暴力、害怕大动荡、害怕帝国主义的极端软弱性。
二
在革命运动日益高涨,保皇派内部分化加剧,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宣告破产的前夕,为了抵制革命,推动正在兴起的立宪动动,1904年,康有为开始了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广泛而深入的考察。在此期间,他以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历史使命感,以“考救政治,比较中西”为“专职”[26],以“遍尝百草”的神农自许,对各国的文明果实,“左捋右撷,大嚼横吞”,“考其性制色味,别其良苦,察其宜否,制以为方,采以为药”,希图用此“神方大药”,医治祖国的“沉疴”[27]。通过考察,他在经济上提出了《物质救国论》、《理财救国论》和《金主币救国论》,中心在使中国工业化和解决财政困难;在政治上通过所撰各游记,进一步阐述了君主立宪的理论。
(一)君主立宪是西方国家盛强的根本
康有为早年,从书本上得到了有关西方国家的知识,曾经热情讴歌西方文明,真诚希望以西方国家为榜样,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经过考察,他深刻感到西方也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在精神道德方面并不比中国优越。他说,早在1899年初至美、欧,已感到“所见远不若平日读书时之梦想神游,为之失望。”这次游历后,更加深了这种认识。在意大利,康有为即见其到处存在着盆困、欺诈和盗劫现象,而这种“褴褛之情,颠连之状”,在其他各国也是屡见不鲜的。由此他得出结论:“未游欧洲者,想见其地若皆琼楼玉宇,视其人若神仙、才贤,岂知其污秽不治诈盗遍野若此哉?”[28]但是,他同时看到,近代以来,西方确实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其进步之速,“古无可比”[29],并远远超过了中国。而西方富强的原因,则是兴民权,立宪政的结果。康有为虽然以地理环境的不同,作为议院制度产生于西方而未发生于中国的根据[30],是错误的,但他明确指出:“英延条顿部落军议之旧俗,伏流千年而发于三岛;又以三岛之国会旧俗,伏流万里而起于美国;其反动力则刺激于法,遂为地球独一无二之新政体”。“英得伏流之先,故在大地最先强。欧美得其播种之先,故次强。”意大利、德意志、日本,“皆宪政国也,昔皆贫困,今德之强盛几冠薄海,而日本亦超越为第一等国矣。”如果中国将此先进制度移植过来,其发展必将反过来超过欧美[31]。
在考察中,康有为对欧美各国的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奥地利与德国相比:奥地利与德国本同种同俗,奥领土面积比德大。可是只几十年的时间,德国加强武备,奖励工商,迅速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与其接邻的奥地利却仍衰弱不振。究其原因,奥地利内部不统一,民权甚盛,奥王无专制之威,“民难听从”,故发展受到限制[32]。德国则不同,它“以宪法之民为体,而以英伦之君权为用。”[33]即德帝有非常之权,政府内外诸大臣及守令皆听其指挥,其行政权“无所往而不可矣”;然君主的行政权绝不能出法范围之外,故民不蒙专制之害,“故利无不兴,弊无不除,民反以收其利,德之所以日强而成霸者,为此故也。”[34]其次,英、美、法相比:英国采取君主立宪制度,内部仅有三政党,进步、保守二党相攻,“而以小党弥缝之”,故政得其平;及其一党当政,其党魁专制之权无异君主,因此英国亦能在法律范围内举其政而致强[35]。美国独处北美大陆,没有其他国家与之争,“民得雍容,以收立宪民主之效”[36]法人欲以美国之政理行之法国,“但法人行之则太速也。法当时全国之民,读书识字者尚少,岂独不知政学,乃至不能识国会布告之法。以若斯之人格,而听其握选举之权;握政议之权;又令司法之官,皆听民举,则又握法权焉。彼惟有纵其悍戾贪横之性,以仇异已。强者肆其杀戮,贪者肆其劫夺而已。”因此,在民主制度下,法人“不少受益,徒遭惨戮。坐睹德、英、美之日盛,而振作无由。”[37]再次,看中南美各国及土耳其:中南美各国独立后均建立了共和国,但是军人为争总统而造成的内乱从未停止过。只有墨西哥的爹士在国家混乱中当选总统后,“以民主共和之体,略兼专制而行之”[38],统治墨近三十年,造成中南美国家中不曾有的安定和进步;而爹士于1911年被武力驱逐以后,墨则又回到以前为争总统而起的反复变乱状态。1908年7月,康有为游土耳其,适值土青年党掌权,颁新政,召国会,以欧美为榜样,“举旧制之法律道揆尽弃之,一朝而易二百余条空文宪法,然则青黄不接之时,欧美之时效非突人所能骤受,于是国人不知措手足,惟乱舞搓搓而已。”[39]通过上述比较,康有为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于宪政中,君民共治,君民交益,即君主立宪,“当国争之时,实为适宜之法,今德为大进第一骤兴之国,可为证矣。”第二,在宪政体制中,“政党愈少者,政愈举而国愈强;政党愈多者,政愈不举而国愈弱”[40]。第三,“各国立宪不过以法治国,上下同受治于法律而已,非荡无纲纪,人人可平等自由也。”且“旧制行之数千年,实人心国命所寄,纪纲法度虽有积弊,只可去其太甚,以渐行之。如尽去之,人心国命无所寄,则荡然不乱耳。”[41]总之,只能在渐进中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而不能得民主共和。
(二)批判假立宪,要求真立宪
作为一个爱国者,康有为始终坚持要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立宪政体。为此,他与清政府顽固派的假维新、假立宪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早在1903年,他就批评清政府的“新政”,未能抓住“以民权为国”这一根本,无以救中国[42]。1906年清廷下诏预备立宪,康有为受到鼓舞。但他很快发现,清政府在立宪招牌下所进行的改革,并非宪政,而是一般的国政,实则是“借立宪之名,以拒真立宪者之请”,肆意欺蒙,阻挠立宪。康有为指出,专制与立宪是有根本区别的。“专制主之君,立宪公之民;专制家天下,立宪公天下”;“专制之政举国决于数人,一君总裁于上,数相奔走于下耳。立宪之政,则全国人民公议而公任之。”全国人民公议、公任国事的体现就要召开国会,保证立法公于庶民[43]。他说:“议院者,合一国之民心,举一国之贤才,而议定一国之政,诚官制之第一本原也。”[44]因此,“真欲救国,必先立宪,真欲立宪,必先开国会。”“居今而谋救国之方,待强敌之策,安边防之道,舍国会无他术也。”[45]
康有为认为,要实行真正的宪政,必须改革现有的官僚机构并推行地方自治。他指出,民为国本。不论君主立宪或民主宪政国家,民众的利益都是最重要的。衡量一个政府优劣的标准,自应以服务民众的能力来判断。同时,处在一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亦惟有强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处理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但是,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又是以政治民主为前提的。康有为说:“为治者,官之为民治,不知民之自治之周也。故人之变法言治民,吾之变法先言民自治。” [46]他认为,未召开国会之前,首先应实行地方自治,由每一地区民众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乡、县、府、省级的议会;并由推举出的人员,处理本地区的诸如户口调查、道路、公共卫生、学校、灌溉等事务。这样做的结果,将给平民提供问政的机会,提高国民的资格,从而为在全国实行宪政打下稳固的基础[47]。
(三)以虚君共和抵制民主共和
康有为在为争取建立宪政,与清朝封建统治斗争的同时,继续在同革命派进行斗争.通过对世界各国的考察,他进一步得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结论。但是,革命并没有因康有为的阻止而停滞,却仍然在继续向前发展,并终于促成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爆发。面对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康有为已感到“革命大势,若卷潮倒河”[48],势不可挡。但他仍企图力阻共和国的建立。他指出,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确实建立起了不同形式的共和政体,但“自美、法外,妄立共和政体者,未有不大乱无已者也”。有鉴于此,欧美不不少国家,“必不共和,必立君主,甚至于无君,犹且薰丹穴而求之,迎异族外国人而宗之为君。”[49]康有为认为,国外的经验证明,共和政体不宜采用,君主立宪政体最为适宜,但考虑到当时国内的形势,中国则应吸取两种体制的优点,创造一种新体制,即“虚君共和”。虚君共和与民主共和两种体制相比较,“其民权同,其国会内阁同,其总理大臣事权与总统同”;其唯一不同,是虚君共和政体在总理大臣之上有一无权无为“土木偶”神式的虚君,它的好处则能免去共和政体下为争总统而不断发生的政争与动乱,而且由于人民信奉,群臣敬畏,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定。[50]康有为认为,虽然虚君无事无权,不须有才能,但虚君又是“神”,固须有极高的资格地位,国内无一人可比,“然后有定分而不争焉”[51]。据此条件,环顾宇内,只有清朝宣统皇帝和孔子后裔衍圣公能荣任此位。很明显,康有为虽然煞费苦心,自认创造了一种新政体,但从其内容中不难看出,虚君共和不过仍是英、日式的君主立宪政体的别称而已。他企图以此阻止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必然是徒劳无功的。遗憾的是,康有为并未能从中吸取教训。民国建立后,在政治上,他虽然对袁世凯的卖国、专制、独裁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但他仍顽固坚持要推翻民主共和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并导演了宣统复辟的丑剧,结果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
总体来看,戊戌政变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逐渐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在此形势下,康有为倡导保皇,坚持君主立宪,始终反对革命,反对共和制度,因而落在了时化的后面,对革命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这是应予否定的。但是,康有为又是一位具有高强国富民的道路。他反对共和,并非要维护专制;反对革命,并非要保持腐朽的清王朝。他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是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指导,坚持通过渐进的和平方式,以逐渐实现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从而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这是应予以肯定的。康有为的悲剧在于,由于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他始终以先知先觉的救世主自居,轻视群众,害怕动乱,害怕帝国主义,因而坚决反对暴力革命;同时,他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当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充分暴露在面前时,不可能以科学的思想武器作出正确的判断,为避免其弊病,只能重到封建传统中去寻找“医方”,因而走上了回头路。所有这些,都应予以具体分析,作出实事求是地评价。
一
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海外。在民族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为了拯救“四万万生民”,继续变法维新事业,铸造出一个超迈“大秦”即欧洲的新中国[2],康有为不避辛苦,“蹈日本而哭庭,走英伦而号救”[3],希求日、英帝国主义出面迫使西太后归政光绪帝。这一幻想破灭后,他于1899年7月在加拿大成立保皇会,接着乘义和团运动之机,策划了两湖与两广的武装“勤王”。此后,他在相继寓居新加坡、槟榔屿和印度的大吉岭期间,一方面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先后完成了《礼运注》、《中庸注》、《春利笔削大义微言考》、《论语注》、《大学注》、《孟子微》以及《大同书》等一系列重要著作的撰述,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理论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则在“保皇”的旗号下,既同封建顽固派展开斗争,又极力阻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君宪救国”的理论及其实现的途径。
(一)抨击专制,颂扬民主
康有为的重要著作《大同书》,在构筑未来大同社会的图景时,首先对现存制度进行了有力地批判,对封建专制制度尤其展开了猛烈地抨击。《大同书》共分十部,其中一部的题目是“入世界观众苦”。该部列举了“乱世”的种种“苦道”,什么“人生之苦”、“天灾之苦”“人道之苦”、“人治之苦”等等,计有38种之多,实则把现存世界描绘成一个无处不苦、无人不苦的大苦海。康有为在探讨这一系列苦难产生的根源时,其矛头则主要指向了封建君权。他指出,在君主制之世,“尊君卑臣而奴民”,“尊男卑女而隶子弟”,完全违背了人道。历代帝王,在夺取帝位时,“其残杀生民不可胜数”,名为皇帝,实为“民贼屠伯”;夺取帝位后,为维护其统治,则对臣民采取种种残酷已极的压制:“若夫名分之限禁,体制之压迫,诧于义理以为桎梏,比之囚于囹圄尚有甚焉”;“君主之专制其国,鱼肉其臣民,视若虫沙,恣其残暴”;且大兴文字狱,“一言之失,死亡以之”。在专制统治下,“政权不许参预,赋税日以繁苛,摧抑民生,凌锄士气。务令其身体拘屈,廉耻凋丧,志气扫荡,神明幽郁,若巫来由之民,蠢愚若豕,卑屈若奴而后已。”他痛斥这种专制统治下,“背公理,害人道,未之有比者”,是实现大同的最大障碍,“不得不除之也”[4]。
在批判专制的同时,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思想与《礼运》大同思想和儒家“仁”的学说结合起业,具体地阐述了他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人,本皆天生,同此天性,自同为兄弟也。”[5]据此,他认为:第一,人与人完全是平等的。既然“人为天之生,人人直隶于天”,那就应“人人自由,人人平等,我不能以非理加诸人,人亦不能以非理加诸我,我谓太平之世也。”[6]第二,世界是“公”的。即“凡直隶天下者皆公之”,“公者人人如一之谓,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种之殊,无男女之异。”[7]第三,人人有自主之权。既然人人都是天生,人人都具有同样的气质、欲求,那就人人都应享有同样的权力。“总之人人有自主之权,为地球之公理,文明之极点,无可訾议者也。”[8]依据上述民主原则,康有为阐述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性质并设计了未来理想国家的蓝图。他认为。既然人人“同是天子”,故“天下国家者,为天下国家之人公共同有之器,非人一家所得私有”,[9]但群聚在一起的众民,公事繁多,又不能人人都从事公共事业,因此要公举人任之。“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所公举,即为公民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用之司理,民为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役,故民贵而君轻。” [10]既然“君”是人们推选出为众小办事的公仆,因此,“君主专制”的存在就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唯一正义而合理的国家政体,只能是民主的政体。康有为设想,未来“大同”世界的“政府”,名为“公政府”,主要是一种社会的经济文化管理机关,而非强制压迫性的国家机器。公政府的议员由人民公举,其行政官员由议院议员举,这些官员“其职号有上下,但于职事中行之,若在职事之外,则全世界人皆平等,无爵位之殊。”[11]很明显,这完全是以西方国家为榜样,建立在以“人人平等”原则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国家政体的构想。
(二)坚持保皇立宪,反对革命共和
梁启超指出:“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指康有为)为首。然其言实施政策,则注重君权,……先生之议,谓当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若夫民主制定,则期期以为不可,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12]这段话清楚表明,康有为提出的完美的民主制度,并非立即能实现的,必须先经过向统治者要求民权,逐步建立君主立宪的阶段。为什么要这样呢?康有为提出两点理由:第一,社会的发展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躐等、超越。他认为,“思入无方,行必素位”[13],理想可高,行事必须因时。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依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次序进行的。从政治方面讲,每一世都有其相应的政治制度,帝制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民主共和适于太平世。社会的发展及政治制度的演变,都只能按此次序进行,人为的抑阻或助长都是有害的,按康有为的说法即是:“为治有序,进化有级,苟不审其序,而欲躐级为之,未有不颠蹶者也。”[14]当时中国正在从据乱世向升平世转化,故只能变君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而不能实行共和。第二,中国人民尚未具备做共和国民的资格。康有为认为,中国人民在专制统治下几千年,受专制之毒已深,且民智未开,民众尚未有行民主的资格。在此情况下,急求较高的政府形式,与维持失去效用的过时制度一样危险,因为“乱世民智未开,必当代君主治之,家长育之,否则团体不固,民生难成,未至平世之时,而遽欲去君主,是争乱相寻,至国种夷灭而已。”[15]因此,在争得民主的过程中,最理想的方式是利用现有的君权,通过变革,确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必须坚持,但考虑到既存势力与环境,改变的方式又必须是缓慢平和的。
利用君权,就要保皇。从戊戌出亡,康有为即提出了“保皇”的口号。1899年7月,他在加拿大成立“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又称“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简称保皇会,英文名中国维新会;此后,他即以“保皇”作为团结组织群众进行各项活动的一面旗帜。那么,康有为的保皇思想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第一,反对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康有为说:中国积弱,“皆由西后一人不愿变法之故。”[16]而且“时那拉后与守旧派正谋危光绪,故保皇云者,当时抗那拉氏之谋而言。”[17]戊戌政变,支持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禁,那拉氏、荣禄等顽固派执掌大权,他们对内镇压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外投降卖国,因此以归政皇上为旗号,反对那拉氏的反动统治,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第二,为了继续依靠皇帝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康有为说:“观从古变法之举,皆出于大有为之君。……未见无英武神圣之君,而能成变法立治之规模者”[18]。“试观各国开议院之难,英、法皆君民相争,杀人如麻,百年而后定,俄国则争数代,至今未得。(吾)皇上躬欲开之,绝无位之心,但以救秘从众为念,此真尧舜之主也。若有全权行之,三月而成规模,三年而有成效,十年而中国大强矣。”[19]第三,挽救中国的危亡。康有为草拟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例》明确规定:“今同志专以救皇上,以变法救中国救黄种为主。”[20]“若使皇上复位,新党辅改,中国才可保全,人民必可乐利,此可以戊戌百日之效而推之也。”[21]总之,康有为的“保皇”即与旧时的“尊君”不同,也与单纯地维护“清朝”有别,他是要通过“保皇立宪以达民权自由之旨”[22],即是使君主专制政政制变为君主立宪政制,从而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1900年唐才常自立军起义,一方面宣称“决定不承认满清政府有统治中国之权”,“要创造新自立国”,一方面又力主“请光绪帝复辟”[23];这个看来自相矛盾的宗旨,实则正是体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派的真正思想,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光绪为首的英、日式的君主立宪的新国家。这个国家可以称为“清朝”,也可以称为“中华”,但无论怎样称呼,它都与原来的清朝君主专制政体,发生了质的区别。当然,康有为把实行变法、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那只能是一种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同时,他以“保皇”来对抗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更是错误的。
否定一切形式的革命斗争,是康有为始终不变的思想。戊戌时期,他即以变法作为抵制群众革命斗争的一种手段。戊戌政变后,他逃亡日本,毅然拒绝了孙中山关于联合起来共同开展革命斗争的建议。当民主革命运蓬勃兴起之际,他于1902年迫不急待地发表了《与同学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和《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两封公开信,以种种理由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前一封信中,康有为集中反对各省革命自立的主张,说什么“吾居印度久,粗考其近代史,乃得其所以致亡之由,即诸予所日慕之望之之自立也”,[24]中国各省如果摆脱清政府而宣布自立,则必具印度之后而亡国。在后一封信中,他指出:第一,革命非一国之吉祥善事。法国革命,“大乱八十年,流血数百万”;中国古代的农民革命,亦无不“流血成河,死人如麻”;况今之枪炮远非古代之刀矛可比,如实行革命,必“使四万万同胞死其半也。”第二,在列强加紧侵略的形势下,中国如举行革命,“内乱相残”,犹如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终必招致列强的干涉而灭亡。第三,以起自边地、无新式枪械、缺乏训练的革命军,与合全国之力、有新式枪械、训练有素的官军相杭,革命“必败灭,必无成”。况“革命未成,而国民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是故真有爱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第四,满洲、蒙古与汉族皆为同种;政治专治是延袭汉、唐、宋、明之旧,非满洲独创;满汉早已平等,“汉人爰者匹夫可以为宰相”;在这种情况下,革命者开口必攻满洲,是“大怪不可解之事”。况且皇族中尚有舍身救民的光绪帝,只要“皇上一复辟,可立行变法自强,立与民权议政,立与国民自由自主,诸君可不稍俟之。”[25]当时,在清王朝已成为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严重障碍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派毅然掀起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的反清革命斗争,无疑是正义的,进步的,康有为站长在革命派的对立面,坚决反对革命,则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他反对革命的观点,则暴露了他无视群众、害怕暴力、害怕大动荡、害怕帝国主义的极端软弱性。
二
在革命运动日益高涨,保皇派内部分化加剧,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宣告破产的前夕,为了抵制革命,推动正在兴起的立宪动动,1904年,康有为开始了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广泛而深入的考察。在此期间,他以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历史使命感,以“考救政治,比较中西”为“专职”[26],以“遍尝百草”的神农自许,对各国的文明果实,“左捋右撷,大嚼横吞”,“考其性制色味,别其良苦,察其宜否,制以为方,采以为药”,希图用此“神方大药”,医治祖国的“沉疴”[27]。通过考察,他在经济上提出了《物质救国论》、《理财救国论》和《金主币救国论》,中心在使中国工业化和解决财政困难;在政治上通过所撰各游记,进一步阐述了君主立宪的理论。
(一)君主立宪是西方国家盛强的根本
康有为早年,从书本上得到了有关西方国家的知识,曾经热情讴歌西方文明,真诚希望以西方国家为榜样,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经过考察,他深刻感到西方也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矛盾,在精神道德方面并不比中国优越。他说,早在1899年初至美、欧,已感到“所见远不若平日读书时之梦想神游,为之失望。”这次游历后,更加深了这种认识。在意大利,康有为即见其到处存在着盆困、欺诈和盗劫现象,而这种“褴褛之情,颠连之状”,在其他各国也是屡见不鲜的。由此他得出结论:“未游欧洲者,想见其地若皆琼楼玉宇,视其人若神仙、才贤,岂知其污秽不治诈盗遍野若此哉?”[28]但是,他同时看到,近代以来,西方确实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其进步之速,“古无可比”[29],并远远超过了中国。而西方富强的原因,则是兴民权,立宪政的结果。康有为虽然以地理环境的不同,作为议院制度产生于西方而未发生于中国的根据[30],是错误的,但他明确指出:“英延条顿部落军议之旧俗,伏流千年而发于三岛;又以三岛之国会旧俗,伏流万里而起于美国;其反动力则刺激于法,遂为地球独一无二之新政体”。“英得伏流之先,故在大地最先强。欧美得其播种之先,故次强。”意大利、德意志、日本,“皆宪政国也,昔皆贫困,今德之强盛几冠薄海,而日本亦超越为第一等国矣。”如果中国将此先进制度移植过来,其发展必将反过来超过欧美[31]。
在考察中,康有为对欧美各国的政体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奥地利与德国相比:奥地利与德国本同种同俗,奥领土面积比德大。可是只几十年的时间,德国加强武备,奖励工商,迅速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与其接邻的奥地利却仍衰弱不振。究其原因,奥地利内部不统一,民权甚盛,奥王无专制之威,“民难听从”,故发展受到限制[32]。德国则不同,它“以宪法之民为体,而以英伦之君权为用。”[33]即德帝有非常之权,政府内外诸大臣及守令皆听其指挥,其行政权“无所往而不可矣”;然君主的行政权绝不能出法范围之外,故民不蒙专制之害,“故利无不兴,弊无不除,民反以收其利,德之所以日强而成霸者,为此故也。”[34]其次,英、美、法相比:英国采取君主立宪制度,内部仅有三政党,进步、保守二党相攻,“而以小党弥缝之”,故政得其平;及其一党当政,其党魁专制之权无异君主,因此英国亦能在法律范围内举其政而致强[35]。美国独处北美大陆,没有其他国家与之争,“民得雍容,以收立宪民主之效”[36]法人欲以美国之政理行之法国,“但法人行之则太速也。法当时全国之民,读书识字者尚少,岂独不知政学,乃至不能识国会布告之法。以若斯之人格,而听其握选举之权;握政议之权;又令司法之官,皆听民举,则又握法权焉。彼惟有纵其悍戾贪横之性,以仇异已。强者肆其杀戮,贪者肆其劫夺而已。”因此,在民主制度下,法人“不少受益,徒遭惨戮。坐睹德、英、美之日盛,而振作无由。”[37]再次,看中南美各国及土耳其:中南美各国独立后均建立了共和国,但是军人为争总统而造成的内乱从未停止过。只有墨西哥的爹士在国家混乱中当选总统后,“以民主共和之体,略兼专制而行之”[38],统治墨近三十年,造成中南美国家中不曾有的安定和进步;而爹士于1911年被武力驱逐以后,墨则又回到以前为争总统而起的反复变乱状态。1908年7月,康有为游土耳其,适值土青年党掌权,颁新政,召国会,以欧美为榜样,“举旧制之法律道揆尽弃之,一朝而易二百余条空文宪法,然则青黄不接之时,欧美之时效非突人所能骤受,于是国人不知措手足,惟乱舞搓搓而已。”[39]通过上述比较,康有为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于宪政中,君民共治,君民交益,即君主立宪,“当国争之时,实为适宜之法,今德为大进第一骤兴之国,可为证矣。”第二,在宪政体制中,“政党愈少者,政愈举而国愈强;政党愈多者,政愈不举而国愈弱”[40]。第三,“各国立宪不过以法治国,上下同受治于法律而已,非荡无纲纪,人人可平等自由也。”且“旧制行之数千年,实人心国命所寄,纪纲法度虽有积弊,只可去其太甚,以渐行之。如尽去之,人心国命无所寄,则荡然不乱耳。”[41]总之,只能在渐进中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而不能得民主共和。
(二)批判假立宪,要求真立宪
作为一个爱国者,康有为始终坚持要在中国建立起真正的立宪政体。为此,他与清政府顽固派的假维新、假立宪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早在1903年,他就批评清政府的“新政”,未能抓住“以民权为国”这一根本,无以救中国[42]。1906年清廷下诏预备立宪,康有为受到鼓舞。但他很快发现,清政府在立宪招牌下所进行的改革,并非宪政,而是一般的国政,实则是“借立宪之名,以拒真立宪者之请”,肆意欺蒙,阻挠立宪。康有为指出,专制与立宪是有根本区别的。“专制主之君,立宪公之民;专制家天下,立宪公天下”;“专制之政举国决于数人,一君总裁于上,数相奔走于下耳。立宪之政,则全国人民公议而公任之。”全国人民公议、公任国事的体现就要召开国会,保证立法公于庶民[43]。他说:“议院者,合一国之民心,举一国之贤才,而议定一国之政,诚官制之第一本原也。”[44]因此,“真欲救国,必先立宪,真欲立宪,必先开国会。”“居今而谋救国之方,待强敌之策,安边防之道,舍国会无他术也。”[45]
康有为认为,要实行真正的宪政,必须改革现有的官僚机构并推行地方自治。他指出,民为国本。不论君主立宪或民主宪政国家,民众的利益都是最重要的。衡量一个政府优劣的标准,自应以服务民众的能力来判断。同时,处在一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亦惟有强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处理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但是,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又是以政治民主为前提的。康有为说:“为治者,官之为民治,不知民之自治之周也。故人之变法言治民,吾之变法先言民自治。” [46]他认为,未召开国会之前,首先应实行地方自治,由每一地区民众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乡、县、府、省级的议会;并由推举出的人员,处理本地区的诸如户口调查、道路、公共卫生、学校、灌溉等事务。这样做的结果,将给平民提供问政的机会,提高国民的资格,从而为在全国实行宪政打下稳固的基础[47]。
(三)以虚君共和抵制民主共和
康有为在为争取建立宪政,与清朝封建统治斗争的同时,继续在同革命派进行斗争.通过对世界各国的考察,他进一步得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结论。但是,革命并没有因康有为的阻止而停滞,却仍然在继续向前发展,并终于促成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爆发。面对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康有为已感到“革命大势,若卷潮倒河”[48],势不可挡。但他仍企图力阻共和国的建立。他指出,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确实建立起了不同形式的共和政体,但“自美、法外,妄立共和政体者,未有不大乱无已者也”。有鉴于此,欧美不不少国家,“必不共和,必立君主,甚至于无君,犹且薰丹穴而求之,迎异族外国人而宗之为君。”[49]康有为认为,国外的经验证明,共和政体不宜采用,君主立宪政体最为适宜,但考虑到当时国内的形势,中国则应吸取两种体制的优点,创造一种新体制,即“虚君共和”。虚君共和与民主共和两种体制相比较,“其民权同,其国会内阁同,其总理大臣事权与总统同”;其唯一不同,是虚君共和政体在总理大臣之上有一无权无为“土木偶”神式的虚君,它的好处则能免去共和政体下为争总统而不断发生的政争与动乱,而且由于人民信奉,群臣敬畏,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定。[50]康有为认为,虽然虚君无事无权,不须有才能,但虚君又是“神”,固须有极高的资格地位,国内无一人可比,“然后有定分而不争焉”[51]。据此条件,环顾宇内,只有清朝宣统皇帝和孔子后裔衍圣公能荣任此位。很明显,康有为虽然煞费苦心,自认创造了一种新政体,但从其内容中不难看出,虚君共和不过仍是英、日式的君主立宪政体的别称而已。他企图以此阻止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必然是徒劳无功的。遗憾的是,康有为并未能从中吸取教训。民国建立后,在政治上,他虽然对袁世凯的卖国、专制、独裁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但他仍顽固坚持要推翻民主共和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并导演了宣统复辟的丑剧,结果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
总体来看,戊戌政变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逐渐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在此形势下,康有为倡导保皇,坚持君主立宪,始终反对革命,反对共和制度,因而落在了时化的后面,对革命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这是应予否定的。但是,康有为又是一位具有高强国富民的道路。他反对共和,并非要维护专制;反对革命,并非要保持腐朽的清王朝。他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是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指导,坚持通过渐进的和平方式,以逐渐实现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从而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这是应予以肯定的。康有为的悲剧在于,由于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他始终以先知先觉的救世主自居,轻视群众,害怕动乱,害怕帝国主义,因而坚决反对暴力革命;同时,他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当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充分暴露在面前时,不可能以科学的思想武器作出正确的判断,为避免其弊病,只能重到封建传统中去寻找“医方”,因而走上了回头路。所有这些,都应予以具体分析,作出实事求是地评价。
参考资料: (资料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5期。)
展开全部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第一、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康有为认为八股取士,导致读书人不研究现实,不研究世界各国情形,也放弃了真正的中国传统学问。这样选拔的官吏不能应变,不能做实事。并指出清政府在军事上失利实源于八股:“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因此他建议光绪帝立即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认为策论这种体裁,“能通古证今,会文切理,本经原史,明中通外,犹可救空疏之宿弊,专有用之问学。”“然后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
第二、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他在《请开学校折》中设计了一个学校系统:在乡间设立小学,学习文史、算术、地理、物理、歌乐。时间为8年,7岁以上儿童必须入学。县立中学,儿童工4岁入学,加深小学阶段的内容,另外还学习外国语,重视实用学科。中学分初等和高等两个阶段,各2年。中学初等科毕业后可以升入专门学校。专门学校或中学高等科毕业的学生可以升入省府设立的专门高等学校或大学。康有为力图仿照西方建立近代中国学制。
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学习西学,他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作为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的上述建议直接影响了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第一、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康有为认为八股取士,导致读书人不研究现实,不研究世界各国情形,也放弃了真正的中国传统学问。这样选拔的官吏不能应变,不能做实事。并指出清政府在军事上失利实源于八股:“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因此他建议光绪帝立即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认为策论这种体裁,“能通古证今,会文切理,本经原史,明中通外,犹可救空疏之宿弊,专有用之问学。”“然后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
第二、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他在《请开学校折》中设计了一个学校系统:在乡间设立小学,学习文史、算术、地理、物理、歌乐。时间为8年,7岁以上儿童必须入学。县立中学,儿童工4岁入学,加深小学阶段的内容,另外还学习外国语,重视实用学科。中学分初等和高等两个阶段,各2年。中学初等科毕业后可以升入专门学校。专门学校或中学高等科毕业的学生可以升入省府设立的专门高等学校或大学。康有为力图仿照西方建立近代中国学制。
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学习西学,他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作为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的上述建议直接影响了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笔名沧江。广东新会人。
少读经史典籍。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16岁时考中举人。光绪十六年至光绪十九年(1890~1893年)就学于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接受康的变法维新理论体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去北京会试,同年8月参加强学会,任书记员。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梁为重要撰稿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沪担任《时务报》总撰述,并编辑《西政丛书》,他办大同译书局,成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扶弱由于防弊》、《论群政民政相嬗之理》等论文,阐发维新思想,论证变法的必然趋势,与康有为齐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秋,去湖南长沙时务学堂任总教习,培育维新人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夏到北京参与百日维新,受光绪帝召见,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与译书局。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在横滨创办与主编《清议报》,宣传保皇立宪,介绍西方学术文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创办《新民丛报》,宣传君主立宪,鼓吹民权,介绍西方民主主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以后,在如何对待民族、民主革命等问题上,《新民丛报》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报》公开论战。
他在长期办报活动中,所写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敬告我同业诸君》等,首次提出“去塞求通”的报刊的“耳目喉舌”作用,“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社会功能;忠告、向导、浸润、强聒、见大、主一旁通、下逮等宣传艺术;倡导文体改革,在新闻学术发展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清廷宣布预备立宪期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组织政闻社,在上海出版《政论》与《国风报》,继续鼓吹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在天津创办《庸言》;次年在沪出版《大中华》杂志。组织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民国4年(1915年)夏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恢复帝制,反对变更共和国体。翌年又与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民国6年(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组织研究系,出任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参与上海《时事新报》、北京《晨报》的领导工作。民国7年至民国9年(1918~1920年)春,赴欧游历,回国后鼓吹“西方文明”,反对马克思主义;发起新学会,主编《解放与改造》。民国12年(1923年)起,主要从事教育活动,曾在天津发起创办文化学院,后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担任过北京图书馆馆长。其教育思想最突出者为大力提倡女子教育。主张仿照西方各国创办女学。著作有《饮冰室文集》、《戊戌政变记》、《清代学术概论》、《先秦政治思想史》等,多达七八百万言。
少读经史典籍。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16岁时考中举人。光绪十六年至光绪十九年(1890~1893年)就学于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接受康的变法维新理论体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去北京会试,同年8月参加强学会,任书记员。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梁为重要撰稿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沪担任《时务报》总撰述,并编辑《西政丛书》,他办大同译书局,成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扶弱由于防弊》、《论群政民政相嬗之理》等论文,阐发维新思想,论证变法的必然趋势,与康有为齐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秋,去湖南长沙时务学堂任总教习,培育维新人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夏到北京参与百日维新,受光绪帝召见,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与译书局。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在横滨创办与主编《清议报》,宣传保皇立宪,介绍西方学术文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创办《新民丛报》,宣传君主立宪,鼓吹民权,介绍西方民主主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以后,在如何对待民族、民主革命等问题上,《新民丛报》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报》公开论战。
他在长期办报活动中,所写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敬告我同业诸君》等,首次提出“去塞求通”的报刊的“耳目喉舌”作用,“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社会功能;忠告、向导、浸润、强聒、见大、主一旁通、下逮等宣传艺术;倡导文体改革,在新闻学术发展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清廷宣布预备立宪期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组织政闻社,在上海出版《政论》与《国风报》,继续鼓吹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在天津创办《庸言》;次年在沪出版《大中华》杂志。组织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民国4年(1915年)夏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恢复帝制,反对变更共和国体。翌年又与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民国6年(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组织研究系,出任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参与上海《时事新报》、北京《晨报》的领导工作。民国7年至民国9年(1918~1920年)春,赴欧游历,回国后鼓吹“西方文明”,反对马克思主义;发起新学会,主编《解放与改造》。民国12年(1923年)起,主要从事教育活动,曾在天津发起创办文化学院,后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担任过北京图书馆馆长。其教育思想最突出者为大力提倡女子教育。主张仿照西方各国创办女学。著作有《饮冰室文集》、《戊戌政变记》、《清代学术概论》、《先秦政治思想史》等,多达七八百万言。
参考资料: 梁启超(1873~1929)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维新变法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在封建社会末期路上徘徊的中国社会开始转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近代史开始。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一部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革命史,也是一部中国社会逐渐开放、进步,融合进入世界的发展史。换句话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到现代,由守旧到维新的历史。而上个世纪之交所发生的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
“闭门锁国”状态的打破,外国经济势力入侵、传统小农经济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等诸多因素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了。尽管这过程是多么艰辛、多么困难,毕竟民族资本主义还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许多变化。正当“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王韬、冯桂芬、郑观应等有识之士就在对洋务派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早期维新思想,他们在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他们有的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早期维新派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但这些思想为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维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素材。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在政治上施展作为,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的道路。引发这场政治维新运动的导火线是甲午中日战争。当北洋舰队那些购自英、德的坚船利炮照样在蕞尔小日本的进攻中全军覆没。奇耻大辱的《马关条约》使“四万人齐下泪”时,满清朝野最感“世变之亟、创巨痛深”的,正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王国维等为代表的一代戊戍学者,必须象日本明治维新效法西方那样地“讨论学业、讲求官制”成为他们痛苦探索后的结论。虽然后来维新变法失败了,但它却规定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我们,中国迈向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过程。戊戍变法的失败只是自上而的改良方式走向现代化的失败,而不是其目标的失败。
维新变法实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场社会革命。鸦片战争失败,明智的中国人如龚自珍、魏源、郑观应乃至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意识到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正面临着亘古未对之强敌,中国必须变革,必须向西方学习,才能够生存下去。然而如何变?变什么?是对旧体制实行根本性的改造还是作枝叶的调整,这是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与其以前各种政治人物区别开来的标志。康有为明确指出:“争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上清帝第六书》)由此他认为洋务派所谓的“新政”只是枝叶皮毛之变,最多算是“变事”,称不上“变法”。这种不从根本上寻求社会问题解决的做法,“徒糜巨款,无救危亡”。(《上清帝第四书》)只有革尽旧俗,一意维新,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的社会结构,才能救中国。而所谓从根本处转变中国的社会,就是以日本为榜样,全面改进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军事制度,即对“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戊戍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
维新变法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作出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有四条。一是运动的主体力量是知识分子。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多为举人出身,同洋务运动主要由官僚军阀操作相比,维新变法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推动者的特点是一目了然的。可以说,维新变法是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作为一一种社会政治力量来推行的运动,这使得该运动具有思想启蒙意味。二是运动的阶级基础是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制度促进自身发展而进行的思想运动。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康、梁、严、谭等的阶级角色实际上正是开始发展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力量的代表。他们提出的一系列变法维新主张,最终是为这个民族资产阶级突破封建桎梏,打开发展道路的利益需求服务的。所以说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三是运动的宗旨和性质虽不乏直接的经济学目的,但其政治的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色彩却更知强烈和突出。换言之,同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洋务运动相比,维新变法的着重点更偏于针对封建主义的政治改良和意识形态批判。如康、梁组织的“强学会”的政党性质,以及《时务报》等新报刊对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的大胆抨击等等,都是这一性质的改良和批判。显然,从世界历史的普遍趁势看,这样的运动所标志的正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启蒙运动。四是运动的理论资源主要是西方的启蒙思想。如变法借以推行“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进化论”;借以反对专制制度的“民权”、“民主”思想;借以反对“人治”传统的“法治”;借以反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新教育思想,以及康有为的“大同”学说、谭嗣同“仁学”体系中所包含的自由、平等、博爱意识等等,无一不源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体系。这一点尤为清楚地表明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现代启蒙性质。上述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由戊戍变法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运动,政治运动、社会思潮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尽管前后有许多不同,但就其追求民主、科学、自由的目标而言,并无大多的本质差别。
维新变法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学术根本性变革。除了康有为自甲午战败后接连六次上书、直接促成光皇帝以明治维新政体模式推行维新变法,由此演变为政治变革外,在学术领域,严复一马当先在甲午之战的深刻刺激中提笔中翻译《天演论》,将西方的进化论阐述为“物竟天择,优胜劣败”的警示,使整个中国震聋发聩、民气为变,在世界观层次上将数千年“天不变、道亦不变”纲常名教的牢笼炸开了缺口、严复随后又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权界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英法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及逻辑学者作。梁启超在戊戍后流亡日本,更是“广搜日本书而读之”、“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尤须一提的是,由于通过变法看清当务之急在于效法日本从根本处着手,在思想、学术层面吸收西学,中国知识界在20世纪初兴起了大规模赴日留学热潮,东渡学人逐年增加、介绍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思想的书籍以日本为渠道,潮水般涌入中国,推动着中国的“向西方学习”迅速突破了以往的“器”层面,转向“道”的领域追寻,进入了讨论“形而上学”的最高阶段。
综上所述,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学术史数千年的根本变革之局不仅是中国现代进程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生长点。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在封建社会末期路上徘徊的中国社会开始转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近代史开始。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一部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革命史,也是一部中国社会逐渐开放、进步,融合进入世界的发展史。换句话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到现代,由守旧到维新的历史。而上个世纪之交所发生的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
“闭门锁国”状态的打破,外国经济势力入侵、传统小农经济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等诸多因素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了。尽管这过程是多么艰辛、多么困难,毕竟民族资本主义还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许多变化。正当“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王韬、冯桂芬、郑观应等有识之士就在对洋务派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早期维新思想,他们在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他们有的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早期维新派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但这些思想为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维新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素材。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在政治上施展作为,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的道路。引发这场政治维新运动的导火线是甲午中日战争。当北洋舰队那些购自英、德的坚船利炮照样在蕞尔小日本的进攻中全军覆没。奇耻大辱的《马关条约》使“四万人齐下泪”时,满清朝野最感“世变之亟、创巨痛深”的,正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王国维等为代表的一代戊戍学者,必须象日本明治维新效法西方那样地“讨论学业、讲求官制”成为他们痛苦探索后的结论。虽然后来维新变法失败了,但它却规定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我们,中国迈向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过程。戊戍变法的失败只是自上而的改良方式走向现代化的失败,而不是其目标的失败。
维新变法实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场社会革命。鸦片战争失败,明智的中国人如龚自珍、魏源、郑观应乃至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意识到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正面临着亘古未对之强敌,中国必须变革,必须向西方学习,才能够生存下去。然而如何变?变什么?是对旧体制实行根本性的改造还是作枝叶的调整,这是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与其以前各种政治人物区别开来的标志。康有为明确指出:“争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上清帝第六书》)由此他认为洋务派所谓的“新政”只是枝叶皮毛之变,最多算是“变事”,称不上“变法”。这种不从根本上寻求社会问题解决的做法,“徒糜巨款,无救危亡”。(《上清帝第四书》)只有革尽旧俗,一意维新,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的社会结构,才能救中国。而所谓从根本处转变中国的社会,就是以日本为榜样,全面改进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军事制度,即对“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戊戍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
维新变法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作出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有四条。一是运动的主体力量是知识分子。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多为举人出身,同洋务运动主要由官僚军阀操作相比,维新变法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推动者的特点是一目了然的。可以说,维新变法是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作为一一种社会政治力量来推行的运动,这使得该运动具有思想启蒙意味。二是运动的阶级基础是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制度促进自身发展而进行的思想运动。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康、梁、严、谭等的阶级角色实际上正是开始发展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力量的代表。他们提出的一系列变法维新主张,最终是为这个民族资产阶级突破封建桎梏,打开发展道路的利益需求服务的。所以说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三是运动的宗旨和性质虽不乏直接的经济学目的,但其政治的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色彩却更知强烈和突出。换言之,同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洋务运动相比,维新变法的着重点更偏于针对封建主义的政治改良和意识形态批判。如康、梁组织的“强学会”的政党性质,以及《时务报》等新报刊对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的大胆抨击等等,都是这一性质的改良和批判。显然,从世界历史的普遍趁势看,这样的运动所标志的正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启蒙运动。四是运动的理论资源主要是西方的启蒙思想。如变法借以推行“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进化论”;借以反对专制制度的“民权”、“民主”思想;借以反对“人治”传统的“法治”;借以反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新教育思想,以及康有为的“大同”学说、谭嗣同“仁学”体系中所包含的自由、平等、博爱意识等等,无一不源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体系。这一点尤为清楚地表明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现代启蒙性质。上述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由戊戍变法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运动,政治运动、社会思潮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尽管前后有许多不同,但就其追求民主、科学、自由的目标而言,并无大多的本质差别。
维新变法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学术根本性变革。除了康有为自甲午战败后接连六次上书、直接促成光皇帝以明治维新政体模式推行维新变法,由此演变为政治变革外,在学术领域,严复一马当先在甲午之战的深刻刺激中提笔中翻译《天演论》,将西方的进化论阐述为“物竟天择,优胜劣败”的警示,使整个中国震聋发聩、民气为变,在世界观层次上将数千年“天不变、道亦不变”纲常名教的牢笼炸开了缺口、严复随后又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权界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英法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及逻辑学者作。梁启超在戊戍后流亡日本,更是“广搜日本书而读之”、“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尤须一提的是,由于通过变法看清当务之急在于效法日本从根本处着手,在思想、学术层面吸收西学,中国知识界在20世纪初兴起了大规模赴日留学热潮,东渡学人逐年增加、介绍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思想的书籍以日本为渠道,潮水般涌入中国,推动着中国的“向西方学习”迅速突破了以往的“器”层面,转向“道”的领域追寻,进入了讨论“形而上学”的最高阶段。
综上所述,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学术史数千年的根本变革之局不仅是中国现代进程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生长点。
参考资料: http://bk.baidu.com/view/40208.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康有为 梁启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