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宫三千佳丽的等级是什么?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老百姓习惯叫皇帝的老婆们“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其实,“后宫佳丽三千”是有严格的等级和尺寸的。 历代王朝,后宫的建制各不相同。仅以封建社会的颠峰时刻——“盛唐”为例,当时的“三宫六院”颇具代表性。
《新唐书·列传·后妃》详细记录了李唐皇帝“账面上”大大小小的老婆们。这些妩媚多情的少女,一跃龙门,则身价百倍。不但能与九五之尊耳鬓厮磨、翻云覆雨,而且还有了行政级别——这就意味着,名正言顺地挂靠正部、副省,还专门配备车马、服饰、丫鬟、仆从……每月还领到一份数目丰厚的薪水。最重要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这个幸运朝的小丫头沾边的人,都能上下其手,张罗一些朝堂上无法运作的咸淡事儿。
根据唐制:皇后是皇帝的唯一合法的“正妻”。她母仪天下,是后宫“三千佳丽”的“第一名”。李世民的头号老婆——长孙氏,就被封为文德皇后。
皇后以下,才轮到形形色色的“小老婆”。按照品级,依次是:贵妃一名;淑妃一名;德妃一名;贤妃一名——这个档次归为“正一品”,称为“夫人”。据说,著名的杨玉环,民间称为“杨贵妃”——这并不是虚指,而是仅次于皇后的显位。
夫人以下,依次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这个档次归为“正二品”,称为“九嫔”。据了解,16岁的上官婉儿,最先倒在唐中宗李显怀里,她的名号便是“昭容”。属于地位略高的小老婆。
九嫔以下,才轮到:婕妤九名——正三品;美人九名——正四品;才人九名——正五品。这27位,统称作“代世妇”。鼎鼎大名的武则天,初入宫门,伺候李世民,她的名分是“才人”。显然,地位较为卑贱。后来搭上唐高宗这条大船,立刻荣升为“昭仪”。直到后宫争宠,武则天占了上风,永徽六年,被册立为皇后。
接下来还有:宝林27名——正六品;御女27名——正七品;采女27名——正八品。总共81位。这个级别称为“代御妻”。这是一个入门级别,大概偶被皇帝宠幸一次,有可能;至于专房擅宠,完全是白日做梦。皇帝跟前围着一大群花枝招展的美人,他早挑花眼了。甚至,把这些可怜的小女孩儿忘得一干二净了。
以上都是记录在案、祖制认可的老婆。对于身体健壮、荷尔蒙旺盛的皇帝来说,如此庞大的美女队伍并不能满足他们膨胀无度的性欲,皇帝不喜欢谁,总有不计其数的办法,比如,废除封号、打入冷宫等等手段,足以重新洗牌,形成“美人流水”、无休无止的局面。即便没有任何名分,哪个被“临幸”的女子,还敢找皇帝索要 “精神损失费”吗?如此说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是老百姓一厢情愿的幻想,实际上,至高无上的皇权,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约束。“账面”是一回事儿, “结算”则是另外一回事儿。横竖都是皇帝当家。在女人问题上,他想闹多大,就能闹多大。那些匍匐在地的王公大臣,谁敢放一声响屁!
《新唐书·列传·后妃》详细记录了李唐皇帝“账面上”大大小小的老婆们。这些妩媚多情的少女,一跃龙门,则身价百倍。不但能与九五之尊耳鬓厮磨、翻云覆雨,而且还有了行政级别——这就意味着,名正言顺地挂靠正部、副省,还专门配备车马、服饰、丫鬟、仆从……每月还领到一份数目丰厚的薪水。最重要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这个幸运朝的小丫头沾边的人,都能上下其手,张罗一些朝堂上无法运作的咸淡事儿。
根据唐制:皇后是皇帝的唯一合法的“正妻”。她母仪天下,是后宫“三千佳丽”的“第一名”。李世民的头号老婆——长孙氏,就被封为文德皇后。
皇后以下,才轮到形形色色的“小老婆”。按照品级,依次是:贵妃一名;淑妃一名;德妃一名;贤妃一名——这个档次归为“正一品”,称为“夫人”。据说,著名的杨玉环,民间称为“杨贵妃”——这并不是虚指,而是仅次于皇后的显位。
夫人以下,依次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这个档次归为“正二品”,称为“九嫔”。据了解,16岁的上官婉儿,最先倒在唐中宗李显怀里,她的名号便是“昭容”。属于地位略高的小老婆。
九嫔以下,才轮到:婕妤九名——正三品;美人九名——正四品;才人九名——正五品。这27位,统称作“代世妇”。鼎鼎大名的武则天,初入宫门,伺候李世民,她的名分是“才人”。显然,地位较为卑贱。后来搭上唐高宗这条大船,立刻荣升为“昭仪”。直到后宫争宠,武则天占了上风,永徽六年,被册立为皇后。
接下来还有:宝林27名——正六品;御女27名——正七品;采女27名——正八品。总共81位。这个级别称为“代御妻”。这是一个入门级别,大概偶被皇帝宠幸一次,有可能;至于专房擅宠,完全是白日做梦。皇帝跟前围着一大群花枝招展的美人,他早挑花眼了。甚至,把这些可怜的小女孩儿忘得一干二净了。
以上都是记录在案、祖制认可的老婆。对于身体健壮、荷尔蒙旺盛的皇帝来说,如此庞大的美女队伍并不能满足他们膨胀无度的性欲,皇帝不喜欢谁,总有不计其数的办法,比如,废除封号、打入冷宫等等手段,足以重新洗牌,形成“美人流水”、无休无止的局面。即便没有任何名分,哪个被“临幸”的女子,还敢找皇帝索要 “精神损失费”吗?如此说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是老百姓一厢情愿的幻想,实际上,至高无上的皇权,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约束。“账面”是一回事儿, “结算”则是另外一回事儿。横竖都是皇帝当家。在女人问题上,他想闹多大,就能闹多大。那些匍匐在地的王公大臣,谁敢放一声响屁!
展开全部
唐朝后宫制度,是皇后之下有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夫人之下有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嫔之下又有九位婕妤、九位美人、九位才人,称为二十七世妇,二十七世妇之下又有二十七位宝林、二十七位御女、、二十七位采女,合称「八十一御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皇后.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彩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彩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绝对有那么多,但每朝的礼制不同而且每位皇帝的个人情况也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也
以下是一些主要朝代的后妃制,你可以数一数哪个朝最多
注:尽管有些皇帝的后宫人数多达上万但一般来说皇后只有一个,但北周宣帝立了五个皇后,还下令未经过他的挑选适婚女子不得结婚,由此可见全国被他宠幸过的女子绝对在万位以上,另有证明就是他二十二就死了----纵欲过度
1、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夫人坐论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
世妇主丧、祭、宾客;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2、秦朝
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 三国
(1)魏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2)吴蜀
吴蜀两国史料不详。
蜀有贵人、昭仪,吴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详。
2、 两晋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3、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妃嫔称号世有增减。
三、隋唐五代宋金辽时期
1、 隋
隋文帝前期,独孤皇后悍妒,妃嫔只是虚设称号。有: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
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
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独孤皇后去世后,文帝又在嫔上设置贵人三员,又将嫔的人数增至九员,世妇增至二十七员,御女增至八十一员。
隋炀帝继位后,广置嫔妃:
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正二品。
婕妤,十二员。正三品。
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正四品。
宝林:二十员,正五品。
御女:二十四员,正六品。
女御:采女,三十七员。正七品。
以上各等级,总计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拟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六尚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设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从五品。司二十八人,从六品。典二十八人,从七品。掌二十八人,从九品。
此外还有不入流(无品级)的女史,人数不定。
2、 唐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五代、宋、辽皆略同唐制。
3、 金
金建国初,妃嫔皆无位号。
金熙宗时开始有贵妃、贤妃、德妃的称号。
废帝海陵王时期,后宫嫔妃渐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共十二位。
金世宗时又开始削减。
妃嫔品级:诸妃视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嫔、婕妤、美人等皆与唐初相同。
元史料不详。
四、明清时期
1、 明
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来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数过多,于是改设为六局一司。
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
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
品级皆为正六品。
宫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减少一百四十多人。
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
明英宗复辟,多亏皇太后孙氏在内出力,故其复位后为孙太后上徽号,称圣烈慈寿皇太后。这就是后世动辄为母后上徽号的滥殇。
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贵妃。
明宪宗宠妃万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皇贵妃这一称号正式出现是在明神宗时期,神宗宠妃郑贵妃生皇三子后晋升为皇贵妃。
2、 清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
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
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议通过而未能执行。
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
皇后,居中宫。
皇贵妃,一名。
贵妃,二名。
妃,四名。
嫔,六名。
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
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参考资料:婉约女史
以下是一些主要朝代的后妃制,你可以数一数哪个朝最多
注:尽管有些皇帝的后宫人数多达上万但一般来说皇后只有一个,但北周宣帝立了五个皇后,还下令未经过他的挑选适婚女子不得结婚,由此可见全国被他宠幸过的女子绝对在万位以上,另有证明就是他二十二就死了----纵欲过度
1、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夫人坐论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
世妇主丧、祭、宾客;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2、秦朝
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 三国
(1)魏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2)吴蜀
吴蜀两国史料不详。
蜀有贵人、昭仪,吴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详。
2、 两晋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3、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妃嫔称号世有增减。
三、隋唐五代宋金辽时期
1、 隋
隋文帝前期,独孤皇后悍妒,妃嫔只是虚设称号。有: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
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
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独孤皇后去世后,文帝又在嫔上设置贵人三员,又将嫔的人数增至九员,世妇增至二十七员,御女增至八十一员。
隋炀帝继位后,广置嫔妃:
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正二品。
婕妤,十二员。正三品。
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正四品。
宝林:二十员,正五品。
御女:二十四员,正六品。
女御:采女,三十七员。正七品。
以上各等级,总计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拟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六尚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设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从五品。司二十八人,从六品。典二十八人,从七品。掌二十八人,从九品。
此外还有不入流(无品级)的女史,人数不定。
2、 唐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五代、宋、辽皆略同唐制。
3、 金
金建国初,妃嫔皆无位号。
金熙宗时开始有贵妃、贤妃、德妃的称号。
废帝海陵王时期,后宫嫔妃渐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共十二位。
金世宗时又开始削减。
妃嫔品级:诸妃视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嫔、婕妤、美人等皆与唐初相同。
元史料不详。
四、明清时期
1、 明
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来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数过多,于是改设为六局一司。
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
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
品级皆为正六品。
宫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减少一百四十多人。
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
明英宗复辟,多亏皇太后孙氏在内出力,故其复位后为孙太后上徽号,称圣烈慈寿皇太后。这就是后世动辄为母后上徽号的滥殇。
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贵妃。
明宪宗宠妃万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皇贵妃这一称号正式出现是在明神宗时期,神宗宠妃郑贵妃生皇三子后晋升为皇贵妃。
2、 清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
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
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议通过而未能执行。
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
皇后,居中宫。
皇贵妃,一名。
贵妃,二名。
妃,四名。
嫔,六名。
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
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参考资料:婉约女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